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 第四百五十七章.好汉咋都得病了?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第四百五十七章.好汉咋都得病了?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9-26 00:16:4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当赵有财和王强往家赶的时候,赵军已经坐车回到了永安屯。

一进屯子,汽车直接开到了赵军家门口。

此时还不到五点半,林场还没下班,隔壁的李大勇、李宝玉也没回来,赵军先把十一条狗放回两家,又招呼王美兰和金小梅出来扒野猪。

然后,他和张援民、解臣一起,把那头母野猪从车上拽了下来。

“妈。”赵军对王美兰说:“你跟我婶儿扒着,挑那个好肉,给我张大哥家留出来点。剩下的,咱们就看着分。”

“哎,好嘞。”王美兰应了一声,但见车箱里还有四个小野猪,很惊讶地问道:“儿子,打这么多呢?”

“嗯呢。”赵军笑道:“这几个是给屯长我赵叔打的。”

“啊。”王美兰点了下头,随即道:“那你快给人家送去吧。”

“快去快回哈。”金小梅在一旁接茬道:“你们仨回来,都在家吃饭,我下午烀的狍子大腿。”

李如海带回来的狍子大腿,今天就被金小梅给烀了。这是她小儿子第一次拿回猎物,但跟她大儿子不同,她小儿子不费一枪一弹,纯靠嘴皮子唠回来的。

“不得了,婶。”张援民笑道:“今天都上我家吃去,我跟我媳妇早晨抬的鱼。”

“哎呀,援民呐!”金小梅闻言,冲张援民一挑大拇指,道:“你早晨给婶儿家拿那鱼真好。”

张援民哈哈一笑,道:“婶儿,宝玉下班回来,你让他上我家哈。”

金小梅一口答应下来,如今几家人关系越处越好,去谁家吃饭,都不用客气了。

眼看着三人乘车离去,金小梅对王美兰说:“嫂子,今天你跟我大哥,领孩子上我家吃。”

“行!”王美兰也不客气,笑道:“弟妹,我看那老母猪肉可好了,咱先割块下五花,你回屋再整个红焖肉。”

“好!”金小梅答应了一声,道:“那我让如海出来,让他帮你扒这野猪。”

“那可太好了。”王美兰笑道:“如海跟我干活,他给我讲点啥,时间过得也快。”

……

汽车很快来在屯部前,一看大门已经关了,赵军又给解臣指路,往赵国峰家而去。

等汽车往赵国峰家门口一停,喇叭声一响,赵国峰就从家出来了。

见是赵军和张援民,赵国峰立刻反应过来,紧走几步到车箱旁,扒着挡栏往里一看,就问赵军说:“赵军呐,咋都是小黄毛子呢?没有老母猪啊?”

这时候的母野猪,肉质不亚于家猪肉,而小黄毛子的肉,比母野猪稍微差一点,但也挺不错的。

赵军忙把赵国峰带到车尾,小声说:“赵叔,你要送礼,这小黄毛子多好呀?你给人家送去,人家要再拿你送这野猪往外送,整个的小黄毛子,看着也好看呐。”

赵国峰一想也对,这四头小黄毛子,他拿到乡里,给乡长送两头、给书记送两头。

这样一来,两位领导自家留一头,另一头还可以拿去送给别人。

这猪虽小,但送整个的,可是比送半个大猪更好看。

“赵军呐。”赵国峰看着赵军,问道:“这四头猪,叔得给你多少钱呐?”

“凑个整呗。”赵军笑道:“一百块钱。”

四头小野猪,体重都不过百,扒完了加在一起的话,能有二百斤肉就不错了。

赵军管赵国峰要一百块钱,就相当于一斤野猪肉合到了五毛钱。

这价,可是不低了。

赵国峰闻言,眉头一紧,道:“一百……有点多呀,快赶上你叔俩月工资了。”

“不多了,赵叔。”赵军嘿嘿一笑,道:“你今年都没少挣了。”

赵国峰眨了下眼睛,他知道赵军说的是他倒卖野猪的事。

要提起那件事,赵国峰不得不承认,赵军可是帮他大忙了。

那次赵军猎猪神,随手划拉了一堆野猪,不但让赵国峰圆了春猎任务,还让他搁乡里露了把脸,并且靠着卖野猪,还小赚了一笔。

一想到此处,赵国峰毫不犹豫地点头,道:“行,明天早晨,我把钱给你送去。”

“嗯?”赵军一愣,随手往院里一指,说:“赵叔啊,这就搁家门口呢,那还等明天干啥呀?”

