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娇鸾 > 第59章 使臣

娇鸾 第59章 使臣

作者:灿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4-05 12:26:1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傍晚时分, 姜曜和姜吟玉一同出了皇宫。

正值年关,街上张灯结彩,灯笼摇晃。长安城最近不设宵禁, 路上从年前便一直热闹。

辘辘的车轮停下, 姜吟玉手搭在宦官的肩膀上, 从马车上走下来,长身翩若惊鸿。

她素手挑起幕离, 抬头见满街金翠闪耀, 华光迷离。

一路往闹市走, 姜曜和她今日出宫是临时起意,连侍卫都没有带多少, 为的便是低调行事, 怕被人认出来。

四下都是小贩的吆喝声和喧闹声,姜吟玉将幕离稍微撩起来一角。

柔和的灯光压在她面颊上, 她的目光若流水,一一划过小贩摊铺上那些新奇的小玩意。

到一处闹市,见前方围了一圈人, 走近一瞧, 原是两方人在投壶比试。

姜曜道:“你若想去玩, 便去看看。”

姜吟玉摇了摇头,轻声道:“和你一同过去,被人认出来怎么办?”

姜曜道:“我不过去, 让吴怀陪你一同去,你将幕离放下来,不会有人认出你。”

“今夜本就是出来陪你, 想让你开心一点的。”

这话的语气好像是在哄她。

貌美的少女一身红色的绒裙, 立在树下, 半张脸如雪清透,沉默了许久,道:“那我去看看。”

姜曜点头,回身喊来吴怀,让他去陪公主一块。

小宦官正在吃花生,听到这话,连忙拍了拍手,拂去手上的花生屑,腆着脸跑过来

吴怀道:“前头除了投壶,街上还有表演杂技的。公主想看什么?奴婢都陪您一同去。”

姜吟玉道:“我都可以。”

这二人便一前一后往人堆里走去了。

乌压压的柏树下,姜曜立在那里,看到远处姜吟玉走过去,拈起吴怀递来的羽箭,摆好姿态,往远处的双耳壶里扔去。

少女捞起袖子,露出皎洁皓腕,姿态优雅。

“嗖”的一声,羽箭飞出去,准确无误地落入壶耳中。

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一阵呼喊。

一箭一箭扔出去,每一下都准准投入。这投壶的游戏,在宫中姜吟玉便时常与姊妹们玩,能一个不落地赢下也不算意外。

远处声浪愈发喧嚣,小姑娘赢了彩头,引得了喝彩,一旁的仆从也跟着高兴。

等她回来,手里捧着铜板,和吴怀说笑,声音都清脆了许多。

隔着薄薄的幕离,姜曜能看到她脸上神色比之前放松了不说,若雪色逢春,坚冰消融,眉间噙着笑意。

姜曜手挑起她的薄纱,问:“开心些了吗?”

姜吟玉一双渺渺的眸子与他对望,对他浅浅一笑:“好些了,我想再去前边看看。”

姜曜陪着她,并肩往前走。

一路上,灯火如游龙,瞧见各种杂耍卖艺的,有舞龙舞狮,喷火耍剑。

迎面走来了几个身量高大的男人,卷头发,蓝眼睛,一身胡服,走在人群中尤其的格格不入。

长安街上的百姓,对此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可姜吟玉没怎么见过胡人,目光追随着他们的背影,又因着礼仪,很快收回视线。

姜吟玉询问吴怀:“那些胡人是打哪里来的?”

吴怀看一眼后头那群人,摸摸脑袋,道:“那些好像是粟特人,最近西边涌了不少胡人来长安,好像是有什么事,具体的奴婢也不知晓。”

姜吟玉也没有再问追问,继续往前走。

走到一处铺子,小贩吆喝着卖糖葫芦。

姜吟玉停下看了一会,不用她开口,立马就有仆从上前来递铜钱。

那小贩得了铜板,在手心里一数,顿时笑开了花,再看姜吟玉的气度,以及站在她身侧的男子,也能判断出二人非富即贵。

小贩讨巧地道了一句:“公子夫人慢走。”

姜吟玉本来正和姜曜说话,她没见过糖葫芦,心中十分新奇,正也要递过去也给姜曜看看,听到这话,立马转过头,看向小贩。

那男子已经侧开身子,与其他人交谈起来。

姜吟玉感觉到姜曜投过来的视线,有些尴尬与不知所措,连忙将糖葫芦递到他手中,道:“你吃吧。”

她推着姜曜的胳膊,催促他快点离开此地。

姜曜看一眼手里那串糖葫芦:“你不喜欢吃?”

