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科技巨头从人生模拟器开始 >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粒好种子

科技巨头从人生模拟器开始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粒好种子

作者:九月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6-05 09:55:22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12月30日,海蓝,农科院实验田。

徐蕾意气风发的站在田埂上,脸上带着肆意的笑容,手舞足蹈地冲着面前还在奋力收割的师兄弟们喊道:

“你们动作倒是快点啊!怎么一个个娘们唧唧的,我的任务都已经完成了,就等你们了!”

听到她的话,前方稻田里一個男生满脸生无可恋地抬起头,无奈地开口回答道:

“我说蕾蕾,你就别在那得了便宜还卖乖了,今天抽签就属你抽到的田最好收,收完了还不知道来帮忙,站那像个地主监工似的,干啥呢!”

徐蕾嘿嘿一笑,一脸理所当然地回答道:

“我可不帮你们收,一人都是两块田,谁让你们运气差抽到犄角旮旯的?再说了,你们那也就是地形差了点,耽误你干活了?菜是原罪,别找借口!”

“什么地形差了点!大姐,我这是梯田,你那是平田,这能一样吗?好了好了,你别管我了,快去把收完的稻子归拢起来,一会儿该脱粒了。”

“你先小心着点,别给稻穗弄掉太多,要不然待会儿还得一穗一穗地捡起来,麻烦得要死!”

听到这话,徐蕾有些不以为然地瘪了瘪嘴,开口说道:

“那有啥好捡的,不就几个稻穗吗?能有多沉?咱们这亩产眼看着就奔着两千公斤去了,还差那么一点吗?”

还在低头努力割着稻谷的男生稍稍直起腰,回答道:

“严谨,严谨懂吗!咱们这是正儿八经的农业科学,咋被你说的跟算账似的......好了好了,你先去找人把脱粒机搬过来,再去把麻袋抱过来。”

“这破田......早晚我要给它连成一片,以后就用收割机收!”

“我早就说了要买小型收割机了,谁让你当初抠抠搜搜地反对了?现在知道难受了呗?呸,你就难受着吧,我去搬麻袋了!”

一边说着,徐蕾一边轻快地向远处实验田的边缘跑去,由于不是专业的稻农,收割的时候也不算熟练,她的脸上和手上都有不小心被禾叶划出来的细小伤口,有些伤口上甚至还渗着些血丝,但她似乎对此毫不在意。

倒是在实验田边缘脱粒的导师看不得她这副不管不顾的模样,心疼地埋怨她几句之后,强制性地把她赶回医务室去处理伤口,但她也只是回去简单地冲了把脸,用自备的硼酸给伤口消毒之后,便又嘚嘚瑟瑟地跑了回来。

看着她的表情,导师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忙碌了好几个月,到了丰收的时候,他实在不忍心让她缺席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于是便也只是叮嘱她用口罩把脸遮起来,便任由她东奔西走地忙活了。

徐蕾先是帮着把稻谷搬运到一处,确定自己真的做不来脱粒的活儿之后,又跑到脱粒机后面帮着撑开麻袋,但她的力气不够大,搬不动成袋成袋的稻谷,最后也只能站在一旁帮着过称,记录每一袋稻谷的重量。

“嗯,这袋装得不够满啊......56公斤。下一个下一个,装满点,咱们麻袋快要没了!”

“这个装多了!你小心着点,待会儿撒出来了你自己捡啊!65公斤!下一个!”

“好了,这个60公斤,就按这个装,看清楚了吗?”

每报一个数,徐蕾便用马克笔在袋子上记录一个数字,等到脚下的麻袋几乎全部用完之后,一旁的脱粒机终于停了下来。

而此时,她的身边已经满满当当地堆满了成包的稻谷。

“这一块是一亩地的,那边那块是一亩的,然后中间的是三分的,远点那个是6分的.......”

“你加仔细点,弄错了我打死你!”

听到她的话,正在弯腰仔细计算的小师弟好笑地瞥了她一眼,随后开口道:

“蕾姐,不用那么凶吧,要不你自己来算,保证不会错!”

徐蕾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对着手里的本子仔细核对,片刻之后,她跟小师弟同时得出了结果。

“1836公斤。”

“多少??”

一旁的导师惊喜地凑了过来,看向徐蕾本子上的数字。

“没算错吧?确定过了一千八百公斤?”

徐蕾郑重地点了点头,直接把本子塞到了导师的手里。

“肯定没错!我算了好几遍了!”

“太好了,太好了.......一千八百公斤,这还是单季,后面哪怕是别的地区水热和肥药条件不如我们,平均亩产起码也能达到一千二百公斤了。”

“一千二百公斤,每年两季,早稻按八百公斤算,周年产量也突破两千了。”

“我记得现在最高的周年产量才一千五吧?40%增产有了!”

