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黜龙 > 《绍宋》与网文创作和时代之文学及漫改的闲谈

黜龙 《绍宋》与网文创作和时代之文学及漫改的闲谈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3-21 14:27:3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今天是21号,《绍宋》漫画正式上线腾讯动漫,阅文自家生意算是,本身阅文也有配合宣传,所以公然借地打个广告,希望大家都去腾讯动漫收藏一下,顺便看看能不能入新坑……我本人对漫画画风是极为认可和尊重的,中间几次腾讯动漫涂山工作室的老师也跟我有交流, 真诚程度远超我想象。

具体路径是去腾讯动漫,找故乡编辑组或者涂山工作室,或者直接搜索《绍宋》即可。

而借这个机会,也跟大家系统的聊一下《绍宋》本身以及我对文艺创作的一点浅薄认识。

关于《绍宋》。

《绍宋》的创作开端是不自觉的,从来没深思熟虑的,就是写完《覆汉》后,你已经意识到要吃这碗饭, 吃饭就得开新书,不然没稿费,然后编辑也在催,读者也在问,反正就要写一本新书。

然后在一个作者群里,有個混蛋说写靖康吧,写赵构吧……那我说试试吧,就写了。

写的时候,一边写开局一边翻了《宋史》和《续通鉴》,看了一点人物传记,一直写到上架前,才买了王曾瑜老师的《岳飞传》和《宋高宗传》, 南阳剧情,才开始翻《宋代官制辞典》。。

现在回头去看,完全属于赶鸭子上架, 也说明了历史类网文中的历史资料之详实需求应该是处于一个微妙阶段。

但与此同时,我得承认的一点是,《绍宋》也是我的创作黄金期。

最明显的一点是,有些情节或者章节真的不是个人可以运作或者计划出来的,比如说在前期什么资料都没有的情况下,主角投奔韩世忠的剧情,以及张永珍身死的剧情,就是一种理所当然,却又忽然而然的创作。

我不想用灵感这个词汇,因为写的时候真的是不假思索的。

投奔韩世忠的剧情,是读者推动的,上一章善意的读者互动摆在那里,而我自己摆出键盘后,很自然的就一边想着这一段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读者反应,那一段写出来读者会怎么戏谑,一边就把情节顺了出来。

张永珍的身死也只有一点文学小技巧的轻微反用。

关键的是之前一卷的铺垫,是前几章的描述,以至于写到这一章的时候,他已经必死无疑,主角摆在那个立场一定要去装一装的,双方的戏码都已经自然而然,不可能再变,可这个时候就会想,真正的英雄到底该是怎么样?真的会大公无私、忠孝为先吗?主角真的会虚伪到头、伪装到底吗?

于是,两个简单的反转,让张永珍回归凡人,让主角失控,构成了这本书上架前最好的一个剧情。

这种自然而然的流畅感,委实是创作过程中可遇而不可求的。

至于《落雕》,反倒是创作早期便预想过的剧情,早到什么程度,早到决定写靖康,但还没开书时,我就在听布袋戏配乐时想到了这个具体的剧情,和具体那个动作和台词——一定要是面无表情,一定是要给朕射下来!

当然,这句话临到写时,改成了“替朕射下来”……因为主角这个时候的状态是虚脱的,所以是强撑着的语言表达,应该是更软弱的语气,而他即便是再虚脱、语句再软弱,也已经事实上构成了时代的最强音,所以反而效果更好一点。

但《落雕》之后,就是全方位的失控到崩溃。

个人写作状态的下降、空虚的知识储备、角色脸谱化的演绎,到了这个时候开始统一的暴露。

很多人不理解,网文为什么那么多烂尾,那么多太监,其实不光是网文,任何一种连载类的商业文艺作品,都要面对持续不断更新带来的巨大磨损,那种磨损是全方位的,从创作热情到身体,再到作品本身,磨得你牙齿发酸,骨骼生疼,心里长茧子,网文几百万字写下来,质量下降是理所当然,是常态,同一部连载作品周期内越写越好反而是一种很少见的状态。

