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714章 世界博弈(八)

文明破晓 第714章 世界博弈(八)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1-10 05:29:0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美国国会真的能通过宣战提案么?”吴有平问。听何锐讲述了摧毁美国的内在逻辑,吴有平反倒能更轻松更理性的面对美国的未来。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何锐笑道:“我觉得美国国会当下的心态很好。美国孤立主义这么严重,国会议员们肯定不想开战,只要中国先不主动攻击美国,专心对付东南亚,美国国会能够忍下去,而罗斯福和他身边的精英们则是焦急万分。

美国精英们水平很高的,他们非常清楚,如果美国任由中国解放了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次大陆,美国就没能力主导未来世界秩序。所以很大概率,这些美国精英们会在这个过程中动手。

有平,我看了数据,如果美国不参战,大概42年美国还得再来一次经济危机。到了那个时候,我也猜不透美国国内会变成什么模样。”

吴有平觉得美国可能通过对德宣战,以加入已经对中国宣战的英国阵营。不过吴有平没有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能够培育出接班人,工作顺利交接就已经是能力的极限。现在的身体是真的扛不住了。但是在这个位置上,吴有平不竭尽全力工作,吴有平自己都不允许自己这么做。

看吴有平着实没有心力思考这个问题,何锐劝道:“有平,你也多让年轻人承担些工作。你在这个位置上,必须抓大放小。”说到这里,何锐停顿一下才继续说道:“更何况而且还有监察的同志们为之后的事情收摊。”

听到这话,吴有平沉默了片刻,却有些不甘的说道:“我认为我们对同志们有责任。”

何锐微微摇头,“家里还要把逆子赶出家门呢。责任是一个双方的问题,很多人并不觉得他对于国家有责任,反倒觉得国家对他有责任。”

吴有平心中无奈。很多曾经非常出色的同志在各种事情上倒下了,这本就让吴有平非常遗憾。更令吴有平遗憾的是,按照过去的标准非常合格的同志却在新时代中变得不再合格。

心中挣扎了一阵,吴有平叹道:“主席,是不是时代变化的太快了。”

说出这话的时候,吴有平其实是想给自己找个借口,却没想到何锐坦然答道:“没错。中国发展的太快了,以至于旧有的认识已经跟不上时代。有平,我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中国从各个角度来评估,都没有做好领导世界的准备。”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吴有平对此很是无语。虽然他自己会感叹现在的中国有太多问题,但是听何锐这么坦率的评价,又觉得很是不甘。

小会议室内暂时沉寂下来,可没多久,何锐站起身,“争夺世界领导权的机会一百年也未必会有一次,即便我们没有做好准备,其他国家也没有完全做好准备。所谓当仁不让,该上的时候也不能放过。”

“唉……”叹息一声,何锐拍了拍吴有平的肩头,“所以啊,你还是要让年轻的同志们多承担起责任来。保重身体啊。你只要在,国家就有块压舱石。”

吴有平苦笑一下,“主席,你的身体也没比我好多少。我若是不在了,还有你。你不在了,谁能接过你的担子?”

何锐当即答道:“我觉得李润石同志就很好。这位同志的有着钢铁一样的意志,而且对于公平非常重视。”

吴有平一愣,不等他说什么,就听何锐继续说道:“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追求的是高效的发展。效率与公平没办法兼顾,如果我们能够建成世界新秩序,李润石同志无疑可以应对新阶段的公平问题。”

“我觉得公平的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吴有平觉得何锐未免有些过于悲观。

“有平,你的工作非常有功绩,所以国家才进入了可以真正讨论公平的阶段。未来阶段的公平已经不是简单的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的农业生产的田园牧歌模式。未来的公平是要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至少要成为一个有用之人。你能明白这个要求到底有多高。”

“……这很难。”吴有平沉默好一阵后才叹道。他不是第一次听到何锐这么讲,但是每过一段时间,吴有平再听这话就感觉有了全新的感觉。

何锐也叹道:“培养出健康的**和健全的灵魂,需要人民接受完备的教育。在这个阶段必然有人提出质疑,难道只有成功才能被当人看么?各种问题都会出现,平均主义也会蹦出来。这种时候,领导人能否有着深厚的哲学理念,以及现实主义的能力,决定了在公平领域能够走多远。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现在也没能建成社会主义法权,依旧在非常多的领域实施资产阶级法权。但是我们也要有信心,虽然中国是工业社会的新进成员,但是其他文明面对这个挑战都失败了,现在轮到我们中华文明来答这张考卷。能解开这张考卷上的问题,就能创造更先进的文明。只是我们两个大概是没时间看到了。”

说到这里,何锐又摆摆手,“算了,这就太远了,还是专心当前的事情吧。”

吴有平倒是来了兴趣,“我倒是觉得很好,讨论这些这些未来的事情能让我弄清楚现在的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

