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 第四百八十六章.周淑娟进赵军家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第四百八十六章.周淑娟进赵军家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10-12 00:16: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周淑娟说话是真算数,上礼拜天说她会来看王美兰,这还不到一个礼拜,她真就来了。

可周淑娟来的着急,下车下早了一站,还好碰上了从侄子家往回来的老江太太。

周淑娟拦车一问,发现她们的目的地一样,都是去永安屯,于是就搭了个顺风车。

自江华死后,江刘氏被侄子接去住了两天,可平时来往和一起生活有很大的区别,江刘氏才去了几天,就发现侄子也变了,侄媳妇也变了。

老太太一辈子无儿无女,自她婆婆走后,大半辈子都没看过人脸色了,哪受得了这个?昨天她就收拾东西,找个马车把自己和东西都运回来了。

在马车上,江刘氏和周淑娟一唠嗑,周淑娟才知道自己想的那些全是乱七八糟,人家王美兰就一个儿子,还争个毛啊?

可当江刘氏问起周淑娟,她跟王美兰是啥关系,来永安屯是走亲戚,还是干啥的时候,周淑娟一时间还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能编了一套说词,说她有个外甥跟赵军是好朋友,现在她那外甥在赵军家住,她来是想看看自己外甥。

周淑娟一提起赵军来,江刘氏老脸上皱纹都深了几分,眯着眼睛笑道:“赵军那孩子才仁义呢,你外甥跟着他,准没错!”

然后,她就给周淑娟讲起了赵军的光辉事迹。

之前赵军义救周成国的事,在永安四个家属区,可谓是家喻户晓。提起这事,谁不由衷地夸赵军一声仁义?

而这次江刘氏去永利屯子,又听说了赵军帮邢智勇杀熊,还把熊胆送人的豪爽大气。

老太太说者无心,周淑娟听者有意,她现在可后悔自己来这一趟了,人家明明是母慈子孝,自己为啥非得要胡思乱想呢。百十来里地的跑这一趟,有这工夫在家歇歇多好啊?

但都到这儿了,周淑娟就想过去看看,毕竟当初也答应王美兰了,那今天就上门坐坐也好。

等进了永安屯,本来应该先路过江刘氏的家,可老太太说什么都非要先去送周淑娟。

就这样,等马车来在赵军家门外以后,引起了院子里的狗叫,淹没了江刘氏喊人的声音。

“狗!”隔着院墙看到赵、李两家院里的狗,周淑娟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周淑娟从小长在农村,家里一直养狗,而她也喜欢狗,就她右手虎口上那个疤,就是拿吃的逗狗的时候,被狗给误伤到的。

长大后,周淑娟上学、工作,嫁人就留在了城里,平日没时间,也没空间养狗,但这也不曾磨灭她那颗爱狗的心。

这时,周淑娟看到院墙后露出来三个狗脑袋,一大两小,一青二黑。

“谁呀!”听见狗叫声乱做一团,知道来了生人的王美兰,忙跑出来打开院门,从里面走了出来。今天是把黑虎散养的第一天,她怕这家伙跑出去惹是生非,于是把院门都关上了。

“赵二媳妇。”这满屯子,怕是只有江刘氏会这么叫王美兰了,只见这老太太一手挎着布包,一手冲王美兰招呼道:“看我领谁来了!”

“江婶子,你咋回来了?”王美兰见是江刘氏,不禁微微一怔,而等看到在其身边的周淑娟时,王美兰面上浮现笑容,忙走上前伸手道:“妹子,你咋来的呀?”

“坐车来的。”周淑娟和王美兰手挽手,说道:“我坐车还下错站了,得亏碰见江大娘,她捎我过来的。”

“赶紧进屋!”王美兰不但招呼周淑娟,还叫着江刘氏,道:“婶子,走一道累了吧,快进屋喝口水。”

“不了,不了。”老太太挎着布包爬上马车,道:“我得回家看看了,这些日子啊,就梦见我那两间房了。”

“那……行吧。”听江刘氏说要回家,王美兰想跟着一起去帮她收拾、收拾,可周淑娟来了,总不能把周淑娟自己扔家,于是便道:“那婶子你自己慢点。”

