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全朝堂反对他们在一起 > 第14章 攻与守

全朝堂反对他们在一起 第14章 攻与守

作者:昭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3-23 05:13: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一夜之间,老都护带兵离开燕然城。偌大的城池内,只剩林辰领着三百轻骑兵殿后。

她知道,老都护以为的殿后是守城,他以为她要带着三百兵卒抵抗突厥数万兵卒,但她的殿后,从一开始就是要舍弃燕然城,南退。

三百兵卒,用以帮百姓撤离。

大军南撤的消息瞒不住燕然城的百姓,他们隐约猜到,燕然城要出事了。但和所有唐人一样,燕然城的百姓安土重迁。即便猜到燕然城要出问题,也会犹豫是跟着大军南退,还是仍然待在燕然城。

林辰没有鼓动他们的想法,任他们自己选择。如果想要南退,便以轻骑尽快护送他们离开燕然城。

赵二虎也看不懂林辰的想法:“突厥南攻,最多也就百万大军。徐都护可调动周边近三十万军队,如果以命相搏,未必不能守住燕然城”。

她听过,微微摇头,问他:“守住了,然后呢?”

赵二虎不明白她的意思,络腮胡抖来抖去:“然后就守住了”。

废话文学学得极好。

林辰神色淡淡:“以守为守,是万不得已之后的下下策”。

赵二虎问她:“上上策呢?”

林辰桃花眼扫他一瞬:“将劣势化作优势,转守为攻”。

赵二虎想不通她如何转守为攻,再问她,她闭口不言。相处多年,赵二虎知道她的性格,不能说的东西,她一个字也不会透露。兵者,诡道也,倘或因为管不住嘴导致谋略外泄,哪里还有一个“诡”字呢?

他相信她,于是不再多问,按照她的吩咐来办,先去安抚军民,随即召燕然城为首的官员来见。

两日之后,颉利可汗兵临城下,不愿离去的官员向他献降。颉利可汗面色沉稳,鹰眼中看不出太多情绪,喜怒不辨。

大军进入燕然城,百姓仍然安稳地生活,全然没有战时的慌乱。

突厥大军所到之处,哪里不是一阵破败?此地的烟火气倒让他有些动容。颉利可汗命令突厥士兵切莫扰乱百姓们的生活,随即便问献降的官员:“此城为何没有守护的军队?”

献降的官员跪在地上,听闻此言,抬眼微微瞥一眼颉利可汗身旁的王隐,却在收到他的视线时默默低头:“王副都护先一步弃暗投明,徐都护和林副都护知道无力抵抗,所以领兵南退。”

颉利可汗看王隐一眼,放下心防:“王君不受重用,弃暗投明,是明智之举。”

献降的官员们沉默不语。

王隐八字眉舒展,三角眼一抬,得意洋洋:“唐人不知道我王隐的好处,可汗却是知道的。我从唐朝一个小小的副都护变成突厥重权在握的别克,当然是明智之举。不过,姓徐的和姓林的,不战而逃,也就是懦夫行径罢了”。说罢仰天大笑。

颉利可汗端坐在高头骏马之上,身披铠甲,鹰眼轻扫王隐。他本就生得一副龙章凤姿,鹰眼,悬胆鼻,不怒已经显出威严,含怒时更是让周围的空气都寒冷几分。

他单手牵着马缰,嗓音沉稳有力:“兵书有云,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王君的行迹符合此道,是明智之举。兵书又云,用兵之法,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徐氏和林氏明白无力抵抗,不战而去,亦是明智之举。先考曾感慨说,赫赫大唐,遍地皆是人才,果真如此。”

不能与之争辩,王隐露齿一笑:“可汗说的是”。

颉利可汗让自己的下属和献降的官员们交接燕然城管理的各类事宜,自己独身一人去往军营。

军营里该烧的都已经烧了,是预计之中的事。但或许是走得匆忙,图纸不曾燃尽,还留有一些残页。

他从纸灰堆中拾起,细细查看,却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

事情办得严密,可见是细致的人。

颉利可汗隐约觉得他们或许会是自己的一生之敌,但甩头,又觉得可笑。徐氏、林氏,不过是唐皇帝手下的将领罢了。他的对手和敌人,是,也只会是高高在上的唐皇帝。

随手将残页丢进纸灰堆,颉利可汗乘马出军营。

将燕然城四周巡视一遍,心中确定王隐献上的守备图是真的。

回到军营,下属迎上前,替他牵马,问他该如何安排王隐。

颉利可汗稳住黑骏马,下马,给出早已想清楚的答案:“王隐诚心投靠,就按当初许诺的话,给他‘别克’的官职,加以重用。记住,一定要好好待他,让他成为唐人投降的示范,引更多唐人归附”。

下属领命。

尘埃落地,燕然城归入突厥。消息加急传到京兆府,天子派遣特使调查此事。知晓此事的来龙去脉,天子大怒,先是罚徐都护六月俸禄,罚林辰三月俸禄,随后又将徐都护降职为副都护,命林辰为正都护,总管安北都护府的各类事宜。

陈守虚得知此事,向天子上书,自我揭露,告知偷鸡并非林辰一人所为。

天子回信告诉他,林辰罪名有一,不能和睦同僚;徐都护罪名有二,一是不能管制下属,二是不能守城死战。在燕然城失陷这等罪名面前,偷鸡实在是再小不过小事。天子让他不必耿耿于怀,照旧监军,但切莫再犯。

