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 第八百七十七章.定制护甲(9K)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第八百七十七章.定制护甲(9K)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8-26 00:36:4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妈呀!”当赵军抱着小猞猁从外面回来的时候,一进屋却见王美兰在西屋里,拿着小本和铅笔头不知在写什么。

“你干啥呢?”赵军到炕沿边,隔着炕桌坐在王美兰对面,随手把小猞猁往里头一丢。

“哎呀!”王美兰向赵军这边扫了一眼,目光瞬间停留在那转圈的小猞猁身上。

这小家伙穿着小裙好像有些不太习惯,尤其是后腰上翘着花边,让它不住地转头去咬。

但当转头也够不到时,小猞猁就会连转身带转头,于是它这样连续地,在炕桌旁跟小陀螺似的,自己转了两圈。

“哈哈哈……”王美兰被它逗乐了,一把将其抱在怀里,轻轻地挠着小猞猁下巴上的毛,问赵军道:“这谁给它做的?”

“马玲给它整的。”赵军笑道:“它一出去就哆嗦,马玲说瞅它冷,就给缝这么个玩意儿。”

“真好!”王美兰捧起小猞猁,上下打量一眼,在将其放下后,目光落在赵军头上道:“这闺女真好,你看还知道给你织这些东西呢。”

赵军闻言一笑,问王美兰说:“妈,我看你那是写啥呢?”

“啊,这不是嘛!”王美兰把手中小本递给赵军,道:“明天场里开完动员大会,你们再休礼拜天,咱两家就把礼过了。妈琢磨、琢磨呀,那天整几个菜呀。”

“来,我看看。”赵军伸手拿过王美兰的小本,只见上面洋洋洒洒写了七八道菜。

赵军按照王美兰写的,念道:“红烧排骨、酱牛肉、小鸡炖蘑菇、青椒干炒牛脸,红焖黑瞎子掌?”

“妈!”赵军把小本向王美兰一摊,问道:“这黑瞎子掌搁哪儿呢?”

“黑瞎子掌,你……啊,不赶趟了哈。”王美兰手往窗外一比划,刚要说你上山打去呀,但忽然想起了什么,忙把小本夺了回来,使铅笔头把红烧黑瞎子掌划去,然后自言自语地嘀咕说:“那这得使啥替呢?”

“妈呀!”赵军想了一下,还是跟王美兰商量说:“那天你整这么多菜,还好几个炖菜,都谁做呀?”

过礼和结婚不一样,结婚是热热闹闹、宾朋满座,到时候赶上礼拜天,赵有财会把他们食堂的员工都请来做菜。

所以结婚时哪怕摆一百桌,只要材料够,有这帮厨子也没问题。

但过礼不行,过礼就是两家人到一起,给即将定亲的小两口做个见证。

来参与的必须都是实在亲戚,作为赵军的姐姐、姐夫,赵春和周建军那天肯定是得来。

除了赵军的兄弟姐妹,赵有财和王美兰夫妻俩的兄弟姐妹要是方便也可以参加,但是不能两头全来,只能来一撇。

赵军的大爷去世得早,赵有财没有别的兄弟姐妹了,所以赵家这边不用考虑。至于王美兰那边,就剩一个王强,而且娘亲舅大,他那天肯定是要来的。….

而像李家、林家,他们虽然跟赵家处得像一家人似的,但并不适合出席这样的场合。

所以赵军家这边,不算孩子的话,那天应该是七口人参与。

而马家嘛,大概也差不多。这样算的话,一桌就能坐下。

菜嘛,肯定是要准备的,但那天吃饭是次要,不可能像王美兰平时摆席,一帮人来了以后,啥也不干就做饭。

“没事儿,没事儿!”面对赵军提出的异议,王美兰摆手,道:“你婶儿她们说了,菜啥的都不用咱们管。到时候咱们两家,就搁屋里唠嗑,菜啥的都他们给做,做完了端过来。”

“啊?”赵军闻言一怔,王美兰抬手往炕下比划着说:“儿子,咱啥也不用管,到点儿就开饭。咱们在这屋吃,他们都上你李叔家吃去。”

说完,王美兰拿着铅笔头,在那小本上写了锅包肉三个字。

这酸甜口的锅包肉昨天一上桌,就得到了女人、孩子们的喜爱。

写完这仨字,王美兰撂下铅笔头,对赵军道:“儿子,这是你一辈子的大事儿,妈能给你使多大劲儿,就给你使多大劲儿!”

