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隋说书人 > 551.教徒弟这件事

大隋说书人 551.教徒弟这件事

作者:不是老狗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7-07 23:16:3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贫道谢过崔掌柜照付,只是这城中繁忙,还请崔掌柜赶快回去吧。”

听到了他的话,崔婉容也知道,送别送到这会儿……已经是可以了。

如果在这么下去,这城池内外来往人多,反倒有些不好。

只是……

看着眼前的道人,她再次抿起了嘴唇。

她似乎很喜欢这个动作,在情绪流露时,便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而看了他几眼后,终究,心里的话没能说出口。

只是化作了应声:

“好,那……道长多多保重。”

“崔掌柜也是。”

“……嗯。”

崔婉容点头,策马而行。

“贫道恭送。”

听到这话,她下意识的扭过了头,看着那稽首行礼的道人……脑海里刚才对方那句“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的话语开始翻滚。

文采斐然?

胸有丘壑?

都不重要。

她不在乎,一些锦上添花之物而已。

可是……

眼波流转,最终,女子收回了目光,骑在马上一步一步,走入城门的阴影之中。

她从未感觉过这只不过一墙之隔的阴影有多漫长,只是双眼再次沐浴阳光时,却觉得视线有些模糊。

眨了眨眼,双目重新清明。

她向前走去。

一旁。

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的道人靠在墙根处,啧啧两声后,肩膀一晃,身影消失不见。

再次出现时,恰好与一辆马车擦肩而过。

赶车的俊美和尚在无数人的注视下,偏偏看到了他的侧影。

看一眼。

疑惑上心头。

有些不解的看着那与马车擦身的侧影,他疑惑的眨了眨眼。

“……怎么了?”

坐在另一边的杜如晦见玄奘往自己这边观瞧,疑惑的问道。

而玄奘则愣了下神后,笑着摇摇头。

那一笑,不知倾倒了多少女儿心。

“无事,刚看到了一位好像道长之人。”

“呃……”

杜如晦想了想,笑道:

“大抵是道长的面貌太普通了吧。”

一听这话,玄奘忍不住来了一句:

“可他一直认为自己风流倜傥一表人才来着。”

“这……”

也不知道是带着嫉妒还是什么心思。

杜如晦摇摇头,感叹了一句:

“普通且自信。”

马车滚滚而走。

可与他们擦身而过的道人脸却已经成了砂锅的底儿。

恶狠狠的扭头看向了那走远的马车。

行,老杜,孙贼!

以后有你好果子吃!

脚步再次恨恨一跺,道人再次出现时,已是西城门外。

城门外,那些流民依旧无所事事的在城池边上等活。

不过这几天随着渡口里面的物资越来越多,所有人也都意识到了一些事情。在加上崔家刻意通过渡口里的人放出来的消息,这些人已经明白了……在于栝老老实实的干活,可能是自己唯一能活下去……和妻儿老小团聚,死了之后可以埋入祖坟之中的机会。

所以这群人愈发踏实了。

而人踏实下来,时光就慢。

时光慢,就需要一些调剂品。

这不……

当眼睛最贼的一群人看到了那穿着蓝道袍的道士出现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二话不说,七八个人迅速围了上来。

“道长来了!……快快快,我们几个护送着道长过去!”

几个人打的什么心思,道人很清楚。

美名曰护送,实际上是去抢个前排的位置。

也就由着他们了。

而走这一路,原本扩散的很开的人群迅速开始收拢,三五十步的距离,就已经把道人给围在了中间。

满眼期待。

只见道人依旧抚摆袍袖,土台拱起。

扇子,醒木,手绢挨个摆出来。

有条不紊的准备好了一切后,他这才抬头,看着这些双眼发光之人:

“各位,那咱们这就开说?”

“嗯嗯嗯嗯……”

一群人的点头与应声表达着他们对于这个九头十三命的故事的欣喜。

而道人则微微一笑,手中的醒木抄了起来,不轻不重的朝下拍了过去...

……

“玄英,你可知佛法与道法有何相近之处?”

车马上,不知为何被撵出了司机的位置,赶回车厢里的玄奘笑呵呵的对自己这个弟子问道。

“唔……”

手里一直捧着玄奘随身携带的那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的成玄英抬起了头。

看着比起大师那逍遥自在的清明双眸不同,显得一片平和的双眼,他琢磨了一下,说道:

“在龙门山上的时候,弟子问过师叔,师叔告诉弟子:道不同,义不同,生死亦不同。这就是佛道的区别。”

“嗯。”

玄奘点点头:

“话是如此,可你知晓这句话怎么解么?”

“这……请二师解惑。”

小道童说着就要行礼。

可玄奘却扶住了他,接着忽然扭头对李臻说道:

“道长可知何解?”

“哼!”

“……”

玄奘无语了,而杜如晦也无奈的说道:

“你这为人师表当的……”

“切!”

看着这个口蜜腹剑,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书生,老李就气不打一处来。

亏我还给你炖了大鹅!

你个吃里扒外的黑心书生!

我哪里比不上这和尚!

“……真是有辱斯文!”

杜如晦干脆翻了个白眼。

可琢磨了一下后,扭头冲着车内的俩人说道:

“以我看来,佛道的区别,其实是在对生死的态度上吧?佛门讲究涅槃,脱离生死轮回。认为人生便是苦,而众生活着,便是在苦难中修行。生是苦,死是苦,循环往复。只有觉悟了,实现涅槃,才能超脱这种苦。而道门则认为生灵自然,人活一世,修性修命,追求长生,是为了形神并养,与天地共存。说简单点……道门修今生,佛门修来世?对吧?”