姜吟玉摇摇头道:“我就是图个新鲜,想看一看。”

那边小贩们交谈着的,渐渐地将视线往他二人身上投来。

姜吟玉柔声又催了姜曜一遍走,灯笼的光落下照在他面上,他凝望着手上那串糖葫芦,道:“这果子我吃过一回,味道还行,外面裹了一层糖浆,你尝一口,看好不好吃。”

她眼前幕离白纱被挑开了一点,光亮泄进来,那串红艳艳的果子被送到她檀口边,泛着诱人的光泽。

姜吟玉看向他。

他有着一张秀丽的面庞,眼角弧度温柔,此刻说话,声音也是温柔。

他维持着这样一个姿势,像是要喂她吃。

姜吟玉侧开雪白的玉容,不好直接拒绝,只能接过那串糖葫芦,将果子送入了自己的檀口,轻轻咬了一下。

甜蜜的果浆在舌尖融化,丝丝入扣,甜入心扉。

姜吟玉皱眉,道:“太甜了。”

话音一落,就见姜曜将那串糖葫芦送到唇边,轻咬了一下,也皱了下眉。

这副画面,让姜吟玉红晕从颈间一直烧到脸颊,她立在那里,腼腆地盯着他,唇瓣抿了又抿,小声问:“怎么能吃我剩下的东西?”

姜曜道:“吃的不是一个果子。”

然而这也足够让姜吟玉觉得羞愧。

姜吟玉看着面前的这个男子,他玉冠博带,锦衣华服,衣袍上绣着华丽的山川星辰,雍容华贵,一身雅度从举手投足间流了出来。

外人眼里的姜太子,是高高在神坛上的神仙,玉璋华姿,不染一丝凡尘,可当他被俗世灯火笼罩,也会染上人间的烟火气。

尤其是此刻,他又低头,宴宴含笑问她:“开心了一点吗?”

今夜他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她开心。

姜吟玉没做回应。

姜曜揽过她的肩膀,道:“再往前走走,带你去看烟火。”

姜吟玉跟随在身后,在二人欲走时,周围人交谈声也飘然而来。

“你说,那柔贞公主究竟是不是皇帝亲生的?”

姜吟玉身子一僵,停下步子,继续去听——

“有说是皇帝亲生的,有说不是的,我觉得倒是亲生的。你难道不知晓公主前两个夫君,一个死一个流放,是怎么被除去的?”

“不都是太子做的?”

“是啊,太子和公主的事,都被魏家三郎给抖出来了!”

那人说完这话,又道:“公主定是皇帝亲生的!这不是亲生的消息,估摸是宫里放出来的,就是为了掩饰公主和太子的丑闻呢!”

一声叱骂打断了几个小贩的议论,“胡说八道什么!”

姜吟玉扭头看去,侍卫带人上前去道:“胆敢当街非议天子,可是活腻了?”

场面一时闹哄哄,姜吟玉定在原地,被姜曜带着离开了此地。

二人往一处高台走去,一直到登上最高处,迎面冷风吹来,面纱拂开,姜吟玉心中的郁结才被稍微吹散了一点。

她朝着外面,勉强扯出了一丝笑意。

可这笑容只若娴花照水一般哀伤,哀艳若花儿快要凋零。

姜吟玉抚平胸口,藏匿好情绪。

这里是长安城最高的一座楼阁,与皇宫遥遥相望,站在高台栏杆边,能将长安城的所有繁华景象一览眼底。

高台上乌泱泱挤满了人,士兵们在一旁维持着秩序。

姜曜带她来这里看烟火,她等了一会,听到几声巨响,在远方升起,有什么东西在天空绽放开来。

缤纷绚丽的焰火如花朵盛放,照耀得人间犹如白昼,给楼阁高台洒上一层流光。

姜吟玉仰起头,那壮美的景象清晰地倒映在她清澈的眼底。

高台之上,凉风习习。

姜吟玉听到身边男男女女情绪高涨,每一次烟花升起都爆发出一声欢呼。

那焰火升起璀璨若星子,陨落又如星坠,如同银河在天空飘荡。

姜曜也在眺望远方,道:“昨夜子时之后的一场焰火,你没有看到,今日再带你来看看。”

