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 第八百一十章.做大做强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第八百一十章.做大做强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6 16:55:3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之前烀羊头、羊蹄、羊排、羊蝎子的汤,已熬成了奶白色。

灶坑里柴火冒着红火,使得大锅里的羊汤鼓着小泡。

金小梅掀开锅盖,王美兰亲自端着盆上前,将盆里的拆骨肉撒入锅中。

赵玲双手掐着一把柴火塞进灶坑,这把松木枝全都拇指粗细,遇火即燃噼啪作响。

金小梅把锅盖盖上,不到一分钟再掀开时,大锅里奶白色的汤已经滚开。

沸水鼓泡,拆骨肉随之浮起;沸水泡炸开,拆骨肉又沉下。

王美兰又端过装羊杂的盆,将其倒入锅中,将滚开的汤压住。

但很快汤又沸腾起来,此时只剩羊血没下了,王美兰往里横跨一步,看了眼屋里墙上挂的大钟,滴咕道:“这咋还没回来呢?”

金小梅知道王美兰是等香菜呢,忙来一句:“快了,咱把汤捞盆里,他们也进屋了。”

这时,徐春燕和杨玉凤走到门口,徐春燕问王美兰说:“二婶儿,外头是不是得起锅了?”

“掐多少分钟啊?”王美兰问了一嘴,杨玉凤以反问的形式答道:“你不说让掐二十分钟吗?”

“嗯,起吧!”王美兰冲外一摆手,道:“咱那馅儿,肉搁(gāo)的多,锅里装(zhuàng)的还多,得二十分钟!”

“嫂子!”赵军见杨玉凤、徐春燕要出去,连忙道:“不用你俩抬帘子,我跟解臣去!”

说到此处,赵军还喊张援民道:“大哥,一会儿你给我们开门!”

屋里熬羊汤,屋外蒸烧麦。

灶坑里烧着火、大锅里冒着气,但等开锅以后,若是一个个地把烧麦往盆里捡,不等捡完,估计也就凉了。

所以,得抱着盖帘往屋去。

外头的大锅多大,锅里的盖帘差不多就得多大。

这盖帘是张援民用八号线围的,虽说两边有拎的环,但那一大盖帘有一人合抱,在上面摆满烧麦,那也是挺沉的。

所以,赵军没让两个嫂子抬。

等几个人从屋里出来,杨玉凤端着一盆凉水,徐春燕一步先到锅前,快速将那围锅盖四外圈的抹布扯下,并丢入水盆里。

然后,徐春燕掀开锅盖的一瞬间,一团蒸汽骤然散开。

此时张援民在不远处打着手电,但蒸汽散开的一瞬间,赵军等人也全都视线受阻,看不见锅里有什么了。

徐春燕拿着锅盖左右一扇,蒸汽四下消散,只见那一个个开口烧麦坐在盖帘上的包米叶上。

这包米叶,是收包米的时候,专门收集起来的。只要贴包米棒子的那几片嫩叶,晒干了以后十张一沓、十沓一捆,留着蒸干粮的时候当一次性的屉布用。

“我来!”解臣带上手套,拽着盖帘两端的环,双臂发力将盛放着烧麦的盖帘端起,转身快步奔屋里走去。

当解臣到门口的时候,张援民拽开房门,让解臣得以入内。….

下一锅也这样起,赵军端着第二帘烧麦,也进了屋子。

待将房门关上以后,张援民过去把灶坑里的火压灭,而杨玉凤和徐春燕得把锅里的水舀干。

这样,等大锅里没水后,能借着灶火的余温使锅内残余水分蒸干,以免大铁锅生锈。

就在三人忙活时,赵有财等一行四人回来了。

今天赵有财都没来得及稀罕狗,拎着饭盒进到屋里,将其往王美兰面前一递,笑道:“你不要香菜么?给你拿回来了。”

王美兰瞥了赵有财一眼,家里这么多人,也没办法跟他计较。但当打开饭盒时,王美兰却是一愣。

“呵呵。”赵有财笑着一指,道:“我让他们直接给收拾出来,都洗完了,你直接剁就行。”

“小梅呀!”王美兰随手把饭盒交给了金小梅,而她则拿着笊篱往出捞羊汤。

笊篱探到锅里,先捞干的,一大勺落入盆中,有拆骨肉、有羊杂、有羊血。

当干货捞得差不多了,王美兰接过赵玲递来的水舀子,使它去舀汤。

此时奶白色的汤倒入盆中,落在那些羊货上,只听dua、dua声响,羊肉独有的香气弥漫在赵军家各个角落里。

四大盆羊汤,两盆向东屋,两盆往西屋。杨玉凤接过王美兰手上的活,将屋里大锅刷了,又起锅烧油,使青椒干炒了羊头肉。

羊头肉胶质十足,当炒到收汤时,无需勾欠,汤汁就已粘稠。

西屋里,李宝玉、解臣各拿一个酒桶,给面前一个个酒杯里倒酒。

赵军则动手给大伙盛羊汤,他同样是先盛干的,看着那羊肉、羊杂、羊血装了几乎一碗,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再?一勺汤,缓缓倒入碗中,看着奶白色的汤充斥羊肉、羊杂、羊血的空隙并渐渐没过。