赵国峰一扬下巴,冲那解放牌汽车一点,才对赵军说:“这天儿,你把猪卸下,搁一宿,那不就不新鲜了么。正好你这儿有车,帮叔往乡里送一趟呗。”

“行。”赵军一想,来回三十里地,当即就应了赵国峰,并带着他来见解臣。

“解臣呐。”赵军给解臣介绍道:“这是咱们屯长,咱赵叔。”

“赵叔。”解臣闻言,就冲赵国峰一点头。

“哎。”赵国峰点头应了一下,然后指着解臣,跟赵军说:“这不是那天打张来宝那小子……小伙子么?”

“是他。”赵军淡淡一笑,对解臣道:“兄弟,你拉着咱赵叔跑一趟,回来咱们就吃饭。”

这还不到六点,农村这时候一般都没吃晚饭呢,解臣一口应下,招呼着赵国峰上了汽车。

目送汽车远去,赵军对张援民道:“大哥,我回去换身衣服,一会儿就上你家去哈。”

说完,赵军便回了家,到家门口的时候,就听见院门口里传来了李如海滔滔不绝的声音。

这小子正给王美兰讲八卦呢,赵军一走一过一听,才惊讶地发现,李如海所讲的,竟然是永利屯子发生的事。而且,还是昨天晚上发生的事。

一时间,赵军不禁有些感叹,这李如海的消息是越来越灵通了。在这通讯不便的年代,说是奇迹过了一点,但在这十里八村也是没谁了。

“儿子,回来啦?”见赵军回来,王美兰随口问了一句,然后就转头对李如海说:“你说那个王老二,他家跟我还有点亲戚呢,他爸、他妈,我们都认识。

我听说,那王老二结婚的时候,不办的席么?就大家伙都吃完了,那边没等收拾呢,他家靠门那两张桌,桌子呼啦一下就都倒了,那盘子、碗啥的,都摔稀碎呀。”

“你看看!”李如海一巴掌拍在母野猪后鞧上,感叹道:“遇上这事,两口子那日子能过长么?”

赵军:“……”

进到屋里,赵军先到东屋看了眼两个妹妹,这俩小丫头应该是饿了,正在炕上吃酥饼呢。

见赵军进来,赵虹、赵娜都举着手里的酥饼给他吃。

赵军一边咬了一口,嚼了两下感觉挺香,一问赵虹才知道,这是小卖店下午新进的酥饼,应该是上午刚打出来的。

不管是什么吃食,都是新做出来的才好吃。

赵军叼了一个酥饼在嘴里,然后去自己房间换了衣服,吃完了这个酥饼,又喝了两口水,才从屋里出来。

“妈,我走了哈。”经过王美兰的时候,赵军还跟她打了个招呼,但此时的王美兰,沉浸于李如海所讲的八卦中,听赵军说话,也只是“嗯”了一声,连头都没回。

赵军一看,那野猪也没怎么扒,想给张援民家拿肉,也得等明天了。

无奈地摇了摇头,赵军走出家门,奔张援民家而去。

在经过小卖店的时候,赵军突然想起刚才吃的酥饼。一想到酥饼,他又想到了张援民家的小铃铛。

正好要去张援民家,赵军便进到小卖店里,准备带点酥饼过去,给小铃铛吃。

小卖店里,王富正在柜台后盘货,见赵军进来,王富笑道:“军呐,来,想拿点啥呀?”

“王叔。”赵军笑着答道:“听说今天有酥饼,给我来二斤。”

“好嘞。”王富闻言,立马抽出张黄油纸放在秤盘上,然后再打开旁边的箱子,从中捡出一块块酥饼,摞在黄油纸上。

二斤一两,王富说就算二斤,然后给赵军包好,并使细麻绳系上。

赵军看着王富打包,随口问道:“叔啊,我婶呢。”

“你婶搁后屋做饭呢。”王富一笑,抬手把绳扣递给赵军。

赵军接过酥饼,另一只手往兜里一摸,突然一愣。他刚才在家换衣服的时候,随手就把从兜里拿出来的钱,放在炕柜上了。

“王叔啊。”赵军道:“我没带钱,明天给你送来。”

“什么钱不钱的?”王富大方地一摆手,道:“拿家吃去吧。”

“这可不行。”赵军知道王富就是这么一说,便道:“叔,你先记上。明天上午我有事,等下晌、晚上,我搁外头回来,就给你送来。”

“不急,不急。”王富借坡下驴,道:“啥时候过来,啥时候给就行。”

“行,王叔,我走了哈。”赵军跟王富说了一声,拎着酥饼就要离去。

“哎,军呐。”突然,王富叫了赵军一声,然后从柜台后走了出来。

“咋了?王叔。”

王富来在赵军身前,问道:“我看你们刚才开车回来,是不是整回野猪了?”

