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宠妃罢工日常[清] > 第123章 第 123 章

宠妃罢工日常[清] 第123章 第 123 章

作者:沉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11-22 16:23:4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磋磨儿媳是真的, 暗谋夺嫡也是真的,遵从欲.望罢了,又如何算得上性情大变?

荣妃笑容一淡,眼神愈发悠远。

“娘娘说的是, 惠妃娘娘, 不, 惠嫔娘娘实乃自作孽, 怨不得他人。”贴身宫婢恭谨说罢,犹豫片刻道, “只是皇上命之佛堂祈福,吃住不离, 那香便没了效用。”

娘娘筹划多年, 费尽多时得来的一味香料,将其混入助眠香中,千辛万苦送进惠妃屋里, 每每安置的时候点燃,日复一日, 足有五年潜移默化。可佛堂则不然,她们暂且插不进手,若惠妃恢复清明之态,岂不是功亏一篑……

“停了它,如今倒也用不着了。”荣妃垂眼, 抚了抚褶皱的宽袖, 还有腕间缠绕的念珠, 念珠油光华亮,沁着檀香。

她道:“大势已去,纳喇氏遭了皇上厌弃, 大阿哥亦然,不必多此一举。”

宫女低低应了是,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荣妃侧脸望向半掩着的窗外,天色有些灰蒙,席卷着刺骨寒风。

出神许久,她喃喃道:“本宫的承瑞,才是真正的皇长子。胤禔又算什么东西?”

早年间,惠妃与她前后脚地怀上龙胎,谁都想要诞下皇上登基至今的头一个孩子。她先一步生下健康的承瑞,惠妃的承庆却病歪歪的,不出两月便夭折了。

健康的皇长子,多少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元后暗里打压,纳喇氏同样推了一手,她不用查就能明白!

如影子一般,侍奉在旁的奶嬷嬷鼻尖一酸,“娘娘……”

这么多年了,娘娘依然没有走出来。

荣妃不过三十五六,瞧着却横生老态。眼尾爬上浅浅的皱纹,一笑便会加深,她拍了拍嬷嬷的手,平静道:“好了,都过去了。胤祉下学没有?”

“三阿哥回院温书去了,就到了用膳的时辰,”嬷嬷压下心间感伤,笑道,“一会来给娘娘请安。”

“他只喜温书,对骑射半点不上心。”荣妃捻起念珠,无奈道,“成日钻进字眼里了,可还会听本宫的劝?”

嬷嬷哎了一声,“三阿哥自小孝顺,听从娘娘的话亲近太子爷,老奴瞧着再懂事不过。”

荣妃不过说上一句,提起胤祉的时候,眉梢却是带上了笑意。

“现如今,唯有对太子马首是瞻。来日……”她停了下来,轻声道,“大阿哥不成气候,只剩太子一家独大了。”

只是想到翊坤宫的那位,想到皇上对太子的爱重,荣妃抿了抿唇,眼眸暗了暗。

谁人没有过幻想?

总要留两手准备的,她等得起。

*****

要说惩治惠嫔与大阿哥的谕旨在后宫掀起风浪,传到前朝,就是一场狂风骤雨。

对于明珠来说,对于大阿哥的拥趸来说,皇上突然下旨,不啻于晴天霹雳,生生弹压下了他们蠢动的希冀。

大福晋诞下次女,皇长孙的渴盼再次落了空,这突然的生产,听说与惠嫔不无关联。直至那句“受制于妇人”的评语传出,他们的神情无一不是灰败至极,心想,怎么就到了这样的地步?

是啊,怎么就到了这样的地步。

胤禔尚未出宫开府,如今又被革去协理兵部之职,早朝也见不到人影,那些个官员顿时慌了。想要拜见,没门;想要偶遇,也没门。他们只得私下聚聚,请来从前叱咤风云的明相,满面愁容地合计要怎么办。

年关就在眼前,惠嫔娘娘竟被禁足,大阿哥也被勒令反省。思来想去没什么法子,难不成要上奏求情?

有了几年前弹劾宜贵妃那一出,都察院的御史不论是何立场,再不敢梗起脖子议论万岁爷的后宫事。说到底,皇上教训妃嫔阿哥,不过家务而已,御史尚且不敢,更何况他们这些无劝谏之责的大臣。

他们的希望骤然破碎,还不知有没有拼凑的时候,霎时一片凄风苦雨,只得按捺住慌乱,等大阿哥归朝之日再做打算。

与之相反,赫舍里一族弹冠相庆,就连笼罩多日的阴云也去了些。只因索额图再一次成了白身,为筹措银两,不得不舍下老脸四处求借。如今他不再是威风赫赫的索相,又有谁会卖面?

不出几日,平日往来的家族冷淡了许多,再这样下去,结亲便要成了结仇。思及昔日搜集的各家把柄,索额图止不住的心凉,万岁爷是想让他众叛亲离,人人喊打啊。

可他别无选择。

藏匿的银子,是有大用的!

