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嫁娶不须啼 > 报信(捉)

嫁娶不须啼 报信(捉)

作者:怀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6-22 11:48:0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嫁娶不须啼

怀愫

阿宝出了宫门, 坐车回家。

戥子问她:“怎么样怎么样?落选了没?”

燕草赶紧去掩她的嘴:“轻声。”

马车停在宫门外,左右停着贵女家的来送选的马车,唯恐被旁人听见。

方才戥子掀着帘角瞧见好几个姑娘, 一看便是来参选的。

只是一出宫门她们便戴上了帏帽, 不叫人看见容貌生得如何。

端看姿态, 戥子还是觉得自己家姑娘最好。

“我也不知,尚宫们没说, 只让我回家等消息去。”她们几个人都笑眯眯的, 说起话来与殿上的娘娘们差不多, 语音都不急不徐。

到底什么心思,让人瞧不明白。

戥子在车里一直双手合什在念佛,阿宝一进一出的功夫,她念了总有千句“阿弥陀佛”。还当出来了就能有信儿, 谁知还要等!

她赶紧又念两句佛:“菩萨保佑, 万万不能把姑娘选进宫去。”

燕草掩口而笑:“你这都念叨了三四天了, 我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

阿宝反而往车座上一靠:“行啦, 别念啦, 咱们该做的都做了。”阿爹给宫里的尚宫们送了礼,她也跟薛先生套过词。

反复演练了几十回, 许多她们想到的话,尚宫们根本就没问。

几位尚宫倒是想问的, 可一听她才念了《三字经》, 后面的话也根本不必再问了。

早晨才坐车进宫, 刚过晌午便回到家中。

阿宝因早上要宫, 早饭便不敢多吃, 这会儿饿得前心贴后背, 肚里咕咕直叫, 进了院门便道:“赶紧赶紧,饿死我啦!”

陶英红才刚迎出来就听见她说“死”,抓过她的爪子拍了一下:“赶紧给我呸了,小孩子家家死啊死的!”

“又不是过年,干嘛不能说……”而且红姨自己连说了两个死呢,但她被红姨眼风刮过,赶紧住了口。

阿宝立时告状:“阿兄还说今儿他在宫里当值,会在宫中关照我呢,我连人影子都没瞧见。”

陶英红果然生起儿子的气来:“这兔崽子,等他回来,看我抽他。”

阿宝把进宫那身衣裳换下来,又重梳头发,没一会儿结香提了食盒来:“姑娘看看,今儿吃什么?”

食盒里放了只彩瓷的温盘。

温盘分上下两层,上面浅层放菜,底下深层盛着滚水,上面再加一层瓷盖,以蒸气温着菜肴不凉。

掀开彩瓷盖子一看,是只八宝鸭子。

“这是哪儿来的?”

结香轻笑:“是裴三夫人掐着点儿给姑娘送来的。”连这温盘也是,从建安坊一路送来的。

陶英红看阿宝坐下来便吃,想都没想人家为甚替她奔忙,又为甚急巴巴送鸭子来,忍不住叹口气。

阿宝正用小勺刮开鸭肚子,从里头舀出八宝糯米饭,吃上一大口,这才觉得满足。

听见红姨叹息,把饭咽进肚里,宽慰她道:“红姨别着急,到明天应该有信了。”

“我哪是为那个着急呀!”一屋子丫头都明白的事儿,她怎么偏偏不明白,枉生了一张聪明面孔,肚里是个笨的。

“这鸭子都送来了,消息还能没送来?你一出宫门,裴家就使了人来报信,你呀没在那单子上!”

阿宝一听,嘴里还塞着满口八宝糯米饭呢,鼓着腮帮子笑,笑完又看红姨。那都已经得着信了,红姨还叹什么气呢。

她脑袋瓜里想什么,陶英红一看就透:“人家给你送鸭子,你就……没甚要说的?”

阿宝终于把饭咽进肚:“那咱们那辣肉的粽子不是还有么,再给裴家送两篮子去。”

从五月初一到五月十三,都算端阳节里,今天她进宫还看见宫人和内官们还穿着五毒艾虎的衣裳,此时送粽子还不算过时。

陶英红无话可说,拍一下阿宝的脑袋,多早晚才能开窍!

