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娇鸾 > 第75章 和亲

娇鸾 第75章 和亲

作者:灿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4-05 12:26:1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塞北的气候干燥, 阳光充沛,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姜吟玉在这里见到了外祖父以及亲舅舅,兰家人热情好客, 她一来, 便全都围了上来, 簇拥着她和兰昭仪进屋。

兰昭仪情绪本来已经稳定, 在见到兰家人后,再度崩溃,泪水止不住涌出, 扑到自己年迈的父亲怀里,声泪俱下, 诉说这些年发生在她身上的种种。

她离开时, 尚不过二十的少女,等再回来,家中母亲已经不在, 只留两鬓斑斑的老父。

堂中的兰家人,听到兰昭仪过往, 皆为之动容,又不免震怒,接着看向姜吟玉。

兰家外祖直接拉她到身边来,询问她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姜吟玉如实回答,兰家外祖颔首,称若非是她搜寻线索,找到还活着的兰昭仪, 一步步谋划将她带出宫, 恐怕兰昭仪现在还被困在宫里。

哪怕兰家人面对着这种情况, 也得耗费许久心神, 才能将兰昭仪带出来。

兰家人夸赞有加,却在得知,她要西去北凉和亲时,表示坚决的反对。

姜吟玉道:“弥舒帮了我很大的忙,没有他,我就不能成功救出母妃。”

她笑道:“何况北凉和大昭国界离得这样近,若是我收到了委屈,到时候发信一封,来向外祖和舅舅求助,你们一天一夜就可以到北凉见我。”

她笑容甜润,一颦一笑都带着生动灵气,让人想到了那盛夏枝头鲜妍的果实。

在来的路上,她已经说服了兰昭仪和表哥,如今也能说服兰家人。

兰家外祖和兰家舅舅相互对视一眼,他们这里消息闭塞,许多京城的事都不知道,比如外界有关公主和太子的流言蜚语,最多只知晓公主逃了两次婚。

兰家外祖又道:“你可知嫁给胡人意味着什么?”

姜吟玉道:“我都知道。”

她剖心自述了良久,直到不得不将自己和太子的事托出来,兰家人才陷入了沉默。

唯有和亲,才能解流言。

兰家人不愿,可听姜吟玉道:“从离开长安后,我每一天都很开心,外祖,舅舅,我是愿意去和亲的。”

兰家外祖道:“若弥舒能做到他保证的一样,那或许可以一试。北凉与大昭一直是友邻,也没有那样民风不开化。”

兰家舅舅走出来,道:“不管如何,兰家人都是你的后盾。这西北一带,我们兰家也说得上话,定会护你无恙!只不过,送亲一事,本该由你亲兄长来做,现在无人,到时候就让你表哥来给你送亲,如何?”

兰澈道:“我会将表妹好好送到北凉。”

姜吟玉展露笑容,向兰澈道谢。

接下来几日,姜吟玉都住在兰家。

兰家人的热情好客,直率且包容,让姜吟玉久违地卸下了沉重的心防。在这里,没有皇宫的迂回,只有纯粹亲情,她好像第一回到感受到了归属感。

河西的日子,自由且散漫,她一边和兰家人四处游玩,一边等着弥舒的人来与她汇合。

这日,天光清朗时,姜吟玉穿着一身郁金色的长裙,骑着马,去北边看花海。

三月温度尚寒,但已经有花蕾初绽,少女穿行在花海之中,五彩缤纷的花朵拂过她的罗裙,在阳光照耀下,熠熠闪着金光。

姜吟玉牵着白马,穿行在花海中,浅草才没过马蹄的高度。

她择了一朵浅橘色的野花,别在耳朵后,想起自己忘记带小镜子,也不知道戴了好看不好看。

她手揉揉马首,给白马顺毛发,听到身后传来男子的呼唤:“表妹——”

姜吟玉转头,看到兰澈朝她招手,立马扬声道了一句“我来了”,翻身上马,朝他驰去。

等奔到他身边,姜吟玉才发现远处还有一人。

那是一个中年男人,身穿轻甲,修长健壮,年纪绝对不小了,身上流出的气场却让人忽略了他的年龄,他双目炯炯有神,英姿勃发,连带着胯下的战马,都流露出的强大的气场。

不知为何,姜吟玉总觉得他扫过来的一眼,让她产生了一很熟悉的感觉。

表哥与她介绍道:“这位是镇国大将军。”

