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怀璧 > 诗无寐34(诸位认为自己是什么?)

怀璧 诗无寐34(诸位认为自己是什么?)

作者:伊人睽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5-07 23:50:55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雨大如注, 晏倾进入正堂。

徐清圆依然蹲在地上拼她的东西,钟离横刀在她身前,让其他人莫敢靠近;刘禄脸色已经十分不好, 他几次想说话,终没有开口,而堂中持着刀棍的仆从侍卫们见到官威,犹豫着已经不敢动作;

堂外雨棚下, 稻草人“乔宴”在棚外被雨浇湿, 姓陈的县尉失魂落魄地坐在雨地中;想要离开的官员被镖局的打手们堵在府门边,一点点退回雨棚中;

有人窃窃私语,有人惶然不安, 还有些贵客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左顾右盼,暗自纳闷。

晏倾的声音响起,周遭杂乱声弱:

“去年七月,我在长安读到蜀州的赋税折子, 户部说蜀州今年赋税交得又及时, 又多于其他州县。而我因为一些原因,恰恰在六月时来过蜀州, 当时所见, 与奏折所奏全然不同。而我同时在兵部看到蜀州军平定叛乱之事。我认为两件事不同寻常,奏表圣上后,私访蜀州查案。此为前因。

“进入锦城后,我们遇到小锦里的楼主被杀一事,破解此案时, 凶手木言夫人自尽,而据前一日她的侍女所说, 她那段时间正为钱财所困,才大胆行凶。木言夫人死于锦城县令府牢狱中,仵作所查,木言夫人所服的毒是‘浮生梦’。目前这种毒,只有小锦里有,如此看,似乎木言夫人死于此毒很正常。

“但之后,我们在大柳村的枯井中找到了乔宴的尸体。他也死于这种毒。”

刘禄冷笑:“乔府君生前和小锦里的前木言夫人纠缠不清,他有这种毒不是很正常?”

钟离在后道:“哦,刘府君承认乔宴已经死了?”

刘禄哼一声,不屑回答。

晏倾颔首:“不错,乔宴死于这种毒,看着也不奇怪,所以我一开始并未多想。乔宴的死和蜀州兵变、赋税之事看起来毫无关系,而当时我也不确定那人是乔宴,所以虽然不解,却并不认为两件事有何关联。

“此时我依旧在查赋税之事。但是刘府君多此一举——我试探商人原永时,刘府君直接暴露,向我承认了所有事情,希望与我一同前往长安认罪。我在大理寺数年,并非没有见过认罪之人,但是在我尚未有证据时,对方便急忙认错,不得不让我觉得——如此急迫,是为了掩饰更严重的罪。

“但是赋税案中官商勾结,致使军人枉死,军人寻仇,这事已经很严重了,还能有什么事更严重呢?这时候,乔宴的名字,终于进入我的视线。”

刘禄目色晦暗。

他想到林宰相说在晏倾深入调查出更多证据前及时止损,或许可以瞒住另一个案子。如今看来,晏倾比林相想的更难对付,他们的急切,反而打草惊蛇。

刘禄如今不再抱希望,他静等着自己所调的军马。只要军队一来,杀了晏倾,蜀州所有在场官员上下一心瞒住此事——正如他们曾经瞒住的另一件事一样。

晏倾望向刘禄:“第一案中,我始终有个疑惑,便是刘府君带着文官和商人勾结,做下如此不利于蜀州军的事,蜀州军竟然仅仅因为自己的军人杀了平民而心虚,愿意和刘府君合作,瞒下此事。

“钟郎君与我说,蜀州军因为官商勾结,死在战场上的人将近万人。这么多人的性命,竟然选择隐瞒。我从此时也开始怀疑,蜀州军的大都督和刘府君必然有更深的交情,或者说,他们是否以前就合作过呢?”

雨哗哗声震。

雨棚中有官员找补道:“共治一州,最高文官与最高武官交情好,才能更好地合作,这也没什么不正常。”

晏倾并未反驳,点了点头,他继续说下去:“我对乔宴产生好奇,说起来还要感谢刘府君的频频提及。”

刘禄脸色铁青。

他道:“老夫不敢居功。”

晏倾笑了笑:“数年来,刘府君在正堂一直挂着一幅《芙蓉山城图》。这画真迹是前朝大儒徐固所做,然而很奇怪,当刘府君的儿子刘禹刘郎君将真迹作为寿辰礼送给刘府君时,刘府君依然不将赝品拿走。刘府君说是怕真迹丢失,但我认为刘府君似乎是更喜欢这幅乔宴模仿的假画。

“我曾与徐女郎一同对比过两幅画,可以说,乔宴只模仿出大概,甚至乔宴在其中加了很多自己的想象。当对比两幅画时,初时会觉得大体一致,然而仔细看之下,会发现连枝蔓伸展的方向都不同。但乔宴并不避讳,为了枝蔓自由伸展,他将真迹背后真正所画的形象都抛弃了——众所周知,徐大儒这幅画,真正画的是他夫人。若是连此都抛弃,如同画作失去灵魂,刘府君到底爱这幅赝品什么?

