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 第八百一十一章.一家狍就是要整整齐齐的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第八百一十一章.一家狍就是要整整齐齐的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6 16:55:3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813章 一家狍就是要整整齐齐的

看着眉飞色舞、比比划划的王美兰,赵军啥话都没说。解臣尚且还惯着他妈呢,对自己来说,重生一世能有机会给爹娘尽孝,何尝不是莫大福分呢?

而且赵军转念一想,要是拉磨的话,后院那头驴的小命就能保住了。

虽然王美兰怎么也不承认,但赵军就认定那羊是被她锤杀的。

他以后不能天天在家守着,就算不上班还得上山打围呢。所以赵军挺怕哪天自己回来的时候,再听王美兰说那驴撞死了。

用赵有财的话说:“这娘们儿干的出来呀!”

“那个……”王美兰忽然想起一事,对解臣道:“到时候给你们带几板儿啊。”

大豆腐虽然存不住,但冻起来存冻豆腐,放到屋外吃到来年开春都没事儿。

而在林区,冻大豆腐、干豆腐、黏大米,都是能送礼的好东西。

“不用,不用!”解臣连忙拒绝道:“婶儿,这个就不往家折腾了。”

是啊,大老远的往家折腾肉还行,折腾豆腐么,还是算了吧。

“不是。”王美兰冲解臣一摆手,道:“你大哥过几天不来么?冻几板给你拿到楞场去。”

“那也不用。”解臣仍然拒绝,道:“楞场人太多了,到时候让我大哥拿黄豆上豆腐坊换吧。”

“哎!”忽然,解孙氏对解臣说:“等伱大哥来的前儿,让他给你赵婶儿拿二百斤黄豆。”

说完,解孙氏转向王美兰道:“妹子,我家打那黄豆可好了,我看你家也不种地……”

解孙氏话还没说完,却见众人都一脸诧异地看着她。

王美兰是不种地,但这解孙氏是属于不干活呀!

一斤黄豆,要出大豆腐的话,能出四到五斤。二百斤黄豆,那得整多少豆腐呀?

一板豆腐三十斤左右,二百斤豆子不得做二三十板啊?

干脆开豆腐坊得了!

“大姐!”王美兰笑着对解孙氏说:“那太多了,咱们几家也吃不了那些呀。”

“留着吃呗。”解孙氏道:“再整点豆腐脑。”

“这都好说。”王美兰笑道:“但大姐,啥也别让孩子捣腾,咱家啥都有。”

“没事儿。”解孙氏说:“你不还要整粘豆包么,我让他再给你拿袋黏米子。”

说到此处,解孙氏又补充道:“红豆也有,都我二姑爷整回来的。”

听解孙氏要给自己拿东西,王美兰还感觉这大姐挺好。

虽然王美兰不缺这东西,但解孙氏如此说话,让人心里舒服。

但解臣却不这么想,他忽然有种不详的预感,这整不好,他老娘是要常住沙家浜了!

“哎?”解孙氏继续问王美兰说:“妹子,你家大米、小米啥的都有吧?”

“都有。”王美兰笑道:“咱这是啥地方啊?能差大米么?”

永安在行政上被划分在稻花县,这里大米很有名气。….

王美兰说完也意识到了一点,忙对解孙氏说:“大姐呀,来这两天还没尝过我们这儿大米呢吧?”

“嗯呐,可不咋的!”解孙氏刚应一句,旁边老太太接茬道:“明天早晨咱插大米粥,插烂糊的。”

“行!”解孙氏自告奋勇道:“婶子,明天早晨起来我做饭,我插粥正经造一阵子呢!”

听她这话,不知道她底细的人又都是一愣。解孙氏刚说的造一阵子,意思是她有两下子。

但插粥啊,不应该是个人就会的吗?

一旁的解臣只感觉头大,他刚要说话却听老太太对解孙氏道:“那行,那明天给你尝尝我们这儿大米,那是我自己家地打的粮,新米呐!”

别的地方不知道,但永安这里的大米,就是当年11月份下来。

“哎呀!”这回轮到解孙氏惊讶了,她看着老太太问道:“婶子,你家多少地呀?你自己能种了么?”

