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 第七百一十二章.原来是傻狗赵炮(盟主叁玖壹加更5/5)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第七百一十二章.原来是傻狗赵炮(盟主叁玖壹加更5/5)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02 00:48:13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十月末的傍晚时分,山里的气温已将近零下。此时林场收发室门窗紧闭,烟囱冒着缕缕青烟。

当下班的铃声在林场各个角落响起的一瞬间,收发室的门被人从里面推开,紧接着一只黑色小水牛皮鞋迈门槛而出。

头戴旱獭帽,身穿中山装,脚踩小皮鞋的李如海,背着一双小手,迈着四方步站在窗前,环视着通往林场大门的各条道路。

冷风一吹,李如海衣角卷动,他把背着的双手***裤兜,心想:「我就差个公文包了!」

不过李如海转念一想,只等自己订的皮鞋一到,把家里老娘哄得一乐,那还不什么都好说吗?

李如海穿的挺好、想的挺美,红扑扑的小脸微微扬起,心中暗道:「听说今天家里来客,应该不能错过啥热闹吧?」

就在李如海胡思乱想时,有一帮人从生产车间的方向往这边走来,李如海把右手从兜里抽出,抬在面前掌心冲外,喊道:「马大爷,下班啦?」

「嗯?啊……」马大富愣了一下,他感觉李如海这架势,好像在报纸上见过呢!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经过大门走出林场,只要是脸熟的,李如海都会跟他们打个招呼。

「周大爷!姐夫!」这时,李如海看见周春明、周建军爷俩一起往外走,也抬手招呼了一声。

「走啦,如海!」周春明笑着回了一句,在经过李如海面前后,还特意回头看了李如海一眼,并念叨着说:「这小子,穿的比我都好呢,呵呵。

周建军笑道:「人家孩子说了,要穿这身参加誓师大会呢。」

「哈哈哈……」周春明哈哈一笑,说:「让他去呗,他那小个儿,反正搁人堆里,谁也看不着他。」

周建军闻言一怔,随即笑着说:「倒也是哈!」

这时,李如海看见了赵有财、李大勇、李宝玉、林祥顺和韩大春一行人。那些人从北边过来,他们走的这条路直通林场大门。而李如海站在道右边,眼看赵有财、李大勇、李宝玉、林祥顺越走越往左靠,随着往前走,四人从并排变成了前后一条线,但全都贴着另一边。

李如海的心情顿时就不好了,这四个人明显是躲着自己呢。咋的?这是嫌自己给他们丢人了?

李如海低头,伸手抻抻衣角,然后看看一尘不染的皮鞋,感觉没有瑕疵啊!就在此时,韩大春从后面走到李大勇身旁,他冲李如海招手,并大声道:「如海呀,我跟你爸他们先回去了哈!」

李大勇:「……」

「哎!」李如海一边应声,一边把手举过头顶狠狠地摇着。

当通勤的小火车到永安屯外靠站后,众人从车上下来,在往家走的途中,赵有财邀请韩大春去家里吃饭,但被韩大春给拒绝了。

而此时在赵军家里,黄贵看着桌子上的菜,忍不住暗暗咽了一口口水。

酱狍腱子肉,先卷后切,切的全是鹅蛋粗的圆薄片。肉色枣红,瞅着就有食欲。狍唇、狍舌、狍头肉炒大葱白,这道菜满满的胶原蛋白,出锅时不用勾芡,汤汁都特别浓。

狍心、狍肝、狍肚儿溜小辣椒干,这可以说是翻版的溜三样。文水慢炒,炒到肉菜全都发干,汤汁蒸发尽,滋味就都入了菜里。

鱼头炖豆腐、粉条,是用东北的做法,加大酱使小火慢炖。

俗话说:千滚豆腐万滚鱼。

无论是豆腐,还是鱼头,都是越炖越美味。大胖头鱼,脑袋几乎是全身的一半,王美兰叫张援民使斧子将鱼头劈开,小火慢炖一个小时。在快出锅时,才把泡了一下午的粉条下到锅里。

粉条吃汤,再炖十

分钟,粉条熟了,汤也就收干了!

挎炖鱼,鱼不煎,先呛汤,然后再把鱼身、鱼尾改花刀下入锅中。出锅时,再剁里少许香菜沫。

干豆腐炒大头菜,是将干豆腐和大头菜都切成窄条。然后把干豆腐焯下水,再过凉水。加这么一道工序,可以使做出来的干豆腐更加嫩滑。

最后起锅烧油,将干豆腐、大头菜下入锅中爆炒,在翻炒过程中,掰碎一些红辣椒扔里。在炒这道菜的时候,不能在屋里炒,要不然屋子都辣的待不了人。要不说呢,在王美兰的英明领导下,赵家院子里那俩大灶算是没白砌!