赵军端起碗,将其送到赵有财面前,紧接着又给李大勇的碗里盛。

在盛羊汤之前,每个碗的碗底都放了葱花,但香菜是后放,盐面与辣椒也是个人按自己的口味来调。

大葱是自家种的,十月份拔下来,经过晾晒使葱叶和外面一层皮发干,但不影响里面的葱白和葱心。

如此再将葱储存起来,能吃到来年。

这葱花是由葱白和葱心切的,葱白是白色的,葱心则发黄白色,辛辣中带着丝丝甜味,能够中和一些羊的膻,如此使羊汤更加鲜香。

满桌人面前都摆了羊汤、酒杯,大伙传递着装咸盐面、辣椒碎、香菜段的碟子,还有装醋的瓶子。

赵军使小勺?了少许盐和辣椒撒在羊汤里,又使快子拨了一撮香菜段,使快子翻动拌过,左手端碗送到嘴边,右手拿快子往嘴里扒拉着干货。

羊肉、羊杂、羊血几乎塞满了整张嘴,赵军鼓着腮帮子一嚼,满足感充斥着整颗心。

羊杂分心、肝、肠、肚儿、肺,这几样加上羊肉、羊血,七种羊货,每一种的口感都不同。当大口咀嚼的时候,口感的层次分明。….

众人唏哩呼噜地吃着羊汤,在稍微填了下肚子后,赵有财举杯招呼大伙喝酒,而赵军和李如海则是夹起了烧麦。

虽然和饺子一样都是包馅,但烧麦对林区人来说,属于新鲜吃食。

特殊制成的烧麦皮,吃起来口感很特别,里面的馅是羊肉胡萝卜的。肉量十足,蘸上老陈醋,吃口烧麦,咬一口蒜,然后再吸熘一口羊汤,赵军不禁感叹道:“这羊啊,我妈杀对了。”

赵有财斜了赵军一眼,他想跟着吐槽两句,但今天这帮人都来他家吃饭,如果赵有财埋怨王美兰杀羊的话,不免有小气的嫌疑。

所以赵有财没吭声,心想着明早有机会得数落王美兰两句,日子这么过,得有多少钱够吃啊?

……

此时西屋里,解孙氏心情愉悦、胃口大开,端着碗唏哩呼噜的嘴里划拉。

眼看着解孙氏把空碗放下,王美兰随手拿起汤勺,探入盆里一豁愣,?起满满一勺干的,对解孙氏道:“来,大姐!”

“哎!”解孙氏一手托碗底,一手扶碗边,接住王美兰的好意后,笑着对王美兰说:“妹子,你这羊汤真的太好喝了!”

“哈哈……”王美兰不怕这些人吃的多,相反对于她来说,这些亲朋好友吃的越多、吃的越可口,她才越高兴。

“来!”这时,老太太把装香菜段的盘子递给解孙氏,道:“搁点儿香菜。”

“哎,婶儿,我自己来。”解孙氏接过盘子,一边往碗里拨香菜,一边对王美兰说:“那次上镇里,我二姑爷领我下馆子,我喝三碗羊汤,也赶不上咱这一碗实惠。”

“那是!”王美兰笑道:“还是咱自己家整得好!”

……

羊汤、烧麦,确实不错!

赵军干掉了十二个烧麦、两碗羊汤,感觉肚子撑了的他,眼看解臣起身往对面屋去,他也跟了过去。

解臣是惦记他妈。

当解臣进到东屋时,解孙氏正端碗要喝汤呢。

“大姐呀。”王美兰在旁劝道:“剩那口汤,不行就别喝了。”

到此时,解孙氏已经吃了十个烧麦。而这羊汤,也是第三碗羊汤了。

正如她自己所说,赵家这羊汤,可是跟外头那羊汤不一样啊。眼瞅着解孙氏吃不动了,强把碗里干的吃了,王美兰就劝她不要剩的那点汤了。

“那不行!”解孙氏拒绝道:“剩的这是福根儿,那能扔(lēng)么?”

“妈呀!”解臣见状,连忙凑过去,道:“福根儿,你给我吧。”

一看是自己老儿子,解孙氏才没吝啬。而解臣也不嫌他妈,拿碗就把剩那碗底汤喝了。

喝完羊汤,解臣把碗往桌上一放,紧接着就夸王美兰道:“婶儿,你这羊汤整的真好。”

“哈哈哈……”被人这么一夸,王美兰别提多开心了,她哈哈一笑时,正看见赵军进来了。….

“儿子!”王美兰冲赵军摆手,道:“你明天能整着狍子啊?”

