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萧老太的年代之旅[综穿] > 第402章 臭老九的女儿63

萧老太的年代之旅[综穿] 第402章 臭老九的女儿63

作者:一斗大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7-03 14:33:1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苏北某农村

天气渐渐暖和了, 整个生产队都在热火朝天的忙活着春耕,林家还没分家,一大家子不少人口, 这会儿是能下地的都下地挣工分去了, 半大孩子该念书的念书,该干活的干活, 不能干活的也出去耍了,门前只剩一个老太太坐在那里剥玉米, 间或传来母鸡咕咕吃食的声音。

早春的天气还有点凉, 老太太头上带着个花花绿绿的头巾, 从缝隙往里看, 还能看见全白的发顶,在她的身后就是三间还很新的青砖瓦房,可能是家里条件不错,老太太的圆脸显得丰腴的很, 除了两只眼睛木愣愣盯着前方,看起来就是个慈善的农村老太太。

“哟,小芬回来了?”林芬刚一进村口,就被眼尖的老太太们看见了, 瞅见人手上的网兜,又是羡慕的不行, 说出来的话都酸溜溜的, “哎哟,这又带了什么好东西孝顺你娘呢?”

“没什么,这不弄忙了嘛,带点东西给家里人补补,呵呵。”林芬笑嘻嘻的跟人打了个马虎眼就往家赶。

看着人走远, 几个坐在门口择菜的老太太,就在那议论纷纷,

“我刚看见槽子糕了,你们看见了?”

“咋没看见?哎哟,她李二丫好福气啊,生了一堆好儿女,不像我家那些不争气的,我都这把岁数了,还得伺候他们!”

李二丫就是老太太的名字,不过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叫她本名了,刚才说话的老太太也是仗着自己岁数比她大,说点酸话罢了。

“就是可惜了大河了,一点福没享到!”大河就是李二丫的男人,45年被鬼子打死了。

“谁说不是?”

“还是人李二丫命好!”

说起这老太太,村里谁不羡慕?虽说早前吃了不少苦,但瞅瞅人现在——大瓦房住着,大米白面吃着,两个儿媳妇伺候着,啥啥都不用操心,简直掉进了福窝里,想想就羡慕的要死。

话说回来,那年头光景不好,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可谁也比不上这老太太的福气。

早前人大儿子跟着过路的部队跑了,七/八年没音信,都以为死在哪里了,结果一建国,人就巴巴的回来了,不光回来还当上军官了,你说说这运气简直了!

现在更了不得了,转业出来,直接当上钢铁厂的大领导了,听说那厂子比他们县城最大的厂子还大个好几倍,连县里领导都得巴结他呢。

儿子出息不算,闺女,闺女也出息,那小闺女从小就长的水灵灵的,嘴巴甜,脑子也灵光,一直念到初中,毕业就去公社小学当了老师,端上了铁饭碗,后来更是嫁到公社去了

几个老太太一想到人家过的日子,再看看自己过的日子,简直都要被酸死了,唯一能开解自己的就是她最出息的大儿子至今还单着,本事再大又怎么样,连个传宗接代的儿子都没有。

“那孩子也是可怜!”功劳哪是那么好立的,这不就伤了吗,还伤到了那种地方。

关于林家老大一把岁数还没成家,村里早就有了默契,肯定是伤到那地方了,不然怎么好好的一个正常男人,哪里能拖到如今这岁数还没成家?他能忍得住?

当然这种话肯定不能当着人面说,不管怎么样,人家也是大英雄,这点道理她们还是懂的。

“听说要过继老二家的儿子呢!”

“哎哟,老二家的那几个可不小,能养的熟吗?”

“养不熟也得养啊,不然还能怎么办?”总不能便宜外人!