所以,这就导致了更新的拉跨。

而更新偏偏是网文的生命线,它带来的问题是全方位的,是反过来会跟其他问题想纠缠促进的,这个时候我就有预感了,这本书怕是要难以善终,那个时候我就开始自己告诉自己,同时开始求救式的告诉少部分其他读者,这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要完本。

但是,我最终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会崩在基本的结构上。

因为沉默螺旋和网络时代的流量特征,很多人都在说《保全》如何,一直到上个月还有什么网络大神在微博上骂我,但不是这样的……保全固然造成了轰动效应,引起了一直到现在都没停下的网络中伤,但更多的是舆论发酵和公关失策。

不要说书本身的问题,只说黑子,早在《射雕》后这书就已经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黑子群体,他们因为更新的不满而聚集,然后以举报得逞为乐趣,甚至在举报成功后私聊给我……这里面甚至有一位知乎几十万粉的大V,他乐此不疲的在贴吧里表达对我的不满和持续的嘲讽,并在知乎上保持沉默。

而这些早在《保全》之前。

抛开这些混乱的、搅扰视线的玩意,真正让这本书陷入到不可挽救地步,丧失了它原本应该有的一点文学性节点在哪里呢?

在《武林》,在第五卷江南之行。

别的问题,从《保全》的失误到其他章节角色和情节处理的力不从心,都只是技术或者场外舆论问题,这里是个全面的结构性问题。

从这里开始,整本书的结构失控了。

或者说,我再也没能力维持下去了……如果是有心的读者,会发现主角东南之行过于仓促,本该在卷末定性的人物评价,居然在一开始就甩出来,这就导致了我忽然不知道该写什么了,于是本该属于新一卷的北伐剧情被迫上马,在这一卷后半段开启……一卷之内,前后内容是不搭的。

说来可笑,过了这一章,我基本上是带着一种悲壮心态在写了。

而真正那天早上起来,发现《保全》引发了舆论漩涡的时候,一方面是气闷,另一方面则是意外的有一种,果然来了的感觉。

不过,最后引发的漩涡和网络矛盾远超我想象也是事实。

并且直接导致了我新书的风格大变和大量减少与书友交流的应激发应,我这辈子都可能会走不出这件事情的阴影,继而产生从根本性格上的改变。同时,《黜龙》现在的问题是节奏压得太缓了……但这些就是后话了。

回到《绍宋》上,从技术角度来说,行家或者有创作经验的读者都能看出来,问题在江南剧情,这种预兆,在《落雕》后,二圣回来,《白马》那章已经初现端倪,到了《武林》彻底崩塌。

除此之外,我个人的心态也在《落雕》后明显患得患失,跟着读者和剧情起伏不定,也算是一种知其然而不能为的表现了。

当然,公允来说,回过头来看,《绍宋》依然是一本超出我创作初期想象的书,成绩也好,最终的影响也好,远比我认知的好得多。

回到网文的评价体系内,它的总评不可能因为后期的失控和爆发的失误就下降到一定程度,我可以很自然的说,2021年的历史穿越小说里,有它的一席之地。

只不过,在失控到将我的精疲力尽展示到淋漓尽致之前,这本书看起来,似乎有过更多的可能。

但一书既成,假设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总得往前看,读者如何评价也是他们的自由。

说完《绍宋》,进一步说说我对创作、网文、漫改的一点看法。

其实创作这点之前已经通过《绍宋》说了不少——好的创作是需要激情的,是需要一种良好状态的,是需要作者具有强大意志力的,但事实上,谁都知道想在网文的连载周期内维持这种状态是很艰难的。

因为网文写手也是人,而网文连载这种模式是基于商业打造的,过于高强度的更新,天然反精品,或者说反文学,反严肃结构,再加上网文的低门槛,然后导致了网文的大面积低质量产出。

