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552章 现代化(二)

文明破晓 第552章 现代化(二)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7-26 16:14:4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1928年5月21日上午10点,一艘客轮抵达了上海。在下船的人流中,有几名身材矮小的男子。很快,他们就在各种写了名字的迎接牌中见到了日文写的牌子,立刻靠过去。没多久,这些日本人就上了一辆面包车,直奔虹口区而去。

透过车窗,这些日本人打量着车窗外的上海,不禁感叹起来,“没想到都拆了!”

是的,上海这座城市被拆了个差不多。如果没有街道上往来的人流,以及他们那种身处和平时代的特有的镇定,很容易就认为这座城市遭受到了战火。

旧城市的狭窄街道被全部拆掉,宽阔到难以想象的街道两旁都是新建成的各种围墙,或者是带铁栅栏的围墙。围墙内则是一栋栋整齐的楼房。当日本人乘坐的面包车路过曾经最繁华的十里洋场的街道,发现那些建筑也被彻底拆除。变成了同样宽阔无比的大街两旁的各种新式建筑。

“支……,中国真的变了!”车里为首的那位日本人叹道。日本共和国政府根据中国政府的外国要求,在国内全面禁止支那一词在官方出现,

上海本就是一个非常繁华的港口城市,大量来自于各国以及中国各地的人汇聚其中,让这座城市变得十分热闹。同时,在城市各处都有着穷苦人民的身影。四年后,那些茫然不知所措的失业者,以及朝不保夕的乞讨者们都不见了,街头巷尾都是行色匆匆的劳动者。货物通过各种车辆运往城市的各处,也从城市各处向着港口、火车站汇集。

如果这哥日本人能透过时空,了解到另一个时空中上海拆迁所花费的巨额资金的话,他或许就不会感到讶异了。上海的地理位置注定这座城市必然成为巨型城市,所以从一开始就以50年为规划方向,将地铁、高架的位置全部留下来,对于城市未来建设非常有利。

这些日本人当然不知道何锐在规划中国大城市的想法,曾经在华的日本情报人员此时心中颇为伤感,为首的川岛浪速更是如此。川岛浪速作为日本情报人员曾经在上海、北平、东北都生活过。

西园寺公一当即表达了日本政府的要求,“基于在华朝鲜人长期支持朝鲜暴动。日本要求中国政府断绝在华朝鲜人向朝鲜叛乱者提供资金的渠道,当这些朝鲜人的签证到期后,我们希望不要再给这些人续签签证。”

“我会向我国中央政府转达日本政府的观点。”李时光先给了西园寺公一答复,随后提起了私人的询问,“今天晚上,法国驻华大使馆举办舞会,西园寺先生有兴趣参加么?”

现在的法国大使馆经常举办舞会,李时光与西园寺公一就在一处凉亭里坐下,李时光说起了自己的看法,“法国政府又结束了一次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就我看到的法国报纸上讲,殖民地已经成为法国政府的很大负担。”

西园寺公一知道新任外长李时光是以前西欧司的司长,也明白这话不是在说法国,便故作不懂的问道:“如果是中国政府面对这样的局面,会选择什么样的应对方法?”

李时光坦然答道:“中国会组建一个经济共同体,将这些殖民地联合起来。同时建立殖民地过度政府,为他们独立做准备。”

“如果这么做的话,会失去很多。”西园寺公一若有所思的答道。

“从经济角度来说,法国从殖民地得到了什么呢?一是原材料,二是市场。现在法国所做的一切,对于这个目的帮助有限。低价原材料以及粮食是对当地的掠夺,自然会遭到当地人的反抗。而当地人与法国殖民者们不断打仗,消耗的是法国的国力。与其这样令双方持续失血,还不如放弃殖民主义那套,以经济为纽带构建法国主导的经济合作体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