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 第四百四十一章.带着老娘去岭南(补9月12号更新)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第四百四十一章.带着老娘去岭南(补9月12号更新)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9-15 21:46:55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这苗人参没有叶,就孤零零的一个挺从地里长出来,而挺上面,就只剩了两个人参籽。

在东北,有棒槌鸟的传说。在传说中,有一对有情人,好像是历经了什么情劫,然后双双身死,死后化作一对小鸟。

这种小鸟,专以人参籽为食。

所以,只要放山人听到哪里有这种鸟的叫声,就可以寻着棒槌鸟的叫声去找人参。

赵军上辈子还特意上网查过,看见有人弄了两张小鸟的图片,就说那是所谓棒槌鸟。

而从各大搜索引擎里,搜出来的信息中,只有寥寥数语的笼统介绍和传说中的爱情故事,却无这种鸟的具体数据、体态样貌。

所以,传说就只是传说。

而在老辈放山人的口中,没有什么棒槌鸟,但却有棒槌小儿的存在。

棒槌小儿,后面儿化音,或许被人听岔劈了,误认成了棒槌鸟。

棒槌小儿是对采食参籽的鸟类或小兽的统称,在采食参籽以后,参籽并未在它们腹中消化,会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内,落地生根,长出棒槌。

而此时,赵军身前这苗无叶的棒槌,仅剩两粒参籽,其余的参籽,或许就是被棒槌小儿给吃了,亦或是散落在了周围的土壤里。

而它的叶片,应该是风吹雨打,或是鸟兽踩烂,而不复存在了。

这样的棒槌,没有叶,喊山怎么喊?

很简单,往好了喊。

听赵军答是六品叶,解臣迅速地反应过来,紧接着就追了一句:“多少苗?”

“满山都是!”赵军喊完这句,山坡上突然起了风。赵军抬头一看,虽有树叶遮挡,但也能感觉到天色暗了下来。

此时将近中午十二点,不可能黑天。

赵军判断是要下雨,于是便叫解臣带着包好的棒槌包子先回车里,又让张援民去扒青苔、砍树皮,而他留在原地,亲自动手抬参。

等张援民扒了青苔、砍块松树皮回来,只见赵军已经破开了人参周围的土,使人参大体露了出来,现在只在清理裹着人参须子的土。

这是精细活,不能分神,赵军也是全神贯注地操作,但他是双手并用,右手使鹿角匙拨土,左手食指轻轻将人参须挑起,速度飞快。

可即便如此,赵军也是忙活了半个多小时,只因这苗人参不小,可能在掉叶之前,真的是苗六品叶,也说不定呢。

当赵军忙活到最后时,天上已有雨滴落下,噼里啪啦地打在头顶枝叶上。

此时雨下的还不大,少有雨滴能穿透茂密的枝叶落下,但赵军也感觉脸上微凉,精神一震。

轰……

当雷声大作之时,赵军也终于将人参放在青苔之上,张援民把青苔外的松树皮一卷,往挎兜子一揣,二人忙向汽车赶去。

此时雨已下大,雨水顺额头流下,流得人难以睁眼,赵军和张援民微低着头往前走。

走着、走着,就见迎面来了一人,赵军使胳膊在眼前抹了一下,然后喊道:“你来干啥?”

来者正是解臣,他回应道:“看你们也不回来,我有点担心!”

说完,解臣转身,又往回返。

三人一前两后,快步赶路。

“啪!”雨天地泥泞湿滑,张援民脚下一滑,摔了个屁墩,人往坡下一出溜,直接躺在了地上。

但在倒地的一刹那,张援民使双手护住身前挎兜,这里面装着那苗大棒槌。

赵军急忙上前,双手穿过张援民左右腋下,将其拽起。

解臣回头看了一眼,见张援民已经起来,便没转身,只快步往前走着。

终于下了山坡,眼看汽车就停在道边,而此时解臣已经上了车,赵军和张援民跑到车前,挤进副驾驶里。

解臣启动汽车,打开车灯,摇动雨刷,见雨势减小,便一路往永安屯开。

等回到永安屯,已经快将近两点了,解臣先把张援民送回家,临下车时,张援民把挎兜子里的人参包子交给赵军,而赵军却叮嘱他道:“大哥,回去喝点热乎水,别感冒了。”