几个老太太心里一下平衡了不少,“那可不,怎么着肉烂在自家锅里,总比便宜坏人强,就是可惜了她家老大了!”辛辛苦苦一辈子白给人做工了。

这边还在剥玉米棒子的老太太忽然打了个喷嚏,她揪起围裙的一角擦了擦鼻子,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老闺女那边办的怎么样了,有没有打听到信儿。

短暂出神了一会,老太太又开始剥玉米,这两天地里的活计重,必须得吃点好的,剥好的玉米粒会磨成粉做玉米贴饼子吃。

虽说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孩子们也都孝顺,就是自己个眼睛也看不见了,照理应该可以享享清福了,但操劳了一辈子的老太太还是闲不下来,能搭把手的就搭把手,这不,碰上农忙了,她就在家剥玉米,不给孩子添负担。

老太太两只木然的眼睛无神的注视的前方,眼皮耷拉着,眉头紧锁,像是在为什么事情烦神,刚将手里的那根玉米棒子剥完,正准备拿另一根,就听小孙女的叫嚷声:

“奶,奶,小姑回来了!”

老太太循着声音往门口“看”去,急切的问道:“到哪儿啦?”

“问你话呢,哑巴了?”

这会儿小孙女儿已经跑进院子里,正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呢,老太太仔细听了听门口的动静,没听见小闺女的声音,就又跟小孙女打听:“你小姑一个人来的,还是跟你姑父一起?”

跑回来报信的是老三家的三女儿,因为没有分家,还是按着家里的排行,按着女孩排,正好排行老四,大名叫四麦的丫头,本来吃完早饭她就去打猪草去了,打着打着,眼尖的她,远远看见小姑回来了,赶忙抢先跑回来报信,盼着回头能运气好的多捞一块糖吃。

“没有,就小姑一个人!”

老太太眉头一下舒展了不少:“行了,我知道了,你去叫你娘回来准备中饭。”老闺女回来了,中午必须得吃点好的,加上这段日子农忙,正好给大家伙补补。

四麦一听眼睛就一亮,放下背篓,蹬蹬就往外跑,听小孙女的脚步声渐渐远去,老太太站起身用围裙擦了擦手,站在墙角,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

“娘!”远远的,就听一声清脆的喊声,“娘!”声音越来越近。

老太太听见动静,激动的往前迈了一步:“哎哎,回来了?”

话音刚落,一个剪着齐耳短发的年轻女人提着网兜进了院子,一进来就径直朝老太太走来:“最近好着呢?家里没啥事?”一走近,就挽起老太太的胳膊往屋里走,打招呼的功夫,顺带扫了一眼门口的一堆玉米棒子,眉头轻轻皱了皱,

“我刚才在门口看到一堆玉米棒子,咋,你还帮大嫂她们剥玉米啊?!不是我说,家里这么多人,哪里用得着你?”

“你有那闲功夫,享享清福多好,你看人家队长他老娘,人家老太太多会过日子啊,整天啥活都不干,每天捧着一瓷缸子,从村头串到村尾,不是跟这个婶子磕磕牙,就是跟那个大娘唠唠家常,小日子过的不知道多舒坦,哪像你!”

林芬一脸不争气看着自己老娘,“又不是没有那个条件,咱有条件还不知道享福,那是傻!回头大哥回来,知道了,保准说你!”林芬是林母在37岁高龄生的老来女,从小受尽疼爱,也跟林母的感情最深。

当然,兄妹五个里头,也是她运道最好,刚出生的时候还打仗,等她记事,就建国了,几乎没过过什么苦日子,加上打那时候起林家就有林老大的工资补贴,一下就好过了起来,放眼整个公社,比她过的好的,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明明是个乡下丫头,愣生生活成了整个生产队人人羡慕的对象,别的姑娘从四五岁起就要帮家里干家务,林芬就不用,别的姑娘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林芬从小学一直念到初中,别的姑娘到了年纪嫁个庄稼汉,一辈子也就那样了,林芬不是。

她还没初中毕业,林母就早早让大儿子找人托关系帮忙给安排好了工作,等她一毕业就直接去公社的小学当了老师,后来还嫁到公社,相当于是一下土鸡变凤凰,成了半个城里人。

你说别人能不眼气吗?

