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 第150章 第150章(第一更)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第150章 第150章(第一更)

作者:应何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8-17 17:27:1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日子就在几人游山玩水中过去了, 很快就到了中秋节,刘永名和何书淑一直在外为官,和儿女团聚的日子少, 如今难得儿子女儿都在身边,何书淑打算好好的准备这次的中秋节。

何书淑终于找到机会将谢珍珠刘嘉盈两个拘在身边:“你们两个跟着我好好的学习一下,这个中秋节如何治宴,如何祭拜, 这些都有规矩。”

“嗯嗯,”两人点头, 何书淑做好了两人推脱的准备了,毕竟这一段时间, 和几个小的斗智斗勇成为了她的日常。

“为什么这次你们答应得这么爽快, ”

“娘,我们学着这些都是有用的,我们当然要认真学习。”刘嘉盈没有思索,理所当然的回答道。

何书淑心里安慰, 总算是心里还有些明白,想到这些更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耐心仔细的教导。

刘永名则是终于将自己的公事告一段落, 打算好好的和师弟还有儿子们交流一下学问, 和师爷谈论起这件事的时候, 才发现, 在自己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几个小的已经在隆回县混熟了。

“县学是如何想到让继宁去给他们讲学的, 这我都不知道啊。”刘永名听到周师爷和他说,谢继宁如今在隆回县讲学的时候,差点将喝的茶水都喷了出来。

“大人,如今县学里面的学子们都想和继宁公子还有应文公子交流学问, 都想邀请两人参加他们的文会,县里的文人无不以请到两位为荣。”

“师爷你谬赞了,他们两个都还是不懂事,还有些贪玩。”

周师爷笑笑不说话,要是刘大人说这话的时候,嘴角没有带笑容就更好了。

这会儿听说自家师弟在县学里面讲学,刘永名好奇极了,打定主意要前去县学看看。

隆回县没有书院,只有几个秀才举人开办的私塾,童生秀才的教育多半是在县学。

刘永名上任之后,对隆回县的县学大力整改,修建县学,又对县里的教谕的待遇大幅度的提高,经过两三年,隆回县的县学才步入正轨。

刘永名一行到县学的时候,谢继宁正在讲《农书》,讲述的过程中还举例子来进行说明,显然,对于农书,不仅仅是看过,而且还有实践。

“吾辈读书多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于我个人而言,还有一句话和大家共勉,那就是仰望星空,还需要脚踏实地。”

在结束的时候,谢继宁用这两句话来对表达对大家的期望,下面众位书生起身弯腰,拱手行礼。

刘永名没有进去,选择了在外面等待,借此来平复内心的震撼,总是能从书信中看到自家爹娘对谢继宁的赞扬,也知道谢继宁小小年纪就考中举人,很是优秀。

但是当看到站在前面给县学学生讲学,并且讲得如此精妙,不只是农,还讲了经济之道,还讲精耕细作生产力,还讲农本等等,刘永名一看学生的表情就知道,大家听进去了。

不说学生,就连刘永名自己,也听进去了,恨不得自己马上就找出一块地来精耕细作,筛选出好种子,好方法。

不一会儿,谢继宁还有应文两人就走出来了,一边走,还一边和教谕还有几位书生告别。

“师兄,周大哥好。”

“孩儿见过父亲,见周伯父。”

一看到刘永名在县学门口,两人连忙打招呼。

“我看你讲的课,我以为你会讲《论语》或者史学方面,你师父说你这些方面颇有见解。”

“我这一路上和很多的读书人都有交流,很多人都认为像我这样游学是非常不可取,非常无趣的事情,甚至还有书生认为是在浪费时光。”

“这些书生中固然存在很多目光短浅的,才学平平的普通人,但是也有的文采斐然,于圣贤之道很有见地。”

“他们读书都走进了一个误区,都喜欢坐在书斋里翻动圣贤经典,死死的读,却不愿意看看这世界,也不愿意看看身边的民生,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2)”

“都想读书以后报效君王,为官做宰,但是光会读书有什么用,更多的是实际的生活环境,更多的应该关心百姓。”

“况且很多的读书人是没有机会往上面升的,也没有机会当官,但是他们会是离下面百姓很接近的人,会是乡贤,会是士绅,也是一族里面很有话语权的人,他们还识字,知书,他们重视农业,重视生产力,一定会对下面产生影响。”