“哎,好嘞。”张援民应了一声,便推车门下车,此时三人身上都湿了,张援民也就没留他们。

赵军和解臣到家,赵军先下地窖,放好了五个人参包子,然后赵军进屋时,王美兰拿着洗脸盆和暖水瓶递给他。

赵军进了西屋,脱了湿衣服,和解臣使热水擦了身子,再换上干净衣服。

等收拾完了,王美兰也已将大锅烧开,使茄子丝炝锅,做了一锅热汤面。

赵军和解臣坐在炕上,大口喝汤吃面,吃到浑身发汗,算是驱走了体内湿气、寒气。

在二人吃饭的时候,王美兰坐在一旁,跟他们唠嗑。听说今天没打着香獐子,而是拿着了五苗棒槌,王美兰除了高兴,就再没说什么。

棒槌也得拿到岭南去卖,所以这趟岭南是去定了,关键就是什么时候去的问题。

吃完了热汤面,赵军、解臣回西屋补了一觉,等醒来时,已雨过天晴。

从炕上起来,站在窗边往外面张望的赵军,突然转身走到房门前,拉开房门大步就走了出去。

“黑虎!”赵军出屋,指着黑虎大喝一声。

刚抓了个小蛤蟆的黑虎,被赵军突然一吼,吓得嘴上一松,口中的蛤蟆掉在了地上。

赵军过去,抬脚把被黑虎咬死的蛤蟆踢到一边。

这年头,大雨一过,院子里就有蛤蟆。但这月份,蛤蟆肚子里有虫子。有些虫子,蛤蟆能消化,但狗吃了,就没准了。

“一天馋的……”赵军又一指黑虎,还不等他说完,黑虎就转身跑进窝里去了。

晚上赵军家还是焖肉,熊瞎子身上为数不多的瘦肉,被王美兰放在大锅里烀。

烀到筷子能扎透了,捞出来切成小块,像做红焖肉一样烹制。

等熊肉出锅,再抄一个白菜木耳,赵军家今天的晚餐就齐活了。

而赵有财回来地也赶巧,饭菜刚一上桌,他就进了家门,但却带来了牛国亮被野猪挑死的消息。

可怜的牛国亮,到了林场医务室,连抢救的必要都没有了。

不论是什么年代,死人都是大事。

很快,医务室外就围了一堆人,而且还惊动了周春明和几位场长。

一听说是新楞场的套户被野猪给挑死了,周春明急忙赶了过来。

虽然这些套户都是把头雇的,但归根结底都是为林场干活,平日有点小事,林场可以不管,可以推给把头。

但此时出了人命,林场想摘干净,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等到了现场,简单一问,那已崩溃的赵庆祝,便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全都交代个一清二楚,就连他们去打那野猪的目的,都给说了。

几位领导听完,回办公楼简单开了个小会。

因为有了赵庆祝的“供词”,这件事变得简单多了。他牛国亮若是在拉套子途中遇难,那林场责任不小。可他牛国亮遇害,是因为去打猎。

而且还是在工作期间,不好好拉套子,去打野猪,这能怪得着谁呀?

最关键的是,与牛国亮同行的赵庆祝,不光是牛国亮的姐夫,还是他的把头。

这样一来,永安林场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只是出于人道主义,会给牛国亮家里一点抚恤。

这件事,本就应该这么压下去,但营林场长范志生却有不同意见。

范志生说,牛国亮遇难,和那窦保国脱不了干系。他窦保国不管咋说,都是新楞场的场长。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他窦保国是有责任的,不好好管理楞场套户,还让套户去给他打野猪准备送礼,最后才导致牛国亮遇害。

所以,窦保国应该负主要责任。

这就是人性。

想当初,窦保国提议扩大产量、新修道路的时候,范志生还给窦保国站脚助威来着。

可当窦保国出事以后,楚局长下来检查时,范志生就给窦保国来了个落井下石。

而今,范志生更是准备把窦保国一棍子削死。

但对范志生的发言,其他领导并未说什么,只是以一种沉默的态度,默契地迅速统一了意见。

然后,周春明亲自打电话,像局里汇报了一下,而接电话,还是上次来的那位楚局长。

电话里,周春明说的很隐晦,但楚局长却听明白了,那套户遇难是因为打野猪,而打野猪的原因,是因为窦保国要拿野猪大腿给他送礼。

这可把楚局长给气坏了,这窦保国不好好工作也就罢了,现在出了人命,还想拉自己下水,真是岂有此理!

