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收皮子的客商又来了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收皮子的客商又来了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16 00:28:5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1058章 收皮子的客商又来了

上午十一点。

当赵有财还在山里撵狗时,赵军一手拎着一个喂得罗,快步走在回屯的路上。

满载而归!

两个桶里装满了鱼获,各种冷水小杂鱼、林蛙应有尽有。

桶里没有水,小杂鱼堆积在一起。因为桶里鱼太多,赵军回家的路上,还时不时地有小鱼从桶中跃出。

这一趟是赵军自己回来的,李宝玉、解臣、周建军三人仍在东大沟上奋战。

破开冰面,往水里扬雪,用锹撮鱼……

鱼获还有好多,只是装不下了。

就现在赵军拎的两个喂得罗,里面的鱼获加在一起,重量在二十三四斤上下,所以他根本没法去管那些蹦跶出去的小鱼。

从东大沟走回永安屯,赵军快走还走了二十分钟。

今天白天,永安屯气温在零下二十五六度左右,仅仅二十分钟,就使喂得罗里鱼获上层那些小鱼身体上挂了冰碴,这样使小鱼们身体发粘、发僵,渐渐地都安静下去。

“韩婶儿啊!”当路过韩大春家时,赵军看到韩大春媳妇端着盆从仓房里出去,忙喊她道:“你拿个盆,我给你擓点儿鱼。”

“孩子咋整这么多鱼呐?”韩婶子端的盆里装的是白面馒头,她一边招呼赵军进院,一边说道:“你老名叔来啦,我使野猪肉汆的酸菜,你也搁这儿吃呗。”

韩婶子说的老名叔就是韩大名,赵有财小金库的管理员,但他们各论各叫,韩大名虽是赵有财的徒弟,但赵军从小就管他叫叔。

“婶子,我不搁这儿吃了。”赵军道:“我着忙回家呢。”

说着,赵军拎着喂得罗进了韩家。一看他进来,韩大春便对赵军说:“刚才我上你家,寻思招唤你爸喝酒,一瞅你们都没搁家呀。”

“我爸打围去了。”赵军笑着把喂得罗放下地上,对韩大春道:“大春叔,我给你拿点儿鱼,炸鱼酱吃。”

“这孩子搁哪儿抠这么些鱼呀?”韩大名只看一眼,就伸手招呼赵军说:“赶紧上炕,是不是冷啦?”

“我不上炕了,老名叔。”赵军拒绝说:“我得赶紧回家,把这送回去,我再拿大盆,我姐夫他们还搁东大沟呢。”

“大盆?”韩大春、韩大名齐齐一瞪眼,异口同声地道:“整多少啊?”

赵军一笑,指着脚下的喂得罗,说:“得有七八个这些吧。”

“哎呦我天呐!”韩大春闻言,皱眉问道:“都这小鱼崽子,整那么老多咋吃啊?”

这小鱼不像大鱼,也不像肉类,吃法一是裹面炸,二是打鱼酱。

即便赵家吃饭的人多,真整一百多斤鱼,也得吃几天。

“没招儿啊。”赵军道:“我们今天要下粘网,好不容易给冰开了,上面全是这小鱼,网咋往下去呀?”

冰面抠鱼和下地笼,一般都抓小鱼,而粘网铺开,大网横于河底是要抓大鱼的。….

而此时破开冰面,小鱼、蛤蟆都浮上来呼吸阻碍下网。

所以,赵军他们就一边开冰,一边抠小鱼。

连下网带下地笼,之前那样的三米长的冰块得开二十几块,刚才赵军说七八个二十斤都说少了。

“军呐。”韩大名道:“你抠完了,明天搁通勤车拉林场去,卖我们食堂得了。”

“老名叔,这小鱼儿也收啊?”赵军问道。

“哎呀!”韩大名一摆手,道:“食堂能见着鱼,不比白菜、土豆子强啊?”

“那也行。”赵军想了想,对韩大春、韩大名道:“大春叔、老名叔,你俩要没啥事儿,跟我去呗?”