因着家里就两个出息人,一个老大,一个老小,老太太自然最是看重,不过不同于大儿子离的远,远水解不了近渴,有事也帮不上忙。

小闺女就不一样了,本来母女俩就比一般人人亲,她又离得近,还念过书,家里出点事儿,找人捎个口信,半天功夫就能到家,那分量自又是格外不同,这也是林母一有事就喜欢找小闺女商量的原因。

当然,老太太除了格外疼爱小闺女外,对儿子儿媳妇也没苛待,她本身不是个多刻薄的性子,当初大女儿的事也是因为实在没有办法,后来老三媳妇一连生了好几个闺女,她除了实在忍不住,偶尔刺两句外,打骂苛待孙女的事儿倒是一件没做过。

就凭这一点,老太太算是四里八乡远近闻名的慈善人,毕竟在乡下重男轻女是主旋律,能做到老太太这份上,真的是不容易。

儿媳妇们也承老太太的情,对她也是发自内心的孝顺!

因着老太太和善的性子,二房三房两家人磕磕盼盼,除开偶尔为点小事起点儿口角外,大体上还算和睦。

老太太乐呵呵的听着闺女的唠叨:“干惯了,闲不住!”说完就一把拉过闺女的胳膊,小声问道,“让你打听的事儿,有消息了吗?”

老太太李二丫,也就是林母,自从前些日子收到大儿子的信,就没安生过,可以说是自打儿子到了成家的年纪还不成家,她就没安生过,原来,儿子在部队,好几年都不一定能见着一回,她就是想催,也使不上劲儿。

好不容易等儿子转业到地方,她就琢磨着赶紧给儿子娶媳妇,只是儿子当着那么大的干部,看不上她找的,她也不愿意委屈自家儿子,就这么耽搁下来。

眼瞅着老二家的大孙子都要娶媳妇了,老大那边还没着落,她是日日愁,夜夜愁,本来听老大过年回来那会儿露出的口风,已经有了合适的对象,她还以为今年就能把人领回来,等年底就能抱上孙子呢。

她盼啊盼,结果儿子就给她来了那么一封信,直把她打击的立不住,差点没当场昏过去,等回过神,就赶忙使人把老闺女给叫了回来,母女俩嘀嘀咕咕了一个晚上,旁人都不知道她们嘀咕了什么。

说起大儿子的事儿,老太太眼泪都下来了:“你说你大哥命咋这么苦呢,怎么就”伤到哪里去了,连个后都没有。

要说她家老大,那真是没的挑,样样都好,事事都妥帖,就是在这人生大事上面总是不顺,听说早前在部队的时候处过两个姑娘,结果一个都没活下来,都牺牲了

当然为了儿子的名声,老太太从来没跟人提起过,就连她最疼的小闺女都没提,就怕她一个不小心说秃噜嘴,传出儿子克妻的名声。

村里传出来的那些关于她家老大的传言,她也不是没有听说过,只是涉及到儿子的脸面,她只能暗暗敲边鼓,只是敲过几次,听儿子的口气倒是不像有事的样子,她也就放下了心,没成想,还真是那方面的原因。

想想从前,又想想如今,老太太怎么能不糟心呢!

“你先别哭啊,大哥好好的活着,不比什么都强?”

林小姑将网兜放到桌子上,就扶着老母亲坐下,随即从网兜里拿出一个槽子糕递给她:“娘,刚到的槽子糕,你尝尝。”想起自己苦命的大哥,林小姑也是叹气,原还想大哥一把年纪,咋就不着急成家呢,敢情根子在这儿呢。

儿子出了这么的事,老太太哪里吃的下东西,她抹了一把泪,又问起了上次的事儿:“让你打听的事儿怎么样了?”老太太说着又是叹气,

“实在不行,就从你二哥家里过继一个,反正你二嫂能生,让她舍出一个儿子,以后老了也能跟着享福,保管她乐意!”

林小姑嗤笑:“那能不乐意?”

