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旧故春深 > 第28章 念漫漫鸿笺(3)

旧故春深 第28章 念漫漫鸿笺(3)

作者:是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3-15 17:25:4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上海戏界素有“金九银十”的说法,说的便是伶人在九月和十月最是赚钱。究其缘由还要从上海开埠说起,总之如今这十里洋场不仅是远东冒险家的天堂,更是北平和天津两地的名角儿必来的地儿。

甚至有的角儿直接就在上海安顿下来不走了,开始在上海搭班唱戏,譬如秦眠香。早些年段青山也是在上海唱的,甚至在租界买了栋宅子准备养老,但他是天津人,又说看不惯上海街头到处都是洋人,还是回了天津。

有的角儿则是受上海的戏院相邀,特地从外地赶来上海,这便叫跑码头了。只不过别的码头唱上个把月的也就走了,上海却是要多留的,辛辛苦苦跑这么远,谁还不是为了多赚几个钱。

六月末,北平又易了新主,随后战火愈演愈烈,南边来的军队正一路向北进军。上海滩则依旧灯红酒绿,茶余饭后的小开们偶尔谈些这些战事时政,语气颇有些玩味。

恰赶上原定好的嘉兴和南通的戏院皆发来电函,告知丹桂社孟老板暂且不必如期赴会,时局动荡,万望自珍。上海四雅戏院的宋老板开出天价,想留孟月泠在沪度秋,孟月泠自己倒是无所谓,可还要考虑丹桂社其他人,直言这一趟出来得太久,好些人都是家里有老有小的,尤其是孟丹灵,已经挂记了许久家中多病的女儿。

他本准备就此打道回府,秦眠香也来帮着宋老板劝他,且还先把孟丹灵给说动了,随后才找的孟月泠。

孟月泠问她怎么说动得了的孟丹灵,秦眠香语气得意:“这你就不懂了,你自己一个人吃饱了不愁,他们可不一样。宋老板答应给他们的包银也跟着加,我跟他说大伙儿都多赚点儿钱回北平,过个好年,他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弊。何况眼下战事正热,万一路上再有个好歹,我们怎么跟大嫂交代?”

孟月泠觉得她说得有道理,点头说道:“那你就去告诉宋老板我答应他了。”

“真的?”秦眠香窃喜,见他答应这么爽快又忍不住帮他着想,“那你在上海待这么久,你不怕回去就发现姜四结婚了啊?”

她显然又是在故意逗他,孟月泠晃神的功夫,指间的烟烧到头了,烫到了手指,他赶紧甩了出去。

秦眠香笑道:“我乱说的,便是结婚也没这么快结的。对了,我上次带她去秦记裁的那身儿阴丹士林旗袍做好了,下回我给你拿来。”

孟月泠明知故问:“给我拿来做什么?”

秦眠香说:“当然是让你回去的时候顺道给她送到府上去,这种随手的差事你总不会推辞罢?”

孟月泠倒是答应了,却说:“等到了天津,我让春喜跑一趟。”

秦眠香冷哼:“行,你就这么冷着她,她到底也是个大小姐,这么下去倒是很快就能歇下来对你的情意了。前些日子我见着周绿萼了,你猜怎么着,他说你在天津的时候唱《醉酒》拿的那把泥金扇面是他画了送佩芷的,我怎么才知道呢,你们仨之间还有这复杂的关系。”

听到周绿萼的名字,孟月泠无声冷哼,心想他巴不得逢人便说,语气不咸不淡地提醒秦眠香:“少看周绿萼。”

秦眠香故意问:“怎么,姜四捧过他,你便也不让我去捧他?”

这下他哼了出声,仿佛听到天大的笑话:“你清醒点。他的戏不行,看多了你也就朝他看齐了。”

秦眠香叫道:“你盼我点儿好!”

后来她又压低声音问他:“师兄,你给我交个底,我听说宋老板给你开的每月包银都破万了?”

孟月泠说:“少打听。”

秦眠香说:“行,不打听。那他给你开了这么高的价,你不说在上海演几场《醉酒》?”