姜吟玉将身子靠在栏杆之上,极目远眺,看那天上山川银河,飘飘荡荡,华光四面八方笼下,照得人间如天上仙境。

一刻钟后,焰火才慢慢散去。

柔风吹拂,姜吟玉心房跳跃,她去看姜曜,对他今夜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说着说着,却见姜曜的眉心皱起。

姜吟玉转头看去,远处城门之上,一簇火苗亮起,本是星星之火,被风一吹,犹如抖了火苗,火势渐渐大了起来。

身侧人捂嘴道:“城门失火了?”

也好在发现的及时,那火势没有蔓延得开,被人很快扑灭。

是烟火的火星被风吹散,引起的走水。

被这事一打断,烟火大概也不会再放,高台上众人很快就兴致恹恹,如潮水般退去。

姜吟玉在高台上立了一会,注意到城门那边围了不少人,车马将道路堵得拥挤。

紧接着,一队黑点从城门驶入。

队伍前方,骑马的骑士握着一只旗帜,迎风猎猎飘展,上面绣着奇异古怪的文字。

姜吟玉瞧了一会,实在辨认不出,问身边人:“那上面写的什么?”

姜曜看了一会,回道:“是柔兰的文字。”

“柔兰族的?”姜吟玉问,“他们怎么来长安了?”

那只队伍离开了城门,往这边走来。

道路上,人群被赶到两侧,给队伍让路,走在前面引路的是大昭的一个士兵,对其中一个男子毕恭毕敬。

这位年轻男子被众人簇拥在中央,高高坐在马上,面庞深邃,英俊不凡,气度高深,一身玄袍融入月色之中。

陪伴在他周围的一圈人,俱是胡人打扮,腰间配着着弯刀。

那队黑点很快在姜吟玉眼前放大,到达了高台下方。

恰逢有百姓走下高台,刚好挡住了他们的队伍。胡人面色不快,口中斥责。

片刻后,闹声从下方传来。

异族队伍吵吵嚷嚷,与人理论,冲突之中,情绪爆发,出手打伤一平民,这一下,顿时引爆了周遭人的情绪。

立马另一队大昭的人上前去阻拦,两方推推搡搡,起了争执。

下面剑拔弩张,眼看就要拔刀相向

姜曜准备下楼,身后楼梯先传来一阵咚咚的脚步声。

姜曜和姜吟玉齐齐转头,见吴怀气喘吁吁跑上来。

“殿下,北凉国的使臣团到了!他们和我们的人马起了一些冲突!”

姜曜颔首表示知晓,拾级而下,姜吟玉紧随其后,也走下台阶,一边问吴怀:“北凉国?”

吴怀道:“西边诸多小国,每隔四年来一次的朝贡觐见,今年北凉国是第一个到的。”

姜吟玉点点头,提着裙裾走下台阶。

风吹过,衣袂飞扬,素纱飘飞,露出少女的一张侧颜,姜吟玉伸出手,将被吹起的幕离重新放下。

然而她一抬眼,就撞入一双湛蓝幽深的眸子。

坐于马上的男子听到动静,朝她所立之处看来。

少女的珠宝般的眸子,目中光亮盈盈,与他相望,视线若清水相接。

帘子落下,阻隔了二人对望的视线。

吴怀在她耳畔提醒道:“这是北凉国的二王子。”

北凉国,是与大昭接壤的一西域古国,人种多是柔兰人与鲜卑人。虽立于西北,与大昭相邻,两国几十年来,却一直维持着友好的关系,不像其他周边民族,边陲时常产生摩擦。

北凉国水土丰茂,粮食丰收,男儿们又个个生得魁梧体壮,英武不凡,草原上打下了半壁江山,在西域诸多小族中,算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不能轻易撼动。

姜吟玉听到北凉国的名号,知晓这是友邻,问吴怀:“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那边北凉国使臣和大昭的百姓起了冲突,两方被太子的便服的侍卫给拦了下来,场面暂时维持住了。

北凉国使臣口中骂骂咧咧,会汉话的胡人走上前来理论。

“我们是西边来的客人,受你们大昭的皇帝邀约前来,你们竟敢这样当街就羞辱我们?”

