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 第八百二十七章.计划买大鹅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第八百二十七章.计划买大鹅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6 16:55:3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那野猪四蹄两两被捆,被两个人抬着往门板上一摔,它要不叫唤才怪呢!

随着一刀入喉,野猪挣扎、哀嚎的动静就更大了,王美兰皱眉、撇嘴地摇摇头,嫌弃这帮人干活太粗糙,然后转身回屋去了。

待血流干,这头小黄毛子被从门板上抬下,换它妹妹上去。

被抬下的小野猪撂在地上,由王强、张援民这两位老手给野猪扒皮。

之前是想褪毛来着,但王美兰说那太麻烦了,赶紧扒皮得了。

这样虽然损失了猪头、猪皮、猪蹄,但这么点儿的小野猪,猪头、猪蹄也没什么吃头。

关键是收拾这些太费工夫,现在家里还不少活没干呢。卸骨、剔肉、灌血,熬骨、烀肉、煮血肠,除此之外还得和泥烤沙半鸡、炸沙半鸡呢,这不都是活儿么?

第二头小野猪由解臣捅刀、赵军扒皮,捅刀好说,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可扒皮这个活儿像解臣这样的新手干不了,要让解臣干的话,他就是拿刀削皮,那样一弄除了猪腿、两条里脊,其余的剩不下啥。

而赵军、王强、张援民这三个老手干起活来都麻溜,再加上野猪小,所以很快就进行到卸骨、剔肉的阶段了。

像这**十斤的野猪,好肉多出自于野猪四条腿和两条里脊。

四个人一起动手,将能剔的肉都剔下来,一块块撂到门板上,净肉大概出了三十斤左右。

除此之外,脖骨、脊骨、肋骨上倒是还有不少肉,这些剔起来很麻烦,王美兰就让他们把骨头剁成小块,然后一锅烀,烀熟了大伙啃骨头。

至于猪的内脏,肝下锅烀,猪心、猪肺啥的被王美兰留了起来。

今天吃烤、炸沙半鸡、酸菜烩血肠,还有肉骨头蘸蒜泥,油水挺足就不炒荤菜了。

而明天包饺子,新包的饺子好吃,晚上肯定是要煮饺子吃的。

按王美兰说,吃饺子又不能光吃饺子,得配几个炒菜。这些心、肚儿、肺子,就留着明天做炒菜。

至于野猪肠子,一部分被灌了血肠,一会儿下到烩酸菜里,另一半留着明天蘸蒜泥。

而野猪的小肠部分,则被单独分了出来,在用碱、盐洗净了以后,王美兰带着杨玉凤她们,将小肠都翻过来,使包饺子的扁匙子刮那小肠内壁。

这是解孙氏出的招,她说把这留着能灌香肠吃。

而且赵军家不缺肉,要是灌纯肉香肠的话,可以冻起来,想吃的时候拿进屋里一缓,因为是纯肉制作的,所以即使冻过以后,香肠的口感也不有丝毫的改变。

赵军从屋里进来时,就见王美兰、金小梅、杨玉凤三人小心翼翼地刮着肠衣。

此时赵军手里端着一个盆,盆里装的是两副猪肝与熬野猪肉骨头的老汤。

这些猪肝先是焯过水,但下锅只煮十多分钟,就被赵军使笊篱捞出来了。

虽然猪肝不大,但时间没到就没煮熟。不过盆里有热汤,赵军要用这热汤将猪肝焐熟,这样做好的猪肝老嫩了。

赵军进到东屋,把盆往热乎的炕头一放,接过老太太给的花生粒。

桌上的花生、瓜子都是解孙氏临来的时候,刘兰英给赵军家带的礼品,可现在看来,礼品成了给她婆婆带的零嘴了。

“香哈。”赵军嚼着花生冲老太太一笑,这时外屋地传来了王美兰的声音。

只听王美兰道:“明天吃完早晨饭儿,就都过来哈!”

女人们纷纷答应,明天还得剁肉、和馅子、和面,那三十斤肉搁外头摆着呢,不得从早就开始忙活吗?

可回想一下,她们以前来赵军家,都是下午过来。最近是中午来,要照这么一直发展下去,以后就都得早起就来了。

赵军从屋里出去,听着“铛铛”声响,赵玲、徐春燕还在里头剁酸菜呢。

从赵军他们回来,王美兰就安排她俩剁酸菜,现在野猪肉骨头都下锅了,俩人还剁呢!

剁俩小时了!