说完这句,王美兰轻叹一声,道:“妈还咋寻思的呢?这你姐不也回来吗?你说你姐自打出门子,一共回来几趟啊?她搁她婆家是不缺吃的,但我也……”

王美兰说着,可能是想大闺女了,眼圈微微见红。

这就是做父母的,哪怕儿女在外头山珍海味,父母也认为孩子缺嘴。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看着儿女吃,自己不吃都开心。

“唉呀,这是干哈呀!”赵军见状,连忙凑过去安慰道:“妈,你乐意咋安排,你就咋安排。咱家前后院这些玩意,除了狗,剩下的你想杀哪个,咱就杀哪个。”

“嗯!”王美兰重重一点头,道:“也没啥杀的了,这些我看也够了,完了再扒拉俩素菜,凑十个菜。”

“行!”赵军附和道:“我张大哥这两天不在家,要不行啊等后天,我让我老舅跟我上山,我俩看看哪儿有黑瞎子仓。妈,你不想安排个黑瞎子掌嘛,我俩要杀着了,咱就焖!”

“嗯!嗯!”王美兰乐了,她拍着赵军的手,道:“还是我儿子孝顺!”

说完这句,王美兰又补充道:“比你爸强多了,我今天早晨念叨一嘴,他说是败家娘们儿!”

“呵呵。”赵军乐了两声,开玩笑似地怂恿王美兰说:“我爸要再这么说,你就跟他算算那赔老牛的账。”

“哈哈哈……”王美兰闻言大笑,道:“拉倒吧,我也不跟他一样了。这那天老太太说句话,说我心里了。”

“嗯?”赵军一愣,忙问道:“我江奶说啥了?”

王美兰在脑海里回忆一下老太太之前说的话,描述大概意思道:“她说你爸心眼儿小,要是大事儿也就那么的了。像打围啥的,就由着他吧。”….

“嗯!”赵军赞同道:“这对,我瞅他那两天,好像是不咋乐呵!”

“是不是?”王美兰附和了一句,连李大勇都能看出来的事,作为枕边人的王美兰岂能看不出来。但那时候赵有财在永兴惹祸回来的,他郁闷,王美兰还生气呢!

“那行啊。”赵军笑着起身,对王美兰道:“妈,你接着忙活,我领小熊出去溜达一圈。”

“嗯呐,你去吧。”王美兰道。

赵军从屋里出来,到仓房里拿了一根绳子,然后到小熊的狗窝前,将小熊解开。

去了束缚的第一时间,小熊抖了抖身子,然后快步向院外跑去。

跑到院门口,小熊转身看了赵军一眼,见赵军也往门口来,它便跑出了院子。

赵军把绳子拿在手里,背着手、跟着小熊一路往南走。

离山场越近,小熊就越兴奋,可眼瞅着快出屯子时,小熊却听到了赵军的口哨声。

小熊站在原地迟疑了两秒,虽然很是不情愿,但仍跑回赵军身旁。

在回去的路上,赵军把小熊拴上,牵着它换了一条路线。

东一拐……西一转,当赵军临近一户人家时,却看到一老头正背着手在前头遛弯呢。

这老头正是朱大山!

“舅爷!”赵军喊了一声,朱大山回头眯眼观瞧,等看清是赵军后,打招呼道:“赵军没上班啊?”

“没有呢。”赵军淡淡一笑,牵着小熊来到朱大山近前时,就听朱大山问道:“你跟我们玲儿快了吧?”

朱大山是马大富的亲娘舅,所以他说一声“我们玲儿”,那是没毛病。

“快了。”赵军笑着答道:“我是二月初三。”

赵军和马玲结婚的日子,早就定下来了,是戊辰年农历二月初三,公历是1988年3月20号。

那天是星期天,正好赶上林场休息,王美兰选这个日子,就是为了能大办一场!

说完自己的结婚日子,赵军反问道:“舅爷,你家我朱江兄弟定的是哪天呐?”

