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不叫白虎压青龙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不叫白虎压青龙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16 22:57:5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这一天,活还没开始干,晚上的铁锅炖大鹅就先安排上了。

这时,作为主人的杨玉凤招呼赵春抱孩子进屋,又叫小铃铛带着她的三个小姑姑上学。

赵春不想进屋,想在外面看热闹,可怎奈她怀里的孩子待不住,于是就抱着孩子和老太太先进了张家。

而在张家别院东南角,有个敞开式的棚子,那棚子没有别的东西,只摆了个缺少上磨盘的石磨。

一副石磨有两个磨盘,又称两扇。下扇不动,上扇动。而这两个磨盘接触面上有齿,这样在转动上扇磨盘的时候,就会磨碎漏入两个磨盘之间的粮食。

如果是小磨的话,在上磨盘上只有一个往下漏粮食的孔。而现属于张家的这个磨,属于大磨,上磨盘上应该有两个漏粮食的孔。

可现在的问题不是上磨盘有几个孔,而是眼下张家这个石磨少了上磨盘。

“凤啊!”王美兰牵着驴到别院菜园前时,转头对杨玉凤道:“你跟小军、小臣去把磨盘请回来去吧。”

“哎!”杨玉凤应了一声,与赵军、解臣一起往院外走。

等到了院外,解臣开车,赵军上后车箱,杨玉凤坐副驾驶,汽车启动直往屯东头。

他们这是按照王美兰说的,要去请把磨盘请回来。

老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山东、东北这些爱吃面食的地方,早些年几乎家家都有石磨或石碾子。

而在老辈人口中,磨盘为青龙,碾盘为白虎,都是有说道的东西。

在永安这个地方,老辈规矩是白虎不能压青龙,青龙、白虎还不能在家。

像那磨盘、碾盘,都不能放在自己家里。要不然一到逢年过节,人在屋里睡觉时,就会听到有磨盘、碾砣转动的声音。

按老辈的说法,这就是青龙、白虎在琢磨人。

既然是有说道的东西,不放在自己家,放在别人家,别人也不能乐意。

要是在镇上住的话,讲究把这个东西运出街(gāi),在出街百步后,再找低洼处放置。

而赵家住屯子,按本地习俗,青龙往东,白虎向西。所以,一般磨盘都在屯东头,碾砣都在屯西头。

就这样,汽车很快出了屯子,又行三五分钟到一片杨树林前。

在道路与树林边缘之间有一道沟,杨玉凤下车后,捋着沟边自南向北看着沟对面的一棵棵杨树。

在其中不少杨树上,都有斧凿刀砍的痕迹,这是各家各户放磨盘留下的记号。

杨玉凤走了十七八米停下后,跟在后面的解臣忙踩住刹车,然后他和赵军双双下车。

等二人走到杨玉凤身后,当他们看到那杨树上刻得歪歪扭扭、松松垮垮的“蜀”字时,赵军、解臣相视一眼皆沉默不语地笑了。

这时的杨玉凤面对杨树而立,双手交叉握在胸前,闭着眼睛嘀咕了两句,然后招呼赵军、解臣下沟。….

二人下沟,拨雪露出里面的磨盘来。这大磨盘,赵军、解臣俩人抬是抬不动,但他俩合力能掀起一边。

待将磨盘掀起后,使铁链穿漏眼捆住磨盘,将其绑在汽车后。

接下来就简单了,三人上车后,解臣发动汽车拉着磨盘往回走。

而等进了屯子,赵军从后车箱上下来,跟着车往回走。

沿途,赵军看到青壮汉子就招呼他跟自己走。这磨盘能由车拉到家,但往磨上放就得人抬了。

“小军呐!”当经过老魏家时,正从茅房出来的魏铁看到赵军,喊道:“你着干哈去?”

还不等赵军答话,就有刘汉山替他答道:“走啊,铁子,帮赵军抬磨盘去。”

“那等我拿副手套!”魏铁说着,跑回自家院里,到仓房拿了副手套出来加入队伍。

就这样,等赵军快到张家时,身旁已经跟了八个人了。

其中七个,即便有人不是赵军出言邀请来的,但也是都他认可的。

只是唯有一人,看得赵军一愣。

“哎呦!”赵军眉头一皱,看着一小子问道:“小弟,你不上学,你来干啥来了?”