她二哥家的几个侄子,最小的四柱都十几岁了,知道自己亲爹妈是谁,过继过去还不就是让大哥帮他们养儿子?她大哥可是正处级干部呢,一年光工资就不老少,还有现成的楼房住,真过继过去,最后那些还不是便宜了二房,她二嫂倒是好算计。

老太太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前儿你二嫂还跟我提这事儿呢,让我跟你大哥写信,我寻思着你这儿还没消息,就没回她。”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太太也希望肉烂到自家锅里,老二家儿子是多,可孩子实在太大了,过继那么大的孩子给老大,她心里也不落忍,想着要是大儿子的“病”能治还是得“治”,过继的儿子哪里有自己亲生的亲。

“娘,你可千万别松口!”林小姑一把握住老太太的手,再三叮嘱,“不是我个做妹妹见不见得二哥好,存心搅和娘家的事,只是你想啊,二哥家几个侄子都多大了,四柱虚岁都十四了,眼瞅没几年都要娶媳妇了,过继他出去,不是诚心给大哥找麻烦吗?”

林小姑掰着指头给老太太算账,“真要过继过去,到时候是不是得把四柱接到城里养着,等过几年岁数大了,是不是还得帮忙张罗个工作,最后是不是还得大哥出娶媳妇的聘礼,你说说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得多花多少钱,哪有这么算计的?”

老太太活到这把年纪,哪里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只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难啊,一想到要让大儿子吃那么大的闷亏,老太太又是唉声叹气:

“唉,真到了那步田地,也只能过继四柱了,总不能便宜了外人!”

真要过继,老三家的五柱倒是最合适,可老三两口子结婚十几年才求来一根独苗苗,哪里能过继他家孩子呢,唯一合适的就只有四柱了。

“急什么!我看三嫂年纪不大,没准还能生,您老生我的时候,多大岁数了,这会儿不比那会儿日子好过?我看还是再等等,万一到时候三嫂运气好再生个小子,过继给大哥,不是正好?”林小姑不动声色的劝着老母亲,

“娘,大哥那“病”要是真治不好,岁数也不大,再等几年又不是等不起,咱们何必这么着急?万一弄不好,戳了大哥的肺管子不得跟咱们离心?”

“我倒是无所谓,横竖都嫁出去了,跟我没有关系,可大柱他们几个,以后还指着大哥拉拔呢,真把人算计狠了”鸡飞蛋打,啥好处也别想捞到一点儿。

老太太想想也是,忽然想到什么,一把抓住老闺女的手腕:“让你打听的事儿到底打听的怎么样了?”

林小姑的手腕被老太太攥的生疼,赶忙答应:“打听到了,打听到了!”

“找到了就好,找到了就好!”老太太一听有门儿,长出一口气,“那老中医到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你怎么跟他说的,你跟我仔细说说。”

这两年从城里下放来了不少“能人异士”,她没少听村里人提起,之前左耳进右耳出,没怎么放心上,这回大儿子出事,她才想起这事来,不过那帮人身份太特殊,老太太也不敢大张旗鼓,这才让老闺女悄悄去打听,万万不能漏了风声,害人又害自己。

“打听到了,隔壁公社有个从北京下放来的老中医,听说很厉害。”

这事也不是她打听到的,是她男人薛怀打听来的,不过他也就打听到有这么个人,至于直接跟人解除,求人老中医帮忙看病不好意思,他们两口子都不敢,就怕落到有心人的眼里被盯上。

老太太一听人是从首都来了,立马放下一半的心,人首都来的,肯定厉害,老大的“病”看来有希望了。

林小姑看老太太长出一口气,赶忙提醒:“娘,人是找到了,可这看病的事儿,还得大哥亲身回来才行啊。”

老太太一拍大腿也是哈,于是母女俩就又嘀咕起怎么让大儿子/大哥回来的事儿,正商量着呢,就听老三媳妇进来了。

“娘,小姑回来了啊!”