这老头的孙子朱江跟赵军同岁,也是明年结婚。

“他是三月十七。”朱大山道:“那啥,到时候我喝你喜酒去哈。”

朱大山是马玲家亲戚,但马玲家和赵军家不是一天办。而朱大山刚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赵马两家的礼,他都要随。

“那必须的呀。”赵军笑道:“到时候家里没事儿就都来呗,咱热闹。”

老头子点了点头,目光忽然落在小熊身上,他咔吧下眼睛问赵军道:“这狗揣崽子啦?”

“啊!”赵军笑道:“有一个来月了。”

“哎呀!”朱大山闻言眼睛一亮,道:“那不快了吗?”

“是呗。”赵军生怕朱大山管他要狗崽子,现在就小熊肚子里的狗崽子,家里这帮人还不够分呢,于是他连忙对朱大山道:“舅爷,你老是会皮匠活儿吧?”….

“会呀!”朱大山一挺腰板,反手点着自己胸脯道:“我是皮匠,永胜那个吴又发是裁缝,原来永利还有个姜木匠,他是精细木工,跟你们场子里那拉大锯的不一样。就我们仨,搁十里八村都有名!”

“是,是!”赵军连忙附和道:“都说你老手艺好,呵呵。”

“咋的?”朱大山瞥了赵军一眼,问道:“你问这干啥呀?你有事儿啊?”

“呵呵……”赵军笑道:“舅爷,我这两天淘腾张牛皮。”

“牛皮?”朱大山眉头一皱,就明白了赵军的意思,说道:“你要干啥呀?我这岁数大了,太复杂的活儿,我可干不了。”

“呵呵……”赵军还是淡淡一笑,试探着对朱大山说:“舅爷,那我说……你老可别生气。”

赵军请朱大山帮忙,不是要给人做东西,而是要给狗做护甲。

而这年头,人们对狗的感情和十几二十年后是截然不同的。

现在人养狗,和养牛马这些牲口差不多,都是为人服务的。普通狗看家护院,猎狗上山打猎。

或许哪条狗跟人的年头多了,人和狗之间会更亲近一些,但也就那样了。完全达不到十几二十年后,人能把狗当成家人的那种程度。

所以赵军对狗的感情,别人理解不了,尤其是像朱大山这种不养狗的人,他体会不到这一点。

去年赵军和李宝玉领狗上山打猎,大黄第一次受伤时,请屯卫生所大夫韩尚来给狗打消炎针,那韩尚还不乐意呢。要不是赵家跟周家有亲戚,韩尚是说啥也不会来的。

朱大山这老爷子脾气可挺倔,要乍一听赵军请他是给狗做活儿,这老头骂娘都有可能。

听了赵军的试探之言,朱大山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你说吧,你说,我听听。”

“舅爷!”赵军又给这老头打预防针,道:“咱也先说哈,我说完了,你老要不答应也没事儿,可不能生气。”

“说吧,说吧。”朱大山皱眉道:“我不都让你说了嘛!”

赵军又是一笑,然后指了下小熊,很是诚恳地对朱大山说:“舅爷,你看我这个狗哈,它从下生到锻炼出来,少说得两三年。”

赵军先是做了个铺垫,讲述自己训练出一条成熟的猎狗有多么的不容易,也侧面反应自己这一条好猎狗的价值。

可他这番话,听得朱大山眉头越皱越紧。

这时,赵军一扯绳子,将那坐在地上的小熊拽了过来。

当小熊来到赵军脚旁时,赵军蹲下身,先是一把摸到小熊喉咙底下、脖腔子那一溜儿,对朱大山说:“要上山碰着挑茬子野猪,这地方让猪挑透眼子了,那狗就完啦。”

“啊……”朱大山白了赵军一眼,撇嘴道:“咋的?你意思是让我给狗做个皮甲呗?”

“呵呵呵。”赵军闻言一笑,微微点头,但还是有些紧张地看着这老头子。….

此时的朱大山,真想一脚给赵军踹那儿!

但他想了又想,在两秒钟后点头道:“行,我给你做。”

“真的呀?”赵军一下子蹿起来了,到朱大山身前,欠身道:“那可谢谢舅爷啦!”

朱大山一摆手,道:“你先回去吧,完了我进屋收拾、收拾,一会儿上你家找你去。到那儿看看你那皮子,咱们再研究。”

说到此处,朱大山看了眼那抬腿挠耳朵的小熊,道:“不能做全身的,做完全身的,狗上山不得发滞啊?”