见吴有平这样,何锐索性把问题说的更长远一些,“人类的未来就是先确保人类世界的延续,如果文明不能发展,人类迟早会死在地球上。如果想飞出太阳系,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找到新的可居住星球,人类现阶段的文明肯定不行。我们的成功,不仅仅是中国的成功,还是全人类的成功。”

“……这也太远了。哈哈。”吴有平心情突然变得很好,面对这样遥远的未来,吴有平倒是放弃了追求的打算。

何锐走向门口,同时说道:“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我们的孩子都能看到人类飞出地球,在太阳系内建起人类的基地。”

说完已经到了门口,何锐打开门走了出去。看着何锐的背影,吴有平突然觉得自己就这么信了何锐所说的话,而且吴有平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够活的更久一些,别说到其他星球建立基地,哪怕是能看到人类飞出地球,实现传说中才能做到的事情,吴有平也觉得不虚这一生。

1940年12月1日,法国17个政党的代表在西贡召开了会议。经过三天的会议,17个法国政党宣布建立自由法兰西政府。自由法兰西政府选举出法共委员让·皮埃尔为总统,戴高乐出任国防与战争部长。

12月5日,印度支那地区的人民代表齐聚河内,提出了独立宣言。随即派遣代表团前往西贡,与自由法兰西政府会面。12月6日,自由法兰西政府与印度支那地区民意代表进行了会晤,双方经过协商,在12月。从1941年1月5日到12日,印度支那地区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中,先废除了君主制度。法国人扶植的保大皇帝作为傀儡皇帝,并没有掌握过实权,并不承担政治责任。

柬埔寨与老挝在这次协商会议上获得了独立地位。两国先宣布将在1年内完成划界工作,并且申请加入亚洲经济共同体。

中国随即宣布,由于两国没有完成划界工作,并不符合亚洲经济共同体的加入条件。由于老挝与柬埔寨两国并没有卷入战争,所以给与两国以临时观察员地位,并且向两国发出参加1941年的亚洲经济共同体的部长级会议的邀请。

1941年2月14日,自由法兰西政府与越南之间经过很长时间的谈判,艰难的达成了协议。原本的越南一分为二,北部的叫做越南,南部则恢复“占城”这个古老的称呼。

1941年2月17日,柬埔寨,老挝、越南、占城、自由法兰西五个政府在西贡召开会议,会议签署了《四国支援法国解放协议》。协议规定,占城共和国画出特别居住区,供法国人居住。占城共和国拥有特别居住区的主权,而法国获得了特别居住区从1941年到1945年的治权。

2月27日日,中国政府宣布,由于印度支那地区恢复了平静,所以中国政府从四国撤出中**队。

从2月28日开始,中**队开始全面撤出四国。到3月25日,中**队完全撤出了四国。

3月26日,中国政府承认了自由法兰西政府。双方随即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双方的经济与军事合作协议。中法两国政府决定,在中国的法国企业原本向法国缴纳的税款,将交给自由法兰西政府。由于自由法兰西政府现在并不直接控制法国本土,所以中国将已经到期的法国贷款中的22.5转到自由法国政府的户头上。

中国政府对此发表了政府公告,“……由于中国需要偿还的贷款属于法国,属于法国人民。当下法国被纳粹德国以及实际上属于德国仆从国的贝当政府通知,如果中国归还这笔贷款,等于实际上将这笔钱给与了纳粹德国,而不是将钱还给法国人民。所以,中国将暂时停止归还。未偿还的贷款,在逾期中每年将产生4%的利息。等法国人民获得了完全独立后,中国政府将继续立刻将该偿还的贷款以及相关利息全部还给法国,并且继续履行还款义务。

中国政府承认自由法兰西政府,由于自由法兰西并没有完全解放法国,中国政府不能在没有全体法国人民授权的情况下将属于全法国人民的钱都给与自由法兰西政府,根据参加自由法兰西政府组成会议的政党的选民比例,中国政府将到期的法国贷款中的22.5%交给自由法兰西政府……”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这个消息在世界上还没卷入战争的国家中引起了一些轰动,尤其是在金融业。各国普遍认为自由法兰西政府属于中国扶持的政府,所以各国没想到中国竟然会如此公正公平的对待自由法兰西政府。尤其是在处理钱的方面,并不喜欢中国的那些人都无话可说。

贝当政府里面不少官员更是动容。他们本来以为何锐政府会趁机吞掉这些钱,却没想到中国政府居然分毫不取,甚至没有将这些钱全都用于扶持自由法兰西政府。在法国上层看来,这是耶稣在圣殿才能做出的决定。不少法国上层以及抵抗组织都生出了前往占城共和国加入自由法国政府的想法。