老太太一听儿媳妇的声音,就赶忙起身开门:“老三家的,今儿她小姑回来了,你去切半斤腊肉炒了,正好这阵子大家干活都辛苦了,一起补补。”

别看老太太眼睛看不见了,不过在自己个的屋子,她是闭着眼睛也能走,倒是不怕磕着碰着。

早在老太太起身的时候,林小姑就跟着动了,这会儿她就靠在门口笑盈盈的看着三嫂:“今儿就麻烦三嫂了!”

“那你们先聊着,我去做饭!”

林三媳妇笑呵呵的跟人打完招呼,就直接出去忙活中饭去了,出了堂屋,就听林三媳妇吆喝着自家孩子,择菜的择菜,烧火的烧火,扫地的扫地。

林小姑隔着窗户看着院子里的动静,感慨的不行:“自打三嫂生了五柱子,整个人的精气神是越来越好了。”

原先的三嫂整天低着个头,沉默寡言,三棍子都打不出一个屁来,干什么活计都提不起兴致,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可自打生了五柱后,整个人的气质立马就不一样了,感觉腰杆挺直了,说话有底气了,人也跟着鲜活起来,最明显的就是敢跟二嫂呛声了,以前在二嫂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的人,如今也敢跟人翻脸了。

“唉,她也是个可怜的,一连生了四个丫头才好不容易来了个老儿子!”

说起小儿媳妇,老太太自己也经常感慨,要是老二媳妇跟老三媳妇中和一下就好了,儿子太生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回头成家娶媳妇有的烦心呢。

村里人都说她是慈善人,其实是她想明白了,儿子多也不一定孝顺,女儿即便嫁出去,也不一定指望不上,不过有一点她还是知道的,就是儿子也一定要有。

真要是个绝户头,还不定被人怎么欺负呢!

说到生孩子的事儿,老太太又语重心长的交待闺女:“你婆婆没为难你?我看实在不行,你还是抓紧时间再怀一个。”

她老闺女连着两胎生的都是姑娘,虽说头胎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可她听亲家母的说话阴阳怪气的,心里还是替闺女担心。

“娘,你说什么呢,我家小花还没断奶呢!”林小姑不想让老太太为自己担心,于是宽慰道,“我还年轻呢,等身子养好了,自然怀的上,不着急!”

她虚岁才25,还年纪着呢,她一点都不着急,婆婆看不惯,看在她大哥的份上,也不会多说什么。

老太太一想老闺女年纪确实不大,也就顺着揭过:“唉,你三嫂没赶上好时候,五柱脑瓜聪明,一点点大就能跟着三柱四柱他们识字,你大哥早前还说要供他念书呢,没准咱家还能出个大学生,结果现在倒是好,学校直接停课了,,,”

说起这个,老太太也是惋惜不已:“真是倒霉催的!”

“小学初中不是还没停嘛,先念着,等念出来,大哥还能看着不管?”林小姑又朝厨房的方向看了一眼,她也觉得挺可惜的,娘家要是再出一个大学生,她也能跟着沾光,保不齐以后还能拉拔她几个孩子呢,于是说道,

“回头我把小越不穿的旧衣服收拾两件出来给五柱。”

她这三艘的运气真是背的很,跟好运的二嫂相比,衬的三嫂真的是倒霉到家了,她两个嫂子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她大嫂进门三年就抱俩,还都是男娃,在林家脚算是跟站的稳稳的,平时家里有个啥事,那底气也是足足的,后来除了老三是个姑娘,又连生了两个儿子,一下四个儿子,村里谁不说她有福气,有那信命的结婚的时候还巴巴的求上门找她沾沾福气呢,真是走到哪儿都是村里小媳妇们羡慕的对象。

不像她三艘,嫁进林家十多年,连着生了四个闺女,小闺女出生的时候,还赶上饥荒,他们家虽说条件比一般人家好点儿,但架不住孩子也多啊,指望大哥一个人的补贴,也是紧巴巴的,更别提还要帮衬各种亲戚,最后是小的没养活,大的也没养好真是倒霉到家了。

老太太一听就“眼睛一瞪”:“两个孩子就差几个月,你把小越的衣服给五柱,你让小越穿什么?到时候让女婿知道了,小心落埋怨”

母女俩在屋里说着悄悄话,厨房的母女俩也在说悄悄话。

“娘,奶跟小姑肯定在说四柱的事儿,你信不信?”四麦说着还撇了撇嘴,“四柱最近可狂了,走哪儿都鼻孔朝天,我说他两句,还跟我急眼,切!”

