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3章 毕业の何锐(三)

文明破晓 第3章 毕业の何锐(三)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4-23 06:08:03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见何锐又在辩论中利用了经济学,岗村宁次显然不忿,却不知如何辩解。旁边一直没参与到讨论中的小畑敏四郎接过辩论,反问道:“何君书中描述国际政治,指出国际间乃是丛林无政府状态。听你方才所说,难道想以仁义来解决国家之间的事情?如果日本占领满蒙还不够,日本占领整个中国,中国人能拒绝购买日本商品么?”

这话相当不友好,何锐却被逗乐了。小畑敏四郎可不是第一个当面对何锐说出这些话的人。

见何锐发笑,东条英机语气严厉的问道:“何君为何发笑。”

“大道废,有仁义。二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里面就说过。日本深受中华文化影响,怎么两千五百年后,还要说这样的话。”

遍观当前神色各异的日本青年军官,何锐肃然道:“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就明白,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人类之文明,不论西欧还是东亚,都要遵循文明发展之规律。当前各国都一致追求发展工业效率,无视社会反哺分配规则,故每隔二三十年必有大战或经济危机,此事终不可解。各大列强疯狂扩张殖民地、扩大原材料来源地与可控销售市场,看起来不可一世,实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则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治乱循环,这根本就不是战争问题,而是根本上的生产与分配问题。若是不解决生产与分配问题,大战每隔三五十年必然再起。只要不走出这个怪圈,日本也好、中国也好,都谈不上有什么国富民强的可能。”

东条英机冷笑道:“那依何君之见,我大日本帝国应当如何?”

“真正协助中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输出工农业生产技术,帮助中国发展教育,提高中日两国民众的收入水平,实现真正的需求扩张。进而尝试在中日两国建立起初步的贸易循环,以两国工农业生产力为后盾,抵抗欧美列强的工业品剪刀差,在国内实现生产、分配的良性循环。若如此办,只需二、三十年,中日两国必然科技发达、军力强大、国民富庶,只教那欧洲列强望洋兴叹!”

听到这里,不少日本年轻军人已经皱起眉头。东条英机则哂笑道:“中国如今租界处处,民众麻木不仁,连个关税都没有,教我大日本帝国如何协助?难不成让帝国辛苦积蓄的财富都白白付诸流水吗?”

“东条君的意思我已尽知,不过是仿英国之故智,以日本为英格兰,将中国大陆印度化,分而治之、弱而占之。”何锐不得不把辩论格调拉低,用东条英机能够理解的案例劝诫,“东条同学,请闲暇时多多揣摩一下东印度公司年鉴和英国历史,中国和印度是不一样的,印度不是一个完整的文明,甚至都不能算是一个国家,所谓印度,不过是一个大陆地理名词而已。”

对东条英机说完,何锐又看向岗村宁次,“岗村学长所谋,看上去气吞万里、魄力非常,实则不过拾人牙慧、刻舟求剑而已。”

岗村宁次面皮一紧,却不动声色。东条英机却有些恼羞成怒地道:“帝国之谋略最为实际,依靠是的数千万国民团结一心、辛苦奉仕,日本之路是在天皇陛下的号召下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却不是何君几句炎炎大话诋毁得了。眼下中国四分五裂,国力衰微,我们总不能放着眼前大道不走,去和你们中国混在一起拖累国力吧?”

何锐点点头,静静的站起身。身为山东大汉,何锐高出大多数日本年轻军人大半头。在一众日本年轻军人的仰视中,何锐朗声说道:“确实有这个风险,所以鄙人当尝试为我中国找出一条出路来,就像日本明治的诸位元老一样,让麻木不仁的日本国走向明治的新日本。我将践行此道,诸君且看便可。”

说完,何锐微微躬身,“诸君,此处告别,未来再见。”

年轻军官们齐齐还礼,“祝何君一路顺风。”

告别后,何锐接过书包朝校外走去。石原莞尔跟在后面送行,等走出一段之后,石原莞尔悄声道:“先生,那些马鹿满脑子织田、毛利什么的,看世界局势就好像还在四百年前,和他们确实没什么好谈的。”

何锐摇摇头,“未必,日本青年非常宝贵,是明治维新教育体系培育出来的精华,是东亚文明在当前最宝贵的财产。这些青年就如军刀,用在正确的地方,自然所向披靡。膺服在错误思路之下,只会害人害己。有些人固然已经不可挽救,更多人还是应该尝试将他们拉回来。”

“是。”石原莞尔应道。

林克知道石原莞尔是学霸式的人物。在纪律严明的军校里,同学们都埋头苦读,石原莞尔的课余时间基本都花在与考试无关的“闲书”上,平日里多有奇思妙想,在气氛狂热的陆军军官中显得有些与众不同,是陆军中有名的怪人。

走到校门处,何锐停下脚步,“我此次归国,日本之青年教育,就交给石原君了,还请以东亚文明存续大计为重,建立组织、教育青年。此非常之时,青年们再不觉醒起来,二十年之内,中日两国必成血海,而光大东亚文明之机遇,最快也得百年之后了!”

石原莞尔脸色肃然,深深鞠躬:“在下桀骜不驯,历来少有服人,先生教诲却是铭记在心。当前之日本,虽然国力渐长,但多有藩阀、财阀之走狗,蛊惑国民之心智。陆、海军许多出身中下层的青年军官原本就苦闷不已,老师的思想如同拨云见日,这两年许多志同道合之士渐已交心。请老师放心,东亚文明的光辉之路,岂是那些马鹿阻止得了的?”

石原是陆军大学新生,不能离校,何锐就在校门口与他握手分别。

东京街头与去年相比更热闹了许多。到处都是穿着日本传统和服的人,木屐碰撞地面的动静汇聚成只有在日本才能听到的声响。

陆大门口的街道上已经立起了英国维多利亚风格的煤气灯,继续向前走。更有日本风格的市井风情在何锐面前展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