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那个漂亮的男知青 > 第83章 第八十三章

那个漂亮的男知青 第83章 第八十三章

作者:红芹酥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12-04 17:10:32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也幸好苏烟和楼斯白搬走了, 听说没过两天那边就闹了起来,肖成军母亲、大哥和大嫂还过来了一趟,吵了好几天才解决这事,最后肖成军母亲和大嫂走之前来了一趟苏烟家里, 向她和楼斯白道谢, 谢谢这段时间他们对肖成军的照顾。

也不知道她们怎么打听到的, 拎着一大包东西上门,苏烟和苏母也不好将人拦在外面, 将人请进屋,中午还烧了不少好菜。

肖成军家在公社算是比较体面的,从他们的面貌就能看出来, 除了黑一点,面颊上还有些肉。只是状态不怎么好,肖成军母亲眼睛红红的, 脸上勉强带着笑, 一进门就说着感激的话,夸楼斯白人好,性子善良,难怪能娶到苏烟这样的好媳妇。

苏母对肖成军的情况也有些了解,听苏烟私底下说起过一些,但具体怎么回事不大清楚, 只好笑着道:“不能这么说,我闺女能嫁给小楼也是她运气好, 她那臭脾气,我跟她爸有时候都受不了, 也只有小楼能忍得住, 我也听我女婿说了, 你儿子是个有本事的,在学校成绩很不错,以后学出来在城里当医生,前途不可限量。”

听了这话,肖成军母亲不仅不觉得安慰,反而心里更难受了,本来应该跟着谦虚几句的,但实在是心里憋着气,“可是我儿子命苦啊,明明身体好的不得了,就因为救了那个女人落下了右脚残疾,害得被人退了婚,是她求到我们家说要照顾我儿子一辈子,哪知道一进城全都变了,整天勾三搭四的。也是我蠢,当初也没去打听她是个什么人,当时听到她愿意照顾我儿子,见她长得也不差,就忙应下了这事,早知道……早知道她是这种人,我宁愿我小儿子打一辈子光棍,也不会娶这个扫把星。”

现在连刘晓娟的名字都不说了,只道“那个女人”,可见心里有多膈应。更难听的事肖母不愿意提,怕恶心到了别人。

但苏母也不笨,能在纺织厂干那么多年,还混成了主任职务,自然也是个人精。听着肖成军母亲三言两语的抱怨,差不多就猜了个七七八八,心里震惊不已,没想打还有这样的人,要是在城里,恐怕给治个流氓罪。

也是这两年国家宽松了,不然哪能这么嚣张?

中午苏母多做了几道菜,楼斯白中午没回来,他今天要考试,苏母装了两个饭盒包起来,一个装饭,一个装菜,还在里面塞了一串洗赶紧的大葡萄,让苏父骑车给楼斯白送过去。这事苏父已经不是第一次干了,轻车熟路的推着车下楼,脸上笑呵呵的。

他们虽然住在三楼,但自行车每天都是搬上楼放在家里的,放在

肖成军母亲和大儿媳妇见状,互相看了一眼,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

尤其是肖成军母亲,她小儿子也不比这个楼知青差多少,娶的媳妇却一个天一个地。要是她小儿子当初娶了这个苏知青,哪像现在过得这么苦?又有大房子住,丈人丈母娘是个和善的,家里条件还好,能帮衬不少,就算是让她儿子入赘她也愿意。

看着这城里的大房子,心里就止不住的难受,当初她还嫌弃的城里来的知青没用,不会干活,花花肠子多,现在想着那刘晓娟虽然是乡下人,也没多老实,还是得看人。

肖成军大哥没来,在家照顾肖成军,主要是不放心肖成军和刘晓娟单独在家,怕肖成军老实被刘晓娟又哄住了。

“城里不是可以离婚吗?当初咱们乡下结婚可不兴结婚证什么的,还是姓刘的非要缠着我儿子去办那个东西,现在想想可能就是等着这一天。但我是忍不了她这么欺负我儿子,我虽然是乡下人,但也是有骨气的,我们老肖家吞不下这口气,这婚就算我儿子不离,我也是要离的。”

肖成军母亲斩钉截铁道。

肖成军大嫂在旁边点点头,“我小叔子人好,以后肯定能找到一个真正对他好的人。”

这话,听得一旁的苏烟愣是半天没反应过来,离婚吗?

