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 第八百三十四章.昔日的困苦少年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第八百三十四章.昔日的困苦少年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6 16:55:3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大喇叭的播送的通知,是永安林场下达的。

通知里所说的所有人必须到岗,这个所有人肯定是包括赵军在内。

甚至可以说,作为验收员,赵军是伐区检查中受重视的那一群人。

每次伐区检查,都有局里领导下来走访。这些领导到生产车间、各个工作一走,其中验收组是重点,是领导们每次都必去的工组。

到时候,领导们还会给验收组的工作人员讲话,让他们在第一线督促生产。

至于像食堂之类的单位,就不受检查组重视了,一般也只有吃饭才会过去。毕竟,总不能把厨子们召集起来讲话吧?

但大喇叭也说了,由于昨夜大雪,今早得着召集路工清理火车道,所以上班的通勤车要晚一个小时运行。

这不影响生活,赵军照常往老太太家走去,一路看见有出来清雪的人,赵军一路打着招呼。

当赵军到老太太家时,发现解臣在外面都干上了,赵军和他招呼一声,就挥锹加入了战斗。

等雪收拾得差不多了,老太太和解孙氏从屋里出来了,此时解孙氏身上穿着一件林场后勤发的大棉猴,看那棉猴下摆都过膝盖了,想必是江华老爷子生前留下来的。

“江奶,你俩咋出来了呢?”赵军拄锹道:“你俩搁屋吧,就这点活儿,我跟解臣一会儿就干完。”

老太太抬手冲仓房一指,道:“我把下屋收拾、收拾,给那柜子腾出来。你妈说今天给我拿冻饺子,我就放那柜里头呗。”

这年头的东北,家家户户都有仓房。仓房里一般还都有柜,这个柜和大缸一样,都放在外头存吃的。

但大缸里放东西是一层压一层,找什么东西还得翻,不像柜子这么方便。

所以,人们喜欢把最近要吃的东西放到柜子里,一时半会儿不吃的才存到缸里。

老太太和解孙氏刚进去,就听解孙氏“哎呀”一声,赵军、解臣慌忙过去,二人刚到门口,就听解孙氏的声音从里面传出:“婶儿,你瞅那么大耗子,呲溜就过去啦!”

“坐窝了,还是咋的?”老太太将两个塑料油桶挪开,看那里是否有耗子洞,嘴里还道:“不能啊,这里也没有吃的呀!”

说完,老太太回身对赵军说:“小啊,你家是不有耗笼子?”

“有!”赵军道:“一会儿我上班前儿,顺道给你送来。”

之前赵军为能火烧石头獾子洞,特意让张援民用八号线围了几个耗笼子,后来这玩意不用了,就都堆在李宝玉家的仓房里了。

“行。”老太太道:“你给我拿来,我先对付用着,等雪过了,我上集买点耗子药。”

老太太话音刚落,就见解孙氏将一个纸包递到自己面前。

“嗯?”老太太一怔,问道:“这啥呀?”

“你不要耗子药吗?”解孙氏又把纸包往前一送,道:“我给你,省着你再出去买了。”

老太太惊讶地看着解孙氏,脱口问道:“你搁哪儿整的呀?”

“搁家拿来的!”解孙氏说完,见老太太看自己的目光中充满了审视,有些不爽的道:“我不是偷的。”

老太太:“……”

老太太心想,我知道你不是偷的,但谁好人随身带这个玩意呀?

想到此处,老太太不禁转头看向了赵军,如今赵军就是她的主心骨啊!

可这时候的赵军,整个人也是懵的,他只听说过行走江湖有下蒙汗药的,但没成想这解大娘随身带着耗子药,这要给人下了,可是够狠的。

与老太太对视一眼,赵军和老太太不约而同地望向了解臣。

可此时的解臣,却抬头盯着房梁。

“婶儿啊,撒上呐。”解孙氏替解臣解了围,她喊老太太道:“你还瞅啥呢?”

“啊……”老太太回过神来,打开纸包沿墙根撒了一溜耗子药。

一包耗子药还有剩,解孙氏冲老太太伸手,道:“剩这些给我留着。”

“啊?”老太太呆住了,这就算是好吃的东西,老太太都不带跟她争的,可这个东西,你揣兜干什么呐?

