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快穿之回收站 > 第44章 大晋王朝(44)

快穿之回收站 第44章 大晋王朝(44)

作者:林跃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12-09 18:52:0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大, 大爷?”

“那块山石呢?”

“这,这难道也是法术?”

“袖里能藏得下这般大的山石?”

“那船能藏得下,山石……应该也能吧?”

听到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 江易算是松了口气。

还好,大型社死现场被灵异神怪给压了下去。

江易轻咳一声,拂了拂衣袖,道,“袖里藏不下,转运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了。”

见众人不解, 江易就把这天外石的来历和曲家人的倒霉经历给说了一遍。

“世人不知天外石对人体的危害, 难免不知不觉中就受了毒害……”

他也是庆幸, 得亏他去联系了原主家,不然他没准还当这就是普通的造景石, 万一把这石头留下, 那被辐射的岂不就是他的团队?

“啊?居然是这个缘故?”

陶婆子第一个惊呼出声, “我去给邻居们送礼的时候,那齐家大姐还遮遮掩掩地问我知不知道前任主家里的事儿呢?说的我这心里也直发毛!”

发毛归发毛,她也知道大爷手里的银子不算多,他们这些外乡人逃难到此, 能买下这宅子, 已经不知道比旁人强多少倍了,哪里还敢挑什么风水呢?

焦二郎啊了一声, “我,我昨儿除草的时候, 还在上头摸了一把……”

怎么办?他会不会也得那个什么血症啊?

焦大郎照他背上拍了下,“就叫你莫要多手多脚了!看以后还敢不敢了?”

江易笑道,“只是摸一下那不妨事, 要是你天天来摸,摸上半年,那估计就要病了。”

既然是因为天外石的原因,就能排除院子里水井的水质有问题了。

江易就告诉陶婆子,“以后不必买水了,就用这井里的水吧。”

园子已经清理干净,隐患也排除了。

江易开始在园子里种花。

如今是夏末,只能先种些菊花、凤仙花、月季花之类。

这些都是寻常花种,只花了不到五两银子就买回来几百株,种满了半个园子。

这些花买回来就已经是花苗,似月季花和凤仙花上还带着花苞,井水一浇,第二日看着就都支棱了起来,再养两三日,就发了新叶,开出了花朵,让原本光秃秃的园子花红叶绿,真有花园的意思了。

众人闲时都喜欢在花园子里走一走,捉虫除草,十分勤快。

实在无虫可捉时,就坐在花丛里拿出识字卡来照着在土地上写写划划。

因大伙的识字热情都很高,基本上都能一天识一个字。

就连年纪最大的陶婆婆,也只是头一次在众人面前写字的时候错了笔划,等又学了一天,就能顺利过关了。

可把这老婆子喜得不行。

她居然也是能认字的人啦!

想她年轻时当丫头的那户人家,还是有好几百亩地的大地主呢,那家的小娘子们,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睁眼瞎呢!

她学会的第一个字就是鱼,这老婆子央着于二娘给她画了一条锦绣胖鱼的花样子。

她私下里照着这个花样子做了个荷包,这荷包的正面绣了条锦绣胖鱼,反面则绣了个大大的鱼字。

还给这鱼荷包精心配好了五色的络子,系在腰间,只觉得涨脸又拉风。

就连去菜场买菜,陶婆子都要带着她的带字荷包。

每回掏钱的时候,就不经意地把荷包有字的那面给带翻过来。

若是有卖菜的问她这是什么字,陶婆子就再把荷包给翻回来,笑嘻嘻地告诉人家就是这画上的!

陶婆子挎着菜篮子拐进甜水巷,只觉得走路都轻快了几分。

迎面就遇上了邻居齐婆子和齐家小孙子。

“陶妹子,买菜回来了?”

齐婆子是个爱热闹爱唠叨的,正巧陶婆子也是个能说会道的,况且她见多识广,走过那么远的路,满肚子的奇闻异事?

这两人可算得上是一见如故,每回碰上都要站下闲聊几句。

“是啊,齐大姐也是去买菜的?哎哟,这小郎君,可真招人爱!”

齐婆子牵着的小孙子,才不过三四岁大,虎头虎脑,肉嘟嘟小脸,一双眼睛圆溜溜的,看着就很机灵。

这小家伙一眼就看中了齐婆子腰带上栓着的锦鲤荷包了。

他伸出肉手,一把就揪住不放。

“嗨!你这孩子!快放下,快放下!”

