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685章 国家的选择往往因为不得以 二

文明破晓 第685章 国家的选择往往因为不得以 二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08 22:03:0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何锐看了关于西班牙内战北部战役的最新消息后,心里面连吐槽的兴趣都没有。在段子手们的描述中,意大利军队很烂,这就是偏见了。以意大利的装备水平作为评判标准,意大利的表现对得起他们的装备水平。把意大利的水平与解放军相比,那就是犯了“兔子行,我也行”的错误。而且从进攻方向的选择来说,意大利的战略判断没问题。

何锐现在的注意力都放在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的升息计划,这种兴奋的心情回到另1个时空的2020年,亲眼看着美国股市隔几天就熔断1次的时候。

那时候有个段子,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说,

“我活了80多岁,就见过1次熔断。”

“我活了80多岁,就见过两次熔断。”

“我活了80多岁,就见过3次熔断。”

“我……还是太年轻了。”

现在的感觉与那时候差不多。罗斯福在1937年6月1日,也就是20天前宣布美联储加息,缩表(减少赤字)。最初几天,美国报纸上大4宣传,都在支持罗斯福的这个决定。报纸上的新闻记者以及专家们都表示,过去3年中,美国经济在国家拉动下已经得到了恢复。现在已经到了让美国经济自己恢复的时候,政府的拉动作用已经到了该结束的时候。

道理肯定是没错的,所以头几天,美国股市还算稳定,甚至小小的涨了1点。到了第6天,美国股市急转直下。现在美国股市各种指数虽然远低于1929年大崩盘,但是股市跌幅又有了那个味儿了。主打1个直线跳水。

接下来的1个周里,美国股市重新跳水,除了与中国开展了大量合作的洛克菲勒公司的股票只跌了8%,其他股票跌幅普遍到了30%。现在暴跌结束了,开始了阴跌。现在大部分美国知名投机客们在1929年都跳楼自尽了,否则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新段子冒出来。

李润石就没有何锐此时的心情,他的办公室里弥漫着浓烈的烟味,墙上,桌上都放了大量的报表。从罗斯福连任开始,何锐政府已经开始暗戳戳的开始了准备。李润石能理解这些准备的原因,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当时美国在德国有大量的投资,为了救市,美国不仅把计划中提供给德国的资金抽走,还从德国开始撤资回去救市。直接引爆了德国的经济危机。

在1929年,不管美国多么热络的想与中国进行全面贸易与投资,何锐政府就不温不火的挡着,只是与洛克菲勒为首的几家大公司进行了目标明确的合作。到了1932年中,中美的经贸往来,尤其是资本流动才大规模展开。

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成了美国的投资对象。加上从美国借的10亿美元政府无息贷款,中国隐隐然要成为美国第1大投资国。而这次美国股灾中,美国企业纷纷从中国抽走资金,回美国救市。在很短时间中就引发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激烈动荡。

根据中国金融以及投资管理的规定,在中国投资的美国商人是拿着美元到中国换成中国元,再用中国元在中国进行投资。美元在中国国内并不是支付货币,只有经过特定的渠道才可以使用。反过来也1样,中国元在美国也不是流通货币,需要通过外汇渠道兑换后才能使用。暴增的兑换需求,使得中国外汇中的美元被迅速兑换1空。

这几年,大部分投资美国的企业都赚了些钱,此时美国国内的利息提升,借贷利息也大增。不少美国企业抛掉手里的中国资产或者其他资产,准备兑换成美元回到美国国内。这也使得上海证券市场的股票出现了抛售潮。而股市这种地方从来是买涨杀跌,股市1跌,很多人不问青红皂白的跟着1起卖股票。这种非理性的态度让李润石忍不住摇头。

用来解释当下的局面的理论并不复杂,李润石学过,也真的理解了。但是亲眼看到这些的时候,李润石依旧感到颇为震撼。这就是何锐所说的工业时代的不稳定性,与农业社会相比,工业时代信息通畅,任何风吹草动就能在金融市场上引发震动,而震动又会立刻引发更多行动。

拿过美元与中国元的兑换变化,李润石心中感慨。以李润石的直觉,美国经济出了问题,中国经济很好,应该是美元跌而中国元涨。但是从市场的角度可不是这样,市场在很多时候直管需求,不管基本盘。由于大量美国人抛售中国元换取美元,所以美元暴涨。

何锐政府实现对此事做了评估和准备,央行已经根据数据进行过估算推演,列出了各种情况的数据。以中国元跌到现在的程度,不仅仅是有人抽走资金,还有人开始利用这次暴跌在做空中国元。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警戒线,央行开始抛出针对此可能而储备的美元,买入中国元,与那帮做空的家伙们进行对冲。

李润石从这些金融工具的使用手段来分析,他不太确定做空中国元的那帮人手里有多少资金。但是中国经济基本面很稳定,加上法国银行业也与中国合作,应该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但这次的事情让李润石对金融业生出非常不好的感觉,在西方,金融业早期也被认为是魔鬼的交易。李润石觉得这个评价非常精准……

