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94章 进军东三省(三)

文明破晓 第94章 进军东三省(三)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7-02 00:32:0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长春火车站,装满了军人的军列停在站台里,官兵们都下了火车松散下筋骨。不少士兵们看到车站上整齐列队的四平军士兵,又见到那些负责指引厕所方向的指示牌与负责指路的士兵,心中都感觉轻松不少。

与此同时,从长春前往奉天的军列也在四平停下。两位团长一下车,就见到诸多指示牌。

迎接他们少校身材矮壮,用好听的男中音自我介绍,“在下是四平何督军的参谋长许嘉,请诸位兄弟到四平暂时歇息。”

两位团长也憋了泡尿,若是平时就找个角落,让警卫组成人墙挡住方便。此时也觉得不好意思,许嘉看两人神色,便笑道:“请随我们的人走。”

这边来了两人,对两位团长说道:“二团随俺走。三团在另外一边。”

两位团长好歹顾忌身份,便跟着走了。车站已经挂起了写了厕所以及画了箭头的指示牌。沿着箭头指示方向走了不多远,就是几座临时厕所。

虽然觉得着实有些夸张,不过两位团长也算满意。出来之后有洗手的地方,暂时停歇的部队向着旁边的临时餐厅而去。

依旧有路牌,依旧有人引领。不禁各营都划分了吃饭地区,在营为单位的地区内,连、排都划分出吃饭的区域。士兵们按照自己的单位进入安排好的区域,立刻有人盛饭。玉米糁,高粱面窝窝头,咸菜,还有一份带肉的炒菜。

士兵们当即狼吞虎咽的吃起来,饭菜味道不错,士兵吃完之后还给续。不少士兵几乎要吃到嗓子眼才停下。

看官兵们吃完,这边就有四平士兵送上了香烟。士兵一人三根,带五根火柴。军官们都是一人一包烟,一盒火柴。

两位团长见到吃饱了的官兵们立刻开始吞云吐雾起来,疑惑的拿起香烟看了看,四平牌香烟,真的是听都没听说过。

抽了两口,只觉得味道已经有天津那边卷烟厂香烟的味道。虽然比不上,却也相差的有限。

等大家都抽了一根烟,陪着两位团长的许嘉笑道:“军务紧急,在下不敢耽误两位的公务,还请两位团长上车吧。”

这边说完,许嘉身后的勤务兵把两条四平牌香烟放到两位团长的桌上。

两位团长见许嘉接待的很不错,两个团的人吃的好。便起身告辞。

到了火车门口,就见一队队民夫正在往车上运大袋的粮食,许嘉笑道:“此次演习的演习粮食乃是四平供应,既然车都到了,便一并送上车。”

二团长不得不谢过,看着民夫们井然有序的把粮食抗上车放好,而不是随便撂在车门口附近,忍不住赞道:“许兄弟从哪里找来的民夫,这么懂规矩。”

“他们不是民夫,乃是我们四平的民兵。平时训练,战时编入军队。只是现在没穿军服,让两位哥哥见笑了。”

三团长这才明白过来这些人行动为何如此有纪律,原来是经过训练的人马。便问道:“不知四平有多少这样的民兵?”

“我们何督军到四平不久,着实没怎么招人。拼拼凑凑也就有三万六千人。”

两位团长听到这个数字,神色登时尴尬起来。现在吉林省军也不过是六千人,竟然只有四平一地民兵的零头?

两人也不敢信,只能奉承几句。此时粮食已经运上车,许嘉笑道:“两位哥哥,这是给两位哥哥到奉天安顿时候的粮食,其他的粮食会在之后送去,请不用担心。兄弟就送到这里,请两位哥哥上车吧。”

汽笛声中,吉林省军乘坐的军列缓缓启动,向着奉天方向开动。

与此同时,从长春前往哈尔滨的28师两个团也与钟义府率领的一个营吃完饭,再次上了车前往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

四位省军团长都对这样的招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火车上各自议论起来。

28师的团长得到的消息比较多,他们在奉天停留的时候与奉天27师的熟人短暂聊过,知道何锐此时手下有三个团7500人。张大帅打开了奉天的军械库,这7500人全都装备了步枪,部队还有机枪与火炮。虽然不知道战斗力如何,却一定是硬茬子。