不怪刚刚百姓就和他们起了冲突,实在是大昭百姓对西域诸族怨恨已久。

那使臣怒斥:“我们是北凉国来的!”

这下,人群中骚乱声渐渐小了下去。

百姓们也知道北凉国,更知道北凉国和大昭关系好,一直是友邦。

那使臣见周遭对峙的百姓气势弱了下去,冷哼一声,又对姜曜的手下道:“将你们的车马从道上带走,我们要过这条道。”

便服的手下道:“这道路这么宽敞,你们的车马都不能过?”

使臣团问:“你们知晓这坐在马上的人是谁吗?是北凉国的二王子!”

侍卫们也准备亮出身份,才走上前去,被姜曜喊住,“给他们让道。”

众人被这一道声音吸引,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高台下一道身影走来,男子身形如鹤影,孤高风雅。

天地间喧闹在这一刻停下。

使臣团打量着来人,姜曜笑道:“既然是北凉国的王子,那便是大昭的上宾,我等自然是要为让道的。”

“回来吧。”

侍卫看一眼使臣团,很快就都退下。

僵持的场面这才终于缓解了。

而那时辰团中坐于马上的尊贵的王子,看一眼姜曜,手搭在肩上,做了一个礼节。

他用标准的汉话道了一声:“多谢。”仿佛并未认出姜曜是谁。

姜曜颔首应下。

使臣团车马再次往前走,车轮滚动,而他们中有一汉人,一直盯着姜曜的脸,盯了许久,他面色一变,忽然下马。

周围的胡人被他这一举动弄得不解。

那汉人是大昭派去西域的旧臣,在北凉国也有一定的地位,极其受人尊重。

只见他走到姜曜面前,抱拳行礼道:“见过太子殿下。”

胡人车队再次停下,个个人脸上露出诧异的神情。

不止是胡人,“太子”这个名号,犹如一记重锤,敲在众人耳膜上,周围围观的百姓震惊,顿时跪下一片一片。

“见过太子殿下——”

北凉国使臣团不明所以,但很快也随之作礼,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做最高的敬礼。

在这样的场合见到太子,无疑是出人意料的。

北凉国的二王子弥舒,从马上翻身下来,上前来握住姜曜的手,情绪略显激动,口中操着胡语,过了好一会,才在身边人的提醒下,酝酿好汉话。

“大昭的太子殿下,我代我父王来长安,向您表示我们最真诚的敬意。”

姜曜笑着揉揉他肩膀,道:“王子来得这样早?怎么不提前派人来知会一声,好让我们做好准备,今日实在有失远迎。”

弥舒心情写在脸上,深邃的面庞上浮动笑意,和姜曜一见如故。

姜吟玉立在高台旁,看着那二人谈笑风生交谈,从高台最后一节台阶上走下。

有太子的侍卫上来,说带她先离开。

却听身后有人的声音传来:“这一位姑娘是——”

说话者是那汉朝的旧臣,他朝姜吟玉身侧走走来道:“臣出使西域有五六年了,朝中有些人已经记不清面貌了,但对公主印象颇深,公主还记得臣吗?”

这话一出,众人的目光又往姜吟玉身上看来。

只见得那女子藏于白纱之后,容貌如云隐藏,但仅仅从她的身段来看,便知晓是一个美人。

姜吟玉自然认出了此人,自己十一二岁时,听说他被派去西域,还请帮自己去河西兰家和外祖捎带几句话。

然而大街之上,这么多道目光的注视下,姜吟玉不能回应,在侍卫的护送下大步往外走。

那臣子已经出声,拜道:“见过柔贞公主——”

周围静默了一瞬,旋即犹如水滴如油锅,沸腾喧闹起来。

“柔贞公主怎会在此?”

姜吟玉身子一僵,在四下人纷纷的议论声中,快步往外走。

正月的第一日,柔贞公主与太子夜间出游,同游长安城,为使臣团人撞见,相传举止亲密,其中情状,莫可言说。

正月初二,未央宫。

皇帝大清早下早朝,走进宫殿,盛怒之下,面色阴寒。

姜吟玉早早就来了宫殿,在内殿等他。

“陛下!陛下!”