唬得齐婆子就去夺,偏偏小家伙抓得死紧,一双眼睛瞪得圆溜溜,鼓着两只腮帮子,一副小爷抓到了就是小爷的架势。

“哈哈,宝哥儿喜欢,就给你玩罢!”

陶婆子大方地把荷包解下来,连着丝绦一并给了齐小宝。

齐小宝赶紧双手抱住就往怀里塞,眉开眼笑,“谢谢婆婆!”

气得齐婆子作势就要打,陶婆子赶紧拦下,“不过是个荷包,里头还是空的,给孩子耍吧。”

她出门都是只带够菜钱,倒不往里头放多余的。

齐婆子只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一眼瞥见齐小宝抢下的那只荷包,倒是愣了下。

“呀!陶妹子这只荷包绣得好,这般的花样可从来没见过……意头也好!”

她这么一夸,她家的小孙子也皱起眉头去看到手的漂亮荷包,还举得高高的,对着阳光看。

这小家伙一举手,可不就让齐婆子看到了另一面的字?

“咦?这上头还有字?”

这不是撞到陶婆子的痒处了不是?

“可不是么?这是个鱼字,写得不太好,叫老姐姐笑话了。”

“鱼字?原来鱼字是这般的模样……咦?莫非,这字竟是陶妹子写的不成?”

听话听音,齐婆子反应过来,不由自主地看看陶婆子,再看看那只小荷包。

她家家境寻常,家里人口多,抛费也多,自然是雇佣不起下人的。

因此虽然知道陶婆子是江家的家仆,也一样的称姐论妹,说说笑笑的。

心里倒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小优越的。

然而一听说陶婆子居然识字,可不就被狠狠震了下?

她这是有眼不识高人啊!

这年头,普通人家上哪识字去?

就是坊里收束修最少的私塾,一个月也得一百个大钱,一年下来就是一两多,到了过节时还得送先生礼物,若是再算上笔墨纸砚,那一年最少就得三四两了,够得上一家子整年的花销了。

就这还得看天意,若是把孩儿送过去,没学几日发现不是那块料儿,就算自己不退学,先生也要撵人的,到时候灰溜溜回来,前头花的那些钱,可不就都打了水漂儿?

齐婆子当年,就曾经咬着牙送过自己家的大儿子去私塾认字。

只去了一个月,先生就不让再去了。

说是她大儿子毫无资质,粗笨不堪,不是学文的这块料!

一百个大钱加上送的两百钱礼物,就换回了大儿子认得了十来个字!

后头她二儿子三儿子七八岁时,她就舍不得再花那个钱了。

就让大儿子把那十来个字教两个弟弟。

好么,这两个臭小子,比大哥都不如,憋了十来天,就勉强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是了,她三个儿子就叫大山,二山,三山!

就算她不识字,也能知道这名字简单好认得很!

她心里波涛起伏,陶婆子心里却乐开了花。

这就跟穿了新衣裳必要到小姐妹面前炫一样的道理么!

老婆子学会了字,就得到老姐妹们面前露它一手!

哪怕赔上一个新荷包,也在所不惜!

赶明儿她就再做一个新荷包,字和图她都想好了,就用刚刚学会的果字!

以她这般的进步,用不了多久,就能把灶房里这些东西的字,全都学会喽!

“诶,只粗识得几个大字,这字绣得也没甚灵气,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陶婆子一边摆着手,一边笑呵呵地自谦。

他们几个同时识字,识字最快的竟是喂骡子的假小子赛子。

现在这丫头已经跟柱子一样,专门挑两个字的识字卡了。

而且每天饭后考试的时候,像她拿起树枝在沙盘上写字之前还得好好想想。

那丫头刷刷刷地就写好了,还常被大爷夸说是写得有灵气!

齐婆子就拉住了陶婆子的手,情真意切地夸上了。

“陶妹妹,怪不得!”

“我一见你,就觉得必是个能耐人!想不到竟连字都识得!”

陶婆子被夸得如饮蜜糖,差点连午饭都耽误了。

她笑呵呵地别了齐婆子祖孙俩,进院做饭不提。

齐婆子则心情复杂地牵着小孙子,来到坊市。

“买鱼!鱼!”

白得一个好看的荷包,齐小宝美滋滋地把荷包系在了自己的小腰上。

看到有卖鱼的,齐小宝就嚷嚷着要买鱼。

郦州城附近多河流湖泊,菜市场上总有许多鱼。

尤其是那些个头不大的小杂鱼,有时卖得比青菜还便宜。

齐婆子真就掏了三文钱,买了十条小杂鱼。

她摸出钱来递与卖鱼的,齐小宝就伸出指头来指着篮子里的杂鱼,又把自己带的荷包给翻过来让阿奶看上头的字。

“鱼!这是鱼!这是鱼字!”