对于四平还有三万六千民兵的消息,四位团长都不相信。不过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招待三四千人吃饭,这样的营运能力着实令人惊愕。何督军手下虽然不会有三万六千人,一万两千训练有素的人马定然是有的。光是这个数量就顶得上吉林与黑龙江两地的省军总和。

现在张大帅明显支持何锐,四位省军团长都决的还是不要惹何锐为好。

此时张锡銮已经与黑龙江督军朱庆澜以及黑龙江省军师长许兰洲谈完,朱庆澜一脸的失望,许兰洲也没有好到哪里。

张锡銮要许兰洲先派两个团到奉天参加演习,又把朱庆澜暂时留在奉天,不让朱庆澜回哈尔滨。当然,理由并不是因为朱庆澜有罪,而是为了‘还朱庆澜清白’。

“你二人也不必再争执,随老夫去议事。”张锡銮站起身命道。

看着朱庆澜与许兰洲两人垂头丧气的跟在后面。看着两人的神色,刘副官心中暗笑。两人都不过是四十岁上下,张锡銮到关外的时候,这两人最多是刚生了。

什么是清白?把水搅浑,谁是清白的,自然是由张锡銮老大人决定。

议事厅内,张锡銮坐下,又叫来何锐,便说道:“老夫前几日满了73岁。老夫原本有个心愿,70岁时就归乡养老。然而那年乃是民国二年,天下纷乱不定。不得不在关外多留些时日。此时老夫已经去意已决,只是时局纷乱,须得有人坐镇奉天。不知几位觉得谁可堪当大任。”

议事厅内众人,包括站着的刘副官都知道张锡銮觉得哪一位‘堪当重任’。但几人都不吭声,一时间议事厅内安静的仿佛没有人存在。

刘副官也不着急,找了个椅子坐下。若是以往,他非得站着不可。但是张锡銮马上就要离开奉天,刘副官自然也不用再小心翼翼的做事。便是坐下也已经无所谓。

至于何锐能不能被支持,刘副官倒是不担心。

自从随何锐去过日本关东总督府,刘副官就知道何锐颇有才干。此次何锐带了大量银元到奉天,得到了27师上下的支持,又给28师发了开拔费。还给议事厅内掌握关外三个师部队的三人各送了三万大洋。这让刘副官对何锐更有了信心。

这里面唯一没收到钱的乃是黑龙江督军朱庆澜,不过这已经无所谓了。

这几天刘副官帮何锐引见,拜访三位手握军权的人物之时,黑龙江省军市长许兰洲收钱之前当面问过,朱庆澜回黑龙江。何锐笑道:“黑龙江有许师长坐镇才能让人放心。”

朱庆澜现在被留在奉天,可谓一文不值,何锐不把朱庆澜下狱就算是仁至义尽。

虽然议事厅内无人吭声,刘副官就慢慢等。一个有大洋,又懂得用大洋的人,只要自己手里还有近万军队,就能压住局面。张锡銮所做的不过是顺势而为,给何锐机会而已。

打破沉默的乃是28师师长冯麟阁,他有些闷声闷气的问道:“不知大帅以为何人可堪大任。”

看得出,冯麟阁还有些期待张锡銮能够改变心意。

张锡銮用手一指何锐,“我以为何锐贤弟就能担当重任,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除了朱庆澜在内的三人都收了何锐的钱,而且张锡銮已经下了决定,三人知道自己当下没什么机会。吉林督军孟恩远心中盘算着,何锐在四平,其实算是孟恩远的部下。

把何锐派到关外的乃是段祺瑞,偏偏段祺瑞现在已经辞职,没办法弄清楚何锐与段祺瑞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多深厚。

但这些并不是问题,最多忍何锐半年。以当下局势的混乱,孟恩远相信半年内定然能够有变化。那时候再想办法也来得及。

黑龙江省军师长许兰洲的想法更简单,只要何锐看住朱庆澜,等演习结束后就是许兰洲回到哈尔滨掌管大权的时候。黑龙江与辽宁之间还隔着吉林,何锐能否坐稳奉天轮不到黑龙江那边说话。既然何锐很识相,知道该把钱用够。何锐与北洋中央的事情,就让何锐与张锡銮应对就好。