“李总理,下午两点有会。”秘书推开门提醒着。现在已经是1点45分钟,李润石再晚1点就要迟到了。

李润石拎起已经准备好的公文包,再扫视了1圈这些图表与数字,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办公室。

在另1个办公室内,吴有平与央行行长,财政部长,工业部长各个面带笑容,完全没有感受到李润石生出的压力。见李润石进来,吴有平面带微笑,“人齐了,开始吧。丁行长,你先介绍1下情况。”

丁松行长浑身轻松,“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同时,英国也爆发了经济危机。根据央行与财政部的联合分析材料,现在陷入经济危机的国家主要是美国与英镑集团国家。这些国家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没有通过投资重工业来拉动经济。东亚经济合作组织最近在重工业投资上规模很大,苏联从1928年开始到现在,在重工业方面有巨大投资。德国与意大利两个法西斯国家都投资了军工,尤其是德国,在基础建设、电力、钢铁、高速公路、铁路、军工等领域都进行了大量投资。这些领域或者是重工业领域,或者与重工业关系密切……”

李润石听到这里,竟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重工业的拉动作用在各国消费力普遍不足的当下体现出来,尤其是军工领域更是如此。

央行行长丁松介绍完了经济危机的情况,开始就他接到的任务开始报告,“总理,央行受命对美国进行分析。当下美国如果想按照新政的方向继续干下去,首先要废除美元的金本位。只要执行金本位,美元发行量就不可能突破限制。既然美国的新政本质是通过国家赤字来强行拉动经济,就不要再考虑所谓的上限。在大量发行货币的当下,将美元利率降低到尽可能的水平,通过国债的方式承担政府赤字,才能支撑新政继续执行下去。”

李润石没忍住,问道:“美国的国债总要还,他们准备怎么还债?”

丁松笑道:“美国借美元,还美元。这有什么难的?如果李总理问的是美国的经济问题,就询问宋部长吧。”

李润石看向了财政部长宋江丘,宋江丘则看向总理吴有平,这才转向李润石说道:“李总理,美国的资源禀赋很高,而且在29年大萧条中对外国在美国的投资进行了疯狂消灭。不知李总理是否看过关于那部分的文件?”

“我看过。”李润石点点头。他身为前宣传部长,得到了第1时间看到部长级别文件的资格。即便在陕西当省委书记,这个资格也没有被取消。在1929年后,美国金融业1度出现过几乎所有银行都停业的局面。

造成这样局面的不仅是因为银行破产,以中国收集到的信息来看,至少10万与外国投资有紧密关系的美国国内银行的负责人莫名其妙的消失了。至少有3万此类银行家是在罗斯福当选总统后,随着罗斯福新政颁布而突然人间蒸发。

在罗斯福新政中,第1个要恢复的是美国1众银行。而恢复的美国银行中已经没有了受欧洲资金控制的那些美国银行的身影。

严肃的政治分析中不能用阴谋论来思考,从实事求是的角度看大萧条对美国的影响,外国银行在美国大萧条的风暴中消失了,那些银行的负责人、资金、账目都消失的无影无踪。银行最重要的是账目,银行账目可不仅仅是记载了储户的内容,只记载了基本储户的信息,那是类似中国农村镇子上的小银行网点水平的最基层的银行的末端单位。真正的银行账目,记载的是各笔钱财在这家银行内部的流动,以及与其他银行各种往来。

参与到国际间银行业务的银行的账目牵扯到1个巨大的银行网络往来。即便是国家内部的银行,也参与到了这个国家内部的资金往来。

李润石在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后才发现,现代银行真的是国家的血管,资金通过这些动脉、静脉、大血管、毛细血管将国家这个有机体串连起来。通过货币这种等价交换物为每1个器官,每1个细胞提供了资源。

消失的那么多账目,意味着巨量的外国资金在美国的去处的消失。但是肉烂在锅里,既然这些钱消失在美国,最终也就成为了美国的资源。

宋江丘见李润石知道美国银行的事情,才继续讲下去,“美国人口1.3亿人,国土900多万平方公里。人均的土地与资源非常多,以美国自己的禀赋以及获得的投资。美国生活水平的底线很高,只要扭转1下美国当下的工业比例,让美国国内的小农经济成分增加1些,美国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如果美国想还想维持世界上最大工业国的地位,就只能扩大美国能够控制的世界市场来承载美国的制造业。”

“宋部长认为美国要扩军?”李润石听出了宋江丘没说出来的意思。

“至少先通过重工业订单来拉动美国需求。”宋江丘给了1个很狡猾的回答。

吴有平觉得该说的都说了,便问道:“李总理接到的任务准备的如何了?”