“能!”赵军点头,道:“妈,你就等着吧?我们明天还中午回来,想着给我们带饭哈。”

赵军说的这个带饭,不是把饭带到山上,而是说王美兰中午做饭时,把他们那份带出来。

“行,我知道了。”王美兰应了一声,回头跟老太太和解孙氏说:“江婶儿,明天中午我也给你们带饭。上午十点来钟啊,你跟我大姐,你俩就过来。”

“啊?”解臣闻言,惊讶地问解孙氏道:“妈,你真去呀?”

“那我们闹着玩呢?”解孙氏手往桌子上轻轻一拍,道:“我陪你江奶住两天,我看谁敢惹乎我们!”

“解小儿啊!”这时,老太太笑着问解臣说:“你来不啊?我家西屋空着呢,你要来,就你娘俩住那屋。你要不来,我跟你妈就还搁我那屋。”

“那我去吧……”解臣不想去,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道:“江奶,我们给你添麻烦了……”

“麻烦啥?”没等解臣说完,老太太就打断道:“你俩来,我那屋还能有个热乎气儿。”

“今天不行吧?”赵军感觉不对,忙在一旁拦道:“江奶你那西屋炕没烧,要不让解臣明天再去吧?”

“那也行。”听赵军如此说,老太太点头说:“那今天,你解娘先跟我走。”

说到此处,老太太看向解臣,笑道:“解小儿,你就放心吧,你妈跟我走没有事儿。”

“呵呵。”解臣干笑一声,他很想跟老太太说,我不怕我妈有事儿,我怕你有事儿。

“哥!”忽然,王田喊了赵军一声,道:“烤肉串呢?”

这小小子一问,其他孩子都看向了赵军。

“明天的!”赵军道:“明天晚上咱烤肉串。”

跟孩子们说完,赵军又跟王美兰说:“妈,我张大哥说的哈,我们整着狍子,把两边腰排剔下来穿串。剩下狍子不卸,他做个架子撑上,整个烤!”

赵军话音刚落,解臣接茬补充道:“说是蒙东的吃法。”

听他俩之言,解孙氏只觉得眼前一亮。此时的她,终于知道自己老儿子为啥来了就不愿意回家了,在这儿待着太好了,一天有吃、有喝、有热闹。

“这行啊!”王美兰看向其他人,道:“明天午后,还都过来哈。”

众人纷纷答应,徐春燕问王美兰道:“二婶儿,是不是还得整点儿啥菜呀?”

“那得整啊,不能光吃肉啊!”王美兰道:“咱家白菜、土豆子都有,那有山菜,咱整四个菜、六个菜的,都行,哎?”

正说着,王美兰忽然想起一事,道:“今天咱屯长搁大喇叭喊,说是要下雪了,那下雪不得就得降温呐?”

“嗯呐!”老太太努着嘴点头,道:“今年下雪晚,冷的也晚。”….

听老太太赞同自己的说法,王美兰道:“这时候下雪了,肯定得上大冻,明后天你们都早点过来吧,咱把那豆子啥的挑挑。等下大雪,咱就把豆子拉了,磨大豆腐冻上。”

王美兰如此一说,女人们纷纷响应,赵军则忍不住问道:“妈呀,你要整豆腐呀?”

见王美兰被自己问得一怔,赵军又继续问:“这么多人?还得整两天呐?”

“这么多家呢么。”王美兰抬手往前一指,道:“我们一起忙活,这整一回吃一冬,一家不得磨个四五板儿啊?”

“四五板?”赵军声音都变了,他皱眉看着王美兰,道:“人家能给你磨吗?”

如果把老太太算上,那就是六家,一家四五板大豆腐,少说还得二十四板。就永安屯那豆腐坊,一个礼拜的产量也就这些呗,人家能给她磨就怪了。

“老婶儿!”就在这时,快进化成王美兰小棉袄的杨玉凤道:“咱自己磨豆腐行不行啊?我家还有磨呢?”

“你家有磨?”王美兰惊讶地问道。

“啊!”杨玉凤点头,道:“就买老李家那房子么,他家房后靠角(jiǎ)子那旮沓有个磨。”

“还有磨呐?”王美兰更惊讶了,又问:“那天不就石碾子、石槽子么?”

“嗯呐!”杨玉凤道:“我家铃铛她爸说,那备不住是老薛家留下来的,以前李大臣他爸不是买的老薛家房子吗?”

“啪!”王美兰一拍大腿,喜道:“这不妥了吗?”

说着,王美兰数道:“磨、碾子,咱都有,咱磨豆腐、磨面都方便了。”

“可不咋的!”金小梅笑道:“咱包粘豆包,也不用出去磨米了,这回还省钱了呢!”

“下完雪,咱先磨豆腐,完了就包粘豆包!”王美兰把手一挥,道:“再让我家军抓俩猪,咱包饺子,包全是肉的!”

赵军:“……”

好么,整大扯了!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