但中途她们换班来着,金小梅和杨玉凤顶了一会儿。

此时赵军家那两个一人合抱的大铝盆里,其中一个都快装满了。

这盆里是剁碎,准备明天包饺子的酸菜。而另一个盆里,是切成丝准备一会儿下锅晚上吃的。

“妈呀。”赵军问王美兰道:“沙半鸡呢?给我,我拿出去先烤,这玩意慢。”

“他舅麼啊!”王美兰喊了赵玲一声,道:“你顺手把那沙半鸡递他。”

赵玲答应一声,把菜刀往酸菜末上一撂,转身打开碗架门,从中端出个盖盖儿的盆来。

“来,军。”赵玲把盆递给赵军,这盆里装的是十六个收拾干净,而且用盐和酱油、十三香喂过的沙半鸡。

赵军捧过盆,没话找话地来了一句:“舅妈剁馅子累不累呀?”

“不累。”赵玲一笑,道:“我们搁家不也天天干活吗?”

俩人唠的都是客套话,而赵玲说的却是有些言不由衷了。

农村妇女是天天在家干活,但王美兰整的工作量有点儿大呀。

就说赵玲吧,她跟王强两口子带俩孩子,四口人一天吃喝能有多少啊?

虽说王强以前不着调,整得赵玲总回娘家去。而这年头嫁人的闺女回娘家,那就是干活。

可赵玲娘家那头,哪怕她哥嫂跟着她爸妈一起过,也不像王美兰这样,动不动就整一屋子人,好几家搁一起吃喝。

但要赵玲自己说,她还是喜欢现在的日子,且不说吃好、喝好,关键是心情好。这一天,整得王强都没工夫出去玩儿了,她也好久没带孩子回娘家了。

而且不管是包冻饺子,还是以后磨豆腐、包粘豆包,都是大伙干活大伙分。赵玲干活了,她家里也能分着东西呀。

“对了,兄弟!”忽然,坐在那儿刮猪肠子的杨玉凤,抬起头来对赵军说:“今早晨你大哥前脚走,屯长他爷俩就来了。”

“啊,啊!”赵军连应两声,问道:“狍子整走啦?”

昨天赵军答应赵国峰给他个狍子,并提前告诉了张援民和杨玉凤,所以今天早晨赵国峰才能去张家。

“嗯呐,整走了。”杨玉凤笑道:“他爷俩把最小那个整走了。”

“行。”听杨玉凤如此说,金小梅在旁边道:“办事儿挺讲究呢。”

“嗯呐。”王美兰一点头,道:“他办事儿还行。”

说着,王美兰忽然想起一事,转头问赵军说:“哎?儿子,剩那几个狍子,你咋安排呀?你不能给你大哥他们添麻烦呐!”

那些狍子放在圈里,杨玉凤天天得管吃喝拉撒,尤其是吃,最是难弄了。

“哎呀……”提起那些狍子,赵军咔吧两下眼睛,心里也在盘算。

明天就下雪,以现在的气候来看,今年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雨封地。

大地一冻,张援民说的温室、地暖,就不赶趟了。

更关键的是,张援民说那狍子在暖和的条件下就能早产,但赵军感觉那说的是自然条件下,或者是有十几二十年后那样的条件,给这些狍子盖个暖棚才行。

而这年头,家家户户这房屋烧火都不保暖呢,那就更提别给狍子扣的那个棚了,顶多是遮风挡雪罢了。

万一不靠谱的话,这些狍子挺到来年六月份再下崽子,那得咋喂多少东西、搭多少工夫啊?

再说了,赵军家房后,现在还有仨怀孕的狍子呢!

“那个……啥呀。”赵军寻思了一下,拽过四脚八叉凳坐在王美兰身旁,对她说道:“我……大龙哥前一阵子,不搁永兴惹事儿了吗?我寻思哪天过去看看,顺便把家这些狍子都给他们拉去得了。”

“都拉去?”王美兰闻言一怔,忙问道:“都给他们呐?”

王美兰心里清楚,赵军只不过是拿王大龙说事儿罢了。毕竟屋里这么多人呢,赵军咋也不能说是赵有财惹祸了吧?

可就算是惹了货,也不至于送那么多狍子啊?

见王美兰着急,赵军笑着说道:“不都送,那么送,以后还咋办事儿了?”

赵军先给王美兰吃了个定心丸,然后继续解释说:“永兴治保主任不是陶大叔吗?完了他们那书记对我也不错,他们俩,我一家给他们一个,剩下那些都卖给他们生产队。卖完那钱,我们哥几个一分就完了。”

说完这番话,赵军又补充道:“该送的送,该卖的卖,咱可不操那心了。”

说着,赵军视线往里面挪,看着众人手中的活儿,然后笑道:“这一天,咱家多忙了,还伺候它们呢?”