孟月泠拒绝:“不演。”

“为什么不演?天津都演了,上海怎么不能演,你不能厚此薄彼。”

“没行头。”

秦眠香大恼:“放屁,那你在天津难不成穿的官中行头?我不信。”

孟月泠懒得理她,准备换身衣裳出门。

秦眠香追着问:“你的行头呢?我还以为你爹把他那身儿老佛爷赏的蟒送你了,谁让你以前没唱过……行了行了,那我把我的蟒借给你,你唱一场让我学学总行罢?”

私房行头都是按照角儿的身形尺寸裁定的,他要是穿她的行头,怕是要露一截儿脚踝。孟月泠冷声答她:“特地给你唱一场当教学?秦老板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太大了。”

秦眠香知道,要论挖苦人她比不过孟月泠,但她会烦人。

那年孟月泠携丹桂社在上海呆了整整半年,主要在四雅戏院挂牌演出,偶尔受邀到大新舞台跟师妹秦眠香合演几出双旦同台的戏,譬如《樊江关》,他扮樊梨花,秦眠香扮薛金莲,还有《虹霓关》,他扮东方氏,秦眠香扮丫环,自然都是秦眠香凭借师兄妹的情分促成的。

亦有秦眠香到四雅戏院与孟月泠合演,《白蛇传》她唱白素贞,孟月泠唱小青,《四郎探母》她唱铁镜公主,孟月泠唱萧太后……孟月泠唱白蛇和铁镜公主不少,唱青蛇和萧太后倒罕见,师兄妹二人不争戏份,孟月泠名声在秦眠香之上,但亦肯为秦眠香作配。

上海滩的戏迷皆赞兄妹情深,沪外之人则无不艳羡,还有票友痴妄奉天的余秀裳若是也在就好了,动荡不安之下,倒算得上一段沪上佳话。

连雨不知春去,亦不知夏去,天津骤然下了两日的雨,这天佩芷本来穿着旗袍出门,姜老太太院子里的小荷追出来非让她多添件针织开衫,一袭风吹过,佩芷惊觉秋天竟真到了。

那天是旧历九月初一,段青山请傅棠品茗,傅棠又邀了佩芷,二人一同前往傅府。门房引着二人进去的时候,佩芷还在小声跟傅棠嘀咕,她不懂茶,分不清他们口中的雀舌还是毛尖。

至于她今日来的原因,一则是梨园前辈段大贤请私宴,是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她当然愿意跟着来。二则是傅棠说,段青山是个老饕,家中的厨子来头都不小,还有个专门做点心的师父原来是宫里边的……佩芷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两人低声说着话,快要踏进厅堂的时候,里面迎出来了个穿蜜合色旗袍的女人,肩膀还挂着条蜀锦披肩,眉眼同样有股英气,但跟佩芷的截然不同。

若用软硬来区分,佩芷的英气是硬实的,必是不可折的性烈女子。但她的英气是柔软的,不如佩芷那么明显,整体的气质看上去更显温婉。

对方还没开口,佩芷先问傅棠:“这是……”

段青山无儿无女,妻子早逝后他并未再娶,至今独身一人。徒弟倒是不少,但没听说有这么漂亮的。

傅棠跟那人对视了一眼,哑然失笑道:“你都在台下看过她那么多场戏了,如今人站在你面前,你倒不认识了?”

佩芷满脸惊讶,显然不相信。

袁小真已经朝她伸出了手:“姜四小姐,我是袁小真。”

佩芷和她简短地握了一下手,还是难以置信:“你竟然是女的?”

傅棠嗤笑:“我早就要带你去后台见她,看看她卸了装的模样,你非不去,说这刚唱完戏浑身是汗的臭男人没什么好看的。”

佩芷害臊地瞪了傅棠一眼,显然是在让他闭嘴,袁小真倒是笑了,不甚在意地说:“夏天里刚下了台确实浑身臭烘烘的,水衣上都是汗,没什么好看的。”