于是,楚局长当即指示周春明,开除窦保国,连楞场场长都不让他干了。

赵军下楞场三天半、回家休息三天,满打满算就一个礼拜。

可就这一个礼拜,窦保国由永安林场二把手,堂堂的生产场长降为了楞场场长,如今更是直接被开除了。

不过,窦保国这人,很有韧性。趁着赵庆祝赶着马车,护送牛国亮回家,窦保国就接过赵庆祝的担子,在楞场当起了把头。

第二天,早晨又下小雨,赵军就没去岭南,等到十点多,雨过天晴以后,他就带着解臣在屯子里转悠,认识下屯子里的人。

而9月11号这天,赵军还是没去岭南,他带着张援民、李宝玉和解臣一起进山,去前天出棒槌的老埯子,四人铺棍放山。

要么说呢,围着老埯子转,一辈子不愁吃饭。

今天,赵军他们四人在这老埯子又拿着了两苗二甲子、两苗灯台子和一苗四品叶。

期间,像三花、五叶那样的小货,更是找到了不少,但这些都太小了,赵军就把它们留下,等着以后再来拿。

过了午后两点,赵军等人打道回府,今天虽然没出大货,但还有小半面山坡没仔细寻摸呢。

赵军打算明天再来一趟,而后天9月13号是周日,林场放假。到时候让赵有财在家看着两个小丫头,自己好能带老娘去岭南检查身体。

于是,赵军带人在12号这天又进了山,到那老埯子忙活了一上午,但却只拿着了一苗五品叶。

在将这苗棒槌裹好以后,赵军等人坐车回家,休息、吃饭。

等到次日清晨,赵军从炕上起来的时候,王美兰都已经梳洗、打扮好了。

为了能让两个小丫头消消停停地跟着赵有财在家,赵军和王美兰要去岭南的消息,一直不曾泄露出去。

吃过了早饭,王美兰挎上篮子,说要去地里掰苞米,然后就和赵军、解臣一起出了家门。

两个小丫头也没多想,只打算一会儿去隔壁,找李小巧玩儿。

当赵军出到院外时,金小梅、李宝玉母子俩已经在车旁等着了。

赵军结婚,李宝玉也结婚,这正好有机会,金小梅就想跟着一起去,看看给李宝玉也置办点东西。

对此,王美兰欣然同意,姐妹俩一起上了车,挤在副驾驶上,各拿着一张挂历纸,而挂历纸背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此行要购买的货物清单。

小到针头线脑,大到床单被罩,那张纸上应有尽有。

见两个婶子还没到岭南呢,就研究得这么火热,解臣推门下了车,到后车箱旁问赵军道:“军哥,咱们先去医院么?”

“对呀。”赵军一怔,说道:“咱昨天不都说好了么?”

说到此处,见解臣神色有些怪异,赵军大手一挥道:“没事,她俩也不认道,先到医院再说。”

王美兰和金小梅要进城的事,瞒着两家的三个小丫头和一个李如海。而赵军也瞒着王美兰,并没告诉她,今天得先去医院带她检查一番。

毕竟这年头大多数的人,对医院都有一种畏惧的心理,有些人甚至会认为,我不去医院,就不会检查出病来,这样就反而没事。

再有,就是怕花钱、嫌麻烦,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宁可去卫生所开点去痛片,也不会去大医院。

而王美兰呢,身体一直挺好,不痛不痒的。赵军冬天弄了两份鹿心血回来,晾干了让王美兰冲着喝,王美兰都不喝。

人家王美兰说了,我这没病没灾的,喝那玩意干啥?一股腥得嚎的味儿,怪难喝的。

所以,赵军只能给她来个瞒天过海,先把人整到医院再说。

当解臣驾驶着解放汽车开出永安屯的时候,一辆大屁股吉普缓缓驶入永胜屯,一路来在了赵军家门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