赵军话音刚落,旁边魏铁笑道:“小舅子帮姐夫干活,不正应该么?”

那混进人群的,正是马洋。这小子歪戴着狗皮帽子,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听赵军问他来干啥,马洋看了旁边刘汉山一眼,道:“刚听你喊老朱我二哥,说要找硬实人儿跟你抬磨盘。”

说完这句,马洋反手往自己胸前一拍,道:“我就硬实人儿!”

赵军:“……”

赵军无语,众人哈哈大笑,刘汉山拽了下马洋棉袄袖子,笑道:“小子,你毛还没长齐呢,算啥硬实人儿啊!”

刘汉山如此说,笑声更加响亮,赵军抬手拦了马洋一下,道:“你快上学去吧,我们这人也够,不用你。”

当着外人的面,马洋表现得不错,“哦”了一声就走了。

看着小舅子远去的背影,赵军不禁暗暗摇头,就这一天还吵吵着要考大学呢?

就如赵军所说,这些人再加他和解臣抬磨盘是妥妥够了。

等把磨盘放回去后,王美兰向来帮忙的一一道谢,赵军也从解臣手里拿过一包迎春烟,给每人点一颗,又给每人耳朵上夹一颗。

这次和上次跟老顾家打仗不一样,抬磨盘出力搭把手对于一个屯子的人来说,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当赵军去请磨盘时,王美兰她们在这儿也没闲着,她们一帮人把驴拴好后,撮雪往驴身上扬。

这不是虐待动物,在把雪扬上后,随即就用扫帚扫落。

这是在给驴去灰,这法子是王美兰想出来的。她说她爹王大巴掌以前有个紫貂围脖,每年落雪时都把那围脖搁到雪地里滚,以达到清洁的目的。

这法子,跟十几年后东北人清理貂皮、羊毛衫的办法如出一辙。….

这时,磨盘装上后,金小梅、徐春燕拿着干净扫帚不停地扫着那磨盘。

杨玉凤则用锹撮雪扬在石磨周围,这样一来,毛驴来回转圈时,蹄子踩在雪上就不会带起地上的灰尘了。

看到这一幕,来帮忙的人都挺诧异。他们家家也都包粘豆包,每年也磨大黄米,但他们都是人力推磨。而像这种大磨,得两个人才能推。

“哎?”这时,魏铁问赵军道:“他这房子买的那俩氓流子的吧?”

“嗯。”赵军闻言点头道:“买的李大臣、李二臣的。”

都一个屯子,魏铁能不知道这房子是谁的么?他刚才的问题不重要,而接下来魏铁指了下那石磨,道:“他哥俩住前儿,没给那青龙请走吧?”

“那没有。”赵军道:“我张大哥买完他们房子,才给请出去的。”

“啧!”听赵军此言,旁边一个叫朱长贵的砸吧下嘴,道:“他家这房子吧,是老李头儿搁原来刘大瘸子手里买的。刘大瘸子搬走之前我记清楚的,他们给磨盘请回来,给家里粮食都磨完了才走。”

“哎呀妈呀。”朱长贵话音刚落,就听魏铁笑道:“你这记性真好,那刘大瘸子都搬走多少年了。”

“四年呗!”朱长贵道:“不是我记性好,我就记着他们走之前磨粮食,使爬犁往回拉那磨盘,还找我跟着搬了呢。”

说完这句话,朱长贵夹烟的手冲石磨一点,道:“完了老李头儿买刘大瘸子这院儿,这磨盘他就没请走。”

说到此处,朱长贵左右扫视一眼,才继续说道:“看那老李头子,买完这院儿,过完年就没了。还有他那俩儿子,这两年净出事儿了吧?”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磨盘、碾盘确实不能往家放,还有人说早些年那会儿,永利屯一家人把磨盘盖在废弃的水井上,结果那屯子里牲口莫名其妙地死不少。

后来还是老韩婆子去给看过,把那磨盘请走才见好。

而老韩婆子也是因为这事,当初被一顿收拾。

众人越说越玄乎,赵军越听感觉越有意思,对于打围人,尤其是打大家伙的炮手而言,任何东西都沾不得他们。赵军也什么都不怕,但就这些事,赵军还是选择相信。因为这样再跟人吹牛时,才能突显自己诸邪不侵的厉害。

一颗烟抽完,来帮忙的众人结束话题,纷纷告辞离去,唯独刘汉山没走。

“兄弟!”王美兰看出刘汉山留下来是有事,于是便向其问道:“最近忙啥呢?”