“嗯!”赵军伸手在半空中,要小熊身上虚着比划,道:“大脖根子、肋巴扇子、脊梁骨那一溜儿……”

“行了,行了!”赵军话还没说完,就被朱大山给打断了,老头子摆手道:“你先回去吧,等我一会儿去了再说。”

“行。”见朱大山应下,赵军笑道:“那舅爷,我先回去了哈,我到家等你。”

朱大山再次摆了摆手,然后转身进了他家院子。

赵军乐颠儿地牵着小熊往家走,而朱大山进了家门,直奔他和朱江住的那屋。

进屋后,朱大山上炕打开炕柜,从中拿出一个个包袱,然后把它们扔在炕上。

在炕柜最里头,有一个小皮箱,朱大山将这皮箱拿出来时,他儿媳妇王娟进来了。

“爸!”王娟看老头儿把炕柜掏的乱七八糟的,紧忙问了一句:“你找啥呢?”

王娟话音刚落,家里回来人了,一个身高一米七左右,微胖的年轻人挎着兜子、手拿一卷电线进来。

这年轻人就是朱大山的孙子朱江。

“这是干啥呢?”朱江进来就问了一嘴,却见朱大山拿着小皮箱就要下炕。

“哎呦!”王娟笑着拍了下手,指了下朱江道:“昨天晚上你爸跟你爷叨咕,说让他给你跟小茹一人做条裤腰带。你看你爷,今天就把家伙事儿都掏出来了。要我说呀,还得是孙子,别人谁也不行!”

在这边儿,配偶之间送皮带有讲究,意思是把这人拴住,让俩人好好过日子。

说来也是巧,昨天晚上吃饭前儿,朱家爷仨坐炕上喝酒,朱爱国提了一嘴,说整块皮子给俩孩子一人做一条。应那么个讲究之余,裤腰带也能用啊!

可当时朱大山没接他儿子的话茬,知道这老头儿脾气的一家人也就没敢再提。

此刻看朱大山把工具都掏出来了,王娟不禁感叹这老头儿还是疼孙子啊!

一旁的朱江也乐了,他现在扎的这条腰带是他爸朱爱国用旧不要的,父子俩一共用了二十年,这腰带磨得都飞边子了。

“哎,爸!”王娟笑呵呵地对朱大山说:“我看我们那屋挨棚那大箱子里头,还有好几卷皮子呢,那都是你以前攒的吧?”

“嗯!”朱大山点了下头,然后提着小皮箱起身就要往外走。

“哎!哎!”王娟以为公公要去她和朱爱国那屋里,去裁制那大箱子里的牛皮,于是忙推了朱江一把,道:“儿子你快去,给那屋那箱子够下来。”….

登高够东西,就得年轻人干,朱江一听忙把兜子从脑袋上往下一摘,随手丢在炕上。

可就在朱江要动身时,却被朱大山给叫住了。

“别去啦。”朱大山皱眉道:“我有事儿,我要出去一趟!”

“啊?”王娟、朱江对视一眼,王娟诧异地问道:“爸,你不说你不给人家做活儿了吗?”

在林区,裁缝、皮匠都是稀缺职业,朱大山这些年金盆洗手真是不给外人干活了。

要不然今天给老王家干了,明天老李家来了,你干不干?干,何必退休呢?不干,就是得罪人!

于是朱大山自宣布退休以后,再没干过皮匠活儿,谁来也不好使。

所以王娟想不明白,谁有这么大的面子,能请得自己公公出山!

“唉!”被儿媳妇一问,朱大山叹了口气,道:“赵军!他来了,说让我帮他干点活儿!”

“哎呀!”朱大山话音刚落,王娟惊呼一声道:“昨天他们说二咕咚领狗出去干个老牛,整了半天是真的呀?”

“真的!”朱江在一旁笑道:“屠牛炮嘛!”

王娟对这些外号啥的不感兴趣,她只问朱大山说:“爸,他要让你给他干啥活儿呀?”