“娘,大伯真的要过继四柱吗?”

“不过继四柱还能过继谁?”林三媳妇倒是想的开的很,横竖自家就一个儿子,那就是自己的命,肯定不能过继出去,至于过继谁,爱谁谁。

四麦叹了口气:“那四柱是不是就能进城了?”进城多好啊,可以每天吃肉包子,顿顿红烧肉,还能住楼房,四麦越想越羡慕,“我也想进城,大伯还说要带我们进城玩,结果奶偏不让。”

“整天就知道白日发梦!”三麦抱着一捆柴火进来,嫌弃的瞥了一眼小妹,将柴火放下,倒了一碗水等凉了喝,“你知道大伯单位离咱这儿有多远吗,还以为是去县城呢,一天就能来回?”

“你少说两句!”林三媳妇怕两个闺女吵起来,赶忙打起了圆场,她也纳闷的很,她和林老三都不是急性子,怎么偏偏生个炮仗性子的闺女。

“你妹妹就是随口说说,你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嘛!”

四麦哼了一声:“我说说怎么了,说说还不行了?”

三麦淡淡扫了一眼四麦,懒得搭理这个蠢妹妹,转而跟林三媳妇说起了林小姑的事儿:“奶又跟小姑嘀咕事儿呢!”

林三媳妇白了她一眼,又继续在那切菜:“大人的事儿,你个孩子少管!”

三麦不以为然:“她们啊就是瞎折腾,大伯的事儿才轮不到她们做主呢!”别看她小,可她看的明白着呢,她大伯是个有主意的,才不会听奶她们的话。

林三媳妇眉头一皱:“你大伯的事儿轮的着你一个小辈说叨?”

三麦搬了个凳子坐下:“本来就是!”

“横竖跟咱们没关系,你别多嘴,小心被你二娘听见,寻你晦气!”林三媳妇警告,她二嫂最近算是春风得意,这要是二闺女说闲话被她听着了,一准要闹。

“你当我跟四麦一样傻啊!”三麦嫌弃的瞥了眼正在对她瞪眼的四麦,“你瞪我干啥,难不成我说错了?你说你蠢不蠢,人家四柱如今正得意呢,偏你不长眼,非说些有的没的酸话,人能看你顺眼吗?”

她们姐妹三个,就四麦最蠢,偏还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真是蠢的没边儿。

四麦气的半死:“要你管?!”说完还跟亲娘告状,“娘,你看她,还是亲姐妹呢,整天就知道数落我!”

“你要不是我亲妹子,我才懒得管你呢!”三麦翻了个白眼。

眼看两个冤家又要吵起来,林三媳妇头疼:“三麦,你去看看你弟弟,今儿有好菜,让他早点儿回来。”

三麦不动如山:“娘,你儿子精着呢,谁错过饭点儿,你宝贝儿子也不会错过的!”那小家伙儿不愧是她亲弟弟,真是候精猴精的,到饭点儿,早就颠颠儿的跑回来了,哪里还用的着人喊。

说起宝贝儿子的机灵劲儿,林三媳妇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你大伯也说你弟聪明呢!”大伯子说了,等过两年孩子大了,就送去上学,学费不够他来出,就冲这一点儿,林三媳妇就感激他一辈子,想起大伯子的遭遇,林三媳妇就是一声长叹,“真是好人没好报,你大伯多好的人啊,偏偏就”

说着转过头郑重的看着两个闺女:“你们大伯对你们几个可不孬,每次回来,你堂哥他们有的,你们也有,从来没有亏待过你们,以后你们可得好好孝顺他,忘恩负义的事儿咱不能做,都听见了?”

