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皇妹 > 第89章 生辰

皇妹 第89章 生辰

作者:灿摇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3-25 14:17:23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大昭以西, 边境起了烽烟。

自从战事开打,便有源源不断的流民,从关外退回到关内。

兰家的儿郎们外出作战, 留下的女眷则守在城内,稳定城中百姓。

兰家在城门内外支起了粥铺, 为流离失所的百姓施粥。然而战事席卷得终究太快,关外涌进的流民, 很快就超出了河西城能承受的范围,乡间的道路上, 处处可以看见衣衫褴褛的行人。

这几日,姜吟玉瞧见兰家几个嫂嫂忙得脚不沾地, 询问侍女, 得知她们在忙着安置流民,便在一日清晨, 也让侍女带着自己, 去到城门外她们支起的棚子里。

天才亮,棚子外就排了长长的一支队伍。

柔贞公主一来,便引起了人群的骚动。众人得知纷纷下跪, 朝公主朝拜。

近旁一片静默,姜吟玉朝他们做手势,声音清亮:“起来吧。”

百姓们恭恭敬敬道谢, 一直到公主的衣裙从他们眼前擦过, 才敢站起身来。

姜吟玉在侍女的陪同下, 往内走去,一入里院, 喧闹声顿时清净了许多。

姜吟玉在院内, 一眼就瞧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容。

热气氤氲里, 兰澈手里捧着一碗粥,一边喝粥,一边与立在他身侧的年轻少妇人交谈,说着说着,兰澈搁下碗,搂住女子亲吻起来。

姜吟玉没料到撞见这一幕,因礼低下头来。

而那年轻少妇人,正是兰澈的新婚妻子,身怀了七个月的身孕。大夫说怀的是双生子,小肚隆起得比寻常女子都大。

院子里没有旁人,唯有的几个仆从也并未流露出异样神色,仿佛对这对少年夫妻打情骂俏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

过了会,兰澈终于发现了姜吟玉,脸上笑容一顿,慢慢松开了怀里的妻子,道:“公主来了?”

姜吟玉跨过门槛,目光落在兰澈俊朗的面颊,便瞧见兰澈在她注视下,脸颊生出了一丝绯红。

一个八尺英武男儿,大早上与妻子卿卿我我,被外人撞见,总归有些说不上来的尴尬,毕竟这与兰澈从前在姜吟玉面前,表现出来英勇形象大相径庭。

姜吟玉仰起头,眉眼轻弯:“表哥与表嫂恩爱极了。”

兰澈咳嗽一声,不好意思地应下了这话,道:“这个时辰,城门该开了,我带人去巡察一二,你二人慢慢聊。”

目送兰澈离开的身影,姜吟玉才移开目光,看向身侧的女子。

清晨的晨曦给她身侧,少妇人的脸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影,她穿了一身宽松的浅蓝色兰花纹澜裙,给姜吟玉屈膝行了个礼。

姜吟玉赶紧扶阮莹起身,道:“表嫂怀了七个月的身孕了,以后在我面前,可以不必行礼。”

阮莹用袖子擦了下额间汗珠,笑着应下。

有奴仆搬来椅子,伺候少夫人坐下。姜吟玉看向一旁冒着腾腾热气的锅鼎,道:“我来帮你施粥吧。”

阮莹手撑着腰,赶紧又要起来,道:“公主千金之躯,这些事留着我来做便成。”

她看姜吟玉穿着朴素,有意要低调行事,今日出来,头上一根簪环也没有待,可哪怕她未施粉黛,处在这乱糟糟的环境中,也显得格格不入,就像是落入凡尘的仙子一般。

阮莹知她从小娇生惯养,恐怕从未干过粗重活计,连忙让奴仆上去制止。

“公主关爱体恤百姓,今日来此处,百姓都知道公主的善心了,然而这些活太辛劳了,还是由我来做吧。”

姜吟玉已经卷起了袖摆,转过头来,笑着道:“表嫂休要这样说,左右我在府上闲着也无事可做,母亲也劝我来这里帮嫂嫂,表嫂怀了双生子,照样整日劳碌,我又怎会有怨言嫌累?”