本来,今天是不需要用人帮忙的。但周建军瘾头子上来了,非要今天要下网、今天就起网。

下粘网,顾名思义就是用网粘鱼。鱼网细密,鱼尾、鱼鳍碰到网就会被挂住。

虽说是在水里,但被网粘住时间太久,鱼也会死。没办法,赵军下网不是为了捕鱼,是为了陪姐夫玩儿。

所以赵军说,这网下水里,等下周末林场放假,周建军过来起网。

周建军不干,非要今天下、今天就起。像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以,但捕鱼量肯定会少。

对赵军而言,反正都是陪玩,周建军咋说咋是。所以,李宝玉他们开冰,先准备下网。等下网下到河里,再继续开冰准备下地笼。

下好地笼,估计俩小时过去了,这时候正好起网,然后回家。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赵军感觉现在的人手不太够,于是就邀请韩大春、韩大名过去帮忙。

“那行。”韩大春当即点头,道:“我俩帮你忙活去。”

说完这句,韩大春再次邀赵军上炕吃饭。赵军再次拒绝,便在韩婶子相送下离了韩家。

从韩家出来,赵军提着喂得罗奔马家去。

上辈子赵军曾见过这样一群人,他们天天出去钓鱼,钓的鱼自己家吃不了、吃腻了,冻得冰箱里都是鱼。

后来就送亲朋好友,亲朋好友一开始还挺高兴,但慢慢地亲朋好友家里冰箱也都装满了鱼。

最后,钓到鱼想送人都没人要了。

看了眼自己手里的喂得罗,赵军敲开了马家的房门。

看是赵军来了,马大富、王翠花两口子都很高兴。赵军让马玲拿盆,给马家倒了快十斤的鱼获。

马大富要留赵军在家吃午饭,在被赵军婉言谢绝后,王翠花进到西屋。

在马洋的房间里,南窗户下有用松木板钉的长条槽子。

王翠花在槽子里种了香菜,冬天南边有阳光,屋里又暖和,使香菜长得很是不错。

王翠花割了一大把香菜,出来递给赵军说:“拿着回去,炸鱼酱、打饭包。”

“哎呦,大娘,这可太好了。”赵军心想丈母娘也是个会吃的,然后接过香菜,就要往兜里揣。….

“玲啊!”这时,马大富支使马玲道:“你去给找张纸,包一下子。”

“不用,大爷,不用麻烦。”赵军虽说着不用,但马玲在家听爹的,找出张旧报纸将那把香菜包上。

“军哥。”马洋欠登似的,从马玲手里拿过纸包,转手送到赵军面前。

赵军扫了这小子一眼,心想无事献殷勤,这小子肯定有事。

“一会儿我吃完饭,我上东大沟找你去呗?”马洋道。

听马洋此言,赵军看向了马大富、王翠花,见二老没吱声,赵军笑着对马洋说:“那就去呗,去前儿拿个喂得罗。”

“军呐!”刚才王翠花没说话,这会儿可说话了,只听她道:“他要愿意去,就让他跟你们去溜达、溜达,完了鱼就不要了。”

说着,王翠花抬手往外一指,才继续说:“你给那些就我们够吃了,再有你就拿家去,你们家人多。”

赵军给老丈人家分了十斤的小鱼,马家四口人都吃不了。

但赵军笑着对王翠花说:“大娘,我们一会儿下网,过俩小时就起,能起多少算多少。但我估摸那里头鱼能不少,完了咱拿回来炖着吃呗。”

“哎呦!”还不等王翠花说话,马大富惊奇地道:“这天儿,你们咋下网啊?”

听赵军把他们下网、下地笼的方法一说,马大富顿时来了兴致。

“赵军呐。”马大富说:“你大娘饭要做好了,你搁这儿吃呗?完了,咱爷俩一块堆儿去。”

“啊?”赵军一怔,他忽然想起自己老岳父是个钓鱼爱好者。

“到那儿我不用你们。”提起钓鱼的事,马大富眉飞色舞道:“我自己抠个窟窿,完了我甩两杆。”

说到此处,马大富笑了,他道:“我钓俩鲫瓜子就行,回来炒着吃。”

赵军:“……”

马玲、马洋、王翠花:“……”

之前王翠花把脚烫了,赵军来给她送獾子油时,曾见过马大富炒鱼前的准备工作。

他将好好的鱼用塑料布裹了,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晒。给鱼晒臭、晒到发酵,再把鱼下到锅里不断地翻炒,直到将鱼炒成类似肉松的状态。

据马大富说,这是他们山东老家名菜炒鱼毛。

赵军不知道这道名菜是怎么被人发掘出来的,但他是享受不了,一般人也享受不了。

以前还好,马大富在室外操作,炒鱼的时候也是外面搭两块砖头,中间引柴生火。

可如今,外面天寒地冻的,鱼拿出去没等臭就冻实了。

所以,马大富只能在室内操作。

虽说是冬天,但朝阳的南面窗户每天都有阳光照进屋里。

把鱼用塑料布一裹,放在南窗户下,应该是能达到马大富想要的效果。

但马玲和王翠花能干嘛?