“我想他真正想要的,是赝品中藏着的秘密,是他至今都未曾找出来的秘密。

“刘府君不断向我说乔宴,他克制不住自己对乔宴的恐惧。他每夸乔宴一句,必然要忍不住说可惜他做了什么事,如何如何不得民心。此行迹疑似是惋惜前任,但我对他的前任全然不知,他这么频频提及,我只好认为他想给我勾勒一个乔宴的形象。”

晏倾停顿了下,他看到雨棚下,一张张面容变得模糊。

他们已经开始紧张,已经开始坐立不安。

晏倾目光掠过他们,望向天穹。他想到当年王宫中,他所见过的探花郎——

“近四年时间,你们要给乔宴编出一个符合他所为、又完全不同的形象来。你们要他虚伪不孝,他竟然强夺自己的嫂嫂,将嫂嫂关到自己的地方。

“他让官府去开世家的粮仓,让百姓哄抢;把死人挂在城墙上,不许收尸,发公文羞辱百姓;他让穷人牵走富人的牛;他还不叛小二杀死掌柜的案子,害得掌柜一家枉死。

“但是我们如果从另一角度看这些事——

“他将前任木言夫人关进小楼,不是出于叔嫂之间隐晦暧昧的感情,而是为了保护当时的木言夫人。也许在那时候,小锦里就遭受了官府的觊觎,官员想利用前任木言夫人,逼迫乔宴让步,让出利益;所以你们要坏他的名,要到处宣传他如何对自己的嫂嫂不敬。

“他开世家粮仓放粮,挂死人于城墙上,让穷人牵走富人的牛……是因为在南国灭国、大魏初建那段时间,世道艰难,饥民大增。他只有如此做,才能有更多的人活下来。他言辞激烈地羞辱死者,唾弃自尽者……他希望借助这种方式,减少人自杀。他希望百姓看到官府不许收尸后,百姓便活下去,宁可仇恨官府,也不要再自杀。

“相信那小二杀死掌柜一事,也出于同样世道的原因。若是打开锦城的《县志》,打开蜀州的《州志》,死亡人数的变化,灾民人数的改变,甚至赋税的增减,我相信都能看出乔宴在开国后的两年所为,给蜀州带来了什么。

“换言之,刘府君接任蜀州刺史时,蜀州已经被乔宴治理得差不多了。你享了他的功,却要败他的名。”

刘禄半晌不说话。

好一会儿,他才咬牙:“你说的这些不过是自己猜测,就算《县志》《州志》有数字变化那也不能说明什么。自开国后,我大魏三百州的状况本就日益好转,这是陛下治理之功,非乔宴个人之功!”

晏倾道:“拿陛下,拿朝政站队压我吗?好吧,我们先掠过此事不谈,依然说回乔宴。当我对乔宴产生好奇时,我最好奇的,便是乔宴为什么会死。他不是携红颜归老,而是与自己的嫂嫂在那两年中互相照顾,他不是主动辞官,而是被人害死在大柳村的枯井中。

“大柳村的村民们目睹了这一行凶现场,所以他们成为了盗户。他们握着这个把柄,官府便得一直养着他们,任由他们掠夺四方财产,成为蜀州一股怎么除也除不掉的盗户。而这不是因为除不尽,只是因为官府投鼠忌器。

“但此时我尚不能确认他是被私人所害,还是被一群人所害。

“这时候我的主簿张文,与钟郎君带给我两个不同的消息,实际上这是同一个消息。张文告诉我,在乔宴当官的年代,有不少士人弃了文,去从事其他经营。而钟郎君带我去铁像寺,铁像寺的方丈又告诉我,一个残废的老和尚圆慧曾经有当举人、去长安参加科考的机会,但是放榜时圆慧大叫不公。观他之后遭遇,我们可知当年他并未中举。那他所说的不公,自然是说科考不公了。”

刘禄厉声:“胡言乱语!科考是我国大策,上下奉行,官民叫好,岂容你在这里颠倒黑白!你在这里说不公,难道你不是科举出身?哪里不公了?”