韩征自然不是不关心妹妹,他今天当值,巡过禁内便找来个小太监。

塞给他几块碎银子:“替我打听打听,琼华殿选伴读,我妹妹也在里头,问问单子出来了没有。”

小太监是在值房里侍候茶水的,提着壶就往里头打听去了,内禁中这样的小黄门多的是,彼此互通消息,再分一分碎银。

没一会儿便提着壶烧好的水回来了,回禀韩征:“消息还没出来,我叫我同乡在那儿盯着,有什么立时过来知会我。”

“行。”

卫三自巡完禁内,就在值房里歪着,值房里这张椅子便是他的生根处。

看韩征在屋里踱来踱去等消息,他闭上眼睛:“你能不能到外头晃去?晃得我眼发晕。”

韩征作势要用脚踹他,卫三躲也不躲一下,一脸韩征要是敢真踹,他便敢就地躺倒的神气。

韩征跟他简直没话说,斜他一眼,又在屋中踱步。

一直等到晚上要下值,小太监才把消息送回来:“韩大人,您妹妹……好像是,没被挑中。”

话说得吱吱唔唔,还以为没选上,人家要不高兴的。

公主的伴读,那是多大的荣耀,虽则前头几个皇子都已经有王妃,但九皇子十皇子可都还没有选王妃。

皇后娘娘说是选公主伴读,焉知没有挑一挑大臣女儿当儿媳妇的意思。

偏林家姑娘没选上。

韩征急了:“没选上就没选上,别好像啊。”

“没选上。”

韩征一咧嘴,又扔给小太监一块碎银子:“拿着罢,往后有事打听,我还找你。”

小太监没成想给人带个坏消息,还能再拿一份赏钱,笑着点头折腰,给韩征添上满满一杯茶。

提着壶要出门,卫三嚷嚷:“哎,我的呢?”

小太监这才瞧见屋里头还躺着个喘气儿的,赶紧也给他也添上茶。

卫三其实根本不喝,就是嘴欠,他站起来抻抻官服,预备家去。

外头进来几个禁军,其中一人搭上卫三和韩征的肩:“怎么样,下了值出去喝一杯?”

韩征摇头:“我不去,今日有事要回家。”

卫三也摇头:“我可不去,上回染上香粉味,被我娘好一通捶。”他娘下起手来是真黑,哪儿肉嫩往哪揪。

再说了,那几个小娘子扯着一张脸皮假笑,笑得瘆人,偶尔一个转身,翘起的嘴角立时放下去。

活脱像那鬼故事里头的画皮。

“你们爱画皮,你们看去,我可不爱看。”还不如回家睡大觉。

韩征笑他:“你呀,真该找太医治治你的懒骨病,要不今儿去我家吃饭?”

卫三想了想,一点头:“也成,那我夜里就睡你家了。”自金明池宴后,家里就没个消停,娘跟妹妹杠上了,天天闹腾。

卫三自己把自己安排上,韩征的院子清净得很,反正比卫家清净得多。

“要不,我干脆在你家住上三五天得了。”

三五天,足够妹妹服软了罢?

想到大妞现在那付身条,卫三觉得悬乎,打小爱吃肉的姑娘,动了春心,连肉都不碰了。

这一局,还真不知道是他娘先舍不得呢?还是小妹先扛不住。

两人骑马到韩家,小厮将马牵走,韩征先回自己屋里,绞毛巾抹了把脸,再把毛巾递给卫三,卫三也不嫌弃他,翻过一面也擦一遍。

韩征看他擦脸,啧啧出声:“也不知道你像谁?”

卫三既不像他爹,也不像他娘。

韩征是一晒就黑,还黑得发乌起亮。卫三却是怎么也晒不黑,一样行军打仗,就他白得跟敷了粉似的。

偏他生得又好,在营里没少被人调笑,还有那起了火性的,夜里摸进帐蓬想用强。

可卫三有两个膀大腰圆的哥哥,还有韩征这个光屁股长起来的兄弟,四人一齐套麻袋把那人揍个半死。捆起来,剥了裤子挂到营门前的旗杆上。

从此再没人敢打卫三的主意。

他也因为生得好,进妓馆连女妓都更爱往他身边凑。

卫三去了一回,意兴阑珊:“我倒像是送上门,花了钱还被嫖的。”

二人穿过月洞门去林家用晚饭,韩征预备把这好消息告诉娘和阿宝。

谁知陶英红笑吟吟:“咱们早知道了,你妹妹的车还没到家,裴家就来信报,给你姨父也报了信,这不,他安心喝酒去了。”

今天家里算是有喜事,整治了一桌好菜。

中间还有一只八宝鸭子,是裴三夫人知道阿宝爱吃,才送了两只来。

韩征一看桌子明白过来:“这个裴六郎,他倒是起劲。”

“该好好谢谢人家,要不是他打听到的,我们还蒙在鼓里呢,到时凤诏一来,你妹妹可不傻不愣登进宫去了!”