宫人在一旁劝道,扯着皇帝的袖摆,让他冷静一点,被皇帝一把甩开。

见到姜吟玉,姜玄一把将折子往她面上甩去,骂道:“让你不要和你皇兄走得太近,你偏偏要走!本来那些就是捕风捉影的流言,现在你二人被那么多人当街看着在一块,要朕怎么帮你们瞒着!”

姜玄一个男人,发起火来手上没有轻重。

那折子就直接劈头盖脸砸过去。

周围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连姜玄看到都忍不住停下了动作。

少女的肌肤白嫩,本就容易留下痕迹,这么一砸,立马几道红痕就出现在姜吟玉脸上。

姜吟玉素手捂着眼睛,缓了一会,走到他面前,轻声道:“是我昨夜心情不好,非要求皇兄便带我出宫去散散心,此事与皇兄无关,请您不要责怪他。”

皇帝撩开袍子坐在炕上,看着面前的小女儿。

昨夜大半夜,姜玄已经歇下,后被喊醒,被告知了自己一双儿女在外同游被人撞见了。

听说二人一同登上了鹊仙台看烟火。

那楼什么地方!都是那些男男女女,没成亲过,暗中勾搭,喜欢去看的!

使臣团入京本就是大事,恰巧撞上了他二人,这事简直不让人知道都难。

也就经过一晚上的发酵,今日早朝之上,便有人拿此事作筏子,开始攻讦公主,逼着姜玄给出一个回应。

皇帝指着她,拍桌道:“不听话!你就那么喜欢你皇兄吗,非要时时刻刻都和他在一块?你还为你皇兄狡辩,朕问了,是他带你去的!”

“你俩昨日是不是还抱在一块了?”

姜吟玉摇头道:“我们没有抱在一块。”

姜玄道:“真没有假的没有?”

“你知不知晓父皇为了护着你压力多大?你逃了两次婚,外人对你指指点点,还在质疑你的身世!你皇兄革了魏家多少人的职,要不是你皇兄在压着此事,还不知道闹成什么样子。”

“现在西北有战事,南边又有战事,你皇兄忙得不成样子,应接不暇,你还敢给他添乱?”

姜吟玉道:“是我的错。”

皇帝气喘吁吁,可看小女儿跪在那里自责,又忍不住拉她起来,将她抱在怀里,道:“你怎么就一定要惹出祸来?”

姜吟玉心里愧疚,从昨夜回来后,就一直不能安心。

姜玄抚摸女儿的背,道:“过段时日,再忍忍,流言就会过去了,你就待在宫里,谁敢说你一句,父皇就去割了他们的舌头。”

他怀中的女儿安静极了,一言不发,目中又含着水光,哀哀楚楚的样子,瞧着让人心碎。

“父皇,我想搬来您的未央宫住,可以吗?”

姜玄疑惑:“披香殿住得不舒服?”

姜吟玉点点头,将头埋在他肩膀上,轻声道:“我只是想父皇了,很久没和你好好相处了。”

皇帝也没有多想,更不知道姜吟玉这样是为了躲姜曜,总归女儿愿意和他亲近,他心里还是乐意。

这段时间瞧见她瘦了一圈,也心疼不已。

他缓和了声音,道:“那你就搬来未央宫,正好朕也能盯着你,不许和你皇兄见面。”

姜吟玉照做应下。

皇帝松开她,看女儿抹了抹眼泪,一身红裙往外奔去。

他手撑着额头,头疼不已,叹息一声。

殿内幽寂,他问身边的老宦官:“朕要不要去见兰昭仪一回?”

老宦官一愣:“陛下见兰昭仪做甚?”

