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 第八百四十七章.有财请假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第八百四十七章.有财请假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8-04 00:43:4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赵军和马玲分开,在往自己家的途中,经过小卖店后身时,闻着屋里传出一股香甜。

“嗯!”赵军眼睛一亮,道:“槽子糕!”

赵军绕到前头,从门进去就见一帮人都在屋里等出锅的糕点。

这年头林区没有排队的说道,但男人抹不开脸跟女人们抢,所以一般都是可着妇女先买。

赵军一进来,就见柜台前围着一帮老娘们儿,老齐大婶将一个面口袋塞给老板娘杨雪,道:“上后头先给我装五斤。”

“啊?”老齐大婶这一嚷,给杨雪整愣了,一旁跟她向来不对付的孙永荣没好气地道:“你家就你俩,买那么多咋塞(sēi)呀!”

“你特么管我呢!”老齐大婶回怼了一句,然后眼珠一转,道:“这是如海让我帮他带的!”

“艹!”孙永荣瞥了老齐大婶一眼,撇嘴道:“瞅你那熊样儿!”

她这一歪头,正好看见了赵军,冲赵军一抬手,道:“军呐,你买槽子糕不得?”

赵军本来想多买一些,因为解忠的楞场马上就要开工了,他打算给邢三准备一些吃的。

冻饺子,家里都包好了。赵军还想给他买几斤糕点,正好今天路过食杂店,碰见槽子糕出锅。

林区范围内,就这几样糕点,其中当属槽子糕最上档次,毕竟这里头有鸡蛋呐。

而这槽子糕刚出锅的时候,也是它最好吃的时候,无论香气,还是口感都是最佳。

但再好吃的东西,放时间长了也不是那个味道了。还好东北家家户户都有那天然的大冷库,冬天的时候把槽子糕买回家,可以放在屋外冻起来。想吃了就拿进屋里,缓了再吃或是直接凉着吃都比常温存放口味更好。

所以,赵军打算给邢三买上十斤,使面口袋装上,吊在屋外,防止耗子啥的祸害。

但现在看柜台前围了那么多人,哪怕有人替他买,赵军也不好意思要十斤。

“婶子!帮我带二斤吧。”赵军喊孙永荣,叮嘱道:“记我账上哈!”

“哎,知道啦!”

不大一会儿,王富和他儿子,一人捧着一个大编筐从后面过来。

这大编筐敞口,大而扁,是专门用来装干粮的。南方做这个一般都用竹子,而北方没有竹子,林区就用树条子。

王富一次也不知道烤了多少槽子糕,爷俩放下编筐又往后边去。

杨雪示意老齐大婶撑着面口袋,她用长筷子为其往面口袋里夹槽子糕。

“这回去得晾凉喽!”杨雪一边夹,一边叮嘱道,很快大齐大婶拎着面口袋从人群中挤出。在她身后的,是马玲前不久刚提过的宋秋月。

赵军一看这俩人,一人提着一个面口袋,老齐大婶是刚才的第一份,那宋秋月拿的槽子糕应该是出自上一锅,看样子她那大半口袋也得有四五斤。

“咋买这么多呢?”赵军笑着问了一句,老齐大婶答道:“如海要的。”

“二嫂,你这也是如海要呀?”赵军又问了宋秋月一嘴,见宋秋月点头,赵军有些诧异地道:“这孩子买这些干粮,不能是要拿哪儿卖去吧?”

“你可说屈我们如海了!”老齐大婶闻言,连忙替李如海叫屈,道:“你看人家孩子岁数小,可懂事儿啦,这是给他师父买的。”

“他师父?”赵军猛地反应过来,李如海他师父应该就是永胜屯的老杨大舅。

按李如海的话说,他们师徒至今为止镇守永安林场门户已长达二十年之久。前阵子,他师父功成身退、打马归山没几天,又得李如海引荐,受解忠礼遇出山,即将奔赴楞场与邢三为伴。

要像老齐大婶这么说,李如海这孩子还真懂事!

“赵军呐!”这时,孙永荣从人群中挤出,到赵军近前将黄油纸包提上,赵军接过来向孙永荣道谢,然后他又冲柜台里喊道:“王婶儿啊,啥前儿不忙了,给我留出来十斤槽子糕,我晚上过来取(qiǔ)!”