陈守虚收到天子的回信,实在感到愧疚。两人一同犯错,最后受罚的却只有林辰。他去军营向林辰道歉,林辰正在看地图,闻言,平静地看他一眼,让他不必放在心上,视线又回到地图。

陈守虚站在她身旁,手足无措:“你替我担错,我总不能安心地受着,什么也不做。当今罚你三月俸禄,我将我的俸禄补给你”。

林辰的视线从地图移到他的脸上,唇角上扬:“按副都护算,我是从四品官。按都护算,我是四品官。你的侍御史是从六品,三个月俸禄可不够补偿我。”

陈守虚在心底一算:“那我补六个月的俸禄给你,这总是够的”。

林辰轻笑:“如果你将六个月的俸禄补给我,不就相当于只有你受罚?你不能安心地看我一个人受罚,我也不能”。

陈守虚试探:“那,还是补三个月?”

“不必”,林辰摇头,视线重新回到地图,“三个月的俸禄无足轻重,天子自己一定明白。他只是借罚俸敲打我和徐都护罢了。如果我收下你的俸禄,反而是忤逆圣上”。

陈守虚是突然生出想法,考虑并不周全。听她说得有理,也不再提及此事。他见林辰专心查看地图,不打扰她,先行告退。

后续也如林辰推测一般,颉利可汗并没有挥兵南下,而是驻守在燕然城。林辰也没有立刻反攻的意图,就地整顿军队,并命令依凭山势尽快修建伏陆城。

伏陆城半个月修建完成,五脏俱全,但太过简陋。

陈守虚巡视一趟,心中怀疑。白日里他就想询问,可一直没碰见林辰。日暮时分,他在自己家中听见隔壁的动静,知道是林辰回府,前去拜访

林辰让他在外舍稍事等候,随即在中堂接待他,问他有何要事。

陈守虚进入中堂时,便察觉出不对劲。一呼吸,空气里好像掺杂着一丝血腥味,若有似无。

她受伤了?他正想询问。

林辰却先说话:“找我何事?”

陈守虚一怔,突然忘记自己前一刻要问的话。便先说起正题:“伏陆城的城池太过粗陋。假如突厥大军来攻,恐怕守不住。”

林辰坐于木凳,看向他,唇色比平日略显苍白:“无碍。伏陆城只是暂时的据点,并非久居之地。”

陈守虚大致明白:“久居之地是燕然城?”

林辰轻轻点头,动作比平日稍显迟缓:“除了燕然城,没有任何一座城池能成为安北都护府的治所。”

她说话的语调也比平日里要轻,一句话直接飘进他的耳里。可就是这种轻飘飘的语气,让她的话语变作一句简单的陈述,仍然是那种尽在掌握之中的安定感。

陈守虚相信她,不必多问,准备告辞。但一起身,前一刻忘却的话,此刻重新回到脑海:“我好像闻到一股血腥味,你受伤了吗?”

林辰的神色有些微妙。她启唇,好似是想说“不”,但话到嘴边,说出口的却是:“是”。

陈守虚想起自己家中有上好的伤药,想问林辰是否需要。还没说出口,屋外突然响起敲门声。

林辰道:“进”。

屋外人入内,是林家的丫鬟。她手里端着一碗红糖水,进门。抬眼发现陈守虚,惊讶,向林辰请罪:“奴婢不知道林将军在议事,实在冒犯。我先将糖水放在炉上温着,稍后再端来”。

林辰让她不必麻烦,将碗放在桌上。

丫鬟看一眼林辰,又看一眼陈守虚,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放在桌上,出门,带上门。

林辰端起红糖水,小口细抿。

陈守虚望着她,满脸错愕:“我竟不知道……”

不相信他能猜到,林辰桃花眼看向他。

陈守虚很是欢喜:“我竟不知道你喜爱甜食”。

预想之中,桃花眼的视线从他移向碗里的红糖水。太甜,实在不喜欢。她皱着眉说:“是,我喜爱甜食”。

陈守虚看她眉间紧蹙,实在不像是爱的模样。再次确定:“真的?”

又抿一口,苦大仇深,满脸不悦:“真的”。

表情说着不喜欢,嘴里却说着喜欢,太过矛盾。陈守虚疑惑,思前想后,突然明白其中关窍。说喜欢,应当是喜欢吃甜食。表情里的不喜欢,是伏陆县贫苦,红糖难吃。

他拊掌,笑道:“我懂了”。立刻起身告辞,飞快跨出门外。

林辰不知道他又懂了什么,想拦住他问问,但有气无力,又觉得无所谓,干脆罢了。

结果次日,她收到他送来的上等红糖。

她说不必,他说要的。

次次日,她收到他送来的甜食馃子,满天星。

她头疼地说不必要,他开心地说要的要的。

次次次日,她收到他送来的甜食馃子,大小虹桥。

她咬牙切齿地说不要,他欢天喜地地说一定要。

连送一个月,每一次都会附上一张便笺,上书“不能久放,尽快食用”。

一月以后,春节将近,陈守虚愉悦地认为他们马上就能成为八拜之交。

林辰盯着今日送上门的甜食,神游天外,怀疑自己应该同他绝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