这个时候,大家就会站在这个路口往四面去望,然后部分人就会贬低网络文学,造成一种似乎无可辩驳的污名化。

但是要我说,我个人反而一直认为网络文学说不定是一种正确的道路。

首先是创作者的来源。

不想多说别的地方,只说网文……网文是目前唯一能够广泛吸收社会新鲜血液的一个文学创作模式……这都不要我说,大家肯定能感受到,现在这个社会,能让医生、警察、教授、码农、学生、外卖小哥、公务员来获得创作自由和创作平台,并以此来获得创作激励与物质反馈的,除了网文就是视频。

但视频目前似乎不具备可延展性与延续性,文字依然是一切有序表达方式的开端……用个时髦的话说,是ip孵化的起点。

而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了……我不觉得文艺创作倒退到非商业时代,就能好……恰恰相反,我觉得应该往前走,硬着头皮走工业化和商业化道路。

个人观点,肯定偏颇,比我这个人的观念向来是顾头不顾尾,向前不向后的。

什么意思?

现在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常常有人问,大时代下,时代之文学在哪里?

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目前是无解的,只能说个人有个人的猜度和想法。

而我个人的偏颇观点是,时代之文学,已经脱离了狭义文学范畴,而且躲不开商业化、工业化以及高技术化的……所以,它相对于什么小说,更有可能会出现在影视或者游戏领域,因为这两个东西正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使用最先进的技术,集中最优秀的人才,群策群力做出来的。

多扯一句,这其中,我个人尤其推崇游戏,因为它代表了更高的生产力,汇集了更多的热爱艺术的工科狗。

个人是很容易有失误的,会很疲惫,打磨起作品来也耗时耗力,而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一层层的改编与推进,是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抹掉这些失误的,而且能够用一层层的群策群力,使作品更加丰满细腻。

大而无当的话说完,回到本次漫改。

很多读者常常会担心,总觉得漫改或者剧改会导致作品的庸俗化,甚至会担心另一种情况,魔改到不认识,但我对漫改这种事情是非常赞成的,包括魔改……

第一,有钱拿……不要笑……初始创作者能获得收益是一种莫大激励。

第二,不同的文艺表现形式意味着全新的、独立的创作,比如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一点,漫画是漫画,文字是文字,新的漫画是李晓楠老师的作品,是他跟腾讯动漫合作后重新创作的产物,漫画有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原来的小说最多是其中的一个参与者,是一个参照物。

第三,创作肯定有好有坏,但多重创作,却是精品打磨的必由之路,我们回到之前时代之文学的话题,回到工业化生产的讨论上,这像不像是工业化流程中新的一个环节?

李晓楠老师还有故乡老师工作室里几位编辑,还有进行二次创作,首先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将一些小说里已经出来的优点保留,一些缺憾给重新弥补,然后再去创作一个崭新的作品。

我們不应该忌讳新生物和衍生。

不往前走,路是通不了的。

《绍宋》如果卡在白马或者武林,不往前走了,太监了,难道就更好了……努力往前走,写新的作品,做新的连载,才会有可能。

当然了,我也只能说到这里,因为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不懂漫画,做过度延展和推荐会显得没有说服力,但作为从《绍宋》网文的作者,我却期待我曾经的作品能够在开始与结束之后有新的生命和新的表达,期待自己成为工业化之时代文学创作者的一部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了,《绍宋》只是漫改,说这些过于大而无当。

但是回到我个人,就这几本书……又有什么理由不期待和表达呢?

漫改本身,就是一种极度符合我这种工科狗审美的一种进步了。

最后,我这人可能习惯了小说里的码字,早早丧失了坦诚交流的能力,若有这篇文字有什么不妥或者闹笑话的地方还望大家见谅,希望大家宽容一点。

榴弹怕水孬好是个依旧在往前走的人。

祝《绍宋》漫画大卖。

PS:还要感谢新盟主巍巍巍巍du同学的上盟,这些天脑子都是乱的,连打赏都察觉脱力……感激不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