说到此处,王娟看向朱江道:“他那大张的牛皮,做皮夹克都够了吧。”

“草!”王娟没想到,她这边刚说完,她公公那边爆粗口了。

老头子瞪着眼睛,道:“他说,他家狗上山容易挨挑,让我搁那牛皮给他家狗整个甲。”

王娟、朱江:“……”

“哎呦我天呐!”王娟有些难以置信地道:“那也太败家了!”

“不是!”朱江却是皱眉道:“爷,这活儿你也给他干呐?惯的他吧?”

“你知道啥呀?”让朱江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明明是站在朱大山的角度考虑问题,却迎来了朱大山的数落。

只听朱大山道:“你少管这些事儿,我给他干活儿,有我给他干活儿的道理!”

说完,朱大山拎着小皮箱就往外走。

可刚到门口时,朱大山停住脚步,回头问朱江道:“那个……赵军家那个新房电啥的,你们都给接好了吧。”

“接好啦。”朱江嘟囔道:“都给他使的好电线,因为这个我还挨说了呢!”

朱爱国和朱江父子俩都是电工,只不过朱爱国是林场电工,而朱江是屯子里的电工。

当初朱大山到赵军家借狗护农时,就曾跟赵军许诺过,赵军新房子的电线由朱爱国和朱江负责。

老头子这么说,意思是白给干活。反正到完工的时候,赵军给这爷俩一人塞了一包石林烟。

“我告诉你哈!”朱大山瞪着朱江,道:“他家那活儿可不能有摞烂。”

“不能啊!”朱江继续嘟囔道:“有摞烂,我再给他整,行了吧?”

此时的朱江很不满意,自己亲爷爷,爷俩天天搁一个炕上睡觉。结果这老头儿出去给别人家狗做活儿,也不给自己这个亲孙子做活儿,哪有这样的?….

等朱大山走后,朱江看向王娟,皱眉问道:“妈,我爷这是干啥呀?咋这样呢?”

说完这句,朱江又补充一句道:“那赵军是我大爷家姑爷,也不至于这样吧?”

马大富是朱大山的亲外甥,跟朱爱国是表兄弟,朱江叫他一声大爷。所以此时的朱江就以为,朱大山如此是看了马大富的面子。

可王娟却冲他一摆手,道:“儿子,这里头跟你大爷没有关系,你大爷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嗯?”朱江一怔时,又听王娟点破道:“老江家!”

“啊……”王娟如此一说,朱江恍然大悟。

当初朱大山借狗护农失败后,去找江华下炸子崩黑瞎子。

结果江华被黑熊反杀,朱大山也受了伤。

这年头没有讹人的,老太太也没抓住朱家不放。

但老太太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曾到朱家闹过,不过可不是为了要赔偿,而是想让朱家给她老头儿报仇。

朱家人为此求到马家,马玲也因此找过赵军,但马玲也知道轻重,所以当时告诉赵军不用为难,愿意就去,不愿意去就拉倒。

而且这姑娘当时还是个迷信头子,听赵军一说那杀过人的黑瞎子邪乎,后来赵军自己要去的时候,马玲还不让呢。

赵军说的没错,那黑熊果然邪乎。在杀了江华后,又灭了秦强的大小舅子陶大胜。

然后屯长赵国峰请赵军到屯部商量,赵军本不想答应,但看老太太可怜,他最后还是帮江华报了仇。

虽说赵军猎那黑熊,不是受了马家之托,但朱大山也得领这个情。

因为要不是赵军出手,老太太还得到他朱家来闹。再者江华不入土,朱大山心也难安。

后来朱家是消停了,但他们就算不领赵军的情,也忘不了对江家的亏欠。尤其是朱大山,他心里始终对老太太怀有一份愧疚。

朱大山想为老太太做些事情,但自从赵军把那黑熊打死后,老太太再都没跟他朱家有过来往。平日不登门,在屯子碰见了朱家人,老太太离老远转头就走。

老太太什么话不说,但就这样才让朱大山愧疚呢。

在人类所有的情感中,愧疚是最让人难受的。

今天赵军有事相求,虽然是好说好商量,但朱大山这老头子又犟又倔,他当时都想给赵军一脚。

可朱大山忽然想起来,如今那老太太跟赵军就像一家人似的,朱大山便想自己为赵军做活儿,就算是为老太太做了。

如此不为别的,就为了心里舒服。

当朱大山来到赵军家时,赵军和王美兰都已经准备好了,一听见狗叫,娘俩紧忙从屋里出来迎接。

“大叔!”

