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 第六百七十四章.马玲赶集 赵军出屯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第六百七十四章.马玲赶集 赵军出屯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3-04 00:22:2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虽然不知道今天的雨夹雪会下多大,但今天从一早晨开始就是阴天,难怪王美兰不放心赵军出去。

可赵军执意要出去转转,王美兰就去东屋给赵军拿了件雨衣。

等王美兰找到雨衣时,赵军已经在门口了。

「儿子。」王美兰出来一看,立即感觉到不对,就问赵军道:「你不背枪啊?」

赵军接过雨衣,将其塞进挎兜子里,然后跟王美兰说:「我去宝玉家,拿那撅把子去,带俩砂弹看看顺道溜点啥小玩意回来。」

「行。」一听这话,王美兰就知道赵军不是去照量熊瞎子,也就不担心他一个人出去了。

赵军推门从家出来,院子里的狗一看他穿着上山的衣服,还以为今天要去打围呢,它们也不管天气如何,纷纷急得一个个往上蹿,嘴里或叫或哼唧。

赵军翻墙到了隔壁,直接来在李宝玉、李如海的房间里。此时那把枪就挂在墙上,旁边还有个一把撸的布兜。

赵军摘枪挎在肩上,又把布兜拿在手里,抽开紧兜口的绳子,从中又摸出两个子弹袋来。

这些子弹连同子弹袋,还是当初周成国送枪的时候一起给赵军的呢。

对这把枪,赵军是再熟悉不过了,毕竟上辈子从这把枪到手,一直到禁猎交枪,赵军就没换过枪。这把枪虽然不如半自动枪可以连发,但胜在一个秀气,从前到后不过六十公分,关键是枪管可以拆卸下来。