“那个裴六?就是跟阿宝提亲的人家?”卫三筷子尖盯着八宝鸭,似是随口一问。

陶英红也不知该不该说,就这份情谊,要是裴家再来提亲?是不是能成?可裴家还会再来提亲么?

再是兄弟,妹妹的亲事也不能乱传。

韩征道:“不是,裴六是我的朋友,这人够义气,又有一肚子学问,下回我一定介绍你们认识。”

“那提亲的是谁?”卫三原来在崇州时,就在陶家常进常出,提起筷子挟了口菜送进嘴里。

韩征也坐下,从桌上拿过馒头,还提醒母亲:“他吃米饭。”

崇州人更习惯吃米饭,行军的时候面饼馒头带着更方便,卫三吃了四年多也没吃习惯,还是爱米饭。

陶英红给他添上饭,递到他手里:“是赵家。”

赵家跟卫家也提过亲,想娶大妞,卫夫人脸上笑盈盈说要再留女儿两年,转头就把赵家骂出个洞,这样的人家也想娶她的女儿!

这事儿卫三当然知道,他娘在家里夜以继日骂了整三天,一听是赵家,他“呵”一声笑了,挟起个鸡肉元子:“真是作梦。”

“阿宝呢?她怎不来吃饭。”韩征问。

“她吃鸭子吃撑着了,给她留了夜点心,让她晚上再吃。”陶英红看了卫三一眼,他方才那声笑,仿佛还有点别的意思?

于是她问:“三儿呢?你娘说替你相看了好几个?就没有合眼的?”

卫三赶紧把头埋进饭碗里,使劲扒拉了两口大米饭:“可算了罢,女人,麻烦。”

一听是赵家,卫三又懒洋洋起来。

阿宝吃了八宝鸭,回给裴家两篮辣肉粽子。

一样都是私房菜,她自己觉着,她的秘制辣肉粽也不比官府八宝葫芦鸭差多少。

两篮粽子送到裴家,裴三夫人全送去给儿子了。

这回白露也不敢煮了,自端阳节前,一直到今天,府里的粽子就没断过。

裴府里主子们早就不再吃粽子了,已经吃腻味了。但各府送来的粽子还多,一顿蒸上几百只,分给府里的下人吃。

这两篮子,白露一个也不敢动,问松烟怎么料理:“这也放不住啊,今儿要不要给公子蒸两只?”

松烟抱着篮子去问裴观。

“就蒸两只罢,再给我泡一壶杭白菊。”清凉降火的。

“要不?搁点碎冰?喝冷泡茶?”

“甚好。”

松烟泡了满满一壶杭白菊,倒出茶来加上冰块。

裴观一边吃辣粽子,一边喝冷泡茶,一会儿吸气,一会儿吐气,结结实实吃了两只。这才缓叹,终于过瘾了。

“公子,这余下的怎办?带到国子监去?”粽子也放不住啊,天儿一日比一日热,再放可就放坏了。

裴观想到国子监膳堂,他在学中吃了几年大锅饭,虽新鲜干净,但实在寡而无味。

“带上,当点心吃。”

松烟咋舌,两篮子呢,都要带去?公子吃得了嘛?

他不敢驳公子的话,反正公子吃不了,也是便宜他跟青书。

决明那小子,这会儿还念叨整个端阳节,就吃着一只好吃的粽子。

一点头:“是。”

猜度着公子的心思,松烟又问:“那公子去学里的事儿,要不要跟韩相公说一声?”

一去学中,那可就十好几日去不了林家了。

裴观掸眼看他,松烟把脸皮绷得紧紧:“免得韩相公有事来找。”

理由正当。

松烟就见公子脸上神色一松:“也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