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我祖父是朱元璋朱允熥赵宁儿 > 第267章 暖阁(1)

我祖父是朱元璋朱允熥赵宁儿 第267章 暖阁(1)

作者:岁月神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1-29 20:11:5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叽叽喳喳。

翠鸟欢快的鸣唱,点亮破晓后的第一缕晨光。

红墙上斜斜伸展出来的枝头,一窝鸟儿在阳光中起舞。看起来,它们应该是一家。有些生疏却依旧乐此不疲扇动翅膀,想要翱翔的是雏鸟。每次起飞落下,都会让这些雏鸟发出兴奋的欢唱。

而雄鸟眯着眼睛蹲在枝头,略带威严的注视着他的孩子们,任凭雌鸟帮它梳理脖子上的羽毛。

乾清宫外,小太监李不全抄着手,饶有兴致的看着那群鸟儿。

然后轻声对身后的同伴说道,“哎,你说这鸟儿是怎么弄出孩子来的?”

他身后的小太监白白净净,显然岁数也不大,闻言诧异道,“鸟儿不是下蛋吗?”

“蛋也是孩子啊!”李不全白了他一眼,继续道,“他....他下蛋不就是生孩子吗?生孩子不得有.....啊,是吧?我这盯了好几天了,没见着啊?”

“是啥呀?”那小太监显然没明白,想了半天噗嗤一笑,“你想知道?回头抓几只鸟儿翻身看看不就知道了?”

“我活腻歪了?”李不全一缩脖,“那是万岁爷养的鸟儿,每天早上干爹亲自给它们喂小米。抓它们?干爹能把我爪子给剁了!”

“剁就剁呗!”那小太监又是一笑,“反正都挨过一回刀的人了,还怕这个?”

“滚,我他妈踢死你!”

李不全骂了一声,刚要动手,突然唰的一下,立立正正的站在墙根底下,大气都不敢出。

通往乾清宫外的广场上,一名朝廷大臣,正朝乾清宫而来。远处,更有几位大臣,从端门进入,进入乾清宫外的值班房中,等候召见。

~~

一张一人高的镜子前,朱允熥坐在雕花镂空的圆凳上,披散着头发,目不转睛的盯着手里的奏折。

他身后,王八耻小心的拿着一把象牙梳子,轻轻的帮他梳理头发。

尽管王八耻只要一抬头一瞥眼,就能看见皇帝手中奏折上的文字,可他还是低着头,就看着手里的梳子目不斜视。

忽然,他梳头的手顿了顿,然后趁着梳子滑动的间隙,左手的手腕飞快的抖了一下。

他本以为做得天衣无缝,但下一秒,皇帝低着的头,已经抬起来,看着镜子。

“怎么了?”朱允熥轻声问道。

“没...”王八耻强笑。

可面对皇帝的目光,王八耻不敢撒谎,左手摊开,手指的缝隙中夹着一根白色的长发。

朱允熥放下奏折,手指捏着那根白发凑到眼前,自言自语道,“去年好像还没有白头发,今年却一根接着一根的!”

“万岁爷,您这都是累的!”王八耻继续梳头,揪心的说道,“每晚都是子时之后才就寝,刚睡几个时辰又要起来操劳。早些年,您中午还能眯一会,可这两年您都是连轴转。”说着,叹口气,“皇上,您要保重龙体啊!”

“嗯,知道了!”朱允熥淡淡的应了一声,继续低头看着奏折,显然那没把王八耻的话当话。

而王八耻则是无声叹息,将梳好的头发结成发髻,又从旁边的托盘中捧起黑纱冠,轻轻戴在皇帝的头上。

然后,他又低下头,帮着皇帝穿好白色的布袜,小心的套上靴子。

这套动作,他做了十几年,行云流水连贯自然。

就这时,殿外一个小太监低声道,“皇上,锦衣卫指挥使何广义到了!”

“传!”朱允熥放下奏折。

传字声音落下,殿中包括王八耻在内所有的太监,躬身低头背对着殿门,面对着皇帝一步步退了出去。

他们退出去下一秒,何广义进来,叩首,“臣何广义叩见皇上!”

“起来吧!”朱允熥抬头,“坐那回话!”

他们君臣二人说两句话的功夫,太监们已退到了十步之外。乾清宫门口,两名佩刀的侍卫门神一样驻立门口。

~~

“昨晚上吩咐你的事,今儿一早就又头绪了?”

朱允熥坐在靠窗的罗汉床上,小口的吃着浓稠的南瓜小米粥。

何广义起身,双手下垂微微躬身道,“回皇上,您让臣留意的那些人,都是早年间臣办案时涉及的人.....”

朱允熥忽然抬头,“当初办李善长的案子,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噗通,何广义吓得站立不稳,直接跪下,额上见汗。

“臣当日只是锦衣卫的指挥佥事,李善长一案,由蒋瓛亲自督办,审讯查抄等事,都是他来负责,臣只负责管理口供笔录!”何广义声音有些颤抖,“就是把人犯说了什么,一一记录下来,然后交给太上皇!”

朱允熥沉默片刻,“可有大逆不道,诅咒之言?”

何广义的汗,顺着鬓角就落下来,“臣不敢欺瞒皇上,是有的!”

朱允熥又看他一眼,继续低头喝粥。

“回皇上,已革延安侯唐胜宗共有三子,长子继业守着一些田产,在定远老家务农,日子倒也过得去。次子隐居长沙,三子改姓赵,隐居永州。”

“已革平凉侯费聚,长子在剿灭方国珍时战死,家中二子三十二岁时病逝。现只有个孙子,年十九尚未婚配,县学的学子,靠了三次秀才,都未中!”

“荥阳侯郑遇春有六子,当日被问罪之后,其六子都被发配贵州,如今全在贵州军中。其长孙郑旺,母族乃六安侯王家。洪武二十三年追论胡惟庸案王家被夺爵,但并未问罪。这些年,王家时常资助这位外孙。郑旺也争气,千年考中了秀才,正在准备今科的乡试!”

“故济宁侯顾时,共有四子皆因胡惟庸一案被诛....其孙顾琰,迁居四川......”

朱允熥忽然放下手中的羹匙,长叹一口气,“朕少时读大明开国记,这济宁侯顾时,是最早追随皇爷爷的人。皇爷爷过长江时,他是帐下先锋百夫长!”

“回皇上!当初洪武二十三年追论胡惟庸一案的时候,济宁侯已病故,太上皇为了酬表功臣,追封滕国公!可是....”何广义低声急促的说道,“济宁侯的长子当时为金吾卫镇抚,素来和蒋瓛不睦,蒋瓛小人也,公报私仇,逼得顾家四位男丁身死狱中.......”

何广义不知为何皇帝忽然问起这些昔日的功臣子弟来,而且还要详细的追问这些人的下落。况且当年为了往上爬,他在案子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并不是那么无辜的。

是以从进宫以来他心中就一直非常忐忑,眼下听皇帝口风,惋惜顾家的遭遇,他赶紧把脏水直接泼给了早就变成人皮褥子的蒋瓛。

“你接着说!”朱允熥看他一眼,继续低声道。

这一眼,直瞄得何广义头皮发麻。

“营阳侯杨璟当日也因胡惟庸被问罪,但因身死未追责。其子杨通嗣爵,现为普定卫指挥使。还有一子杨达,如今在国子监读书,官授散骑舍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