前世每到冬天,赵军隔三差五就得去自己负责的楞场住上几天。那时候,赵军就把这枪一拆,枪托、枪管就揣在大棉猴的兜里。而且这样上山打溜围,也是最方便不过了。

今天,赵军就将这枪管拆下,将两截枪塞进挎兜子里。

然后,他拿过那两个子弹袋,一一系在腰间。这两个子弹袋,都是周大嫂特别缝制的,袋口是松口,还带一个扣子。

在袋口外圈,缝着一圈布带,赵军将布袋往腰间一系,子弹袋正挂在腰下,他伸手就能从中摸出子弹来。

而且这两个子弹袋还是用不同颜色的布所缝制的。左边蓝色布袋里,装的是砂弹。而右边的黑色布袋里,装的是独头弹。

周成国艺高人胆大,平日打围专挑大的猎物,所以他手里的独头弹反而更多。当初周成国将枪和子弹送给赵军的时候,那独头弹足有一百大几十发。

上山打围又不是打仗,一次用不了这么多子弹,所以大多数的子弹都在那一把撸兜子里,而这两个子弹袋里,至各有二十发子弹。

赵军将它们佩戴好后,将外衣衣角往下一抻,就把子弹袋给住了。

然后,赵军从屋里出来,没理会叫个不停的大黄、小花它们,只翻墙回了自己家。

两家的猎狗是前天上的山,跟着赵有财连干两仗,昨天在家休息了一天,按理说兴奋度不应该这么高。但前天那两仗打的,让这些狗感觉憋屈,今天很想跟着赵军上山好好浪一把。

可赵军一时间没能明白这些狗的心意,而且今天的天气也不适合打围,于是赵军只把青龙解开,只带着它出了院子。

赵军双手插兜也不牵狗,任由青龙四处乱跑、抬腿撒尿。他一路往北而去,穿过几趟房就听见西边有人喊他:「赵军!」

听见声音,赵军和青龙都循声望去。这狗也聪明,它天天听人喊赵军,知道这是自己主人的名字。

赵军一见喊话的人,当即笑着举起了胳膊,冲那人狠挥两下,然后还小跑着迎了过去。

青龙见状,本想在那大柳树下留下气味的它,忙飞快地跟了过去。

赵军来在马玲面前

笑着问道:「干啥去呀?一会儿要下雨了。」

马玲也对赵军一笑,答道:「今天有集,我过去瞅一眼。」

说到此处,马玲低头看了眼贴在赵军腿旁的青龙,又抬头看着赵军,问道:「你领狗要干啥去呀?」

「啊。」赵军笑道:「我在家没啥意思,寻思到屯子边上溜达两圈。」

说着,赵军往马玲来路上看了一眼,又问道:「你自己上集呀?」

赵军都想了,要是马玲一个人的话,自己就把狗送回家,然后陪着马玲去赶个集。

可马玲却笑道:「我妈也去。」

说完,马玲也回头瞅了一眼,但没看见王翠花身影,她便回过头来和赵军说:「我妈....得等一会儿能撵上我。」

赵军笑了,对自己这个丈母娘,他是再了解不过了。且不说王翠花家里条件如何,关键是这人对自己衣着特别讲究。

就比如今天要去赶集,她得把自己那些能穿的衣服都找出来,挨个试一遍,最后确定一件自己今天看着最顺眼的。

还好就是,她这性格没传给马玲。相反,马玲从小被她妈的磨磨蹭蹭搞得不厌其烦,这也养成了姑娘的急性子,可谓是嫉慢如仇。

这不,本来娘俩说好了一起去赶集,早去早回省着下雨加雪挨浇。

可马玲左等右等,王翠花还搁屋里磨蹭,马玲实在是受不了了,才跟王翠花定下来俩人在集上汇合。对于自己未来的丈母娘,赵军肯定不能说大逆不道的话,只问马玲说:「你跟大娘要买啥去呀?这天能有卖的了么?」

「有!」马玲点头,道:「我那天跟他们说好了今天给我拿来。」

在赵军好奇的目光中,马玲又给赵军解释说:「我寻思买点毛线,给我爸织个毛衣.....」

说到此处,马玲压低了声音,继续道:「再给你织个脖套。」

脖套,跟围脖差不多。

只不过围脖是很长的一条,转圈围到脖子上。而

脖套是个圈,从头顶套进去,套在脖子周围,故因此而得名。

说要送赵军礼物,马玲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紧忙快速地问道:「你喜欢啥色(s)儿啊?有黑的,有灰的......还有黄的。」

「不要黄的。」赵军道:「太新鲜的,我也戴不了啊。」

「不新鲜。」马玲说:「土黄色的。」

「啊...."赵军闻言,又问道:「你说要给我马大爷织毛衣,他要织啥色的呀?」

「我爸要黑的。」马玲笑道:「他说扛抹糊。」

扛抹糊就是扛脏的意思,这年头林区人没有条件讲卫生,冬天洗衣服也困难,不少人那衣服都穿得锃亮。

「那我就要灰的。」赵军一听马大富要黑的,便果断做出了选择。毕竟马玲不知道啥叫情侣款,但赵军可知道。

忽然,赵军想起一事,忙问马玲说:「那玩意咋卖的呀?是不得成斤称(yo)啊?」

上辈子时,马玲没少给赵军爷俩织毛衣、毛裤,所以赵军知道毛线这玩意不便宜。

记得那是93年的时候,马玲给赵军织了一件大毛衣,那件褐色的毛衣,马玲用了整整二斤毛线,上面还织有拧花。

就那件毛衣,赵军往出一穿,任谁见了都得多瞅两眼。

可代价就是,买那一件毛衣所需的毛线,就花了赵军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六十多块钱,就买了两斤毛线,还只是百分之五十含毛量的。

