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嫁娶不须啼 > 太子

嫁娶不须啼 太子

作者:怀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6-22 11:48:0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嫁娶不须啼

怀愫

十月初, 景元帝往南郊大祀天地。

既然要去祭天地、拜祖宗,有些一直压着不提起来的事,便不能再压了。

烧宫死去的那一位总要下葬, 究竟是以什么名分入陵园?朝中吵过一回, 只那一回,景元帝雷霆震怒。

朝中无人敢论这事, 可不论这事,景元帝又斥礼部失职。

张皇后情知陛下这些日子烦忧, 烧完的宫殿能再建, 这事若不落定,他心里总横着根刺。因为这个, 陛下这些日子都宿在前朝,多日未进后宫。

张皇后等到生辰那日,特意着人去请。

景元帝听见皇后派人来请,还有些诧异,他在前头忙时,皇后是从不打扰他的, 至多送些衣食来。

严墉躬身道:“娘娘生辰。”

景元帝这才想起来:“日子这么快?她的生辰怎不好好办一办?六司的人呢?这事怎么竟没提上来?”

“上半年便提过的,陛下忘了, 是娘娘坚辞不肯,只说办一场家宴便可,陛下答应了。”

景元帝恍然想起是有这事儿:“是了, 我倒忘了。”想了想又道,“还是该办一场,这么简薄不成样子。”

先将前朝的事搁下, 到张皇后宫中去。

张皇后已经备下菜肴酒水, 正在宫中等着, 见他来亲自迎上去。

景元帝问:“怎么太子没来给你贺寿?后宫呢?也没来贺?”

“早就都贺过了。”张皇后笑吟吟道,“衡儿从来细心,哪里会忘了这个,他来了两三回呢,劝我办场宫宴,我没点头,这么清清净净的就很好。”

“交待给他的事都没办完,倒有空往你这儿跑。”景元帝挑剔太子,也不是一日两日,不来要挑剔,来的多了也要挑剔。

“今儿是好日子。”张皇后轻轻拍他一下,意思便是叫他少挑孩子的毛病,拉景元帝坐下:“今岁天冷得倒早,我这儿已经吃暖锅了子,陛下也用些,暖暖身子。”

景元帝确也许久没放松吃顿饭,坐到桌前身子一松,先喝碗汤,再涮肉片吃:“这羊肉倒比往年咱们在崇州吃的好。”

张皇后只笑不言,供往京城的羊肉,那自然是最好的。

朝中无人敢论的事,有许多人到她这儿来打听消息,自己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借着贺寿送礼来问:“父皇究竟是什么意思?”

“自然是不认。”不认帝位,只认他是先帝亲封过的太子。

张皇后同儿子说话时,只留下贴身宫人,她收起面上笑意,懒懒往后一靠,扫过儿子,告诫他:“你可别去挑这个头。”

“既知道父皇的意思,为何不能说。”

“这事儿得朝臣上疏,你父皇自己定夺。”

“再者说了,你哥哥还没来问呢,你急什么?”张皇后等了很久,等来太子太子妃,两人一字未提。

看来是请封太子一事,叫太子心生嫌隙,不敢来探她的口风。

进了京城,他身边的能人倒多起来了。

“不要着急。”张皇后看着儿子,“老实点儿。”

每次都是这句话,齐王听得耳朵起茧,如今大哥有军功,二哥是正统嫡出,他进了京城还一无建树。

这次南郊祭天,父皇也将细务交给了太子,他怎么能不急。

母后就是过分小心了。

面上应承,回到王府招来幕僚,私下动作。

离祭天地的日子越近,朝中议论声越多,连国子监都有学生私下议论。

裴观写信给几个学生,让他们在六部中不要谈论此事,不日便有定论了。就怕他们年轻气盛,妄议此事,别的还罢了,这事就是景元帝心中的一根刺。

陆仲豫私下问裴观:“不会真以太子礼下葬罢?”

“必然。”就是这个月,该下旨意了。

“当了五年皇帝的太子?”

“慎言。”

“我在你这儿才说的。”

“我是怕你在酒桌上喝多了,秦楼楚馆人多耳杂。”裴观一边点评学生文章,一边说道,“你这些日子收敛些罢。”

“我就是想不收敛也不成啊。”他嫡母宋氏自食恶果,宝贝小儿子四处求亲不成,但她又另有说辞,都怪二儿子陆仲豫顽劣不堪,这才拖累了弟弟。

“如今我可是口袋空空。”宋氏断了他在外头的花销,花酒是喝不了了。

“你赚得还不够多?”裴观也是后来才知道,陆仲豫抽成报虚帐,在行院里花五两报十两。

反正已经担了污名,干脆攒点私房。

这些年也攒了些家底,有钱归有钱,但还没办法置下私产。

裴观提醒他:“那钱你存着也行,换成金锭也行,可不能去放京债。”京债就是印子钱,这两年炒得火热,过两年陛下会严罚放京债的官员,再贪图利钱也不能入局。

“我知道,再说我那些钱,离要放债还远远不足,你当人人都似你这样有钱?”他一个庶子,平素除了俸禄就是月钱。

嫡母都已经叫人将他勾到行院中去了,那他还客气什么,自然要刮她一层油。

“我看中几处田产,能不能以你的名义买下来?”陆仲豫就是为这个来的,裴观这人眼睛里就没钱,找他是最合适的。

“这有何难,我差人去办。”裴观说完又提点他,“我是认真的,这些日子不论你有钱没钱,都少出门。”

