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网文版) > 番外三: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网文版) 番外三: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

作者:关心则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1-11-22 17:21:4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一个女子,一生究竟有几个三年?秋娘只知,自己最无助最美好最甜蜜最惶恐最绝望的那几个三年,都是在等待中度过的。

进府那年,她甫七岁,因手脚勤快,又会一手好针织,没多久便被拨到宁远侯次子的院中服侍。一直许多年后,秋娘才知道他的名字,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只是她的‘二少爷’。不过知道了也没用,反正她也不识字;不像新进门的盛氏夫人,不但识文断字,还有见识,那一笔字,据说叫簪花小楷,秀气好看极了。

她去那年,二少爷尚不足十岁,但院子里已满是漂亮的女孩子了,因侯府份例丰厚,什么花儿粉儿是从不缺的,便都各个争奇斗艳的打扮——三个头等丫头,六七个二等丫头,十来个三等丫头,外加使唤的小幺儿,粗使的媳妇,门房的婆子……众星拱月只围着一个主子。

可惜俏眼做给了瞎子看,二少爷自小喜欢骑马习武,并不怎么爱跟女孩子厮混。

这也不关她的事,那会儿她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丫头,平日做些洒扫缝补的琐碎活计,十天半个月也见不上主子一面。不过她生的既不出众,口齿也不伶俐,反倒少了许多念想,没人注意她,她也没什么盘算,只是耐心等待,盼着家人来接她出去。

一晃三年过去,家里依旧没什么消息,恰在某夏日的晌午,仿佛命中注定的一般,她正持帚在庭院扫着,二少爷一阵风的回来了。

直到几十年后,秋娘还清楚记得他当日的模样——修长英挺的小小少年,一身朱玄二色珠丝厚锦箭袍,腰束镶玄色双龙抢珠葛绣嵌玉腰带,额上是一指宽的金蟒抹额,乌黑浓厚的头发松松的束着,俊气的面庞微微冒着热气的汗水。

少年似有些奇怪,这般暑热的中午,居然还有人在扫地,漆黑明亮的眸子略扫了她一眼,随即便大步流星的回屋盥洗换装去了。

秋娘拄着扫帚呆愣在当地,连盛夏毒日都没晒红的脸颊,忽然烧了起来。

她的少女时代,就这么开始了。

二少爷不像寻常的贵家子弟,满身的光彩和英气,那么朝气蓬勃,那么器宇轩昂,上马能弯弓神射,下马能使十八般兵器,空手走拳如疾风奔雷,笑起来爽朗洒脱,行事雷厉风行,便是整个京城里,顾家二郎也是响当当的名号。那些来做客的斯文公子哥儿,在他跟前一站,不过是苍白无力的阉鸡土狗。

院中的女孩们都跟苍蝇饿狼似的盯着主子,秋娘哪敢吐露心声,只尽量找机会多找些事来做,好能多看他一眼,倘若哪日见着了,她就会脸红心跳半天。

那段日子,她最大的心愿,便是每日望见少年一眼;入睡等天亮去扫地,天亮等少年出门,天黑后再等第二日……这般,又等过了三年。

她渐渐有了少女模样,窈窕的腰身,可当她在菱花镜中看着自己平淡的容貌,又会一阵沮丧,别说院里已是二少爷房里的那几个,就是漂亮的青鸳,娇媚的朱凤,还有同屋的黄莺姐姐,都浓艳的跟牡丹花般,叫人挪不开眼。认清了现实,秋娘愈发本分,少说多听,不理闲事,埋头苦干,木然的旁观着女孩们如火如荼的明争暗斗。

她虽愚笨,但也知道这样不好,只纳闷怎么无人来管束,后来听扫地的嫂子说,太夫人……哦,那时还是侯夫人,为人宽厚,又因是继室的缘故,甚少约束二少爷院里的人。是以,随着二少爷一日日大了,女孩子间的小心眼别苗头则演化成了阴毒伎俩。

后来,终出了事。

二少爷房里的紫雁,服侍的最久,也最得信重,竟叫查出有了身孕!