这是六个菜再加上刀鱼罐头、午餐肉罐头和熬的奶白的狍杂汤,王氏狍鱼宴八菜一汤齐活!

原本计划是十个菜,可惜没能达成。

此时王美兰带着歉意,对黄贵说道:「大兄弟,你第一次上家来,嫂子寻思咋也得给你掂对十个菜,唉!

说到此处,王美兰竟然叹了口气。

黄贵囧着眉毛,看了眼桌子上的丰盛菜肴,又看了眼王美兰,他当即下定决心,明天回家就找人把驴削死!

王美兰如此说,一旁赵军都没办法接,只能听老娘继续说道:「家里灶不够了,这都炖菜,这耽误事儿了……唉呀!」

黄贵:「……」

你家灶还不够?连隔壁屋里都开火,四口大锅一起做菜,还想咋的呀?单位食堂,也不如如此吧?

只不过,今天两道炖菜、一个炖汤,都需要耗火候。豆腐和鱼,炖的时间短肯定不好吃,尤其是东北这边爱吃炖菜,而且不论炒菜、炖菜,他们都喜欢把汤收干。这边儿的人总说,炖干巴儿的、炒干巴儿的好吃。

至于那道狗杂汤,想炖的汤色奶白,在没有技术狠活儿的时候,那就更不容易了!

对比之前的杀猪菜和熊鱼宴,杀猪菜里炒菜居多。而熊鱼宴虽然有红焖熊肉、熊掌,甚至还油、烙饼,但那天的菜并不是很多。

王美兰感觉自己这次失手了,在有客人的情况下,犯了严重的错误。王美兰心想给儿子丢面子,给老王家……不是,是给老赵家丢面子了!

看着连连向黄贵表达歉意的王美兰,和她姐妹情深的金小梅心里很是难受,当即就对王美兰说:「嫂子,等小军他们从岭南回来,咱让援民搁我家院里也盘俩灶。,

赵军闻言,猛地抬头看向金小梅。难道这姐俩,真的要像赵有财今早说的那样,要搁家里干食堂?

黄贵也被金小梅吓了一跳,这年头哪有谁家这么吃啊?一般家家户户都一个灶,就像黄贵家,就是一口大锅。来了客人,他媳妇先炖菜再炒菜。

先炖一道菜,然后扒拉两个小菜,再弄个罐头,这么凑四个菜,在这时候就相当有面子了。

像那些家里办事儿的,也都是临时搭俩灶,等办完事儿就拆了,省着放院子里碍事。

像王美兰这样,在家当院盘俩灶的,活了四十年的黄贵还真是第一次见。听了金小梅的话,王美兰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对黄贵说:「行,大兄弟,今天就这么的了!等你下回再来,你看嫂子咋招待你!」

黄贵:「……」

黄贵连声都不敢吭了,他心想我下回可不来了。这次我来完了,你儿子跟着上我家,我得给他杀驴。那下回呢?我家就那一头驴呀!

王美兰跟黄贵说完,抬头扫了眼往墙上大钟,转脸问金小梅说:「到点儿了吧?」

金小梅也看了眼时间,道:「快二十分钟了,行啦!」

蒸饺子,在大锅上汽后得掐时间。要是素馅,一般有个十分、八分就够了。要是肉馅一般就得十五分钟。

而赵军家包的是大肉,并且王

美兰还要把肉馅里掺杂的少许洋葱蒸化,所以就蒸得时间就稍长了一些。

王美兰闻言把身一转,抬起小臂将右手伸出,这一举动看得赵军一愣。

只见王美兰伸着右手,就像是要与人握手的姿势,然后她把手掌往上一甩,喝道:「起锅!」

「起锅!」金小梅紧跟着也吆喝一声,然后她去了外屋地。而赵玲、杨玉凤和徐春燕三人,则是拿着家伙事出了门外。

王美兰说家里人多就带人包了二百个大蒸饺,蒸了满满三大锅。正好赵军家屋里一锅,屋外面两锅。

此时屋里屋外,金小梅、杨玉凤、徐春燕三人,都是一手拿着包饺子用的扁匙子,探到饺子旁边一拨,将蒸饺剥离屉布。然后另一只手放进旁边的碗里蘸凉水。随即用蘸过凉水的手,把刚才这个饺子捡出来。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刚出锅的饺子烫手。然后,使扁匙子再拨,另一只手再蘸一下凉水,如此一个个地将饺子捡进盘子里。