齐王的人就快上表了,奏请陛下以太子之礼将那一位下葬归入皇陵。

他摸准了陛下的心意,可这件事景元帝只想从群臣口中听到,不是从儿子嘴里说出来。

“放心罢。”陆仲豫说完,想起卫三来,“对了,有个姓的卫的禁军总旗,你认不认识?他家跟林家相熟,我们在席上碰见,喝过几次酒。”

卫三有意无意,总会打听几句裴子慕的消息。

他虽小心,可几回下来,陆仲豫还是有所察觉:“你跟他是不是有旧怨?”

裴观一听便笑:“只打过几回照面。”

他没有把卫家跟林家提亲的事告诉陆仲豫,再信任陆仲豫的为人,这些事依旧不方便说。

卫家跟林家提亲的消息,裴珠一回家就禀告了裴三夫人。

裴三夫人急了,她瞧中的儿媳妇万一叫别人讨去了,可怎么好?

别家的还罢了,既是打小就知根知底的人家,万一真成了呢?林家这么疼女儿,说不准就真为了实惠,将女儿嫁进卫家。

裴珠斜签身子坐着,看母亲皱眉,垂眉轻声道:“母亲莫急,依我看……我看阿宝并不在意的。”

她想起廊中灯下那一幕,脸上发烫。

可再多的,她一个未定亲的姑娘说不出来。

裴三夫人哪能心定,也顾不得儿子醉酒,把儿子叫过来:“你知不知道,卫家向林家提亲了!”

裴观喝了几盏凉茶,解了几分酒意,这才知道卫三为何跟他争先后,又为何会用那种目光打量他。

上辈子他就喜欢阿宝么?

那,林家出事的时候,卫家为何没有伸以援手?当时可还没有尚公主的事。

是因为上辈子那时节,林家还不像今生这般得圣眷?

不论是卫家惧怕齐王府,还是因为别什么,他既没有伸手,那便不足为虑。

裴观这么想,裴三夫人却不这么想,她让陈妈妈把黄历拿出来:“咱们得再使使力气,什么浴佛,中秋,重阳,登高赏菊,能邀的都邀,能请的就请。”

誓要将阿宝拢住了。

裴观看母亲这样忙碌,心中再三思量,还是没将他跟阿宝通信的事告诉母亲,免得旁人觉得她轻浮。

也免得母亲,再将他赶出上房。

“只打过几个照面?”陆仲豫听见裴观这么说,呵笑了一声,“你还想瞒我?我都打听过了,你就不着急?”

他跟裴观在办的事,不能轻易被人知道,卫三来的莫名,自然要查查底细,一查就打听到些闲话。

卫家有意要跟林家提亲,卫夫人还请了官媒。

裴观扫一眼案边桌上的小信匣,这个匣子是专替她预备的,食盒大小的信匣,已经半满了。

“你怎知道他是打听我,说不定,是在打听你。”裴观意有所指。

陆仲豫听了怔住:“打听我?打听我什么?”自己能有什么让卫家打听的?

裴观卖了关子,却不再说了,再往下说便牵扯到卫家的姑娘,不合适。至于卫三嘛,算着日子,他快尚主了。

九月末时,齐王上奏,景元帝收到奏折,气得摔了出去,半晌才又让严墉捡回来,压着火气应允。

将他九弟以太子之礼下葬。

转头大加赞赏太子,说他将南郊祭天的细务办得妥当。

齐王办成这样一件大事,却未得嘉赏,这才明白自己事情是办对了,可却失了圣心。

外头纷纷扰扰,阿宝全不知道,她管着家中上下做冬衣、买皮货、腌小菜、囤粮食,预备着好过冬天。

买了几块皮子,将雪白兔毛滚嵌在骑装领口。

“十月武岗山里冷得很,骑装得做得轻软。”除了领口嵌毛,螺儿还给阿宝做了顶兜帽短斗蓬,滚了一圈厚毛边。

阿边戴上兜帽斗蓬,脚上踏着靴子,腰间还挂上软鞭,又精神又英气。

两手一拢,把自己裹在锦色斗蓬中转了个圈儿,白毛边掩住脸,只露出一双黑漆漆的眼睛。

戥子一拍巴掌:“倒像是戏台上的穆桂英。”

阿宝乐了,拿出她爹给她的弓箭比划:“等着罢,我给你们一人打一张兔子皮回来。”

“那说定了,咱们一人做一个暖手筒。”

阿宝照过镜子,自己也觉得精神得很。

忍不住便想,裴六郎看见她这身打扮,会说什么。

他能不能射到猎物?要不然到时候,均一只兔子给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