这马车上,一个是五百年来最有望成佛的佛子,一个是立志法遍天下,约束万民,腹有诗书万卷的书生。

在加上这会儿陷入到“我难道不帅吗”的魔障之中,懒得听着一个算儒一个秃驴废话的道人。

究其学问而言,应该也算得上是高配了。

旅途枯燥,玄奘既然开口打算和道童聊聊,自问饱读诗书的杜如晦也想效仿先贤三人行必有我师娘之佳话,借训诫子侄之口,和这一道一佛交流下学问。

谁规定咱老杜只会打打杀杀的?

而果不其然,成玄英听到了这位杜叔叔的话后,下意识的看向了玄奘:

“二师,是这样吗?”

玄奘微微一笑:

“说生死,今生来世,其实无错。可你的杜叔叔却是以儒家释义来解释佛与道的不同。但实则是有些不准确的。佛与道真正的区别,是在“有”与“无”的区别里。佛门不言空而悟空,道门不悟有而言有。懂吗?“

“……”

“……”

别说成玄英了,连杜如晦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思索着玄奘话语里的真意。

直到……

翻了个白眼,实在听不下去的李臻嗤笑了一声:

“嗤。”

道人摇摇头:

“你要这么教他,那就真是误人子弟了。”

“哦?为何?”

“因为,教徒弟不是这么教的啊……你要做的不是说一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然后让弟子自己去猜。而是应该把那些难懂晦涩的知识用最简单的语言,掰开了揉碎了喂给他,让他一点点的消化,最后形成自己的认知。上来就什么有什么无的……他没读过佛经,哪里知道你的话是什么意思?”

终究还是心疼徒弟,李臻选择了放下“偏见”,一边赶车便对自己的小徒弟说道:

“你二师讲的话是对的,只是你听不懂,对吧?”

“……嗯。”

“那我来告诉你,来,《道德经》四十二章,背出来。”

听到这话,成玄英下意识的念诵出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好。”

打断了弟子的背书,李臻又说道:

“你手里那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可知出处?”

“这……弟子不知。二师……”

见弟子看自己,玄奘笑着解释道:

“此经文由鸠摩罗什尊者传佛法入东国时所译,你手里的,便是初本,尊者种下禅院之中那颗菩提树后所写。”

“你念一下。”

听到这话,成玄英开始念诵: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停。”

赶车的道人打断了弟子后,说道:

“这本经文那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就可以和刚才让你背诵的《道德经》四十二章一样,作为佛门的最佳阐释。佛门,教人悟空。凡物之过程,成住环空,终归于空,有亦是空,无亦是空。佛门为何叫空门?这空,便是生死之后的涅槃,便佛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你二师说的不言空而悟空。

而道门呢,道祖告诉我们:天地有道,由无生有。三生万物,万物有生,自然因动而生变化,长生长化,而无止境。有则恒有,不会再返于无。天地有灵,灵亦永有。道为有根,则有道,最后,万古常存。谓之为“仙”。也就是他嘴里的道门不悟有而言有。万物由无到有,我们不会去否认一件事物的存在,因为它存在,一定是有道理在其中的。

佛门却要从这份存在的事物中,找寻到那它不管存不存在,都可以接受的“空”。所以,归根结底,道门与佛门其实都是在追寻事物发展的源头与终结罢了。从这点来看,佛道不分高下。因为“人”存在的本身,对这个世界本身也是一种不被确定的认知。

或者,你可以这么认为,不管是修佛还是修道,修到最后,无论是成仙还是成佛,它所存在与不存在的道理都是相同的。我们追求的都是一种生命层次上的超脱。成佛普度众生,希望众生万家生佛。而成仙也同样教人修性修命,达到不朽。二者无高下之分,一切只是看身为“人”的你如何选,如何想,如何去思考,明白了吗?“

把玄奘那高深的话语掰开、揉碎、摊到了弟子面前。

给出了最详细的解释。

道理浅显、直白,乍一看就懂,可懂了只有,却又引发出了道童那深深的思考。

他觉得他懂了。

可懂了之后,又有种想不出问题该怎么问的疑惑。

就像是个连环扣,解开一个,又看到了一个。可新的扣子他却还没发现线索一般……

一下子就把道童给难住了。

同时又解开了之前的疑惑。

让这孩子陷入了思考。

而一旁的杜如晦也同样如此……

只不过,终究,他活的岁数长,看的书也多,仔细品味了片刻,便明白了道长的道理。

忍不住赞叹道:

“原来如此,道长无愧为人师表,这一番话……受教了。”

李臻听他说话,气就不打一处来。

直接干脆翻了个白眼。

我把你当哥们,你却说我普通又自信。

你个老光棍不打听打听,谁不说咱老李是十里八乡的英俊后生?

于是冷笑一声:

“哼,不学无术的酸书生!”

“……”

杜如晦嘴角一抽。

好好的学问探讨,效仿圣人之举,怎么到你这就变成了讥讽!

“你这厮,简直有辱斯文!”

“哼哼。”

李臻也不搭理他,继续赶车。

他是正常的赶路速度,并没有跑的那么急。

一来车里有个孩子,长途跋涉的颠簸其实对于小孩来讲挺遭罪的。

谁家徒弟谁心疼。

二来,也不用急在这两天。

所以在路上走了一个昼夜,在出发的第二天下午,终于抵达了河津城。

可到了河津后,李臻和玄奘心头却是一沉。

这还没进城呢。

左右看去,依稀能瞧见那原本的阡陌之田一片荒芜,根本瞧不见什么作物……

只有一群人在割草、忙碌,而远处……一个又一个的窝棚连成了排,大片大片的烟雾从窝棚里散发而出。

这场景在看习惯了于栝的“繁华”后,让李臻有种画风突变的难以接受。

“……他们……在熏鱼?”

“嗯。”

杜如晦点点头:

“在熏鱼。如今亦如夏,种什么都晚了……便只能这样了。”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