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视频通万朝,开局剪辑千古一帝! > 第295章 诗圣之路,就此终结

视频通万朝,开局剪辑千古一帝! 第295章 诗圣之路,就此终结

作者:星星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4-06 20:40:42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这一刻,杜甫是振奋的,也是释然的。

先前的憋屈,苦闷,烦恼,一扫二空。

他能正视投影上的内容与命运了。

即便是先前所说的,建个茅草屋,房顶还被干没了,他也能淡然的看之!

李白也是面色复杂的道:“杜甫兄的诗圣之路,真是艰辛啊,但好在,最后还是成功了。”

李白真心的为杜甫感到高兴。

投影上,高阳的声音响起,但所有人也知道,关于杜甫的事迹,也即将走到终结,因为彼时的他已经快要五十了,而他去世的那一年,便是五十八岁!

盛唐的诗人,以及后世的诗人皆是看着巨大的投影,这一刻,心神恍惚。

这时,高阳的声音继续响起。

“回到从同谷南下去成都的这一年,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杜甫有好友在四川当官,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经典且无错,在这,我们的杜大叔终于迎来了一段安逸的时光。”

“虽然还是有些惨,但相比之前的野人生活,这无疑好了太多太多。”

“虽然也见识到了人走茶凉,不少官场朋友在落难时候断了关系,有些悲凉,但现实也算好事,毕竟这种朋友也算不得朋友。”

“在成都的生活好了,杜大叔的诗句也变的格外温柔,”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甚至是一场春雨都让大叔你感到无尽的温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听闻战乱被平定的时候,狂喜之下直接大笔一挥写出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快意之句,所以什么现实主义诗人,不存在的,只要大叔你想写,狂放之句,田园之诗,都不在话下!

“虽然在这期间也的确有茅草屋的房顶被一场大风给掀翻的悲惨事情,但大叔总体的日子还算潇洒。”

“但好景不长,命运是他的一生之敌,没过几年,大叔的高官朋友严武病逝,成都的生活逐渐变的艰难起来,吃不饱的日子又来了。”

“于是,765年,大叔只好带着一家离开成都,顺江而下,希望返乡,在历经好友死亡之后,又有名篇,一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见一斑!”

“星空低垂却见平野广阔,大江奔腾方显月随波涌,这和此刻的漂流日子和晚年的落寞直接对上了!”

“可见大叔此刻的笔力,已然到达了巅峰!”

“但接下来的日子,也十分不顺,大叔辗转重庆,乐山,连续的奔波让他疾病缠身,投奔夔州都督的时候,已经无力前行,此刻的他深受肺病的困扰,风湿,风痹这些疾病更是让他痛苦不堪。”

“我们的大叔……也走到了暮年,走到了快要离世的日子……”

伴随这一句,万朝众人都忍不住的有些感叹。

有些不忍。

高阳低沉的声音继续响起。

“又是九九重阳节,老发斑白的杜大叔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彼时正是深秋,秋高气爽,从白帝城往外看去,只觉得山川之绵延,天空之激荡。”

“这一刻晚风带着深秋特有的凉意吹过,群山之中众猿哀啸,沙渚上飞鸟还巢,金黄的落叶悄然洒下,漫山遍野,四处一片凄凉,滚滚而流的江水一泻千里……”

“大叔只觉得深处天地悠悠,他站在白帝城外最高的高台之上,吹着凉风回首往昔,年少时候的洒然不羁,穿着裘衣,策马长奔,多么惬意潇洒,然后便是十年长安求职,丧子,被贬,野人……”

“一幕幕的记忆蜂拥的朝着他奔腾而来,在历经一生苦难的折磨之下,在千般沧桑,万般感慨之下,大叔挥笔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也被称为“古今独步,七言律诗第一”!”

“这首旷世之作品,便是《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高阳略微低沉的声音之下,这首登高响彻在万朝之中。

有前朝诗人闭眼细细的揣摩之后高声道:“此诗的确乃是七言律诗第一!此诗名不虚传。”

有后世诗人忍不住落泪低声道:“《登高》之诗,字字泣血,每每读来,都让人忍不住的落泪。”

高阳的声音继续。

“猿啸哀,物之悲戚,“鸟飞回”,情之犹疑,“无边落木”,景之萧瑟,“不尽长江,”心之触动,“万里”是离家之远,“悲秋”是当下之惨,“作客”是漂泊异乡,“百年”是人生迟暮,老发斑白,“多病”是人之将死,“独登台”是四下无亲朋,最后只剩“艰难”“苦恨”“繁霜鬓”和“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道尽了大叔的一生,却也是字字泣血。”

“这一首《登高》让人恍惚之间好似想到了那个《望岳》的少年,曾经梦想无际,星空云海,只觉此生必要一览众山小,于是从此,夙兴夜寐,南墙可撞,十年可等,四海可游,但却落得一个百年多病,艰难苦恨,何其讽刺?”

“768年,杜甫知道时日不多,决定叶落归根,于是返乡,在路上又写下了被后人认为唐五律第一的《登岳阳楼》!”

“770年,洞庭湖一叶风雨飘摇的小船上,彼时,江水平静,刺眼的阳光映射的江面一片灿烂,大叔累了……他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

“在梦中,他梦到他的父母妻女全都围在他的身边,就连饿死的小儿子也是乖巧的呆在他的身边,所有的人生过客,在这一刻,悉数登场。”

“公孙大娘在他面前起手舞剑,一如当年之飒爽,李龟年登台高歌,卫八处士,高适大笑着朝他拥来,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严武提着在成都每每带来的一挂肉对他嘘寒问暖,李白在不远处对他端起了酒杯,对他飘然喊道,

“杜兄,许久不见,当饮三大白。”

杜甫笑了,笑的无比灿烂。

“江川变幻,往日走马观花,梦外是他的一生苦海,梦内是他的炽热山河。”

他沉沉的睡了过去,却再也醒不过来,杜甫,享年五十八岁,病逝于孤舟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