“舅爷!”

娘俩跟朱大山打着招呼,朱大山则环顾着赵家院子,目光忽然停留在了大胖身上。

“哎呀!”朱大山指着大胖,问赵军道:“这家伙长这么胖了吗?”….

“哈哈……”赵军闻言笑道:“嗯呐,舅爷你上次领它走的时候,它刚到家没几天,这一阵子没少胖。”

那次朱大山来借狗时,大胖、三胖它们几个刚到家不久,还没被赵军拖出来呢。要不然,大胖也不会半夜跟着黑虎就往家跑。

“哎?”朱大山往周围看了看,道:“那黑瘸子哪儿去啦?”

赵军家院里狗太多了,尤其东边一排狗窝七条狗,朱大山老眼昏花的,一时间视线受阻没看到黑虎。

朱大山仔细地看了眼二黑,见这个黑狗也不瘸,于是回头问赵军道:“那狗死山上啦?”

“嗷嗷嗷……”

忽然,一阵凶狠的狗叫声自东北房角处响起,朱大山顺着狗叫声就找过去了。

“就它!”朱大山指着那冲自己嗷叫的黑虎,对赵军、王美兰道:“缺德的!祸害我家好几个小鸡儿!”

听他这么说,赵军和王美兰呵呵直乐,娘俩此时寻思的是:你家小鸡儿多个啥?它连我们家鸡都祸害。

“朱叔!”王美兰伸手向屋里指引,道:“进屋坐一会儿,喝口水暖和、暖和。”

“不得!”朱大山往左右张望,问道:“那老牛皮搁哪儿呢?我过去瞅一眼!”

赵军一听紧忙在前引路,带着朱大山往后院走。

等到了后院,看到鸡飞、鹅跳、狍子叫,朱大山眉头一皱,喃喃道:“这是干啥呀?”

再往里走,看那被张援民、王强用杆子挑起来的大张牛皮,朱大山只瞅了一眼,就转身往回走。

到了前院,朱大山扫了眼赵军家的那些狗,转头对赵军说:“小子,你可要知道啊,狗跟人不一样。人穿着衣服不得劲了,人能凑合着衣服。但狗,它可不干呐?你整老牛皮糊它身上,它上山能得劲吗?”

赵军知道朱大山这话说的不假,在三十多年后的某一天,神州各地野猪泛滥时,由于破坏了大量农田,野猪又被移出了保护动物的行列,允许各地百姓护农保卫劳动果实。

因为枪支仍处于管控中,所以那时也有人训练猎狗围猎野猪。

三十年后,各种猛犬应有尽有,但由于没有枪,所以狗的受伤率、死亡率都高,哪怕那时候的狗身体素质远胜这时候的狗,但那些狗仍很难能练出技术。

所以好猎狗难求,顶尖的头狗甚至能卖到七八万。虽说他们那些所谓的头狗比大胖都差不少,但身价可是不低呀。

这样的狗死一条,主人不得心疼死啊?

所以为了避免猎狗受伤,人们又研制了护甲。高端的护甲,甚至能卖到上万的,那都是用特殊面料制成的,多达七八层的防护,护住猎狗的咽喉、脊背、躯干两侧,然后以背带的形式固定在猎狗的身上。

可眼下这年头,赵军再有钱也不弄着那个布料啊。

而朱大山提出的问题也是明摆着的,全身的牛皮甲肯定是不行。就算把牛皮制软,狗的行动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狗不管是猎野猪,还是猎熊,除了团队配合外,主要就是凭借超过这两种猛兽的速度和灵活。

如果狗的灵活性被限制了,那这种护甲也就没啥用了。

所以赵军说护住要害,像迎头狗多是脖腔子被挑,这一挑基本上都是死。

除此之外,肋巴扇也是如此,万一挑透气了,狗也救不回来。

而赵军要护脊背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防熊抓。

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皮甲是否能合狗的身。要是布甲的话,狗起初也不会适应。

这就像家里养的宠物狗,主人给它买件小衣服,它刚穿上可能都不会走路。

但时间长了,它是可以完美适应的。

而皮甲,尤其是半身皮甲,哪怕用绳带固定,但它肯定没办法完全贴合在狗身上。

朱大山有一点说的很对,就是狗不会凑合这个东西,它如果感觉不舒服,就算人给它系得再结实,它也能把这个东西去了。

可赵军既然能去找朱大山,那赵军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

“舅爷,你看这么的行不行?”赵军对朱大山说:“咱给它整两层,里头一层是布……”

“啊!”朱大山是皮匠,他捅咕这玩意大半辈子,赵军的话还没说完,朱大山就明白了。

“你那意思,就是给狗搁里头穿个背心呗?”朱大山问了一嘴,赵军点头接茬道:“完了把那皮子跟这背心缝一起!”