陶婆子一把年纪,想要炫耀也只能不着痕迹的炫。

而不到四岁的齐小宝,才不管三七二十一,现学现卖,说炫就炫!

鱼贩子见了也不由得称奇。

“呀!这么点大的娃,竟然会认字了!厉害啊!以后怕不是要考秀士?”

如今的大晋王朝,跟平行宇宙里的类似朝代差不多。

都是读书为上品,虽然还没实行科举制,但每地的府城,每年定期举行文会,辖地的读书人云集齐聚,由本地名士或者知府大人出题,各人在规定时限内写文做赋,再由众名士一道品评,凡能被评为上者,就能得秀士的功名。多参加文会,多写文做赋,名气积累上去,也就有资格被选做官。

这个选拔贤才的法子自然是远远比不上科举制了。

只能算是略有科举制的影子,还在进化发展的路上。

但比完全世袭要强上许多了。

虽然自家底细自家知,但听到夸自家娃,齐婆子还是乐得合不拢嘴。

一高兴,就给小孙子买了一串糖葫芦。

回到齐家院子,大儿媳在织布,二儿媳在纺线,三儿媳跟小儿子两个在岳家的饭铺子里帮工要到夜里才回来。

大孙女在蚕房干活,二孙女在喂鸡,六岁的大孙子在外头跟街坊里的小子们疯玩,玩累了跑回来吃饭。

正好都瞧见了齐小宝手里的糖葫芦……

气氛仿佛瞬间凝固。

齐婆子老脸上不由得讪讪的。

孙子孙女她都疼啊!真没有偏心!

要不她平日要么不买,凡买就买它四份?

今儿纯是被夸得乐昏了头啊!

只有齐小宝自己,对在场的气氛一点也没感觉,举着小胖手就朝他娘二媳妇跑过去。

“阿娘,你尝尝!可甜!”

二儿媳也不敢当着这么多人真尝啊。

“小宝,去给大姐二姐还有大哥都尝尝。”

齐小宝心疼地损失了三颗糖葫芦,再不敢得瑟,赶紧把最后一颗也落肚为安。

午饭的桌上,就多了一道干煎小杂鱼。

齐家人分两桌吃饭,男人一桌,女人和孩子们一桌。

齐小宝仗着年纪最小,两桌来回跑。

趴到齐老头膝上,指指鱼,“爷,鱼!”

齐老头挑了一点鱼肚上的肉,喂给他。

齐小宝啊呜一口咽了,又去他爹那儿,“阿爹,鱼!”

齐二山也挑一点鱼肉喂他。

齐小宝洋洋得意地吃了鱼,就把自己系的荷包给翻了面。

小指头戳着上头图章大小的字,“这是鱼字!”

齐老头齐二山都不识字,见了还笑呢,“小宝这是从哪里得来的荷包?上头还有字呢?”

他们是一点也没觉得这屁大的娃娃,居然真的知道荷包上绣的字!

只有齐大山伸在半空的筷子停住了。

“小宝,过来让大伯看看!”

等小家伙走近了,看清了两边的图和字,齐大山愣住了。

“这真是个鱼字!”

齐家三个男人一同望向女人那桌。

“小宝的荷包哪里来的?上头怎么还有字的?”

齐婆子笑道,“还不是出门遇到了新来的那家,陶大妹子,她系了个荷包,叫咱小宝看见了,陶大妹子倒是大方,就送了给小宝,这不,小宝就记住了上头的字,去买鱼的时候还被夸聪明,将来没准能考上秀士呢!”

这话一出,气氛又安静了。

齐大山神情复杂,齐老头和齐二山眼里放光。

几个媳妇们也各有心思。

就听齐大山说,“乖小宝,把你这个荷包让你大哥和大姐二姐看看。”

“我不!”

齐小宝一脸警惕地捂住了自己的宝贝。

糖葫芦分去了也就算了,这可是他最喜欢的荷包!

“乖,就让他们看看,不要你的,大伯给你一文钱好不?”

齐小宝手里捏着钱,不太情愿地让哥姐看自己的荷包,腰间的丝绦坚决不解!

“大宝,大秀二秀,你们看,荷包上的那个字,就是鱼字!”

齐大山说着,两眼忍不住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