送走了江刘氏,王美兰拉着周淑娟就往院里进。

说来也怪,有些人往那里一站,狗见了他就咬个不停。可有些人,狗见了就亲。

周淑娟就是后者,看到她跟着王美兰进了院子,院子里狗帮的叫声都小了许多,变得零零碎碎的。

看到黑虎、青龙、黑龙跟着自己,周淑娟满脸笑容,要不是手里还拎着兜子,她都想上手去摸摸黑龙了。

二人进了家门,到东屋里,王美兰叫赵虹、赵娜过来认人,告诉她们:“快来,叫周姨。”

周淑娟喜欢狗,更喜欢小孩子,而赵虹、赵娜虽然是农村孩子,但脸蛋、衣服都洗干干净净,扎着小辫子,可爱的小模样特别惹人喜爱。

周淑娟抱会儿这个,又稀罕会儿那个,看着两个小丫头,喜欢的不得了。

见周淑娟有两个小丫头陪着,王美兰急忙到外面,下窖拿上来两罐健力宝,还抓了一大把小淘气。

等王美兰回到屋里时,就见周淑娟正从包里往出拿东西,此时炕桌上已经有了一网兜的苹果,周淑娟解开一个黄油纸包,让小丫头们自己拿里面的长白糕吃。

“妹子,你说你来就来呗,咋还拿这些东西呢。”王美兰说着,把健力宝往炕沿边一放,然后打开一罐,给周淑娟往玻璃杯里倒了一杯。

这玻璃杯,也是王美兰上次去岭南,大采购回来的。

看到健力宝,周淑娟也是一怔,这年头的医生,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收入,她跟她老公都是拿死工资的,想花一块多钱给自己孩子买罐健力宝,她都得寻思、寻思。

可王美兰一拿就是两罐,还是拿来招待她的。

作为一名医生,周淑娟有时候会上门给一些熟人看病。虽说次她不管到了谁家,都会受到热情招待,可顶多是一杯糖水,被人拿易拉罐招待,还真是第一次。

“这……”周淑娟想拦着王美兰,可王美兰都把健力宝给她倒上了,听着玻璃杯里冒气的嘶啦声,周淑娟又见王美兰把另外一罐健力宝给了两个小丫头。

更让周淑娟感到惊奇的是,拿到健力宝后,两个小丫头虽然也很开心,但看着比很多城里孩子都要淡定。

一看,这就是经常喝易拉罐的孩子。

啥家庭啊?

这时,王美兰又端着两个盘子进来了,一个盘子里装的是圆枣子,另一个盘子里装的是沙果。

“妹子,我们农村赶不上你们城里,家里也没啥招待你的。”王美兰说着,又从兜里掏出一大把小淘气,放在周淑娟面前。

周淑娟:“……”

周淑娟看着炕里,你一口、我一口,有谦有让喝着易拉罐的小姐俩,再看看一脸笑容的王美兰,她端起王美兰给她倒的健力宝,小抿一口。

嗯,真好喝!

“妹子!”王美兰往炕沿边一坐,对周淑娟说:“解臣跟我儿子他们上山去了,他们可能得回来晚,中午咱们对付一口。上车饺子下车面,姐就给你煮口面条。等晚上的,姐给安排顿好的。”

“姐,不用麻烦了。”周淑娟闻言忙道:“我看看,下午我就回去了。”

“回去什么?”王美兰一摆手,道:“明天礼拜天,你也不上班,好不容易来的,必须得住一宿。”

“这……多不方便呐。”周淑娟想起来,来的时候在马车上,江刘氏提起王美兰和赵军这母子俩,那是赞不绝口。

可当提起赵军他爹的时候,江刘氏却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了一句:“有财那人……不好说呀。”

周淑娟脑补了一下,在她的想象里,赵有财应该屯大爷那种人,一天不干正事啥的,老江太太应该是看在赵军、王美兰的面子上,才没揭赵有财的底。

“那有啥不方便的?”王美兰指了指炕里,道:“晚上咱姐俩,跟俩闺女在这炕上睡,让你姐夫跟俩小子让西屋睡去,就这么定了!”