姜玄闭了闭眼,口中喃喃不清,“现在这个局面,朕也不知该怎么办了……”

香炉里一缕青烟升起,随风飘散到窗外。

姜吟玉回到回了自己的披香殿,很快收拾好了衣物首饰,带着侍女来到了未央宫住下。

如皇帝所说,这段时日,姜曜确实忙得脚不沾地,连连的战事动摇着大昭的根基,今早下朝之后,姜曜就一直在前朝和武将们商量着对策。

也因此姜吟玉才能得到机会,来未央宫见皇帝一面。

她将东西搬到皇帝这里,不免地猜想姜曜会不会来和皇帝交涉。

果然午后,姜吟玉就撞见了他。

姜曜朝她颔首示意,之后进殿,闭着门,父子二人交谈了许久。

一直到傍晚,那扇紧闭的殿门打开。

姜曜看到她,上来对她道,这段时间,她就住在这里,他会有空就来看她。

姜曜道:“最近朝中事务比较多,无法照应你,我很快就会将这些都处理好的。”

姜吟玉“嗯”了一声,勉强和他笑了笑,大概也猜到皇帝和他说了什么。

她回到自己的寝殿坐下,拿起梳子给自己梳头。

侍女走上来,帮她梳妆,道:“公主,就到快到万国朝贺了,陛下方才传了旨意来,说那一日,让您也与他一同出席。”

姜吟玉问: “父皇让我也一同去?”

“是啊,公主您本就是陛下最宠爱的女儿,这样的场面,您不陪驾在侧,谁陪驾呢?”

白露将姜吟玉听到消息没怎么开心,伸手握住她的手腕,道:“奴婢知晓公主在忧心什么,您放心,公主伴驾,断不会有人敢多说什么。”

姜吟玉素手挑着妆奁中的珠花,浅浅一笑到:“我是公主,父皇让我出席,那我自然是要去的。”

她只是不知外面这样风声鹤唳的场面,到何时才能结束。

白露见公主心情稍微放松了一点,长松一口气,问:“那公主那日想穿什么式样的衣裳?”

姜吟玉想了想,道穿那件雪雾霓裳的罗裙。

眼下出了东宫,也不全然没有好事,现在她终于可以与母妃见面,谋划怎么将母妃救出来。

她答应过母妃会有朝一日救她出皇宫,日后若有机会便带她回西北。

一连十多日,陆陆续续,有西域使臣的团到了长安,一同住在皇宫之外十里的舍馆之中。

到了朝贺这一日,西域一些小族的可汗,按照惯例,来皇宫觐见。

之后皇帝先驱一旄骑出城门开道,在宫人的伴驾下,出皇宫,登上长平坡,迎接诸多等大国的使臣,接受参拜。

侍卫严阵以待,穿戴盔甲。

当皇帝的身影出现在渭桥之上,众人高呼万岁。

天子走于渭桥,左后侧方立着太子,清俊贵美,着绯红朝服,绶带上玉环折射耀眼的光芒。

众人呼声更高。

立于暗地之中的魏家人,高高遥望那道身影。

如今王室衰微,宫廷黯淡,王为人不尊,而他姜曜,依旧有能力让西方诸多部落跪拜。

万族来邦,看得不是皇帝的面子,而是看着姜太子。

魏家人联想这段时日被皇室打压,犹如苟延残喘之人,心里压着一口气。

等看到皇帝右侧的人,更是一口气都提不上来。

柔贞公主,着翠珠,佩步摇,一身霓裳,如依偎云雾而出。

渭桥之下,街头巷尾,早就流传着公主的美貌,今日瞧见,人皆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甚至能听到公主发间步摇碰撞,发出的清越声。

太子与公主立于皇帝身后,一沉稳从容,一极致柔媚,目不斜视,好似全然未受外面的话语影响。

朝贺结束,一辆华盖玉辂马车,停在渭桥之下。

众人亲眼瞧见,三人先后登上马车,公主在上车前,脚步不稳,身子微晃,被太子伸出手扶住肩膀。

轻轻的一下,二人手臂相贴,又很快松开。

马车驶去,仪仗跟随在后,盛大巍峨。

一直到仪仗远去,消失在道路的尽头,道路上行人还在议论着朝贺。

太子和公主亲密相处,皇帝对此熟视无睹,这二人究竟什么关系,公主是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

这些议论声自然也传入了有心人的耳中。

北凉国众人也翻身上马,在动身之前,那北凉的大臣叶护,道:“大王在来之前,交代过王子的话,还记得吗?”

北凉二王子看他一眼:“记得,父王让我带一位大昭的公主回去。”

大臣询问:“那今日诸多公主都有出席,王子看中了哪一位?”

北凉国王子湛蓝的眸子里浮起笑意,看向远方,“来娶,自然是最娶尊贵的那一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