“行,行!”杨雪一边忙着给下一个人打包,一边应了赵军。

赵军和孙永荣、老齐大婶别过,提着槽子糕直奔老太太家。

不管那解臣因为啥把他妈扔下了,此时的解孙氏在这屯子里,儿女又不在她身边,赵军作为解臣的朋友,他必须得照顾解孙氏。

赵军很快来到老太太家,直接进院到房前喊了一声,给老人家提了个醒,是怕自己冷不丁进屋,再给老太太吓着。

等赵军拉门进屋,老太太正要从炕上下地呢,赵军忙道:“江奶呀,别下来啦!”

说着,赵军快步进了东屋。

这一进屋,赵军不由得一怔。

原来老太太和解孙氏正在家挑黄豆呢。

前两天王美兰说今年要自己做大豆腐,妇女们积极响应号召,老太太也不甘示弱。

而想要做豆腐,就先得挑豆子。那黄豆瘪的不能要的,半拉的也不要。

个人家挑黄豆的方法也简单,就是把炕桌斜置在炕上,然后使筷子从上往下连接成一条通道,好能让黄豆像坐滑梯一样在两行筷子中间,从上往下轱辘。

能从上面一直滚下去的黄豆,就能做豆腐,而半拉的黄豆和瘪的黄豆,都滚不下去,得挑捡出来。

这个活儿简单,解孙氏也力所能及。但赵军可是听说过,解臣他妈可是从来不干活呀。这到了永安还能参与劳动呢,看来永安这方水土是真养人呐,难怪一个个都那么“人才”!

“小,来啦!”见是赵军来了,老太太咧嘴一笑,伸手招赵军上炕。

赵军笑着冲老太太点头,然后又跟解孙氏打招呼,道:“解娘。”

解孙氏一笑,道:“军呐,我刚还跟你江奶还唠呢。”

“咋的啦,解娘?”赵军往老太太身旁一坐,笑着问解孙氏道:“你俩唠啥了?”

“解臣走前儿,我跟他说了。”解孙氏对赵军道:“让他从家拿二百斤黄豆过来,还有豆面、苞米面啥的。”

“啊?”赵军闻言一怔,皱眉问道:“豆面、苞米面?拿这些玩意干啥呀?”

解孙氏属于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她不知道二百斤黄豆能出**百斤大豆腐呢。

但赵军和王美兰商量了,如果解臣真把二百斤黄豆拉来,就把那些黄豆送到豆腐坊换成大豆腐、干豆腐,然后给解忠的楞场拿去。他那楞场吃饭的人多。在这年头,大豆腐、干豆腐对那些工人来说,等同于开荤。

至于豆面和苞米面,之前没提过呀!

“你家不有牲口啥的么?”解孙氏道:“我家老大他们楞场那些套户,牛啊、马呀都得吃这些么,我寻思你家有毛驴子,完了咱们几家还得养大鹅呢,就手让我家小二儿给拉来几袋子。”

“别的啦!”赵军一听,连忙婉拒道:“他们楞场那么多牲口呢,给他们留着使吧。这不够了,还得回岭南拉去。”

“不差咱这些。”解孙氏一摆手,道:“我家你大姐夫,搁那个蛟河火车站……”

说到此处时,解孙氏卡了下壳,改口道:“货物处的小组长,有那往南方运粮食的,都不少给他。”

“啊,那行吧。”听解孙氏如此说,赵军就没再拒绝。那豆面什么的,拿来了正常可以喂驴。像王美兰组织这么多家在一起拉豆腐,那毛驴一天得挺挨累,光吃苞米叶子、苞米杆子怕是不中。

“哎?”赵军忽然想起一事,便问解孙氏说:“解娘,旁边那房子,你定下来没有呢?”

“没有。”解孙氏一撇嘴,道:“小二儿说他来前儿没带钱,得等我家老大过来定。”

“啊……”赵军一听就明白了,解臣那小子是不想给他妈买房子啊。

但这个事,赵军可不打算插手,他忙拿过一旁的黄油纸包,将其打开让老太太和解孙氏吃那热乎的槽子糕。

“好吃!”解孙氏拿起槽子糕咬了一口,赞道:“刚烤出来的就是好吃。”

“那你趁热乎多吃两块。”赵军笑着说了一句,然后他从炕上下来,又跟老太太道:“江奶,豆子不得劲儿挑,咱们就不挑了,你那天不都让我老舅拎过去一袋子了么?”