王美兰跟刘汉山媳妇还能说上话,但跟刘汉山就差点,所以想着先唠两句家常。可没想到的是,王美兰这一开口就直入主题了。

听她之问,刘汉山苦笑道:“唉,嫂子,最近啥也没干,就干待着了。”

一到冬天地里没活,农村待着的人很多。但刘汉山说“就干待着了”,就能看出他对现状有所不满。….

“刘叔。”赵军问道:“你不搁杜春江那场子干活啦?”

这刘汉山以前在77楞场归楞,跟杜春江他弟弟杜春林关系挺好,俩人还曾一起去挖战死的猎狗准备扒皮吃肉,因此险些让徐长林一枪给崩了。

听赵军提起杜春江,刘汉山摇头道:“以前我在77那儿归楞吧,是宋铁民给我安排的,我不不是咱林场归楞的吗?现在场里管的严,不让用外人了,我这冬天就没活了。”

宋铁民是李大勇徒弟,赵军在77楞场归楞时,俩人还曾共事过。

宋铁民家也在永安屯,屯里屯亲的帮刘汉山安排个临时工,这很正常。

但从今年开始,归楞必须得林场正式的归楞工才能上,刘汉山就失业了。

说起来,这都是那窦保国造的孽,他一上任就起高调。说是归楞有危险,不能雇用临时工。

可归楞就是抬原木,体力活虽有些省劲儿的窍门,但招这些临时工都是林区本地人,谁还不会干这个呀?

“啊……”听刘汉山这话,王美兰一时没敢往下接,她怕刘汉山让自己帮他找工作,这王美兰可不敢做主。

王美兰不说话,赵军也没吱声。而这时,扫完石磨金小梅看出些许端倪,她从旁边过来了。

金小梅的打算是,如果刘汉山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的话,自己帮着打个茬,让王美兰好能委婉地拒绝刘汉山。

可当金小梅走到刘汉山身后时,就听他跟王美兰说道:“嫂子,你也知道我家啥情况。我们老大前年结的婚,我连给他盖房子带娶媳妇,可是没少拉饥荒。现在我家老疙瘩也十七了,眼瞅着就得开亲,我这在家也待不起呀。”

“那兄弟……”王美兰试探着问道:“你是啥打算呐?”

“我啥打算呐?”说话时,刘汉山接过赵军递来的烟,自己掏出火柴点着烟后抽了一口,才对王美兰说道:“我寻思呀,要不行我就买个马,我也跟他们拉套子去得了。”

“啊!”一听这话,王美兰心中豁然开朗。他刘汉山这么说,大不了就是借钱呗,借钱这对王美兰来说倒是好办了。

而且屯里屯亲的,王美兰知道刘汉山不是那赖账的人。

可接下来,刘汉山却道:“我吧,还真相中个马,是北二屯苏老板子家的。”

这年头,这边管赶车的叫老板子。

听他这么说,无论是赵军,还是王美兰、金小梅,真就以为这刘汉山要管王美兰借钱呢。

但问题是,即便王美兰当家,可名义上的一家之主是赵有财。刘汉山又是个老爷们儿,就算张嘴借钱的话,他也应该去找赵有财啊。

眼下他即便跟王美兰张口说借钱,王美兰也得跟他说,自己得回去跟赵有财商量。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圆了赵有财的面子。

这个道理,刘汉山不会不懂。

但这时,刘汉山苦笑道:“那马要我一千五百块钱,这钱吧……我跟我媳妇出去跟人借,强巴火给凑上了。”

“嗯?”赵军、王美兰、金小梅闻言皆是一愣,都不解地看着刘汉山。

既然他说把钱凑上了,那就不是借钱啊。既然不借钱,说这些是干啥呀?

这时,只见刘汉山半转头,看了金小梅一眼,才道:“就是吧,买这马是如海给我搭搁的。他要抽八十块钱,完了这钱……我现在实在凑不上了。”

赵军、王美兰、金小梅:“……”39314813.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