“啊。”赵军一怔,随即问道:“王叔,你想吃肉,我明天来结账的时候,给你捎过来。”

王富闻言,舔了舔嘴唇。赵军刚在他这里赊完账,他要是跟着就去赵军家拿肉,有追着要账的嫌疑。

而且,赵军从他这儿拿了两斤酥饼,回手给他拿五斤肉。那这酥饼钱,王富也不好意思要啊。

赵军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说明天来结账的时候,给王富捎点肉。

可即便如此,王富拿了那肉,也不会踏实。

但出乎意料的是,王富小声对赵军说:“军呐,我早晨去山上看巴拉子木,看着一帮野猪。得有七、八头,打头的大炮卵子得有四百来斤。你要去打这帮猪,打着了,就给叔拿点肉。”

原来,这王富是想拿消息换肉吃。

这就仗义了。

赵军一听,当即点头,问道:“王叔,那帮猪在哪儿啊?”

赵军如此一问,就代表他答应了,王富也不再隐瞒,直接道:“24大班,后堵上头,往老夹心顶那儿去。”

“啊!我知道了。”赵军道:“王叔,你放心吧,我打着猪了,肯定给你拿肉。”

“哎,叔信得过你。”

从小卖店出来,赵军提着酥饼,一路来在张援民家,他刚一进院,张援民就从屋里跑出来接他了。

“兄弟,你可给我拿来了。”张援民一边说着,一边小跑来在了赵军面前,可当他看清赵军手里提的,是黄油纸包时,一下子愣住了。

赵军反应过来,张援民不是来接自己的,而是来接小人书的。

但他刚才在家的时候,光寻思李如海说的王老二媳妇,就把小人书的事给忘了。

“大哥啊。”赵军冲张援民笑道:“那些书,我忘拿了,等明天早晨,我再给你捎来。”

“那……行吧。”张援民略有些失望,但也不能让赵军回去取,便带着赵军往屋里走。

刚一进屋,就见大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兄弟来啦。”杨玉凤一看赵军,热情地打着招呼。

“哎,嫂子。”赵军抽了抽鼻子,笑道:“又给我炸鱼酱了。”

“嗯呐,知道你爱吃这口儿。”

“赵叔。”这时,小铃铛也向赵军打了个招呼。

“铃铛。”赵军把黄油纸包递过去,笑道:“叔给你买二斤酥饼,你吃一块,垫吧一口。”

“兄弟,你买这干啥呀。”这时候张援民才回过神来,刚才光寻思小人书了,却是忘了赵军还拿着东西。

“就是啊。”杨玉凤接过纸包,递给小铃铛,道:“兄弟,再以后来,可不行买东西了。”

“哎,好嘞。”赵军没说别的,只应了一声,跟着张援民进到里屋,一边聊天,一边等着李宝玉和解臣回来。

一聊天,就聊到了早晨,张援民和杨玉凤抬的鱼。

要说张援民这个人,个子不高,跑的不快。但是心灵手巧,编个网,或者做个什么东西,他都在行。

而且,若论捕鱼、抠蛤蟆,这满屯子都没有人能和他比。

今天一早晨,他们两口子拿着张援民编的抬网去了东大沟,抬了不少鱼。其中,以带籽的河石榴和牛尾(yǐ)巴鱼最好。

张援民让杨玉凤把河石榴都送给了赵、李两家,剩下的一些小麦穗、船钉子等小鱼,被杨玉凤做成了鱼酱。

而牛尾巴鱼,长得跟嘎牙子挺像,但比嘎牙子大,尾巴长得像牛尾,所以才因此而得名。

但在东北,叫什么东西,都喜欢在后面加个子字。比如鸡爪子、猪蹄子、大肘子。所以这鱼在东北,被叫做牛尾(yǐ)把(bà)子。

这牛尾把子,肉质极鲜极嫩,味美更胜嘎牙子。

杨玉凤使熊油炸锅,葱、蒜、红辣椒爆香,再下大酱炸香,加水放鱼,柴火火慢炖,香气满屋。

这边鱼做好了,李宝玉也来了。又等几分钟,解臣也开车回来了。

一张炕桌,能坐得下,杨玉凤和小铃铛也没单开一桌,六个人就在一张桌上吃饭。

只是杨玉凤和小铃铛吃的快,小铃铛先吃完,就到西屋去学习了,这孩子学习刻苦,次次都是年级第一。

而杨玉凤,就在一旁跟赵军他们唠着闲嗑。

忽然,张援民把酒杯一撂,跟李宝玉说:“宝玉呀,大哥问你个事。”

“啥事啊?”

张援民说:“之前你不给我拿两本《水浒传》么?”

“啊。”李宝玉应了一声。问道:“咋的了?”

张援民道:“我看里头,有叫病关索的,有叫病尉迟的,还有叫什么病大虫的?这帮好汉,咋都得病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