说完,王美兰起身,到外屋端着一个大盆回来,拿去盆上的盖帘,只见里面全是剁块的鸡肉。

王美兰把这展示给周淑娟看,并道:“晚上姐给你炖小鸡吃,这里还有个小野鸡呢,咱拿榛蘑一炖,得老香了。”

说完,王美兰把盖帘盖了回去,又对周淑娟说:“我家赵军上山了,孩子回来的时候,还能打回东西来,明天你走的时候,姐再给你拿点肉。”

王美兰说这话的时候,言语中满是自信,就像赵有财早晨吃饭时候说的,听王美兰这话,就好像那大山都是她家后园子似的,她想薅啥就薅啥,她想宰啥就宰啥。

还由不得周淑娟不信,就听外面传来了“吱呀、吱啊”的声音。

听到这声音,周淑娟一怔,疑惑地问王美兰:“姐,你听见刚才那动静了么?”

“听见了。”王美兰点头应道。

周淑娟看着王美兰,问道:“那是不是狍子啊?”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周淑娟,机缘巧合地见过一次活狍子,要不然她也不知道狍子叫是什么动静。

听王美兰答应,周淑娟感觉有些惊奇,这屯子里咋能进来狍子呢?

周淑娟刚要再问,就见王美兰笑道:“妹子,那狍子是姐家养的。”

“啥?”周淑娟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瞪大了眼睛看着王美兰,问道:“嫂子,你家养狍子?”

“啊!我儿子搁山上抓的。”王美兰往窗外一指,道:“就搁那儿仓房里关着呢。”

周淑娟下意识地往窗外看了一眼,又听王美兰道:“两次抓了仨,今天又抓去了,凑够四个,好给他姐夫送去。”

周淑娟:“……”

见周淑娟愣神,王美兰笑道:“妹子,你歇一会儿,一会儿姐领你看看去,那狍子还挺有意思呢。一吓唬它,它就露白屁股。”

“姐!”周淑娟忽然抬头,对王美兰道:“姐,咱现在就去吧。”

“啊?”这回反倒是轮到王美兰惊讶了,她没想到周淑娟竟然对狍子有这么大的好奇心。

……

就在王美兰招待周淑娟的时候,赵军他们也来在了86林班下面,把车停在道旁,赵军、张援民、解臣下车往左右观望。

南边就是邢三昨天说的山场,山主岗自西向东,主岗两边全是岗腿子、岗叉子,这些就像一个鸡爪一样,所以跑山人又称其为鸡爪子岗。

这样的地方,山势较缓,适合打狗围,但赵军等人今天没领狗来。

而北边的山场,山势偏陡,这样的山场适合打溜围、打仗围,反而不适合打狗围。

赵军往左右瞅了瞅,先往南边一指,跟张援民和解臣说:“咱先上这边,把捉脚下上,然后溜溜山,看看什么样。要是山牲口多,咱们明天带狗来。”

现在赵军家里,受伤较轻的几条狗都已经没事了,打围都不成问题。

这刚入秋,正是锻炼狗的时候,必须让夏天没怎么上山的猎狗跑开了、锻炼足了。

只有这样,等到九月末、十月初,遍地响叶的时候,见到大仗,狗帮才不疏战阵。

张援民和解臣,完全是赵军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听了赵军的话,二人从车箱上拽下一麻袋,里面装的全是用易拉罐、铁皮罐头盒做成的捉脚。

三人上山,抓着山岗而行,在岗夲儿篓头下面,赵军把所有的捉脚都安排上了。

布置好捉脚以后,已经十点多钟了,三人翻山过岗,沿着岗岔子往下走。

眼瞅着离山下运柴道还有三百米左右,赵军隐约听见响声,他抬头一看,就见一帮野猪正在道北上坡上奔跑。

此时半自动枪在赵军背上,赵军知道等自己摘下枪来,这伙野猪必没进林间不见踪影,于是他没有去摘枪,而是看着那些野猪消失在林子里。

这时,张援民和解臣已双双把枪摘下,张援民问赵军道:“兄弟,这咋办啊?”

“没事儿。”赵军笑着一仰头,道:“跑不了它们。”

说完,赵军背枪向坡下走去,而张援民和解臣好似比他更紧张,双双端着枪亦步亦趋的跟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