老太太又下意识地去看赵军,赵军也害怕了,这玩意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二人对视一眼,又齐齐看向解臣。而这时,解孙氏一边收着纸包,一边对老太太说:“这药可好使了,我二姑爷给我拿的。我二姑爷,你不知道吗?供销社经理……哎?你干哈?”

解孙氏话没说完,手里的药包就被解臣夺去了,解臣抢过药包,打开往对面墙根一撒,然后挡住扑来的解孙氏,道:“行啦,都给我江奶撒这屋得了。”

看到这一幕,赵军和老太太这才安心。天天都好几家人在一起,她解孙氏整包耗子药再落到哪儿,出点啥事儿,哭都找不着调。

“兄弟呀。”危险解除,赵军唤解臣道:“刚才大喇叭喊了,我今天得上班,你让张大哥领你上屯部,往家打个电话,让咱大哥赶紧过来吧,雪停了就都得进楞场。”

“不用!”解臣开心的笑道:“赶上现在不下雪,一会儿吃完早晨饭儿,我回家接他去。”

跟赵军说完这句话,解臣转向解孙氏道:“妈,收拾东西,一会儿咱走了。”

解孙氏:“……”

此时此刻的解孙氏,感觉很无助。

老太太刚想留客,可见赵军微微摇头,老太太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

“兄弟,你说这事儿整的!”赵军忽然想起一事,对解臣道:“早说你们今天走,那俩黄毛子不杀好了。”

“哎呀,没事儿!”解臣一摆手,完全没有在意。

“那个……张大哥家有狍子。”赵军道:“你拉回去俩,回去是杀吃肉,还是咋整,我就不管了。”

“行!”这时候的解臣,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无比的轻松,什么黄毛子,什么狍子,都不重要了!

赵军感觉有些不对,视线一转却是看到了脸颊不断抽动的解孙氏。

这娘俩的事,赵军自知管不了,反正雪也扫完了,赵军和老太太打个招呼就扛锹跑了。

回家吃饭,煎饺子配糊涂粥。

酸菜馅饺子,被油煎过,表面金黄、焦红两色,咬一口,酥脆焦香。

嘴里嚼着一半,再拿剩下一半蘸碗里的辣椒油,送入口中嚼两下就端起糊涂粥。

糊涂粥,是玉米面熬成的。

玉米面分粗细两种,细的蒸干粮,粗的就熬粥。

糊涂粥,散热慢,转圈溜边儿吸溜一口,玉米的甜香黏糊糊、热乎乎,将嘴里未嚼完的饺子顺下,一股热流顺着喉咙直到胃里。

在这阴雪天,那叫一个舒坦!

吃完饭,赵军回屋换衣服。

早在落雪之前,林场就把劳保用品给发下来了。

羊毛毡袜脚上蹬,羊毛毡垫塞进大棉鞋里,大棉猴往身上一罩。

除了这些林场给发的,赵军还有马玲给织的御寒三件套,帽子、脖套、手套一戴,赵军下意识地回身去摘墙上的枪和挎兜子。

手伸到一半停住了,赵军也笑了。

“笑啥呢?”王美兰的声音在外屋地响起,当看到赵军手提尺杆、号锤,夹着账本从屋里出来时,王美兰先是一怔,而后笑道:“赵技术员。”

“哈哈……”赵军哈哈一笑,而这时赵有财从对面屋走出,他目光在赵军身上停留了片刻,便推门向外走去。

“儿子。”王美兰扒拉了赵军一下,道:“你爸这两天不咋的了,话少了。”

“嗯?”赵军闻言一怔,道:“我爸以前话也不多吧?”

“不是。”王美兰摇头,道:“感觉他不对劲儿。”

“唉呀!”赵军心里咯噔一下子,想起他爹早晨连钱都不在乎了,这确实是不对劲儿啊。

“妈,我们走了哈。”赵军心里揣着事,跟王美兰打了声招呼就走了。

“哥哥!”赵军一出门,就听见李宝玉喊他。

此时李宝玉正在赵军家门口等他,看赵军出来,李宝玉笑着迎上道:“我都多长时间没跟你一块儿上班了。”

赵军呵呵一笑,他想说:“我都忘了自己上次上班是什么时候了。”

“铛!”这时,李家房门被人从里面推开,李如海背手自门内踱步而出。

这孩子也不傻,今天没穿皮鞋同样穿上了大棉鞋。但头戴旱獭帽仍戴在头上,中山装也穿着。

只是在中山装外,李如海披着一件棉猴。

没错,不是穿,是披。

这身装扮,给赵军都看得一愣。

李如海出门,看见赵军、李宝玉站在临院,这孩子冲二人一抬手,笑道:“上班去呀?”