老侯爷大发雷霆,连太夫人也骂了,立时叫捆了人亲自责问,紫雁哭求解释,说她明明不曾漏下汤药,定是有人暗算她;这一查,便又扯出许多底下的阴私,直把老侯爷气了个踉跄,指着二少爷大骂‘好色败家,不堪大用’!

少年呆呆的站着,起先是茫然不知,随后一脸倔强,秋娘躲在角落里,望着他眼底的受伤,好生心疼。血气方刚的十四五岁少年郎,群花环绕,蜂蝶招引,他便稀里糊涂的闹了几场,从来没人教他,提醒他,他怎会知道其中门道。

彼时,老侯爷正给二少爷寻摸亲事,倘若婚前便有了庶子,哪里还能攀到好岳家?

少年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但他强撑着要担当,要护住紫雁,直说‘一人做事一人当’;老侯爷气的不行,把他捆了狠打一顿,太夫人抹着眼泪,在旁抽泣的劝着。

不知为何,秋娘忽然很讨厌这个只会做好人的太夫人。

给紫雁灌药赶出去后,老侯爷又亲自发落了旁人,尤其打发掉许多貌美女孩,一时间,二少爷房里空了大半。老侯爷出门时,抬头瞧见正默默扫地的秋娘,见她本分老实,又生的不招眼,便随手一指,叫她去屋里服侍。这样,像做梦般,秋娘来到了少年身边。

二少爷重情义,自己伤还未好,便打发人去询问紫雁的下落,知道她已被迅速的发嫁外地后,他沉默了许久,足几个月不肯与老侯爷说话。秋娘自知嘴笨,不懂得开解,便只默默的悉心服侍,日子久了,少年开始信任她,重视她。

尽管他们父子愈发不和,外头传的他名声也愈发不好,可秋娘却幸福的发晕,心上人日日在眼前,对她又温柔和气,出门回来还会带些小玩意给她——虽然他说的话,她大多不懂。

卫青霍去病是谁?似乎很了不起,二少爷常提起他们。既然骑兵厉害,索性叫兵伍都骑上马不就完了?迂回进击又是什么意思。

不过也不要紧,不论来了多少美貌灵巧的新人,不论二少爷在外头寻欢闯祸,只要能留在他身边,日日服侍着他,她便心满意足了。那是她最美好的三年——直到曼娘的出现。

秋娘知道他在外头置了人,为此,父子间无数次争吵打骂,但她从不敢发表意见,只能默默的待在一旁。很奇怪的,她并不怎么吃曼娘的醋,尽管二少爷为她闹的天翻地覆,但她潜意识能感觉到,二少爷并没外头传的那么喜欢这个外室。

在她看来,当初二少爷没护住紫雁,落下心病,这次便定要护住曼娘;又和老侯爷赌气的厉害,愈不许他做什么,他愈要做……当然,也是喜欢的罢。

这样担惊受怕的,又过了三年,忽然一日传来消息,那个外室竟然已生下一子一女?!

秋娘很不愿回忆那段日子。曾经那么英气明朗的二少爷,渐渐染上一抹沉默阴仄的颜色,仿佛破罐子破摔般的和老侯爷对着干,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出来了。

情形愈来愈糟,秋娘夜夜对月祈求,让二少爷赶紧娶位善良和气的奶奶回来罢,这样一切就会好了;哪怕叫那外室进门也无妨,待新奶奶生下嫡子,那时,她也能有一儿半女了。

日复一日的祈祷中,又过了三年,新奶奶终于进门了。二奶奶余氏,小字嫣红,绚美如焰,可进门不过三日,秋娘只盼当初自己从没许过那个愿。

不过几个月夫妻,二少爷和二奶奶却似把旁人一辈子要吵的架都吵完了,余氏脾气大,二少爷也不是好惹的,隔三差五就要鸡飞狗跳的闹上一场。至于侍妾通房,余氏更不会放过,那段日子秋娘就跟做噩梦般。亏她生的寻常,又是老侯爷亲指来的,总算逃过一劫。