李润石当即答道:“那部分制度规定已经完成,已经交给法务部对其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法务部那边还没有回答。”

李润石接到的工作是制定国内的监管制度,尤其是对官商勾结提供1个判断标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管经济,那些层次很低的以权谋私,司法部门就可以调查以及逮捕。

但是商人与资本家们又不傻,文明党在这些领域的管理越来越严,商人与资本家们自然也更换了拉拢腐蚀官员的手段。很多手段已经开始钻法律漏洞。即便文明党推行了财产申报制度,但是有钱赚的时候,杀头买卖照样有人做。

吴有平觉得何锐交给了李润石1个非常艰难的工作,甚至都有些同情起李润石来。吴有平自己从不贪污受贿,而且他家本也不缺钱。便是如此,照样有不知死的家伙通过各种方式想给吴有平送礼。

至于曾经的战友同事没有栽倒在敌人的枪炮前面,却栽倒在自己的贪欲上。这帮家伙们的确罪有应得,可那些曾经优秀的同志们落得这样的下场,吴有平想起来就很心痛。

吴有平想帮着李润石分担点责任,就问道:“李总理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李润石当即讲述起来。对于经济了解的越多,他越是发现越是想用中国传统的手段解决以权谋私,反而越是做不到。除非彻底对经济进行管制,使得经济运行完全依照国家的命令运作。但是这样的管理只会造成经济的停滞,对于国家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经常性的杀鸡骇猴也不行,因为猴子们不怕。想彻底杜绝**,在当下的技术水平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介绍了看法后,李润石讲述了自己的思路,“除了正常的监察机构的管理以及教育之外。更加透明的经营管理方式,也能遏制1部分**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动奸商斗奸商。这次提交到法务部的内容,就是对这种举报所牵扯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

吴有平家里商人出身,自己又当了这么久的总理,见识过太多事,他提出了些不同的看法,“发动奸商斗奸商,好像听着有点道理。可是李书记,奸商们可是很担心遭到官员报复。毕竟,他们揭发了这些事情之后,会不会遭到其他的官员们的恶意?很多官员虽然自己不腐化,可他们很有可能对这种商人生出除之而后快的冲动。”

李润石不仅是副总理,也是文明党的中央书记处的1名书记。中央书记处相当于苏联政治局,吴有平称呼李润石为李书记,也是善意的提醒李润石要注意政治影响。如果商人拥有了扳倒官员的权力,官员们怎么会心安?

李润石解释道:“早期肯定会出现这种问题。现阶段,我们恰恰就是要让贪官与奸商之间形成不信赖的关系。所以,这就需要更加完备的管理手段,对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行司法上的研究。随着经济发展,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这将提升公务员队5的整体水平。最关键的是,如何定义官商勾结,以及确定落日条款。商人腐蚀官员是为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如何创造1个不用去腐蚀官员就能良好经商的环境,才是反腐的核心。我们的工作就是尽量让当下的阶段能够快速过去,而不是制定1个反腐的万世之法。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吴有平觉得有些不太明白,却能感觉到李润石的方法有成功的可能。因为他接触过的失败案例往往有1个共性,那就是想解决整个问题,而不是解决眼前的问题。如果李润石提出彻底解决**的方案,那就基本可以认为不靠谱。

说完了这些事,吴有平又询问财政部长宋江丘,“财政部推演的方案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可能性是什么?”

宋江丘正想着反腐问题,听吴有平提问,愣了愣。片刻后就恢复到了财政部长而不是官员的心态上,“美国有可能恢复高关税。罗斯福新政是由美国联邦政府提供就业机会,从而拉动经济,制造出大量赤字。这也是罗斯福为什么到了第2任期刚开始就不得不贸然中断赤字经济的原因。

罗斯福在不久前的政策中,紧缩财政,提高公司税率并压缩政府开支,以平衡财政赤字。同时大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紧缩银根。原本美国经济复苏,靠的是由政府推动,作为美国经济根基的私营部门对美国经济缺乏信心。现在美国政府通过赤字提供的动力消失,美国经济自然就回到大萧条时代的模样。

所以罗斯福很有可能重新搞赤字经济,同时也要提高关税,以保证其国内就业。财政部很认同央行提出的风向标的标志**件,美国有可能废除金本位。1旦废除金本位,美国就要搞高关税。”

李润石觉得这个判断又和他对经济的看法不太1样,但李润石转念就想到了解释。虽然废除金本位会导致弱势美元,提升美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现在的国际贸易已经很糟糕了,各工业国都是产能过剩。中国为什么成为了现在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最大贸易国,因为现在的国际贸易已经萎缩的厉害。列强与中国的贸易,完全是为了进入中国市场而不得不向中国开放1部分市场。

美国没有什么殖民地,同样无法进入其他国家的殖民地。虽然当下世界上最重要的新兴市场是中国,但美国商品在中国的竞争力并不高,所以高关税对美国经济影响有限。但是这么做对于罗斯福政府的影响就很大,美国人民已经习惯了受苦,他们现在最不能忍受的反倒是外国商品到美国市场上摧毁美国工人的工作。

经济的复杂与简单,有效以及无用,都让李润石再次感受到了工业社会的不稳定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