“这……”王美兰迟疑了一下,有些犹豫地对赵军说:“儿啊,妈寻思那狍子……明年下完崽子,不就有奶吗?”

说着,王美兰要向赵军伸手,但一想自己手刚刮完肠子还埋汰着呢,便把手往后一翻,使手腕在赵军腿上轻磕两下,道:“你跟宝玉,你俩年后结婚,那狍子有奶,你们跟媳妇不都能补补营养么?”

“呵呵呵……”赵军闻言呵呵一笑,看着王美兰问道:“妈,你要这么说,你把那大母羊留着多好啊?你非杀它干啥?”

王美兰一愣,随即红脸急道:“谁杀啦?那不是我杀的!”

“军呐!那不是你妈杀的!”金小梅在旁替王美兰说话。

“真的,兄弟!”杨玉凤附和道:“那羊自己撞的,我们看真亮儿的!”

“是,是,我说错了。”赵军笑着答道,但看他的样子,咋也不像信了三人的话。

“跟你说一百遍了!”看赵军这阴阳怪气的样子,王美兰急道:“那羊不是我杀的!”

“呵呵。”赵军看了王美兰一眼,又看了眼旁边连连点头的金小梅和杨玉凤,笑道:“知道了,妈,不是你杀的。”

那边剁酸菜的赵玲、徐春燕对视一眼,在昨天中午之前,她俩也不相信王美兰能有那么胆大。

可在见识过王美兰那一锤后,赵玲、徐春燕坚信前天包烧麦、大前天涮肉的那只羊,就是她王美兰杀的!

而凶器,正是赵家仓房里的那杆八磅大锤!

眼看王美兰气得鼓起了腮帮子,赵军连忙转移话题,道:“妈呀,你要想要那带奶的狍子,我们来年开春儿再抓呗。四月份抓,养俩月就妥了呗。”

“哎?”王美兰一怔,咔吧下眼睛道:“可不咋的,这么整还能挣着钱。”

“那对呀!”赵军淡淡一笑,然后就听王美兰说:“儿砸,你要上永兴去,你看给妈抓几个鹅回来。”

“那得开春儿。”赵军笑道:“现在哪有啊!”

“不是鹅雏,我说的是大鹅。”王美兰说:“这前儿正下蛋呢,整回来按你张大哥说的,给那棚都搁塑料布扣上,冬天照样捡鹅蛋。”

“呀?”此时的赵军,就跟刚才的王美兰一样,有些惊喜地道:“这么整,行啊!”

在东北,冬天气温太低时,哪怕鸡、鸭、鹅正处于产蛋期也会停产。

但若是棚上塑料布,白天有阳光时,棚里温度提升,能尽最大可能地保证鸡、鸭、鹅不停产。

如此一来,比扣棚给狍子住可是靠谱多了。

“是呗!”杨玉凤在旁边说道:“昨天我老婶儿说下雪杀鸡、杀鹅,我回去跟你大哥说,你大哥说要不别杀了,咱也不缺那口肉吃,搁棚里留着下蛋多好啊?”

正常来说,东北落雪就杀鹅,而杀鸡还在杀鹅之前。

这里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冬天家禽不长膘、不下蛋,人们感觉喂也白喂,所以杀了该吃吃、该卖卖。

可要是扣到棚里,鸡喂得好是一天一个蛋,而鹅是三天两个蛋或两天一个蛋。

这样一来,被杀的就只有公鸡、公鹅了。

“我这大哥呀!”此时的赵军不禁感慨地说:“这是‘妙计’,他该不说了。”

“哈哈哈……”众人闻言哈哈大笑,听到外头有说有笑,解孙氏把手里没嗑完的瓜子往小筐里一丢,跟老太太一起出来凑热闹。

“那大鹅、小鸡儿就都不杀啦?”王美兰手往房后一指,问赵军道:“留着下蛋呐?我还寻思等下完雪能冻住了,哪天给它们都秃噜了呢。”

“妈,咱要想吃就杀。”赵军笑道:“我到会儿打电话问问,要是上永兴去,我就问他们给你买十个鹅子回来,完了你让我爸往回整苞米脐子。”

这时候永兴大队可不正杀鹅呢么,赵军要去花钱买,那些养鹅人乐不得的。

“小军呐!”解孙氏冷不丁插嘴道:“你要上生产队买鹅,你给大娘也带十个!”

“嗯?”解孙氏此言一出,不光是赵军愣住了,就连其他人也都一脸震惊地看着解孙氏。

最惊讶的当属进来取大盆的解臣,他一开门就听见他老娘的话,当即一步冲到解孙氏面前,问道:“妈,你疯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