弦子绷紧到了极点,断了。

二少爷在府里再也待不下去,终于离家而去,秋娘躲在自己屋里瑟瑟发抖,凡事不敢过问,没多久,二奶奶和老侯爷先后过世,其间二少爷回来奔丧一趟,可惜她没见着。

当向妈妈来问一干通房侍妾的去留时,旁人都以为二爷不会回来了,便纷纷求去,只她和红绡要求留下来,向妈妈便拨给她们边角上的一小院,叫她们自去住,顺便抚养孩子。

寂寞如庵堂,冷清如死寂,连小小的蓉姐儿都整日阴沉着脸,平日吃穿用度不免被克扣许多,三人这般闷闷不乐的过起了日子,一晃眼,又是三年。

知道二少爷衣锦荣归,秋娘欣喜的不能自已,府里的下人们也得了风声,立刻换了一副嘴脸,好吃好喝服侍的几分殷勤,红绡十分受用,秋娘却并不在意,只盼早见主子。

可真见他时,秋娘却忽然不敢上前了。他看向她的目光,也再无以前的亲密,只有纯粹的关照和补偿。她的二少爷,完全变了。

这是一个渊亭岳峙的成熟男人。曾经嘴角的尖锐,眉梢的倔强,再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讥嘲,冷静的沉默,和不动声色的心计。沉淀了岁月的磨砺,如桂花陈酿,发酵,沉香浓郁,男人愈发完美出色。

更重要的,他身边站了一位年少貌美的新夫人,弯弯如垂柳,言笑如春风,很和气,很良善;夫妻俩站在一起,璧人登对,这正是她曾经日夜祈求的主母。

可她高兴不起来。不知为何,甫见新夫人,她几十年未曾发酵过的醋意,莫名酸了起来。

看着新人美如玉,秋娘忍不住摸自己脸颊,她原本就比二少爷大一两岁,此时更自惭形秽,沮丧中,她不住的鼓励自己,不会不会,自己原本就生的不出色,二少爷也没嫌弃过。

之后的生活,完全不如她的想象。二少爷根本没有跟她再续前缘的打算。

侯爷眼里心上都是新夫人,夫妻俩一聊起来,便是旁若无人,投缘投契。每每见到这种情形,秋娘心里就又会疼上一阵。

新夫人就什么都懂。侯爷感慨李牧,她就会说‘内政不清,君主不明,徒有良将也无可奈何’,侯爷甫升职,鄙夷各司衙尽是尸位素餐之辈,新夫人就开解他‘不懂政事的将军,不是好将军’,直把他说的心平气和,通达豁然。

秋娘一阵酸楚,难道没人理解她的心吗?她绝不会和夫人争宠的,若是夫人不喜,她愿一辈子做个通房丫头,她什么都不要,只要待在二少爷身边就成。

可便连这些小小心愿,都不能实现。

被自己的心上人当众斥骂,被夫人责备的无地自容,被几次三番扇了颜面;坐在菱花镜前,看着自己残损粗糙的容颜,秋娘终于死了心——不是新夫人容不下她,是二少爷心里,再没有旁人的位置了。

她是个再平常不过的女子,不过胜在一个好处,她愿意认命。

刚进侯府为奴时,家人久久不来接她,她难过了一阵,就过去了;院里争芳斗艳,心上人从不注意她,她就满足于每日偷看两眼,也过去了;到了主子身边,知道他在外头有人,失落了一阵,她又过去了。

其实,她本已打算残羹剩饭的为顾廷烨守一辈子了,现下锦衣玉食的供着,澄园里无人敢轻慢她,膝下又有蓉姐儿傍身,她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好好教养蓉姐儿,过不了三年,该为她打算婆家了。

再过三年,蓉姐儿到年纪出阁了,再过三年,大约她也能见着外孙了……

就这样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