“我因为区区积肥法,很小的时候就得到了县令的嘉奖,后面更是因为农业方面,我祖父祖母被万岁赏赐,这些东西很难吗?完全不难,很多都是农书里面已经有,大家都不重视,这些知识就变成了书房里面的一堆废纸,能看懂他的人不重视,重视的农民百姓看不懂,还在辛苦劳作,看天吃饭。”

谢继宁今天讲课讲出兴趣来,这会儿也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的想法,刘永名一边听一边点头,心里想,师弟这般想法,倒是我有所不及的了。

谢继宁心想,虽然这些读书人固执、清高自傲、目下无尘,但是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宣传农业,宣传生产力,宣传爱护老人、弱女子、小孩子,这么多人,只要有一个听了,做了一点点也是好事情。

热热闹闹的过了一个中秋节,谢继宁几人就要告辞出发。

何书淑不舍的说道:“不如再住上两个月再走,这还没有在这里陪我多久呢。”

刘嘉盈也颇为舍不得父母,她从小在爹娘身边长大,后面是因为要来隆回县为官,条件艰苦,这才将她送去给静安教养。

“娘,我们接下来打算去南边看看,苏州、杭州、无锡,都想去看看。”

“你们就是闲不住。”

何书淑和儿子女儿相处了一段时间,对最初的阻止女儿出门的想法已经发生改变,虽然女儿没有像她期望的一样,成为一个温柔娴静的标准的文官家的小姐。

但是刘嘉盈健康活力,眼睛里面都是光芒,充满希望,落落大方,处理事情又快又好,非常能干,一看就知道就算遇到什么磨难,也能自己处理。

何书淑想,这样也好,世道多艰难,坚强点,将来也能活的好。

夫妻两个看着蹦蹦跳跳上船的人,心里一阵感伤,刘永名安慰道:“孩子大了,总是要往外面走的,他们能趁着年轻,多往外面走走,见一下世面也是好的。”

“再说了,你完全不用担心,你看他们会是受苦的人吗?”

那倒是不会,因为何书淑看到了几人准备的物资,可以说就算是她来准备,都不一定有这么充分。

衣食住行,样样囊括不说,就连船会沉这点都设想过,所以人人会游水,就连这么大年纪的孙大夫也学着游水。

大家的衣服都是特制的,衣袖上的薄薄的金片,鞋底放得有小匕首。

其他的常用的药物就更加不用说了,因为这次的水匪的事件,谢继宁又往船上增加了很多的弓箭。

上船之后,谢继宁就让春雨她们教导刘张几人射箭,几个人真的如同谢继宁说的一样,将绣活捡起来,因为刘姑娘更加能干,索性就推举她为掌柜的。

春雨夏雨带着珍珠还有刘嘉盈的几个丫鬟最近正在和张乐欣学刺绣,船上不稳,也只是慢慢的认线,认布,学一些简单的针法,时间长了,关系也亲近了。

听到谢继宁说要她们来教导射箭就立即答应下来,

“主子说让我们来教你们,要说射箭,我们都是闹着玩的,要教也要护卫他们来教,可是担心你们不习惯,干脆就要我们教。”

几个女子经历这一场磨难,学起射箭来都颇为认真,船上地方小,也天天练习。

江面上风平浪静,船一路上遇到州县,也都不停下来,直奔江南。

“咱们先去扬州,再去苏州。”

还没有到扬州,江面上的船就多了起来,谢继宁的船在这些船里面毫不起眼,盐商徽商茶商这些大商户的船队横行在江面上,给扬州的经济带来繁华。

几人像是小土包子一样看着扬州的河岸,繁华盛景,商铺云集,这里既是一个商业中心,也是一个很大的中转站,各行各业,都有一条街道,看得几人目不转睛。

租房子在这里变得很简单,只要有钱,你想要的都有,谢继宁他们干脆干脆租用了一个大院,里面有假山,有水,亭台楼阁,应有尽有。

“师叔,省城就很繁华,但是和扬州比起来,就多有不及了。”

“所谓扬一益二,自永嘉南渡之后,扬州就开始发展,隋唐运河的开通,也给这里带来了更多的际遇,这里商贾盛行,文风鼎盛,各行业都发展很好。”

“烟花三月下扬州,如今是九月,扬州就这般美丽,等到了三月,又是怎样的盛景。”刘嘉盈忍不住感慨。

“三月轻风细雨,琼花盛开,细柳清扬,廋西湖上划一艘小船,恰似人间仙境。”

谢继宁看着街道,努力的寻找一下流传到后世的痕迹,但是都没有,只有运河,不变的运河静静的流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