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嫁娶不须啼 > 伊人

嫁娶不须啼 伊人

作者:怀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6-22 11:48:0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嫁娶不须啼

怀愫

裴三夫人请官媒之前, 先送了封信到国子监去。

问明儿子的意思,可否再次提亲。

虽信上只有一句话,可裴观一看便知母亲想问的是什么。

第一次不成, 又求第二次,这第二次若还不成, 是不是还有第三次?一次两次能瞒得住人,次数多了,总会被传扬出去的。

母亲这是怕外头传言不好听。

裴观都已经向祖父说过不惧声名,立时挥笔落墨, 派陈长胜当日就将信送回去。

裴夫人接信看过, 把信纸往案上一摆,陈妈妈问:“观哥儿说什么了?”

“还能说什么, 说一切由母亲作主。”当官才几天呢?倒会打官腔了!

既然儿子不惧人言,她便派官媒再登林家门。

林大有好容易在家呆一天,正散着衣裳在屋里乘凉呢, 小厮跑进正房禀报说官媒人来了, 立时系上袍带, 换了鞋子出来。

朱娘子在前厅等候, 眼见个黑汉子大步迈出来,人还没到眼前,黑影子瞅着便唬人, 她咽了口唾沫。

这爹长得这样子,女儿得是什么样?才会叫裴家这般看中呢。

但她上回没把事办成,这回得更仔细, 把裴家千般殷情说给林大有听:“如今哥儿出了孝, 眼看姑娘也快及笄了, 两家要碰头要相看正合适。”

原来是没出孝, 急着相看名声不好听。如今出了孝,在哪约着见一见,彼此看看长相脾性。既是男家上赶着求亲,那就是女家相看他,点了头再结亲。

朱娘子估摸着林大人没见过探花郎,这要是见过,还不赶紧搂家里去。

“裴家六郎是正经科举出身,殿试第三,如今在国子监当博士……”

谁知林大有一挥手:“不必你说,我都知道,见过许多回了。”

那小子人聪明,浑身上下的心窍加起来恐怕有八百多个,他要是真喜欢阿宝,往后能护着阿宝待她好,那倒没毛病。

可阿宝这孩子,怎么好像没长这根筋呢?

也许去了裴家一趟,她就能开窍?

林大有搓着手:“这事儿不急,我还得仔细思量思量。”意思就是得问问女儿愿意不愿意。

你们家不急,裴家急死了!

越是这样,朱娘子就越是好奇,什么样的天仙呀?叫裴探花求娶两回,这回要是还不成,裴夫人说还有下回。

三顾茅庐,诸葛亮都能请出卧龙岗了。

林大人女儿又不是诸葛亮,狗熊精还能生出嫦娥女?

头回裴夫人让她来提亲,京城里还没有流传那句刻薄话,“马伕女不识字”。

如今传得全城都知道了,裴家又上门再求。

裴三夫人把她叫去时,她万想不到让她再求林氏女。

朱娘子以多年说媒的经验来看,似这样一求再求,非要求到的亲事,要么图财,要么图貌。

图财?那不能够,林家的家底约莫也是裴三夫人一根小手指头。

那就是图相貌了,朱娘子压根想不出来,探花郎都已经生得那般模样,林家姑娘还当真是个天仙不成?

朱娘子放下礼回去,这事她在肚里搁了几个月,一句都没敢吐露出去。

旁人见她四样礼出门,空着手回来:“朱娘子,又说成一桩?”

朱娘子笑了笑:“还没回音呢。”

“就你这张嘴,还有说不成的媒?”朱娘子可是京城里数得上号的官媒,比她嘴巧的,没她规矩体面,比她规矩体面的又没她会择人家。

她死了男人才当起官媒,这几年下来,不光养活了女儿,还在京城给自己挣下半间小院。

听见邻居这么问,朱娘子心道,可不就真有嘛,天底下最该说成的媒,她没说成。

朱娘子只笑一声便进屋去,她七八岁的小女儿迎上来,给朱娘子送了一碗放凉的绿豆汤:“娘?怎么样?这回成了没有?”

朱娘子摇摇头:“不知。”她去了两回,连林家姑娘的面都没见着。

小女孩儿也好奇:“怕不是个仙女儿?”说着给她娘揉起肩来,“我往后也跟娘一样当官媒罢。”又能养活自个儿,进出又有体面。

朱娘子看女儿一眼:“又胡说了,哪有未嫁的姑娘替人说媒的。”

小女孩儿撇撇嘴到灶上催饭去了,自从有了半边小院,娘雇了个婆子煮饭洗衣,她日常去帮忙。

婆子问她:“今儿带没带点心回来?”

说成了亲事,男女双方皆会送些点心还有肉菜,今天朱娘子出门穿的是最体面的衣裳,必是去高门说亲,怎会没有赏?

小女孩摇摇头:“没有,都第二回了,我看这回也不成。”

婆子好奇,往小女孩嘴里塞了块红烧肉,小姑娘吃得满嘴肉汁儿,把探花郎求娶马伕女的新鲜事儿,告诉了婆子。

裴观回到国子监中,隔日就让青书将陆仲豫请来。

“陛下传召我。”

陆仲豫也知必有这一遭,问他:“如何?”