晏倾徐徐道:“科举起初,对于寒门子弟是有些难处的。但是此事太大,我们此案不涉及这般大策,只着眼蜀州之事便好。我怀疑蜀州官府在放榜时,改了州考的名额。将寒门子弟去除,用世家子弟代之。如此,才会有士人弃文、圆慧喊不公之举。

“如此,我——”

“胡说胡说!”刘禄大肆打断,不能让晏倾再说下去,他一双鹰隼般的眼睛里烧着火星,“无论当时发生什么事,那也是乔宴当官时发生的事!如果真的有罪,那也是乔宴的罪,如何能算到我们头上?而且你、你……”

他咬牙切齿:“你没有证据!”

晏倾说:“我在等证据。”

刘禄和众人微怔:“什么?”

雨撞铁马,声如裂帛,在一片寂静中,闪电划过天际,一阵脚步声打破了此间令人窒息的气氛。

张文喘着气,从门外一路跑进来:“少卿,我带着圆慧来了!”

众人齐齐回头,雨棚下官员们目光或疑惑、或凝重、或惊惧,站在正堂下的刘禄身子晃了一晃,向后跌退,靠在了博物架上。

淋着雨的老和尚被张文拖拽进来,这老和尚抬起脸,沧桑的、皱纹纵横的脸上,根本看不出是雨水还是泪水。

刘禄不安地嗤笑:“一个又哑又聋的残废有什么用……”

晏倾温声:“但是你已经觉得不安了。当我去铁像寺那日,当我见到圆慧的那日,方丈不正听从你的话,将你给乔宴安上的罪,借方丈的嘴转述给我吗?

“你还想杀了圆慧……可惜那方丈行凶的时候,我已经嘱咐过钟郎君多照看铁像寺。去年原永与你交换银钱时,钟郎君来杀你们。当时你们想反杀钟郎君,无奈碰上我,我只要抓活口……你们的计划被我打乱,那镖局成为了你们的眼中钉,偏偏你们不敢再下手了。

“而且,谁说一个又哑又聋的人,就什么也做不了呢?”

“乔宴长夜不寐,为求世人开眼,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这里兵马集结,这里暗藏祸心。

徐清圆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余光看到他面色发白、神情憔悴,她心中担心,隔着袖子,轻轻握了一下他手腕。

以血书写,字迹扭曲。

刘禄分明已经慌了,他口中说着“诬告”,这时听到徐清圆在钟离后面声音清越:“晏郎君,我拼出来了。”

风若高声:“郎君,大理寺正卿给您的东西终于寄来了——”

“他将这份名单一分三份。一份随他葬于大柳村的枯井,一份挂在刘府君的正堂中,还有一份被藏于小锦里。朝廷收到的州考名单,是乔宴迫于你们势力而不得不屈服的;真正的名单,永远随他埋葬。

徐清圆手中的,则是另一份龙成二年蜀州州考名单。她拼出的这份名单,由《九歌》、赝作画、寐娘的练字书共同组成。将失去的横竖撇捺还原,将多余的纸张撕掉,再加上韦浮千里迢迢为他们送来的那个公章印——

他沉默了,没有说下去。

“天下滔滔官员,丙吉问牛与文婪武嬉尽是用来描述你们的。只是这二者,一者是人,一者是畜生。诸位认为自己是什么?”

风若向诸人展示的,是龙成二年蜀州州考名单。这是蜀州存于长安吏部中的正册,大理寺卿左明在弟子询问乔宴后,便开始关注蜀州之案。在晏倾再一次给自己老师写信后,左明去就吏部,调出了这份名单。风若的消失数日,便是为了这份名单不在半途被人调换、被人毁掉。

晏倾颔首:“向诸人展开。”

他跪在雨地中高呼:“那姓陈的考完就喝醉在小锦里,把自己的答卷漏底漏了个干干净净,谁不知道他写了什么?他这样的人尚且榜上有名,为何我无名?

“你们不想要有人拆分利益,放逐世家。乔宴做了那个逆行者,你们必须要他死。他死了,你们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胜利成果;他死了,再也不会有人虎视眈眈盯着你们,你们可以把自己安排好的名单,一年年地这么错下去。

他到正堂上,倏地跪下,从袖中展出一张伸冤书——

那时候的雨,沉黑如墨,压于此身。

哪怕不公开,只让他看一眼便好。

晏倾闭了闭目,想到了乔宴笑嘻嘻的模样,想到乔宴在屏风后跪下,隽秀面上不见玩笑——“臣亦是世家出身,但臣所出世家位卑,不显于世。臣愿为殿下所驱,愿为殿下手中弩,陪殿下一同走下去。”