咬了咬牙,他的眼底闪过一丝凶光,主君不义……

好容易补上了内务府的空缺,索额图几乎磨干了嘴皮子,耗尽了累积的人情,京城之中人人退避,往日威势消磨得半点不剩。赫舍里一族更是元气大伤,家里姑娘无人求娶,可谁也没有料到,突然之间,竟是柳暗花明。

太子爷登基路上最大的拦路就这么倒下了,惠嫔再也无法蹦跶,唯一的障碍,只剩……当今圣上。

*****

明眼人都能看出,再也无人能与太子相争,至少现在,下面的阿哥还未长成。赫舍里氏的地位隐隐又超然起来。

不论外头如何风云涌动,都驱散不了正月里浓浓的年味。紫禁城里,宫女换上新衣戴了红绸,掌事面上多了真切的笑容;大福晋终是出了月子,二格格满月后,却依旧留在慈宁宫偏殿休养。

除夕这日,太皇太后特许大阿哥同福晋一块守岁,不必赴宴献贺了。毕竟惠嫔还在禁足,皇帝令他反省,若是没有想明白,陪媳妇清净清净也好。

胤禔胡子拉渣,眼神却亮得惊人,听此安排没有不满,也不敢不满。他的心底唯有一个念头,终于能够撤下屏风,同福晋好好说说话了。

可福晋瘦了许多,憔悴了许多,对他也冷了许多。她抱着孩子,淡淡地叫人上锅子来,见了他的第一句话便是:“不能给额娘请安,实乃妾的过错。”

胤禔的满腔思念卡在了喉咙里,歉疚、羞愧如海般席卷而来。

张张嘴不知说些什么,而后苦笑一声,心道,是爷对不住你。

紧接着,福晋朝他说了第二句话,神色蓦然柔和:“九弟十弟说是要看小侄女,近日来得很勤,满月添礼亦是贵重,爷当好好遣人回礼。”

六七岁的小屁孩,回什么礼?

胤禔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九弟十弟哪有这么好心!

难不成捉弄惯了老四,改为捉弄他了?

他满心不愿,表面诚恳万分:“爷都听你的。”你从前劝说爷的,爷也听。

然而还是没有得到好脸色。

大年初一,皇帝于太和殿接见文武百官,领着太子祭拜先祖,敬告天地、太庙、社稷,作坛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百姓和乐安宁。好容易空闲下来,父子偕同回宫,康熙遣太子前往料理诸多琐事,转道便去了翊坤宫。

前有接见百官,后有接见命妇,如今宫中做主的是两位贵妃,永寿宫与翊坤宫皆是一片热闹之景。听了满耳朵的恭维之声,还有绝不重复的夸赞之词,即便云琇撑着完美无缺的笑容,也有些疲累了。

她身着贵妃制式的金黄袍服,此时懒得褪下,就这样倚在榻上闭目养神。瑞珠给她按着肩膀,由鹅蛋进化成的圆脸笑吟吟的,也不见老。

云琇阖着目,半晌勾唇道:“她们见了我,大气不敢喘上一声,一眼扫去全是畏惧,好似本宫真如传闻那般张扬跋扈,动不动就掌掴人。还有抬头偷偷地瞧,只一瞬便低下头去的,慌张得不得了,生怕下一刻离不了翊坤宫。”

语气含了微微的笑意,半点也不见恼。

谁叫惠嫔一事逐渐传出宫去,她圣宠不衰的名声之上更添了一层凶名。连屹立不倒几十年,养育皇长子的妃位之首都敢讽刺奚落,过后安然无恙,反倒是纳喇氏栽了去。

提起惠嫔,云琇直觉有什么不对劲。实在与之前作为大相径庭,看着太急躁了些,竟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换子”一事,这不是激怒皇上是什么?

想了半天没有头绪,她也不再纠结,能够消了大阿哥的野心,也好。

磋磨大福晋,气倒老祖宗,桩桩件件自是惠嫔之过,可这不妨碍一无所知的众人脑补。想到这儿,云琇却是松了一口气,要他们亲耳听见“皇上是个糊涂蛋”,那还得了?

候在一旁的小宫女齐齐忍着笑,瑞珠余光瞥见了什么,于是一本正经地道:“娘娘言重了。她们不是畏惧,是敬您羨您呢。敬您满身威严,羨您受了无上圣宠,天底下,谁能有这样的福分?”

这话说的……

云琇轻咳一声,瑞珠这丫头,是愈发学会逢迎皇上了。

她也没应,幽幽转移了话题:“本宫瞧着,大阿哥于哄人一道实在愚笨,竟没学来他皇阿玛的半成功力。胤礽钻研了这么久,合该分享圣训,兄弟俩一块儿进步。”

“想来也是怨怪皇上。”云琇叹息一声,“皇子大婚之时,赠他们一人一册该多好?”

瑞珠没有回话,云琇只觉落在肩上的力道重了一重,变得更舒适了些。

半晌,瑞珠的声音响起,似从远处飘来,仔细听着还带了颤音:“太子爷何时交予娘娘圣训,奴婢竟不知晓。”

云琇舒展了一双秀眉,并未察觉到不对劲。

她眉眼弯弯地笑:“小九孝顺,自他二哥那儿偷看了全册,第一时间讲与我听。他知道了,小十便也知道了,可他们一致瞒着大阿哥,就是不说。”

瑞珠声音更颤了:“昨儿福禄少爷托人问询……”

“胤祺是小九的亲兄长,哪有不说的道理?”云琇若有所思,“至于福禄这儿,他们怕是不敢。”

阿哥们内部流传也罢,要是传到宫外,那可真就坏了事,瞒不住了。

说罢,蹙眉道了句:“瑞珠,力道重了,轻点儿。”

康熙按着按着,面色铁青,凤眼黑沉沉一片,半晌吐出四个字:“遵命,娘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