镇国大将军的名号,如雷贯耳。戍守边关十几年,不让外族人侵犯疆域,更是身份尊贵,是当今皇后的兄长,太子的亲舅父。

难怪姜吟玉觉得他这样熟悉,容貌气度,都让她想起了太子。

姜吟玉在马上做了一个礼,“见过大将军。”

韦大将军伸出手,道:“公主不必客气,您是君,我是臣。”

他浅浅一笑:“真没想到公主这样大了,我还记得你少时还跟在曜儿后面玩,跑着让他抱你的呢。”

姜吟玉被这么提起过往,不好意思地理了理碎发。

兰澈问:“大将军今日来卓其山,也是来看花海的吗?”

“不是,”大将军面容松动,露出笑容,周身疏离之色顿消,“今日来,带一点花回去给夫人。”

兰澈意味深长“哦”了一声,打趣道:“大将军和夫人感情还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好啊。”

韦将军友善地笑了笑,勒着缰绳,从奴仆手中拿过了花,插进身侧箭筒里。

走之前,他又看向姜吟玉,道:“柔贞公主,给您赐婚和亲的诏书已经送到西北了,回去看看吧。公主为两邦之好,孤身前往北庭,塞外将士莫不动容。想来两国友交,日后必定西北安定,天下大安,世世昌乐。”

他所说确实是实话,军中士兵,听闻朝堂要派遣一位公主和亲,来稳固边疆,皆惋惜动容。

大将军说完后,策马离去。

兰澈道:“诏书到了,回去看看吗?”

姜吟玉将采摘的花收好,点了点头。

二人策马扬鞭,肥硕的骏马在花海里驰走,扬起飞溅的五色的尘土都是五色。

路上,兰澈对她道:“老将军战功赫赫,威名远扬,与夫人琴瑟和鸣,然而生下来的几个儿子,却都没有继承到他的长处,于行兵打仗上,毫无天赋可言,大概唯一得他真传的,便是太子殿下吧。”

听到“太子”二字,姜吟玉手不自觉地握紧了缰绳。

兰澈道:“外人都道,当今天子,不肖其父,不肖其母,唯独肖像其舅。这二人,在处事风格、性格上,确实格外的相像。”

究其原因,还是当年,太子十六岁来西北边关历练,由大将军手把手教养。

姜吟玉默默地想了想,还好外甥肖舅,若肖父皇,那大昭真的可能就要亡在他手上了。

二人回到了兰府,一进门,便有人迫不及待围上来,姜吟玉从她话语中,迅速捕捉到信息——

与和亲的赐婚诏书一同送达的,还有北凉王子弥舒的信。

弥舒已经到了河西,在城门外等她,特地给她送来了出嫁的嫁衣。

姜吟玉手抚摸上裙摆,嫁衣是棉制的,虽比不上皇宫中的绸缎,形制却极其好看,可以想见穿上身之后,何其的衬托腰身。

她扬起笑容,前两次的婚约并非她所愿,唯独第三次,是她自愿意求嫁。

不是因为嫁的人弥舒,而是她不再受拘束。

兰家人道:“三日之后,北凉王子在卓其草原等候公主,到时候他带公主一路北上,等到了王城,再与你举办婚典。”

窗外刺眼的阳光照射进来,姜吟玉望向窗外,从未感觉像这样的轻松。

这一刻,她忽然想到了姜曜,也不知道他收到自己的送去信没有。

姜吟玉能猜测到他的反应,没有再往下想,道:“三日之后,送我出城吧。”