李如海话音刚落,就见金小梅从屋里追出,一杵子怼在李如海背后,给李如海怼的一个踉跄。

金小梅吼道:“你给那衣服好好穿着,要嘚瑟感冒了,我特么给你扔(lēng)出去!”

“哈哈哈……”赵军、李宝玉哈哈大笑。

五人从家出来,半路汇合了林祥顺,赶上通勤小火车一路到了林场。

从车上下来,赵军就去了验收组。当他踏进办公室时,就听有人喊道:“这谁呀,是不是走差地方啦?”

说话的正是张雪峰,赵军知道他是跟自己开玩笑,便借着话题跟同事们打成一片。

……

上午九点,三辆吉普车自永安大门驶入。

当看到站在收发室前的李如海时,车里那些人,不管是司机,还是领导都是一愣。

“楚局。”林业局生产处长许冠军向永安林场的老熟人楚局长问道:“他们永安林场门卫都这样啦?”

“嘶……”楚安民眉头一皱,瞅着那孩子好像是昔日在食堂讲评书那个,记得当时听周春明说,这孩子爹死哥伤,就靠一个老娘种地养活,那么问题来了,他是咋置办起这身行头的?

汽车在办公楼前停下,周春明携永安林场几位场长已等候多时。

三辆吉普车停下,楚安民等人下车,与永安这几位见过以后,永安营林场长范志生带着林业局一帮干部到各处检查,周春明则请楚安民、许冠军到办公室就坐。

“不坐了,不坐了。”楚局长连连摆手,面色凝重地看着周春明道:“老周啊,都这时候了,你们今年的生产指标还能完成了吗?”

“就是啊!”楚局长话音刚落,许冠军就在一旁接话道:“你们立的军令状,说能完成一万五千立方,咱可不能开玩笑啊!”

周春明闻言,脸颊一抽,心中不由得埋怨起窦保国来。

窦保国那厮,从局里下来任职后,就死命地作祸。虽说没嘚瑟多久,就让赵军带着李如海把他干掉了,但他对永安林场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但也不能说全是坏的影响,几个新楞场、新运柴道的投入和使用,会给永安林场的生产做工带来很积极的影响。

所以,即便窦保国好大喜功,定下了一个很大的目标。但也不是不能完成。

只不过,今年永安林区落雪晚。不落雪就没法冬运,如此必定影响生产进度。

可以说,永安林区今年的冬运生产,比其它林区晚了足足半个月呀。

这半个月,就是一千五百立方米木材,这产量相当于一些小林场一个冬天的产量了。

难怪连局里的生产处长,都要跟着楚局长一起来永安呢。

周春明思索了一下,对楚局长点头道:“楚局长,这个既然是我们林场定下来的目标,我们就算是头拱地,也一定完成。”

虽然是天时不顺,但周春明选择了迎难而上,他在永安林场工作二十年,验收、调度、统计的工作,他周春明都干过,从统计组长到生产场长到如今的一把手,周春明工作兢兢业业,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责任心。

他敢应下来,必然是有把握的。

楚安民和徐冠军对视一眼,楚安民握住周春明的手道:“老周啊,有你这话,我们就放心了。你不知道啊,这几天给我们愁的呀。”

“上面新下的文件,让支援南方沿海。”许冠军在旁边插话道:“一下任务就五万立方,这给我们愁的呀。”

“唉呀!”周春明叹了口气,摇头道:“都不容易呀!”

“哎,老周啊。”这时,楚安民又对周春明说:“你领我们上你们那新楞场看看呗。”

“行啊!”周春明脱口应了一句,但忽然想起一事,对楚安民道:“昨天刚下完雪,那道还没清呢。”

“没事儿!”楚安民摆手道:“我们都开上来了,怕啥的?”

“那行!”周春明回身冲秘书于全金摆手道:“走,叫车,咱们走!”

五分钟后,两辆吉普车一前一后驶出永安林场大门。

周春明、于全金、保卫组组长刘金勇坐前车,林业局两大领导坐后车。

楚安民投过车窗,看着一身华丽行头的李如海,不禁砸吧嘴道:“一会儿我得问问老周,这孩子咋回事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