“哎呀!”老太太扬头一笑,道:“那我俩待着不也是待着么,挑挑豆子还能锻炼、锻炼我这手。”

这年头没啥娱乐活动,这老太太又不爱出门,一天是挺无聊的。这还得说有解孙氏在,她虽然是个极品,但好歹能陪老太太说说话。

“哎?”赵军又想起一事,便对老太太笑道:“那天听如海说,我们场子今天给福利,能买着电视。到时候我给你买个大彩电,你没事儿坐家看电视。”

“哎呦呦!”老太太闻言,忙把槽子糕放到炕桌上,然后冲赵军摆手,道:“我可不要,小,你有那钱,你赶紧自己留着。以后你们过日子,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没事儿。”赵军微微一笑,却见老太太继续摇头,道:“可不行给我买那玩意哈,到时候你们家家都有,我上谁家看,还不行呢?”

“上我家看去!”解孙氏笑着把手往西边一比划,道:“过完年,我们家就搬过来,我家有电视,18寸呢!”

解孙氏此言一出,赵军和老太太相视一笑,赵军转头问她,道:“解娘啊,你真要搬来呀?”

“啊!”解孙氏点头,道:“我搁那村儿早都住够够的了!”

“呵呵。”赵军闻言,忍不住发笑。这小老太太可不是一般人物,搁他们那村子,左邻右舍一般都绕着她走。

老太太也笑了,她跟解孙氏相处这些天,已经摸清楚这解孙氏是个什么人了。说好听一点,解孙氏她眼里见不得砂子。

不是眼里不揉砂子,是见不得砂子,看见道边儿有不平事儿,她都想过去铲两锹。

不过该说不说的,自从解孙氏到她家,老太太心里有底了,要是真有上门打秋风的,自己就开门放解孙氏。

而赵军对于解孙氏要来永安定居的事,持不支持不反对态度,他此时没说什么,只是对老太太和解孙氏说:“行啦,你俩再挑一会儿得啦,中午上我家吃饭去。”

说完,赵军从屋里出去,一路往家走。

当快到家时,赵军看到张援民、杨玉凤两口子从西边胡同穿过来。

赵军跟他们打了声招呼,三人走到赵军家门口,就看到了那个独特的雪人。

三个雪人,其它两个都很正常,唯有靠他们这边的第一个雪人,不但个头最矮,而且全副武装。

之前赵军让小铃铛找个棍给雪人背后面,结果这孩子找了个炉钩子,使绳往两头一系,给雪人背在了身后。

不光如此,小铃铛还使木棍和一根八号线,做了把简易的双股叉,给雪人拿在了手里。

“哎呦我天呐!”杨玉凤看到这雪人的第一眼,就忍不住道:“这是谁堆的胡子吧?那是拿的啥呀?”

张援民绕到雪人前面,看了眼雪人手里的叉子,忽然福至心灵,脱口说道:“遁獾叉?”

“嗯?”杨玉凤一怔,瞬间反应过来,忍不住发笑。

而一旁的赵军,早都乐出声了。

张援民伸手拽了一下那炉钩子,咔吧下眼睛不吱声了。

“哈哈哈……”赵军、杨玉凤齐声大笑,这时张援民也乐了,三人一起往院里走,时不时地还回头看看那雪人版大裤裆。

……

而与此同时,永安林场一食堂里,赵有财一个人望着窗外忙碌的人们。

这时,张国庆出现在赵有财身后,拿过赵有财扔在桌子上烟盒,抽出颗烟问道:“人家都扫雪,你咋不去呢?”

今天一上班,所有工人拿上工具就去扫雪,各个车间门口、办公楼门口,一食堂、二食堂后厨人员也不例外,起码得把食堂周围的雪打扫干净。

赵有财回头瞥了张国庆一眼,转身道:“我正要找你呢?”

“干啥呀?”张国庆一怔,问道:“你今天瞅着咋精神了呢?”

赵有财没答张国庆的话,而是说道:“明天我不来了,我要请天假。”

“啥?”张国庆一瞪眼睛,道:“你咋又请假呢?”

说完这句,张国庆又追了一句,道:“你不能跟你儿子学呀,一天天的不上班!”

赵有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