眼下的毛线虽没有那时候贵,但怎么也得十来块钱一斤吧,马玲要给赵军织个脖套,织粗针得二两多毛线,细针更是得三四两。

些钱对赵军来说是小意思,但马玲不挣钱,平日里帮家里干活、务农,马大富和王翠花会给她一些,但想来这姑娘现在手里不会有太多的钱。

「不成斤称。」马玲打量了赵军一眼,笑道:「我给你织个细针的,买四两线,要有剩的就给你织副手套。」

「哎呀!」赵军闻言喜道:「那可太好了!」

高兴归高兴,但赵军没法给马玲钱花。这姑娘跟李如海可不一样,赵军要给她钱,马玲不但不会高兴,反而会当场翻脸。

听赵军说好,马玲笑的很开心,并道:「我先给你织,围脖几天就完事儿,到时候你上山啥的带着,风不呲脖子。」

「嗯呐。」赵军笑着重重一点头,道:「那可是好了。」

马玲淡淡一笑,刚要说话就听赵军道:「我大娘来了。」

马玲一回头见王翠花一路快步往这边走。

「大娘!」赵军离老远就跟王翠花打了声招呼,王翠花看见赵军,笑着喊道:「赵军干啥去?」

「蹓跶一圈。」

赵军刚回话,就听王翠花说:「别往远了跑,早去早回哈。」

听「早去早回」这四个字从王翠花嘴里出来,一旁的马玲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赵军和王翠花寒暄两句,就目送她和马玲离去。然后,赵军把手往兜里一揣,又往屯子北面出口走去。

当赵军走出永安屯的时候,赵有财等人已上了通勤车。

今天的李如海有些反常,他没和赵有财他们坐在一起,也没往人堆里凑。

他独自一人坐在了赵有财他们几个的后一排。这孩子不敢坐到李大勇前面,是怕他爹从后面偷袭他。现在这样就不怕了,但李如海心里仍然不踏实,总是七上八下的。

随着同事们陆陆续续上车,已经有人发现了李如海的异样,这孩子两边腮帮子都肿着,好像是让谁给抽的。

但李大勇、李宝玉都在,大家伙谁也没过去多嘴,只有张来发不时地回头看眼李如海,然后幸灾乐祸地笑笑。

关键是他幸灾乐祸还让李如海看见,气的李如海咬牙切齿。

这时,韩大春往后边走来,他跟赵有财关系好,跟李大勇也不赖。

韩大春过来的时候,李大勇还抬手跟他示意了一下,韩大春点头一笑,然后坐到了李如海身旁。

「韩叔!」有人来了,李如海心里顿时踏实不少,他从座位上起身,向韩大春伸出了双手。

这给韩大春弄得一愣,握着李如海的手在他身旁坐下。正赶上李大勇回头,韩大春小声问道:「大勇,干哈呀?咋还打孩子了呢?」

车上这么多人,都看着李如海脸蛋子红了,但除了他韩大春,还真没人过来问。

这是因为要问的话,就有看热闹的嫌疑。

但韩大春不一样,他们两口子没儿没女,平日对赵、李两家孩子都挺稀罕的,尤其是两家的男孩。

如今赵军、李宝玉都大了,韩大春就特稀罕李如海。

「不是。」还不等李大勇开口,李如海忙接过话茬,道:「不是我爸打的。」

「嗯?」韩大春一听,当即转过身来看着李如海。而李如海小声道:「昨天....跟人家动手了。」

这年头孩子打架,没有大人伸手的。所以,李如海找了这么个理由,他心想自己如此一说,韩大春也不会再往下问了。

可这时韩大春根本不用问,他把脸一转,直接把目光向右前方的张来发投去。

李如海这孩子,搁屯子里那是相当吃得开了。别看他岁数小,但男女老少差一不二都得给他点面子。能跟李如海动手的,怕是只有老张家这

二小子了。张来发正探头探脑的看热闹呢,突然与韩大春四目相对张来发心里一激灵,忙把脸转到另一侧去了。他这副摸样落在韩大春眼里,那就是心虚的表现,韩大春心中暗自冷笑一声。

韩大春不是本地户,是后搬过来的。搬过来以后,找人给他安排到了林场食堂。

当时的永安林场,只有一个食堂,赵有财、张占山和韩大春都在一起上班。

刚开始的时候,张占山没少欺负韩大春,后来赵有财打抱不平帮了韩大春一次。从那以后,韩大春就跟着赵有财混。再后来,韩大春更是让自己弟弟韩大名拜赵有财为师。

可以说,韩家兄弟是赵有财在一食堂里的左膀右臂,要不然赵有财也不会把私房钱放在韩大名手里。

这些年,韩大春没少跟着赵有财和张占山斗。如今张占山已去,留下三个孤儿寡母,韩大春咋也不好欺负张来发。

但一想这小子竟然敢打李如海,韩大春心想就算自己不能动手,也得替李如海说句话。

于是,韩大春盯着张来发后脑勺,很大声地说:「哪个小王八犊子给我们如海打了?」

李如海:「......」李大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