听到这话,在场的所有人脸上都露出难以掩饰的笑意,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数字的意义远比看上去的要大得多。

这次的40%增产,可不是以往的实验田增产,而是在推广到整个华夏各大水稻种植区之后,亩产还能够提升40%!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新的水稻品种从它诞生的这一刻起,就已经达到了走出实验室、走出实验田的条件,甚至不需要进一步的改良,就可以成为整个华夏的支柱型水稻品种!

也正是因为这样,新品种水稻的推广难度会降低不止一个数量级,他们之前考虑的预期在三年之内实现全面推广的目标,甚至还有可能提前。

而周年平均产量2000公斤这个数字,则还有着更容易理解的解读。

这意味着,按照华夏人平均的谷物消费水平,一亩由一个劳动力经营的稻田,每年的产量至少可以养活6口人。

为土地和食物挣扎的日子,将彻底一去不复返。

徐蕾感慨地看着那些鼓鼓囊囊的麻袋,心里突然升起了一丝异样的感觉。

沉默片刻之后,她突然扭头向实验田跑去,众人不知道她要干什么,只能呆在原地等着,好几分钟后,她才气喘吁吁地从实验田里跑回来,手里还拿着一大捧被收集起来的,遗落在地上的稻谷。

她把那些稻谷一束一束地分到所有人手里,最后在自己手里留下了最茁壮的一支,然后开口对导师说道:

“老板,明天,我想休个假......”

......

第二天,徐蕾坐着飞机在常沙落地,她携带的行李很简单,除了背上背的装着换洗衣服的背包之外,就只有手里提着的手提箱。

她带着手提箱上了地铁,转了好几趟车,又换乘出租,才终于来到了她此行的目的地。

常沙唐人万寿陵园。

此时正值下午时分,碧空如洗,阳光透过陵园里高大的树木,在地上投射出斑驳的影子,走在那些影子之间的徐蕾神情肃穆,却又带着几分隐约可见的笑容。

她顺着小道一直向前走,直到走到那座她一直想要来,却始终不敢来的墓前。

徐蕾小心地站在一旁等待,直到前来祭拜的最后一批人离开才走向墓前,脚步缓慢轻柔,仿佛是在担心惊扰了那个沉睡的老人一般。

她首先看到的是墓前摆放着的各式各样的“礼物”。

两只小碗,一碗装着白米,一碗装着稻谷。

一把小提琴,琴弓和琴弦交错,似乎只要轻轻用力,就能拉响。

两束还带着水珠的新鲜禾苗,也不知道在这个季节,是从哪里找来的。

一双跳踢踏舞的硬底皮鞋。

一副麻将。

被归拢在一起的整条整条的中华烟。

好几架看上去价格不菲的豪车模型。

徐蕾深深吸了一口气,小心地把那些礼物挪开腾出一片空地后,打开了自己的手提箱。

而里面,正是之前她从海蓝实验田的地里捡起来的那株挂满了稻穗的稻谷。

她把稻谷从手提箱里取出来放在墓前,静静地看了几秒后,低声开口说道:

“袁老,咱们农科院托我来给您说一声,咱们的基因编辑水稻试验成功了。”

“结果很好,实验田增产60%以上,预计普通粮田增产能达到40%。”

“你看,这就是我从田里捡回来的稻谷----有点不完整了,因为好的都拿去脱粒了,这是落下的。”

“不过应该还是能看出来吧?你看这分蘖数,这穗粒数,比我们之前的品种要好得多啦。”

“按照这个情况的话,我们估计明年开始就会全面推广,后年就有初步成果了。”

说到这里,她突然停了下来,片刻之后又继续说道:

“袁老,我记得上次见到您的时候我还在上学,那时候看您精神还不错,结果没想到.......哎,算了,不说这个。”

“上次您跟我说,让我好好学习,早点毕业,选种子科学方向,我本来是想选的,但是我太笨了,最后还是选了设施农业。”

“不过设施农业也挺好的,莪们的田间管理系统可牛了,比您以前在我们学校参观的还要好。”

“我还记得您说什么禾下乘凉,现在看起来,好像有点困难了。”

“因为我们的方向不是巨型稻啊.......现在看起来,矮型稻的产量潜力比较大。”

“不过嘛,禾下乘凉做不到,吃饱饭还是能做到的。”

“您可能不知道,前段时间又闹粮食危机了,结果从头到尾,我们的粮食都没缺过。”

“嘿,您别说,这里面有您的功劳,也有我们的功劳。”

“怎么样,我们做得不错吧?”

“之前一直没敢来看您,因为觉得没做出什么成绩,没脸过来,白瞎了您给的助学金。现在.......”

徐蕾停顿了片刻,抬起头看向面前那块巨石。

巨石上刻着两行金字: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现在,我应该,也算是颗好种子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