所以,赵军不敢答应。

这时,马玲在暗中拽了王翠花一下,她还记得上次赵军来时,马大富要留赵军在家吃臭鱼的场景。….

当着女婿的面,王翠花很给马大富留面子,她轻轻拍了拍马玲的手,对马大富说:“你下午去也行,完了你别光顾着自己,赵军他们那边儿有事,你就给搭把手。”

听王翠花这么说,马大富很是高兴,他就知道当着赵军的面,王翠花肯定会答应。

马大富一高兴,亲自送赵军出门。看着他俩出屋,马玲对王翠花道:“妈,你咋能让我爸去呢?他整一屋臭得烘的,咱咋搁屋待呀?”

“你个傻闺女!”王翠花拍了马玲一下,笑道:“他钓鱼回来,太阳早下山了。咱娘俩给那鱼一挤,直接全下锅,我让他炒?”

从马家出来,赵军把鱼送回家。

在给韩家、马家分完以后,桶里还有七八斤鱼,倒在大盆里时,大多数的鱼都已经不动了。

王美兰先往盆里倒水,然后问赵军说:“你姐夫他们咋没回来呢?饭都好了。”

“妈,他们不回来了。”赵军道:“我搁家吃一口,完了我就找他们去。”

“哎呦我天,多大瘾呐?”王美兰问道。

“我姐夫瘾头子上来了。”赵军笑着看了赵春一眼,道:“这回呀,我看他也想不起来回家了。”

说着,赵军从兜里掏出纸包,打开递给王美兰说:“妈,这我马大娘给拿的香菜,让咱打饭包吃。”

“行!这个行!”王美兰笑道:“那妈晚上焖大米饭、打鱼酱,完了再炸点花生米。”

“妈。”赵春在旁道:“听你这么说,我都馋了。”

王美兰哈哈一笑,而这时候赵军环顾下屋里,疑惑地道:“妈,她们都没来呀?”

“唉呀!你江奶来了。”王美兰叹了口气,说:“完了听说刘铁嘴腿坏了,她去看刘铁嘴了。”

说完老太太,王美兰往西边指了一下,道:“你婶儿回家给如海上课去了。”

赵军闻言一笑,并没发表自己的意见,进东屋坐到炕上准备吃饭。

“那你姐夫他们不饿呀?”端饭进来的赵春有些放心不下自己男人,便问了赵军一句。

“那个……一会儿我给他们拿几张大煎饼。”赵军道:“先让他们垫吧一口,晚上再吃好的呗。”

“那也行。”赵春说:“那我一会儿装几张煎饼,你给拿着。”

说到此处,赵春忽然停顿了两秒,然后才道:“这都快赶上爸了。”

被赵春提到的赵有财,此时正和李大勇、林祥顺、林祥盛围在一棵松树底下吃煎饼呢。

四人兜了大半圈,也没追上狗。眼看到中午了,人又累又饿,就凑在一起吃午饭。

与此同时,在这座山正好兜了一圈的黑虎等狗下山直往家跑。

这山它们来过,黑虎、黑龙又都是记路的狗,所以它们很顺利地出山场,一路跑向永安屯。

当狗帮离屯子还有四、五里地时,两个人各骑一辆自行车在路上行进。

这俩人不是本地人,但数月之前来过永安,他俩正是河北老客郑学坤、郑东海父子。

眼看着一条大黑狗从自己身旁掠过,吓了郑东海一跳。紧接着,一条条狗超过他们往永安屯跑。

最后,一条老狗踉踉跄跄地险些跟郑学坤的自行车撞在一起,郑学坤避让后从车上下来,一旁的郑东海也停车、下车。

下车的父子俩,忽然看到远处大河冰面上有一帮人在忙活。

这爷俩好奇心也是强,郑学坤对郑东海说:“儿子,走,咱俩看看去。”

“爸,一打鱼的,能有啥呀?”郑东海道。

东北小杂鱼好吃、不好吃另说,这年头就是不值钱,河沟、水泡(pāo)里都有,随便捞。

“看看有没有林蛙。”郑学坤道:“他们说那母豹子,肚子那油好。”

听郑学坤如此说,郑东海推车跟着他爸向冰面走去。

这章补昨天的,完了我改一下计划,

中午就这一章,晚上更今天的,再加更一章,一起更两章,把这个冬捕和皮货商人的情节写完。

(本章完)3931473.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