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 第六十四章 艺术就是爆炸

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第六十四章 艺术就是爆炸

作者:我是六只鱼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2-07-24 19:17:4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然后准备好各种蒸糕,炸糕,油糕等各种贡品,米酒,鞭炮,王满银带着老婆孩子去祭祖上坟,这已经是简化很多的做法。

罐子村王家从王家村分家之后,世代生活在罐子村,王家村的那边的老坟,王满仓这个事实上的王氏族长,带着少数人代表着罐子村过去就行。

王满银在王家排不上号自然不用过去,王满银就从拔贡这代祖宗开始祭祀。

然后到了第一代二流子,王满银爷爷这一代,这一脉就开始变成单传,虽然爷爷抽大烟败了家,但也给王满银留下了贫农的身份和三口大石窑,还是值得感谢一番的。

最后就是二代二流子,对于父亲,王满银基本没有什么记忆了,并没有什么难过。

王满银记忆深刻的自己的母亲,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就离开了人世。没有享过福,没有看到王满银结婚生子,不能说不是一大遗憾。

祭祖回来,时间也就差不多到了中午,三十的中午不是重点,炒了一份羊肉,配着蒸糕,油糕的吃了一顿中午饭。

猫蛋和狗蛋早等不及了找小伙伴一起玩耍,王满银带着两个孩子出去,在村里逛了起来,最放心不下的还是羊群。

过春节期间生产队大部分的劳力都安排休息,因为不用放牧,事情少了不少,王满银又喜欢休息,看管羊群的事情就安排给了队上困难的人家,让他们多挣一些公分。

事情不多,也就喂养和清理羊圈,其他技术相关的工作,都是交给李来顺来解决。

是一份好工作,但是王满银还是更喜欢春节休息,找了李来顺聊了几句,约好了喝酒的时间,王满银就继续在村里闲逛。

遇到关系好的都聊几句,半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最后拉着想跟着村里大孩子,去炸粪坑的猫蛋和狗蛋回了家。

村里孩子就是这么皮,鞭炮都不能好好放,总要炸点什么,难得孩子们小小年纪,就懂得艺术就是爆炸,都是干粪王满银就没有阻止,过年了,不听着有几家孩子哭,总觉得缺点什么。

就跟团圆的时候,家里没有孩子不够热闹一样,讲究的是一个氛围。

“猫蛋,狗蛋,你们两个过来,今天给你们刚换的新衣服,出去就玩了这么点时间,怎么就是变成了这样,衣服这么脏,明天别人都穿新衣服,你们穿什么?”

猫蛋和狗蛋回到家,就受到了兰花的教训,小孩子哪里穿的了干净衣服,就说玩个捉迷藏,哪偏僻往哪里藏,教训一下也是有必要了,多强调了衣服有脏和很脏的区别。

“都是尘土,外面的罩衣洗一下,搭在灶台旁边,不耽误明天穿。”

还好王满银把两个人救了回来,真的跟着炸粪坑去,两个人可能要吃顿竹笋炒肉。

兰花教育孩子还是有一手的,怎么都是经过了孙家三个的练习。

农村嘛,家长事情都多,孩子不听话打就行了,区别就是打的轻和重的区别,狗蛋这么大哪能听得懂,理解了那么多道理,肯定能记着肉疼的滋味就是了。

打孩子王满银还是看不下去的,兰花也不是能下得去手的人,再生气最多也就是不轻不重的打几下。

王满银带着孩子们出去的时候,兰花也没有闲着,闻着屋里的醋味,王满银就知道是打醋炭,是一种陕北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但是实际上醋的真实效果是可以消毒。

陕北这边除夕特有的风俗还有很多,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

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

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

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

当然了这都很米家镇的阴阳先生一样,都是根据生活的经验来做推断,冬天如果雨多,雪多,庄稼不缺水,自然会有一个好收成。

还有一些对来年的生活的希望,和祝福的意思在里面。

封建迷信肯定要不得,但是这些习俗,算是陕北这边的习惯,还是正常的保留了下来。

回来之后就忙着做年夜饭了,主厨还是兰花,兰花做菜的时候,王满银就帮着看孩子烧火。

王满银也做了一道糖醋鱼和红烧肉,虽然只有两大两小四口人,王满银家里年夜饭也是做八个菜。

一家四口围着炕桌坐下,陕北人过年米酒少不了,王满银给自己倒过之后,拿着碗也给兰花倒了一碗,两个孩子自然还是蜂蜜水。

陕北黄酒,也叫甜酒、稠酒,实际是一种米酒,由于酒呈湖状,浑浊黄稠,故称之为黄酒。

用软黄米酿造的米酒,集甜、酸、苦、辛、鲜、涩六味于一体,味道独树一帜。

米酒度数不高,不只是陕北这边冬季习惯喝的酒水,也是招待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的主要饮料。

有条件的人家都会自觉酿造米酒,只是或多或少的区别,过年时候更是少不了的。

做米酒自然也需要酒曲,在夏天的时候,将新麦子粒儿在石磨上拉成飘着清香的麦仁,用余温尚存的开水将麦仁糁子和成软饼状,包入新摘的南瓜叶中,更裹以厚厚的新鲜麦秸,置之热炕头。

发酵一夜后,再将已颇有酒香味的发酵物剥去麦秸,藏之通风背阳之阴凉处晾为干饼,干饼就是米酒的酒曲。

酿米酒大多选择在腊月的时候,做米酒可以用黄米,亦可用小米。将小米或黄米用开水浸泡一夜捞至锅中蒸熟后,舀入一大小适宜的酒坛中,加酒曲置之热炕头发酵一夜后,再将酒坛移至屋内靠近门口通风处存起来,酿好的米酒就可以随喝随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