“我不行啊。”老太太歪头道:“我岁数大了,这几年都给旁人种,完了他们给我拿口粮。”

说完这番话,老太太咧嘴笑着说:“来年就好了。”

说着,她指向赵军和王美兰道:“来年把我那地给他们种。”

这是早就定好的事儿,而且在赵军不搁家的时候,老太太已经带着王美兰去过了屯部了。

这年头还没有正式的土地确权,而林区这地也不值钱,到了屯部就是简单的转让文书加按手印。

但对此,王美兰有些迟疑地看了赵军一眼,然后面色有些为难地道:“这我也没种过地呀!”

说完,王美兰抬手往赵军这边一比划,道:“我儿子打小也没干过这活儿啊!”

听王美兰如此说,赵军呵呵一笑,道:“我们家好像就我爸一小前儿种过大田。”

种地也不是瞎整的,而且种地很累的,那不是一般的辛苦。

王美兰倒是没撒谎,她这辈子也没干过这活。至于赵军嘛,两辈子他也没挨过这累呀!

要说起来,明年种地的时候,马玲就嫁过来了。

这年头农村、林区的姑娘,除了像王美兰这样的,一般的姑娘从在娘家的时候,都得帮着娘家干活。

等嫁了人,那就更不用说了,结婚第二天一早就得干活。

哪天有空回了娘家,那也不是客,进屋放下东西还得给娘家干活。

没办法,这些年一代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哪怕二三十年后,农村姑娘只要没嫁到城里去,过的也是这样的生活。

但是王美兰说过,马玲第一年嫁过来,小两口就得抓紧着要孩子。别说什么岁数小,一般家庭也都是这样,按老辈人的话说是早生孩子早得济。

所以,按照赵军和王美兰商量的情况来看,等他家要是种地的话,就得让赵有财出山挑大梁了。

“没事儿,老婶。”杨玉凤在一旁说道:“到那前儿有我们呢,地里有活,大伙儿一块堆儿干呗。”….

“可不咋的!”赵玲笑着接道:“你弟弟现在也不出去玩儿了,让他下地。”

“呵呵。”王美兰闻言一笑,她弟弟也不是干活的人呐,但弟妹这么说了,当大姑姐的又能说啥?

“还有我家李如海呢!”金小梅在一边儿替她老儿子自告奋勇,但听她不叫如海,而是叫李如海,就说明她对李如海很是不满。

果然,金小梅继续道:“别人家活儿,他屁颠儿、屁颠儿跟着干,这他大爷、大娘家的活儿,他还能躲呀?”

金小梅此言一出,永安屯几个妇女哈哈直乐,徐春燕更是补充道:“那是哪天了,我看见他跟周大奎媳妇,他俩一块儿往地里去。”

“唉!”金小梅重重叹了口气,摊手把手背往桌子上一拍,道:“这是岁数小,等过两年,他再跟这帮老娘们儿搁一起打连连,那人家都得咋说他呀?”

听金小梅如此说,王美兰伸手在她背上轻轻拍了两下,道:“等到时候再说吧,看看这孩子大了啥样。”

……

这顿羊汤、烧麦席,吃到了将近九点才散。

杨玉凤、徐春燕在外屋地刷碗,金小梅、赵玲归置东西,王美兰则把剩下的烧麦装在饭盒里,并告诉老太太让她拿回去,明早插粥的时候把这放帘屉上熘一下。

至于羊汤吗?

就剩下个汤底,干的几乎是没啥了,王美兰说明天插狗食的时候把汤倒进去,也让那些狗尝尝。

这时男人们在西屋里抽烟唠嗑,当听王强说起解孙氏今天的战绩,赵有财笑道:“解臣他妈行啊!”

说完,赵有财又对解臣说:“跟你妈搁这儿多住几天哈,好不容易来一趟,着急走啥呀?”

这是赵有财的心里话,今天早晨要是没有解孙氏,他赵有财想平安着陆绝对没有那么容易。

再加上家里有客在,王美兰也不会太追究他惹出来的麻烦。按照赵有财的想法,让解孙氏住几天再走。等她走了以后,自己惹的祸也就被时间给冲淡了。

听着赵有财留客的话,解臣在心底默默一叹,实在不想说违心的话。

而在这时,却听解孙氏在外屋地喊道:“二儿啊,妈走了哈!”

“啥?”如此惊讶的是赵有财,他几乎是瞬间从炕头弹起,当即看向解臣问道:“你们要干啥去?”