28师师长冯麟阁心情最复杂,如果可以的话,冯麟阁是想跳起来反对的。但是局面至此,张锡銮已经明确做了决定,而且28师的两个团拿了何锐的开拔费之后已经奉张锡銮之命前往黑龙江换防。此时真不是反对的机会。

何锐完全明白这三人的想法,知道他们想以拖待变。而何锐现在最需要的恰恰就是时间。

只要一个月,最多两个月,以四平培养出来的干部数量,大概能完成从奉天到长春的铁路沿线周边地区的土改。那时候春耕刚刚开始,土改并不耽误继续深化新地区的干部培训,以及民兵建设。

即便是现在,何锐靠已经拥有的三个团7500部队足以解决他们,但是何锐并不想付出大的代价。最多两个月,靠张锡銮提供的奉天军火,何锐的部队数量就能达到两万,那时候三省督军们怎么想已经完全不重要。

当下最重要的是先获得正式的名头,而不是真的让三名掌握军队的实权人物真正支持。张锡銮恰好能够提供这样的机会。

最后还是张锡銮打破了沉默,他问道:“不知几位对本帅推荐的人选意下如何?”

许兰洲恶狠狠盯了黑龙江督军朱庆澜一眼,大声说道:“既然是大帅推荐的人选,自然是好的。”

吉林督军孟恩远,28师师长冯麟阁不情不愿的表达了认同。

张锡銮笑道:“既然如此,本帅就给中央发电报。”

3月12日,袁世凯接到了张锡銮的电报,张锡銮在电报中明确表示,自己要告老还乡。奉天督军之位,推荐由四平督军何锐接任。并且由何锐节制吉林与黑龙江军务。

袁世凯看完,厌恶的哼了一声。便叫人把段芝贵叫来。

第二天,3月13日。吉林督军孟恩远,黑龙江督军朱庆澜联名发来电报,支持张锡銮推荐何锐接任辽宁督军。

这让与袁世凯不得不暂停派遣段芝贵前往奉天的打算。甚至让袁世凯不得不暂时放下对蔡锷挑起的战事的关注,考虑起这次变化到底是什么意思。

说实话,袁世凯最初一点都不认为张锡銮是真的要告老还乡,而是以为张锡銮这是以退为进,先封死段芝贵前往奉天接任辽宁督军的路。

但是讨论一番也没能商议出个结果。最后袁世凯只能派人前去奉天,想来想去,袁世凯点了一人,“杨度,你去奉天见见张锡銮与何锐。”

3月14日,杨度还没出发,何锐就给袁世凯发来电报,“……卑职才疏学浅,本不应执掌奉天。只是张公即将告老还乡,卑职不得不勉为其难暂代奉天督军一职,安定奉天局面,静候中央指示……”

袁世凯放下电报,不怒反笑。然而身边的侍卫们却大气都不敢出,只是垂手侍立。因为袁世凯这么笑的时候可不是因为他开心。

不过这次袁世凯倒也谈不上开心或者不开心。此时的袁世凯只觉得心中凄凉,笑意中大多数都是自嘲。

世道真的是变了。就在昨日,北洋龙虎狗中的冯国璋竟然发电报,请袁世凯恢复共和。

冯国璋被称为‘狗’,倒不是有人骂他,而是指冯国璋对袁世凯忠心耿耿。现在的北洋的忠犬冯国璋都这么做,一个何锐敢不顾北洋中央的命令,擅自接过辽宁督军的地位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袁世凯并没有让自己纵情于悲愤之中,这么多年来大风大浪见识得多了。张锡銮趁乱把地位交给一个毛头小子,这样的气量反倒激发了袁世凯的心情。张锡銮73岁了尚且敢如此,袁世凯比张锡銮还年轻16岁呢!

再不提关外之事,袁世凯命道:“发电报给冯国璋,蔡锷这等出尔反尔之辈,在京城装模作样的宣誓效忠,回到云南就掀起叛乱。这等小人不足为惧,只要前线官兵奋战,蔡锷之流覆灭就在眼前!特封冯玉祥三等男;特予赵锡龄一等轻车都尉世职;特予孟振元三等轻车都尉世职。”

旁边的杨度欲言又止,给冯国璋加官进爵只是为了让冯国璋有信心打下去。但是历史上,此时封官进爵,往往无济于事。这洪宪元年,只怕是真的过不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