“极好。”

那份奏疏落的是祭酒宋述礼的名字,可陛下却跳过宋述礼,宣了裴观进宫。

这消息一出,国子监上下议论纷纷。

自裴观任职开始,身边慢慢围有一干学子,先是讲经史,而后他也会说些政见。这些学生听闻裴博士的奏疏竟落了祭酒的名字,都替他打报不平。

本来裴博士点了探花,便不该屈就在此讲学,他不仅踏实授业解惑,还想出这样的法子,让监生们能另谋出路。

裴观的奏疏,在呈送之前,早已经口口相传了。

国子监的监生们,若是十年苦读还未能榜上有名的,便会被退监。

三年才一次科举,十年是三次,就算加开恩科也多不了几次。除了国子监的学生,还各州府县的学生们进京赶考,取士如过独木桥。

若是陛下能采纳裴博士的建言,监生们便有另一条路可走。

就算科举不中,也可以去六部历事。干满三个月等主官考评,考评又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可登入吏部备选为官,中等可再继续历练或为吏,下等重回国子监继续读书。

不再是三年一次的机会。

国子监上中下共有七堂,能进率性堂的菁英才多少人?更多的是那些多年都取不中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十年科考不成,就要退监的学规了。

千里读书只为官,裴观这奏折怎会不引人称赞?

裴观人进了宫,陆仲豫在国子监替他打圆场,说宋祭酒落名是一片高义,是怕落了裴观的名字,送不到御前。

既安抚了学子,又定了宋述礼的心。

“话我替你传出去了,宋祭酒那儿你还得再找补找补。”

“我知道,陛下说会将此事交给我,隔几日就有上谕传来,到时再说正好。”

“这回可不是一顿豆腐就能好的?怎么也得请我尝尝你们裴家的官府菜。”陆仲豫往摇椅上一躺。

“行,请你吃,吃之前先干活。”裴观把他罗列的学生名单给陆仲豫看,“这是我早就选好的人,人名去处你都看看。”

选监生去六部,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往里塞的,要看平日考核,再加考一次,两次的评分综合择优。

“你想真考还是……假考?”陆仲豫的意思是要不要给他们透透题。

裴观看他一眼,眉头大皱:“若是连这些题目都答不出来,那也不必去六部。”

他们科举考试时吃了多少苦头?这跟科举比起来已经好得太多。

他再想往六部塞自己的学生,也不能丢脸。

当然要选能办事,会办事的。

陆仲豫扫过名单,又扫过题目,觉得也没什么要添减的,把单子一放,问他:“怎么样?难得回城一趟,有没有想法子见见林家姑娘去?”

裴观又皱眉:“慎言。”

陆仲豫拿眼睛翻他:“裴子慕,这可就没劲了,我替你想了个好法子。”

“你既不备讲义,也不批改功课,尽想这些了?”

“拿你当朋友才为你解忧,要靠你自己,说不准林家姑娘孩子都满月了,你还没开口呢。”

听到孩子两个字,裴观敛眉,他子女缘份薄。

陆仲豫就是见不得他这又想知道,又偏偏口硬不来问的死样子。

“得,就当我是日行一善。今岁必有秋猎。”陆仲豫摇着扇子,说着冲裴观挤挤眼,“我记得你来原来骑射不错,也拿过前三,不如在林家姑娘面前显显身手?”

国子监中有一片小校场,监生们都要练骑射功夫,只是这一项,分数高的人不多。本来也只有大家豪族才能养得起马。

裴观大病一场,醒后也想过是不是庄周梦蝶。

待到他心口麻痹,疼过一场,才知那不是梦境。

这些日子心疼的症状倒好了些,可三年食素,身体底子确实不如从前了。

跑马射箭……

他记得今年确实是有秋猎的,陛下每岁都会往南郊祭天地,之后再去武岗秋猎。除了武将跟随,也有文臣学士,写诗流传。

上辈子这时,他与她刚完婚。

她这么爱骑马,也没能带她去猎场上看看热闹。

是了,那会儿他祖父过世,她姨母重病,谁也没闲心去秋猎。

后来就更没有过那闲心,两辈子了,还是头回有功夫去访一访山水。

“也好。”

裴观立时再写一封信,送回家去,让母亲将他的骑装弓箭送来。

一日送了两封信回来,裴夫人一看就明白了,她以手撑头,已然无话可说:“小满,把公子的骑装和弓箭收拾出来,给他送去。”

裴珠在家苦思了几日,又问荼白:“你在外头守着,听没听见我们说什么?”

荼白笑着摇头:“姑娘吃醉了,倒在林姑娘怀里,你们俩凑头说些什么,我可没听着。”

裴珠想了又想,终于想起来一句,阿宝仿佛说了句“他看着太弱”。

哥哥被嫌弃,还真是破天荒头一遭,裴珠想起这一句,又想笑又忧愁,半天还是坐在画桌前,笑了出来。

裴观在国子监中苦练骑射,还不知京城慢慢传出流言。

人人皆道,太仆寺少卿林大人的女儿貌比天仙,虽目不识丁,也让裴探花几番求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