石榴树叶沙沙摇动,几片花叶落在她浅青色的裙裾上,春光衬得姜吟玉的笑意温柔。

“那我和表嫂轮着来可好?表嫂也得为了腹中的孩儿着想。”

阮莹一愣。这些日子来,她确实操劳极了,家中几个长辈,忙着去安置流民,让她来干最轻松施粥的活,也不用出去抛头露面,虽说如此,她仍手臂发酸,每晚回去都是苦不堪言。

要安置的流民实在太多,整个兰家再庞大,便是加上仆从,人手也远远不够。

但阮莹还是有所顾忌,问:“太子殿下离开前,有嘱托过兰家好好照顾公主,若公主太过辛劳,伤了身子,殿下得知,恐会怪罪。”

姜吟玉走到锅前,握着勺柄,试着舀动了一下锅鼎中的粥,道:“不会。”

姜曜忙着军务,还没闲暇到那种地步来管她。

大昭的兵马在前线作战,她在后防线上,做一些能力所及之事,帮前线解一份忧也好。

她远嫁和亲,在塞北苦寒的草原上走了近两个月,早就遭受过极端的环境磨砺,白日吃粗食,夜里睡帐篷草炕,没有金贵到不能劳累的地步。

兰家上下笼罩着在焦虑的气氛中,要她日日坐在府邸上,仍像此前一样锦衣玉食,才叫她无法心安。

姜吟玉转过头来,道:“表嫂,让我留下吧。”

面对她的再三请求,阮莹也不敢拂她的面子,松了一口气答应,只不过仍然觉得不妥。

她想着,今晚回去与家中几位长辈商量,劝公主安心待在府上。

晨光拨开云层,外头流民的喧闹声,透过墙传进来。

姜吟玉走到外头,碰巧就撞见了几个流民围在兰家的粥棚旁喧闹。

几个人见到公主出来,顿时噤若寒蝉,退了一步,不敢再上前来争抢。

接着,他们惊异地瞧见公主走到粥锅边,接过婆子手上的勺柄,往碗里舀粥。

这一幕,就连一旁兰家的婆子也给愣住了,“公主您这是?”

“我来施粥。”

公主出声,轻柔唤了一声,那婆子才回过神来,将那碗公主舀了的粥,递到流民手上。

一个十一二岁的男童接过碗,怯怯地朝姜吟玉看了一眼,与她对视一眼,看公主温柔含笑,手上一顿。

“看什么?”

在公主身后护着的士兵,鼻子里发出了一声呵斥。这些士兵从军营里出来,自然个个魁梧凶猛,往那里一站,便是一堵人墙,气势铺天盖地压下来。

男童赶紧低下头,不敢再看,举过碗,将已经凉了的粥囫囵喝下去。

他再将碗递过来时,明显出于对公主的敬畏,手有些颤抖,却还是忍不住偷偷去瞄公主。

在他们这些黎民百姓心中,皇室公主一直不敢仰望的存在,今日却放下身段,来给流民施粥,那他们自然是能看一眼便是一眼,心里也生出了对公主的好感……

公主却已经侧开颜,去给旁的碗布粥了。

人群继续往前行进,这一次明显有序了许多,但凡来领粥的人,都对兰家感恩戴德。

流民颠沛流离,上顿不接下顿,能有一餐勉强饱腹,已经算极其幸运,哪怕是一只泥碗千人尝过,又怎么再要求其他?

姜吟玉目光落在泥碗上,眉心微微凝住,再往远处看去。

人群乌泱泱的,一眼看不到尽头……

傍晚,姜吟玉回到府上,沐浴后就上了榻。

兰惜坐在床边,帮她轻轻按压,舒缓她身上的疲劳。

兰惜望着女儿面颊,长长的睫毛,投下细密的一排阴影,道:“当年你阿爹闲不住,就喜欢在外行走,那时他劳累了,都是我帮他按的。”

姜吟玉被她揉得实在舒服,喟叹了一声,连日来处在紧张气氛中,难得的闲适,转过身,拉住兰惜,和她一同上榻休息。

母女二人共枕,诉说夜话。

兰惜道:“你外祖晚上来找过我,说施粥一事,你若是嫌辛劳,可以不必日日去。”