美国则在4月1日通过了《租借法案》,宣布免费或有偿提供给英国以粮食和军事物资。原本罗斯福是想给英国以及法国提供“租借”,但是自由法国政府建立后得到了地盘与钱,对美国的租借并无兴趣,导致了美国只能向英国提供租借服务。

此时的英国却也不怎么需要美国的租借。上一任英国首相张伯伦虽然因为对纳粹德国采取“绥靖主义”政策,导致他下台。但是张伯伦在台上的时候已经开始了英国全面备战的行动。所以丘吉尔政府不仅不用从头开始,反倒因为张伯伦从37年开始执行的备战计划到了40年全面进入正轨。

由于德国承受不住英德空战的损失,不断推后海狮计划,进入总动员的英**事装备快速生产出来,部队也补充了西欧战役的损失,恢复了能够与德国对抗的能力。

1941年4月4日,中国志愿军离开英国,返回中国。到了此时,意大利在德军的帮助下占领了希腊全境。全世界不少人觉得战争或许就会到此结束,即便继续进行下去,短时间内也只是德国与英国之间的对抗。

此时,中国第16艘航母悄无声息的舾装完毕,进入中国海军的作战序列。原本一艘航母出海训练的时候至少要用游轮运输2个完整的航母编队人员一起出海,现在只用跟1个完整航母编队人员,其训练效率大大提高。

36个航母编队所需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完成了2/3的建造,这些舰艇只用把剩下的人员都塞上船,就可以全体参与训练。其训练效率大大增加。尤其是中国海军的思想工作到位,官兵们发挥了中国一贯的顾及大局的传统,相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影响到训练。

何锐拿到的报告显示,最晚到1941年10月,中国海军就拥有24个航母编队,其中16个可以随时投入战争。如此规模的海军力量已经只比美国海军少一点。如果是全部的东亚联军,中国海军数量和吨位已经不逊色于美国。

此时罗斯福依旧在与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者们进行着斗争,一旦战争爆发,短时间内美国不太可能对中国宣战。预计到1942年3月前,美国主动参战的可能并不大。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何锐不得不猜想,罗斯福政府会不会以为中国会主动对美国宣战。不过以罗斯福和他手下那帮美国精英的水平,他们应该不会这么傻白甜的以为何锐政府会主动宣战。

报告里面没有关于苏联官方的重大消息,何锐只能认为斯大林此时已经决定靠自己解决欧洲的局面。对于斯大林的反应,何锐只能赞一句“好汉子!”

何锐倒是想错了,斯大林并不是不想获得何锐的支持。苏共中央一直在默默关注中国处理南部四国的手段,与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不同,中国不仅真的帮助南部四国的独立,还帮助了自由法国。这做法与苏联的手段完全不同,所以斯大林怀疑自己再做出什么示好的行为,会再次遭到何锐的拒绝。

斯大林不想受到这样的拒绝,现在斯大林在俄国民族主义者们的心中地位大幅度提高,如果此时斯大林再表现出任何的软弱,会损害到斯大林此时的形象。

使得斯大林形象提高的不仅是瓜分波兰与吃下波罗的海三国,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进行的非常顺利。中国虽然对苏联搞对外吞并而不满,中苏贸易依旧没受到任何影响,并且自然而然的再创新高。

因为一些法国香水业者逃到了中国,开始在中国生产香水。苏联在这些相对价格较高的商品贸易上的贸易额度一直很低,由于苏联人民收入快速提升,在香水等轻奢消费领域出现了1284%的增长。既然局面这么好,斯大林更不愿意出现任何影响他光辉形象的意外。

斯大林让负责情报分析的部门加强了对中国的情报分析,苏共军事部门认为,中国很可能在解决了南部四国的问题后对中南半岛以及荷属殖民地有所行动。苏联军事部门原本就觉得,中国拥有了如此强大的海军力量之后,觉不可能让这些军事装备逐渐老化。

虽然中国处理南部四国的手法的确让中国获得了全球左翼的认可,但是苏联军事部门认为,既然中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只会更激发中国南下的冲动。

对此,苏联军事部门的看法比较分裂。有一部分苏联将官认为,苏联也许应该想办法对中国的南下行动进行一定的反对。如果英国爆发与中国的军事冲突,就会让英国无力继续吸引德国的注意力。

另一部分苏林将官认为,如果英国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会让希特勒继续选择入侵英国。从长期来看,德国占领英国对苏联并不有利。但是苏联的目标是坚持到1943年初,拥有对德国的压倒性力量。那时候英国是否投降对苏联的影响很小,甚至对苏联有利。

如果苏联对德国发动进攻,就可以解放整个欧洲。而苏联控制整个欧洲,是俄国历代统治者根本从来没有当真的想法。但是现在的苏联却正在拥有实现这种可能的硬实力。

中美苏三国领导层各有各的想法,但是三个大国都不约而同的考虑着由本国领导世界未来的方向。

1941年4月30日这天,全球竟然出人意料的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战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