太阳东升西落,到临行前一夜,姜吟玉与兰昭仪同榻共枕。

兰惜与她说了大半夜的话,叮嘱姜吟玉与夫君好好过,若有委屈,就发信回兰家。

至于她,会继续寻找姜吟玉生父的行踪。

于兰惜而言,在经历十几年的暗无天日的折磨后,还能心存一念希望活下去,已算坚韧至极。

姜吟玉看母亲柔和的眉目,心中最担忧的事也放下,钻到她怀里。

西北的天格外澄澈,湖光如镜,倒映着水面。

三日之期已到,公主即将远嫁。

为公主送行的人群,来到了草原外。队伍最前方一道红色的身影缓缓走向草场。

一线之隔的对面,北凉的迎亲队伍,绵延几十丈。

北凉王子弥舒,坐于马上,着红色胡袍,神采奕奕。

今日虽不是正式的婚典,气氛却无比庄重。

北凉人嘹亮的歌声响起,漠北的孤雁,在瑟瑟的冷风中翱翔天际。

姜吟玉一步步,朝着边陲边线走去,长风吹起衣裙,她发间的金钗坠地,鬓发堆云滑落。

风拂过,马头琴声悲壮如同呜咽。

身后传来哭泣声,姜吟玉回眸,见兰昭仪眼中带泪看着她。

从这一刻起,她就再也不能回头了,家园已在身后,唯有前方才是她的归宿。

草场连天,姜吟玉眼里涌起泪珠,穿着红裙,一步一步走向塞外,心里悲郁之情喷薄而出,强自压下,脸上露出笑容。

琵琶声缠绵,不知何人,吟唱起汉家的歌谣——

“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我所思兮在汉阳。”

“可怜着尽汉宫衣。”

宣启二十三年春初,帝第十四女柔贞公主,嫁北凉和亲,结两国之好。

钦天监占卜,大吉。

春三月初,吴王境内,夫椒郡。

太子陈兵吴国城外,兵临城下,驻扎安营,准备进攻。

一场大仗后,太子回军帐,将身上轻甲卸下,脸颊上汗水与血迹,顺着他的鬓发一直滑落到下颌。

他收拾都没有收拾一下,直接走到沙盘旁,继续和军官议论战术。

一直到夜晚,帐子中人才陆续离去。

人走后,姜曜还独自一人立在沙盘边,在脑中推演排兵布阵的方略。

他走回案前坐下,拿起杯盏,抿了口茶。

桌上堆放着各种杂乱军报与地图,太子在外作战,士兵不敢趁着他不在,随意动他的桌案,只能由着那些信件堆叠成山。

这会士兵见姜曜回来了,上前道:“属下帮您收拾一下桌子,可以吗?”

姜曜颔首,一边与从外面进来崔副将交谈。

南方还在下雪,信件要在路上往往耽搁许久。故而这些日子,姜曜没有收长安寄来有关姜吟玉信,也并未放在心上。

谁想这回,小士兵却从一堆军报中,抽出了一封薄薄的信封,正是从长安送来,上书“太子亲启”四字,字迹清婉扬灵。

小士兵握着信封翻看了翻,正准备问太子要不要留下,见太子目光已经停留在了那封信件上。

士兵识相地双手呈上。

姜曜问:“何时寄来的?”

“约莫十日之前了,那时局势焦灼,殿下无暇顾及来信,信件就被一直压在了最底下。”

姜曜接过信,手指将信笺取出。

信是姜吟玉写的,上面说要去和亲,离开长安,也是她亲口承认的。

姜曜看完信,面色沉静,将信件塞回信封里。

帐子中人猜不出太子的情绪,却感觉到有一股无形的冷寒之气散开。

士兵道:“还有一事,今日长安发信来,说陛下已经同意柔贞公主和亲,她人已到北凉。”

一旁的崔副将,最近或多或少听到了关于这二人的谣传,闻言一惊,赶紧看向太子。

可太子只是气定神闲地坐在那,仿佛是在盘算诸如下一次该怎么攻城一类事。

越是沉静,越是透露出一丝诡异,他面色玉白,瞳孔冷黑,手扣着桌案,周身的气场强势。

近些日子来,他手段的越来越狠决,几乎是摧枯拉朽势地行军,打得五国联盟毫无还手之力。

在这沉默难捱的气氛中,崔副将终于听到太子开口:“战事还有多久结束?”

“最少还有一两个月。”

崔副将怕他这次又要为了公主回去,道:“殿下就算以最快的速度推进,也得至少一个月。”

太子嗯了一声,道:“好,便继续按计划进军。”

崔副将一愣,“那公主去……”

姜曜淡淡道:“她要和亲就去。”

有些事,她非要自己去看看,将自己撞破头,弄得千疮百孔了,才会死心。

但他有的是耐心和她耗。

她逃一次,他就捉一次。逃一千次,就捉一千次

姜曜手不动声色叩打着桌案,唇角噙着一抹笑意,不再是温润如玉的笑,而是那种透着自嘲的薄凉冷笑。

他抬起手,将那份长安寄来的信,扔到一旁的火盆里。

清隽的字迹,在熊熊烈火下,迅速被吞没,烧成了灰烬。

很快就只剩一点星火屑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