姜吟玉望着黑乎乎的帐顶,道:“确实辛劳,今日站了一日,腰酸背痛。可若是我明日便不去了,落在外人眼中,岂非是我金贵怕累,才一日就坚持不下去了?既然去了,那便再往后撑着几日好了。”

兰昭仪听她如此说,知她真心想去,也不再阻拦。

西北战事不断,姜吟玉每日去城外施粥,起初兰家人对此还多有劝阻,然而见姜吟玉日日如此,并未露出一丝怨言,也不再劝阻。

总归公主体恤百姓,抚慰流民,传出去也有益于公主的名声。

这日清晨,姜吟玉施完粥,总算得了清闲。

阮莹拉着姜吟玉到一旁说话,二人这些日子相处,已经熟悉了对方。

阮莹拉过姜吟玉的手,搭在她腹上,去感受胎儿动静,姜吟玉按了按,感觉掌心被踢了一下,道:“真动了。”

阮莹看她如此惊奇,面色红润:“公主以后与殿下也会有的。”

姜吟玉笑容微变,阮莹以为自己说错话了,正要换个话题,却听姜吟玉道:“谈这个太早了,他说我身子骨没完全长好,现在不要有身孕……”

阮莹见她愿意敞开心扉和自己谈这事,长松一口气,道:“可公主也得为自己谋划,早点为殿下开枝散叶,能诞下殿下的子嗣,总归是好的。”

太子与柔贞公主的事,阮莹头一回听到,也是诧异得说不出话来,听说太子对公主极度宠爱,二人日日同住军营。

可阮莹总是担心公主会吃亏。

这世道于女子总是过于苛刻。民间将二人的事传得轰轰烈烈。可太子至今,也没对外界做出任何的回应,就让公主这样不明不白地跟着他。

那等战事结束之后,他是否会求娶公主?又或是,只纳公主为侧妃,就让她当一个侍妾,侍奉在侧。

退一步讲,倘使太子殿下对公主失了兴趣,弃之敝帚,到时候公主怎么办?

天下还有哪个男子,会再敢求娶公主?

出于这些考虑,阮莹担忧,太子不愿公主过早怀孕,实则是不愿让公主怀上他的孩子。

十七岁,也不小了。

放在民间,早就嫁人生儿育女了。

阮莹看坐在自己身侧的少女,那一双明眸湛然,白玉镶珠一般,她劝道:“天下没有哪个男人,是不想自己心爱的女人为自己开枝散叶的,除非就是打心底不想……”

她将心中的担忧一一说给姜吟玉听,希望以此来警醒她。

阮莹问:“太子殿下最近有给公主送信,向你报平安?”

姜吟玉沉默了一下,摇了摇头。

阮莹问:“那公主担忧殿下吗?”

姜吟玉望向远方的石榴树,眼中倒映着摇动的树叶,笑容浅浅:“他在前线打仗,我若是担忧他,也不能立即见到他。”

阮莹握住她的手腕,“若一个男人真的对你上心,自然时时刻刻想着你,怎么会让你日日处在担忧中?

阮莹道:“你的澈表哥哪怕出门在外,哪怕再忙,也会日日给我捎信报平安。”

不写信,就能说明一些问题。

现在外头与她秉持一样想法的,又何止她一个?

都在看战事结束,太子究竟会如何待公主。是将她带回长安,还是让将留在西北。

一阵风掠过,石榴树摇动。

姜吟玉听到一阵喧哗声,与阮莹对视一眼,走下台阶,当是又有流民过来。

两队士兵涌入巷内,随后而来的是刺耳的马蹄声。

转角处跪下了一片人,朝着一个方向磕头:“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回来了?”阮莹下意识去看姜吟玉,见姜吟玉已经小跑往巷口去了,几步之后,她又停下,浅绿色裙裾被风吹起,看着远方巷口。

一人一马慢悠悠出现在巷口,那马上的男子一身骑装,英武不凡。

阮莹诧异,在一旁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姜吟玉仰起头,到他马前,问:“你今日怎么来了?”

这话说完,姜曜眉心一下蹙起,看向远方,许久才低下头,语气不悦道:“姜吟玉,你不记得了?今日,是孤的生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