这剧情是不是又歪了?

书中“楼斯白”不管刘晓娟做了什么,都没有离婚,她本来还以为肖成军代替了“楼斯白”。

不过转念想想,他们两人是不一样的,因为“楼斯白”没有亲人为他撑腰。

肖成军母亲和大嫂吃完饭就走了,她们的打算很明显,就是觉得肖成军跟家里离得远,这边有个认识的熟人是好事,以后有什么麻烦还可以找人帮帮忙。

苏烟和楼斯白不是什么冷漠的人,要是真有什么困难,他们自然愿意伸出手,只是与刘晓娟有关的事那就算了。

反正现在离得远,而且都要离婚了,想必肖成军也不会经常上门。

人一走,苏母就好奇问起楼斯白的同学,苏烟就简单给她说了情况,“是隔壁公社大队长的儿子,念书成绩好,本来家里说了一门好亲事,哪知道脚受伤了,女方退了亲,然后娶了我们当时那个生产队的刘晓娟。”

说到刘晓娟,苏烟便将她以前的光荣事迹简单说了一两件给苏母听,“反正当时在生产队名声不是很好,后来她嫁到隔壁公社后就没什么消息了,没想到竟然也来了省城,还就住在我们租房附近,前段时间老是找斯白帮忙,有点被缠上了,我俩就干脆早点搬过来了。”

有些事没跟苏母说,怕苏母听了生气。

但光这些,苏母听了心里都不舒服,“那以后还是别来往了,小楼是个好孩子,别坏了他的名声。”

担心女婿被那姓刘的缠上,怕苏烟不放在心里,苏母还道:“当年你爸厂里就有个女人老是找你爸帮忙,你爸没有那心思都被人传出闲话了,有些人就是没脸没皮的。”

也不知道是哪一年的老黄历了,苏母现在说起来都还有些生气。

因为住的远,后面苏烟就几乎没见过肖成军和刘晓娟了,只知道肖成军原本好像还有些犹豫,被母亲和大哥一闹,最后就真的离了婚。肖成军依旧在外面租房子住,他家小妹过来照顾他,刘晓娟只能回家,不过又好像听说人没回去,不知道跑到那里去了。

苏烟听听便放下了,因为刘晓娟和原著离她和楼斯白越来越远,也不担心再有什么交集。

也就是这时候,武建国来信了,说自己考上了苏烟所在的师范大学,他先回家一趟,等开学的时候再过来跟他们叙旧。

苏烟和楼斯白都为他感到高兴,不过他信里还提到了张大山他们,刘超英也考上了,是大专,人已经回老家了。王红斌没考上,但他家里人给他找了个城里的媳妇,托关系将他弄回城里去了。只有张大山还在生产队,他的通知书还没来,也不知道有没有,说人这几天情绪不是很好。

方洋也考上了大专,不过她跟她婆家闹了好几次,蔡队长家好像是希望她将这个名额让给她小姑子,怕她进城就不回来了,方洋不同意,还跑过来找他帮忙。

对于这事武建国真不知道怎么帮忙,蔡队长人不错,但他妈在生产队里是出了名不好惹的,他去找了蔡队长说几次,但一点用都没有,他也不知道能怎么办,毕竟也不好插手人家家里事。