她声音低醇又温柔,佩芷对她颇有好感,朝她笑了笑,转头又白一眼傅棠。

袁小真便引着他们两个进去见段青山。

那场私宴就他们四个,段青山不愧是老饕,佩芷一通盛赞他府中厨子的手艺。

傅棠呛她小家子气,堂堂姜家四小姐像是没吃过好东西一样,段青山看着他们年轻人打闹,笑着乱点鸳鸯谱。

佩芷和傅棠自然要解释,袁小真静静地看着,她话本就不多,此刻愈发缄默。

下午他们一起在段府的花厅品茶,袁小真正在低声给佩芷讲茶道,佩芷冷不防地听到段青山和傅棠说起了孟月泠,便立起耳朵听。

说的是孟月泠在天津的时候,段青山上门找过孟月泠那么一次,本想促成他和袁小真合演一出戏,袁小真唱了这么些年,其实一直反响平平,不温不火的。

虽然她是个女子,且目前也不是段青山的徒弟里最出名的一个,但段青山最是得意她,也很是看好她的前景。段青山觉得她只是差一出戏,差一出能让她名声大噪的戏。

袁小真跟段青山学了整整两年的《打金砖》终于能拿得出手了,段青山本想让孟月泠屈尊给袁小真贴一回配角,唱这出戏里戏份不多的郭妃,也算是借机帮袁小真招徕观众。

这种人情活儿,但凡是随手能帮的,孟月泠都会帮衬一把,更别说是段青山开口相求。但前提还得是袁小真得真有那个本事,他也不是任谁都帮的活菩萨。

于是便有了停演那日去凤鸣茶园看袁小真的一出。

段青山本以为这事儿成了,说不定还能让孟月泠在天津多留个把月,也不是什么难事。没想到孟月泠还是没答应,直说要如期前往上海——何止如期,倒像是巴不得赶紧走的架势。

临走前孟月泠还给段青山推荐了个人选,便是宋小笙,宋小笙是有些本事的,可惜没遇上个好戏班子,其人又缺乏野心,所以至今籍籍无名。

段青山自然也不能强逼,虽觉得可惜,这事儿也只能就这么算了。

如今段青山和傅棠说的是,这孟月泠什么时候回来。袁小真听他这个师父的,到现在也没演《打金砖》,一捂又捂小半年了。但他总觉得这出戏会是袁小真的转机,虽说宋小笙是不错,但不够卖座,他还是想去求一求孟月泠。

梨园行的老前辈都要上赶着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求他孟月泠,傅棠笑着摇摇头:“段老板您这就不厚道了,合着我捧了小真这么些月,还是不如他孟静风来唱一场郭妃实在呢?”

袁小真也看了过去,闻言低着头抿嘴笑了笑。

佩芷是知道傅棠捧袁小真的,便是孟月泠在津的那个月里,他也没区进戏园子那么勤快。外界的戏迷跟着他跑,凤鸣茶园的上座率已经比之春天的时候高了不少。

段青山和傅棠意见显然不同:“您棠九爷为小真花的心思,我这个做师父的都看在眼里,也是真心感激您,不然便不会隔三差五得了好茶便邀您来品茗了。只不过这人啊要成角儿,势必是要有那么一出定海神针般的拿手好戏的。譬如我当年的《定军山》,桂侬的《金山寺》,还有芳君的《梅龙镇》,这戏码一放出去,保准儿当晚的票是供不应求的,要的是这个效果。”

傅棠不在意地摇摇扇子,轻飘说道:“您啊,您那一套都过时了,眼下民国都一十几年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气运,多少‘挑帘儿红(一唱就红的人)’一步登天,登得高坠得也快,便说静风、秦眠香、余秀裳,哪个不是一步一个脚印儿走出来的。只要戏好,便没有‘金簪雪里埋’一说。”

二人意见相左,谁也说服不了谁,佩芷赶紧从中插科打诨:“小真,你看他们俩这股劲儿要是拿来竞选精忠庙(早期的梨园公会)庙首,谁能获胜?”

袁小真笑道:“我看都胜不了。”

傅棠淡笑,段青山则啐她:“小丫头片子,当然是你师父我赢。”

屋子里的四个人便都笑了。

这时段府的下人跑了进来,告知段青山:“老爷,上海那边传来电报,孟老板决定下月初一坐火车离沪,先到咱们天津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