“唉呀!”听赵军如此说,朱大山砸吧下嘴,道:“你这么说,这活儿可难干了。”

说到此处,朱大山转向赵军道:“你看谁家要有缝纫机还行,‘咵咵’给它一砸。”

“朱叔!”朱大山话音刚落,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王美兰,忽然开口道:“缝纫机……我正寻思买一个呢。”

朱大山:“……”

“嗯?”赵军闻言一愣,诧异地看向了王美兰。他妈要买缝纫机,他咋不知道呢?

而他们林场确实说了,准备给职工弄一批福利,但那福利都是电器,没有缝纫机呀。

对上自己儿子询问的目光,王美兰微微一笑,道:“你解娘,她说她帮我安排。”

一听王美兰提到解孙氏,赵军就明白了。

“那行!”朱大山看向院子里狗,问赵军道:“你都哪几个狗做呀?都做,半身儿的也不够。”

“舅爷。”赵军指向青龙,问朱大山道:“小狗是不是得等等。”

“那肯定的。”朱大山道:“它还得长呢?”

“哎呀……”看着院里的狗,赵军挺犯愁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偏着哪个都不好。

“这个你慢慢琢磨。”朱大山道:“一会儿走前儿,把那牛皮给我拿着,我看那毛还没刮呢。”

本来朱大山带家伙事儿来的,但到这儿一看牛皮还没处理呢。

“哎呀,可不咋的。”赵军忙道:“舅爷,要不我们刮完了,再给你送去。”….

“拉倒吧。”朱大山摆手道:“你直接把它给我送家去,完了我整吧,你别再整不好。”

牛皮肯定不是退了毛就能用,还得经过一系列的工序,但这些就是朱大山的活儿了。

“行!”赵军乐呵地点了下头,然后对朱大山说:“舅爷,咱进屋待一会儿吧,怪冷的。”

这次朱大山没拒绝,跟着赵军、王美兰进了屋。到东屋里坐到炕上,朱大山好奇地看着小猞猁,而小猞猁看见生人也不惧怕,但却离朱大山远远的。

这时王美兰端着茶缸进来,而赵军也给朱大山递上了烟。

“舅爷!”整盒的石林烟,当着朱大山的面打开的,赵军抽出一颗递给他后,愣是把剩下的全塞进了朱大山的兜里。

“赵军呐!”抽人家嘴短的朱大山,在吸了口烟后,望着窗外对赵军说:“你给它们做甲,你得考虑一点呐。往后你这狗……咱说……不能就是它们几个了。”

朱大山这话很委婉,意思是你不可能指着这些狗打一辈子围,中间它们有老死的、有战死的,还有新狗顶替进来。

所以,不能按着这些狗的身材定制啊!

“舅爷,那咋办呐?”赵军也为难,这年头不像二三十年后,那时候只要有钱啥都好说。现在则不然,找个皮匠还费挺大劲呢。

“搁你这狗帮里找。”朱大山一手夹烟,一手指着窗外道:“一百斤的狗,按着它大约摸做一个,九十多斤的做一个,这玩意换着穿呗。实在不行,你给里头背心换了,皮子再往上一缝就完了呗。”

朱大山话音刚落,屋外的狗忽然叫了几声,王美兰起身往外一看,忙回身对赵军说:“儿啊,你江奶来了。”

她这话看似是对赵军说的,其实是说给朱大山听的。

而朱大山一听老太太来了,立马慌了!

这章9千字,我这两天写,都是中间休息,这样状态能一直持续的不错。就是这么写完了,回过头不知道中间搁哪断。

行啊,就这么地吧……只算一章,不算加更了,明天再加更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