现在知青点的人几乎都走光了,他要不是通知书来的晚,他也早就走了,现在就他和张大山两个人,说话在生产队里一点分量都没有。

也怪方洋当初眼光不好,找谁不好找蔡队长弟弟,明知道那人没什么好名声,蔡队长人有本事,并不代表他弟弟也有本事啊。

武建国写了整整三张纸,几乎一半都在发牢骚,可见被这事闹得挺心烦的。

不过,让苏烟感到惊讶的是,除了武建国的信,没过几天他们还收到张大山的信了,张大山的信是写给楼斯白的,直接寄到他们学校去。

楼斯白在学校已经看过了,回来脸色不是很好看,苏烟问他什么事,楼斯白犹豫将信拿出来给她看。

苏烟打开信封,快速扫了上面几行字,但看着看着,速度渐渐慢了下来,脸色也逐渐变得严肃。

张大山在信里写,他的高考成绩可能被人顶替了,虽然用的是“可能”这个字眼,但他接下来却列了很多证据,说自己估的分数不低,跟其他人每道题都对了答案,可以确定比武建国考的好,而且他填的几所大学并不是很好,有把握能够考上。

其次,他怀疑顶替自己名额的是副队长的儿子,他上次去公社拿粮食的时候,副队长看到他脸上很心虚,尤其副队长儿子他知道,小学都没毕业,字都认不全,去年还听说要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现在却自己考上了大学,而且大学名字他去打听了,就是他填的第一志愿,省会师范学院文学专业,当初他和武建国一起去填的志愿,两人选的都是苏烟那个学校,只不过他选的是文学,武建国选的是英语。

张大山甚至后悔,当初他要是也选个英语什么的,可能就不会被顶替了。

张大山越想越觉得这事不对劲儿,哪有这么多的巧合?尤其他去公社打听情况时,公社里的人仿佛故意避着他,每次都借口将他打发走,后来只要问上一句都不行。他又去县城找派出所,都好几天了,也没有什么回应,他实在是找不到能够帮忙的人,打电话回家,父母只是让他继续考,别疑神疑鬼的。

他现在真不知道能找谁,最后想到了写信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帮忙出主意。

苏烟抓住楼斯白的手腕,一脸生气道:“不管张大山有没有被顶替,我们都要弄个清楚,万一这是真的,岂不是吃大亏?”

想了想,又道:“这样,我去趟我们老师家里,问他认不认识招生办的人,要是认识,那就能直接查看生产队的招收情况,到时候他们想偷偷顶替也顶不了。”

苏烟是学习委员,加上平时学习成绩好,各科的老师都喜欢她,夸她学习英语有天赋,以至于跟几个老师都熟悉。

楼斯白回握苏烟的手,有些感动她的反应,他本来都想着自己一个人想办法。

但还是摇摇头,“外面太阳有些大,你怀着孕不方便,你把你老师的地址写给我就好,我去找人,他们应该对我也面熟。”

他好几次去学校找苏烟,还陪她一起听过课。

苏烟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便点点头,“行,你顺便问一下我老师有没有认识的文学专业的老教授,到时候有老教授出面,事情应该好办很多。”

“好,那你现在就写,我今天下午不去实验室了,直接去找人,你多写几个老师,万一有人不在家。”

说着楼斯白便急匆匆站起身,将信封折好放进口袋里,准备带到苏烟老师家里去,好证明自己的来意。

然后转身又出门去客厅,准备给自行车车胎打气。

苏父苏母中午也在家,听到动静问发生了什么事,楼斯白也不瞒他们,简单说了下张大山的事。

苏母听得一脸心疼,道:“这叫什么事啊?也太缺德了。”

苏父则转身去拿柜子里的一些补品,“我陪你一起去,这事你一个人出面不方便。”

楼斯白抬起头,犹豫道:“不用了,爸,我一个人应该可以。”

不等苏父说话,苏母就替他否认了,“可以什么呀,你哪有你爸会说话?你爸陪着你一起也能让人信几分,不然就你一个,人家还以为你有什么目的呢。”

苏母也去收拾了些红糖包上,嘴里继续劝着,“实在不行,你爸还可以带你去找找他朋友帮忙,比你一个人强。”

苏母都这么说了,楼斯白也就不好再拒绝。

不过心里却暖暖的,觉得有家人真的不一样,好像不管遇到什么麻烦,他们都会陪着他一起去解决,让人不再害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