因为一桌上坐一圈人,所以一桌上就得放三盘饺子,这样使每个人都能方便夹。都说赶得早,不如赶的巧。

就在三个女人捡饺子的时候,下班四人组回来了。

在临近自家门前时,听着熟悉的狗叫声,李大勇跟赵有财、林祥顺笑道:「我家又没亮灯。

赵有财、林祥顺都呵呵一笑,而李宝玉却指着不远处说:「爸,那咋还有亮儿呢?,

「哎呀!」黑灯瞎火的,李大勇也看不清楚,连眨两下眼睛也没能分辨出那光源是什么。

等进到赵家院里,几人才看得明白。此时赵李两家隔墙的墙头上放着一把手电,那手电照着赵家院里的两口大锅。

一口锅前站着杨玉凤,另一口锅前站着徐春燕。眼下俩人都在捡饺子,而在她俩中间站着赵玲。

赵玲没捡饺子,而是一手端着一个碗,碗里都盛着凉水,这是给俩人蘸手用的。「这一天呐……」赵有财小声嘀咕一句,他感觉自从那次吃完杀猪菜,他家就一天比一天热闹。

「姐夫!」看见赵有财回来,赵玲先打了声招呼。

面对小舅子媳妇,赵有财不敢怠慢,忙笑着回应道:「哎,来啦!」

这时,杨玉凤、徐春燕也和回来的几人打招呼。正好饺子也都捡完了,赵玲喊道:「宝玉呀,给我们开门。」

李宝玉乐呵地答应一声,快步就往门前跑,赵玲、杨玉凤、徐春燕依次先进。只见那一盘盘大蒸饺,真可谓是皮薄馅大,那烫面的饺子皮,用赵军家乡话叫透亮十分儿,隔着皮都能看见馅。

随着赵有财、李大勇、李宝玉和林祥顺进来,四人不免跟黄贵一番寒暄,这四个人竟然都和黄贵认识。

寒暄过后,众人分开两桌落座。望着满桌的美味佳肴,赵有财作为主人家,先端起酒杯来。而今天,黄贵作为客人,他代替了李大勇,跟赵有财一起坐在炕沿边。

赵有财端杯向黄贵示意道:「兄弟,咱俩得有十来年没见了。今天你难得过来,薄酒素宴哈,你就当是自己家,多动筷儿,吃好、喝好。

在食堂混那么些年总迎来送往的,赵有财一番场面话说的也不错。

在碰了一杯酒后,赵有财拿起筷子招呼大家吃饭。这一桌子,几乎都是硬菜。而最让赵军满意的,是那狍子肉馅大蒸饺。这饺子就像王美兰说的,把洋葱蒸化了,里面馅成一个大肉蛋!

由于搅进去不少汤,在蒸熟以后,一咬开饺子皮就是一股汤。此时饺子正热,那汤烫嘴,赵军只能任其流入碗中。

赵军吃饺子喜欢空嘴吃或是蘸辣椒油,本来他碗里只有辣椒油,此时饺子里的汤流入碗中,汤和辣椒油层次分明,汤在外圈而油在

内圈。而那饺子馅里也有油,所以在红色的辣椒油上,还能看见飘有金黄色的油花!

赵军连吃了四个大蒸饺,碗里已经有了一碗底汤和油,赵军直接将其一饮而尽,只觉得鲜香无比。

这时,他又夹起一个带嘎巴的饺子。这个饺子,外侧微焦脆硬。这是因为饺子在上锅蒸时,是转圈摆放。最外圈靠锅边的饺子,外侧就如锅巴一般。

赵军吃了五个饺子就感觉差不多饱了,而这时其余人也垫了个底,然后他们就开始喝酒。

打围人聚在一起吹吹噓嘘、呜呜圈圈,这一下子几乎都给喝多了!

除了赵军、李宝玉和解臣,其余的赵有财、李大勇、王强、林祥顺、黄贵、张援民都喝多了!

喝多了,那说起酒话来,就有意思了!

只听王强对黄贵说:「黄哥啊,我咋听说你有俩外号呢?说你搁岭南叫黄老尿,到我们这边儿就叫黄大驴!」

「艹!」黄贵骂了一句,但他不是骂王强,只听他说:「那特么不是那个损种,叫啥来着?」

本来就时间久了,再加上喝了不少酒,黄贵就更想不起来了。此时他转向赵有财,问道:「赵哥,就你们那个厨子,狗馊的那个,叫张什么逼玩意了?」

「张占山!」喝多了的赵有财提起死对头来,骂道:「张王八,那个王八犊子!「就特么他!」黄贵说:「就特么他给我起的黄大驴!」

「哎呀,黄大哥!」这时,张援民插嘴道:「咱屯子人有外号不正常么?我还叫大裤裆呢?」

「嗯?」不得不说,黄贵对张援民的印象是真深、印象是真好,听张援民的话,黄贵惊讶地道:「你不说你叫什么小诸葛么?」

「哎呀!」张援民一摆手,道:「你兄弟外号多着呢,不只这俩,还有什么病魏延呐……」

「啊……」黄贵好像也没大听明白,但喝多了的他脑海突然想起一件事,忽然转向赵有财说:「赵哥,我才想起来,那个张……张什么,还给你起个外号,叫傻狗赵炮!」

赵有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