“唉呀!”解臣重重叹口气,道:“我妈要跟我江奶做伴儿去。”

解臣说完,跟王强、林祥顺打招呼道:“老舅、哥,你们坐着哈,我去送他们。”

说完,解臣就往外走,留下一脸惊愕的赵有财。

解臣把解孙氏和老太太送过去,还在那儿帮他妈归置了下东西,等解臣回到赵军家的时候,赵家的亲朋好友已经各回各家了。

看解臣回来,一直在外屋地等他的王美兰问道:“你妈过去啦?”….

“嗯呐。”解臣点头,道:“婶儿,我明天早晨不搁家吃了哈。”

说着,解臣手往外一指,道:“我明天早晨过去,给她俩插粥。”

“不用啊!”解臣把王美兰给说笑了,王美兰道:“你这孩子咋这么孝心呢,你妈她俩没事儿啊。”

王美兰哪里能想象得到,那解孙氏是会插粥,但她只会用剩饭插粥。可要是直接淘米下锅的话,解孙氏不是煮不熟,就是把粥蒸成饭。

“妈呀!”这时,赵军从西屋走出,道:“解臣乐意去就去吧,在哪儿吃不行啊?”

“那行吧。”王美兰应了一声,又对解臣说:“开水给你们灌壶里了哈!”

“嗯呐,婶儿。”解臣笑道:“你也早点休息,这累一天了。”

听解臣如此说,王美兰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往东屋里去,她现在还不能休息,她还有些未尽的事宜。

当王美兰推门进屋时,发现屋里的灯已经灭了,只有少许月光透过窗户进到屋里。

这要搁平时,王美兰就摸黑上炕睡觉了。

但今天,王美兰摸黑把灯拉开,准备找赵有财算账。

可当灯光亮起时,王美兰惊讶地看见在自己枕头上放着一沓大团结。

“嗯?”王美兰快步过去,拿起钱来数了数,正好是十张,是赵有财从家走之前,答应挣回来的那一百块钱。

她白了那装睡的赵有财的一眼,却没有将其叫醒,而是把钱往兜里一揣,脱衣上炕睡觉。

当王美兰熄灯后,屋里陷入一片寂静,正如解臣刚说的那样,王美兰也累一天了,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而与此同时,在那永安屯外山林之间,很多野生动物还是觅食、活动。

狍子,也是野行动物。

它们的觅食、活动时间,一般从天黑开始,找吃、找喝到天亮。

今天赵军他们上山下捉脚的时候,还真有一窝狍子在对面岗的阳坡上休息。

晚上觅食的时候这帮狍子溜溜达达、边走边吃,很快就闻见了盐味。

盐,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属于美味。这四只狍子想都不想,顺着山坡就上来了。

等快到陷阱的时候,狍子们不光闻到了盐味儿,还嗅到了冻青的味道。

双喜临门呐!

四只狍子乐颠儿地奔陷阱而去,刚一到树前,还不等舔到盐、吃着冻青,就有一只狍子踩在了捉脚上。

它是右前脚踩中的捉脚,当踩中的一瞬间,正往前去的狍子感觉脚落地时有踏空的感觉,还没等它反应过来,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前一折。

“嗷!”狍子发出一声哀嚎,吓得其它同伴尾巴往起一炸,屁股上露出一个白圈。

三只狍子瞬间散开,但看自己的同伴还在原地,很有家庭观念的狍子又都回来了。

到了那只狍子跟前,其余狍子却发现它身上并没受伤,这让狍子们很奇怪。

很有家庭观念的它们没走,而是舔起了蘸盐水的地面、树条,啃那盐水淋过的冻青。

可就在一只狍子微微横头去咬冻青的时候,倒霉的它又踩中了一只捉脚。

这只狍子有五十多斤在母狍子里也算大个了。同样是前蹄中招的它,凭借自己丰富的生存经验,短时间以三条腿站立,不断地往前甩那捉脚的腿,试图能挣脱束缚,但结局仍是趴在地上,隔三差五地哀嚎一声。

折了俩同伴,剩的那俩狍子更不走了,但它们也没闲着继续围着树啃盐。

以前赵军下捉脚,都下在狍子经过的路上。那时狍子是一来一回,现在狍子却是反复地在这树冠周围挪步,这样就增加了踩捉脚的几率。

所以,这窝狍子一个也没跑了,赵军在这树附近下了四个捉脚,它们家也是四口狍,一家狍整整齐齐的。

先发一章,第二章正在写,得11多吧。

晚上写吧,干一天活到晚上又累又困。早晨写呢,鸡还总叫,公鸡打鸣,母鸡下蛋的都叫,影响我思路,这特么也是个问题。

(本章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