雨水中,圆慧被张文搀扶着,一步步走向他们。

“你们千方百计地证明乔宴不是好人,给他安上各种污名罪。你们畏惧他烈心如赤,要烧尽此生不平。你们千方百计地说服我们,可真正惧怕的人是你们自己。

他拿着这封手写的字迹丑陋的血书,他知道自己再写不出一笔好字。他失去了自己想了一辈子的前程,他绝无可能再通过科举去当官、去济天下,但他在见到张文后,依然写下了这封书,依然跟着张文来到了这里。

“反对者皆被杀,反对者会被他昔日的同僚们埋葬。你们多么厌恶乔宴,又多么惧怕乔宴——你们想找到乔宴藏起来的那份名单,你们日日将赝作挂在正堂上钓鱼,你们想找到名单、毁了名单,如此才能真正心安。

一个新策起初推行之难,他早有预料。但是今日之祸,仍让他身心疲惫,满是惶然——是否当初他不强行推行此策,便不会到这一步?

雨棚外的稻草人“乔宴”,孤零零地躺着,稻草卷起,面上用笔所画的真人脸已经模糊,嘲弄地看着世人。

他要求查看试卷,是否自己真的才疏学浅。

“蜀州如此,其他州县,是不是……”

他等着乔宴再登铁像寺,等着乔宴哪一天突然出现,告诉他州考评卷确实出了问题,让他去作证——

晏倾回了神,定下心。

“看看这份名单,想来在场诸位的亲人、族人、或者诸位自己,也许出现过在这份名单上吧?蜀州大都督和刘刺史交情这样好,想来也是这份名单的功劳。

刘禄:“什么?”

他以为那是机会——

晏倾轻声开口:“科举一策,从南国实行至今,但到本朝才开始步入正轨。而因它本身就动了世家大利,势必会引起太多不满。朝廷一贯徐徐推行此策,却也没想到,在蜀州,连州考都是假的。假了一年又一年,到现在,恐怕已经说不清连续五年的名单,有没有一成是真实的。

幕后真正的布局人还没出现,他焉能在此时颓然。

是否是他错了?

两封完全不同的名单,都有乔宴的公章。

乔宴身死枯井,和尚枯坐古寺。这桩恩怨,到底要如何说?

他看到的是白骨累累,血流成河,长夜不寐,冤魂泣诉。

旧日与今日场面混淆,晏倾依稀仍在南国旧宫中,走不出那个尽是少年同行者的梦境。

倏而一睁眼,他又回到了现实中。

这一伸冤路,他走了数年。当时刺史是乔宴,他被人打废后,是乔宴将他安顿在铁像寺,让他隐姓埋名。

“当这件事成为心照不宣的秘密后,还有谁敢站出来反对?

圆慧跪在雨地中,发出痛苦的嚎啕声。他捶着地,泥水溅满周身。

同时,徐清圆从后徐徐走来,她立于晏倾身畔,立于风若身畔。在风若展开这封公文的时候,徐清圆也展开自己拼出来的东西:

这组成了一份龙成二年蜀州州考的名单。

而徐清圆美目仍望着雨棚下的人,低婉声音与雨水一同,溅在他们心口:

徐清圆望着众人,轻声说:“如乔宴这样的人物,明知大祸临头,他动了别人的利益,他怎能不早做准备呢?我听闻他是前朝的探花郎,那样风华绝代、才华横溢的人,知道自己会死,怎么会不藏证据呢?

“不知诸位大儒以何标准评卷?学生不服!学生要上京告你们……”

他的每一步,都让在场诸人不自在。

他还不能倒。

陈县尉口中喃喃:“完了,全都完了……我就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

那时恃才傲物的才子蒙受不公,觉得以自己的才学如何能榜上无名。更可笑的是榜上有名的数人,在他眼中皆是才气不存之人。他在县令府前大闹,又跪去州刺史府。

他口舌被废,手筋被挑,他失去了所有机会。可他依然不平,为自己不平,为乔宴不平。于是不平则鸣——

圆慧跪得浑身发抖。

他张着这封书,举给在场所有人看。就好像数年前,他也同样伸冤过——

这一等,便等了将近四年。

同一时间,马蹄声在刺史府外停下,穿戴蓑衣斗笠的风若大步跨入,手中卷着一被竹篾所封存的公文。

既然刺史相信他,刺史愿意查这件事,那怎么会查不出来呢?

雨水淅沥。

而他口中“姓陈的”,便是如今的陈县尉。他坐在雨地中,脸色惨白,垮着肩,嘿嘿低笑。

加了公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