姐妹两个都连连点头,三麦也替大伯可惜:“也不知道大伯什么时候带大伯娘回来?”上次大伯的信儿,可是当着全家人的面念的,她们全都知道了大伯的那件事儿。

林三媳妇手上活计不停:“估计得五一了,他们平时那么忙,也只有五一才有空。”提起还没见过的大嫂,林三媳妇忍不住跟两闺女嘀咕,“也不知道人家女同志知道家里要给你们大伯过继孩子,会不会闹?”

将心比心,这事换成她,她肯定心里不痛快,搁谁凭白多出那么大一便宜儿子,都不会高兴。

“闹啥啊,你没听信上说么,人家女方带着孩子呢!”四麦十二岁了,有些事还不大懂,可她也知道大伯是国家干部,找个二婚头绝对是委屈了的。

三麦端起碗喝了一口水,沉思了一会儿:“应该不会,那女的离过婚还带着三个孩子,就这条件”要不是大伯那什么,就凭他的条件,怎么都不会轮到一个带着三个拖油瓶的二婚头。

林三媳妇听闺女说的不像话,转手给了她一个毛栗子:“你一个姑娘家,说的什么话?那是你个黄花闺女能说的出口的?”四麦离的远,也挨了林三媳妇的一个瞪眼,“你也是,都给我皮紧着些,大人的事儿还轮不到你们小辈议论!”

三麦揉了揉刚才被打的部位,狡辩道:“这有什么,我都十四了!”过两年也要找婆家了,提前了解一下有什么不对,这叫未雨绸缪,她娘什么都不懂,就知道打她。

林三媳妇看她狡辩,举着手:“你还有理了还?”同时心底有点后悔,早知道该约束着几个孩子,不让她们听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随着家里几个大的年岁大了可以相看了,家里门槛都快被媒人踩烂了,家里几个孩子平时没少偷听,以前还觉得多听听长长见识以后一定得多注意点儿,可不能让孩子学歪了。

三麦鼓着腮帮子,到底不敢再还嘴,林三媳妇哼了一声,指了指篮子里刚择好的菜:“去把菜洗了,省的在这说些有的没的,把你能的!”

看三麦吃瘪,四麦在边上幸灾乐祸的看她的笑话,三麦瞪了她一眼,就拎着篮子出去了。

林三媳妇冷眼扫了一眼四麦:“别看你姐虎了唧,可人家说的都是实在话!”看小闺女傻乎乎的不以为意,也没了教导的心思,“都是我生的,也不知道你随了谁,家里就你一个脑子不灵光!”

这边林三媳妇是再懒得跟小闺女闲话,那边林小姑母女已经初步达成了一致。

“行,回去我就写信!”办成一件事,林小姑放松了不少,转而说起了别的,“那大哥说的那对象”、

对于她大哥写的那个二婚头,林小姑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满意,她大哥那么好的条件,哪里能娶个带拖油瓶的二婚头呢,但有些话不是她个外嫁女能说的,一个是,免得人背后说她手伸的太长,搅和的娘家不安生。

另一个就是,她也不想把后路都给堵死了,有些事情不到最后一步,谁都说不准,万一最后大哥不听她们的劝,非要娶那个女人,她现在要是蹦跶的欢,不是把未来大嫂给得罪死了吗。

老太太不知道老闺女肚子里的弯弯绕绕,她是明晃晃的把一切都摆在脸上——嫌弃的直撇嘴:“你大哥脑子糊涂了,咱可不能依他!”

她儿子那么好,怎么能娶个二婚头?就算,就算是那方面不行了,也不用找个带拖油瓶的二婚头,就凭她儿子那么好的条件,就是娶个黄花大闺女那也是娶得的。

所以儿子在信上写的那事儿,她是一点儿都没往心里去,只当儿子才知道自己那方面不行,受了刺激,等老中医治好儿子身上的“病”,也就没那个女人什么事了。

“回头你在信上可别提那个女人的事儿,咱啊,不做那得罪人的事儿,回头等你大哥身子好了,他自己就能料理清楚,用不着咱们插手!”

林小姑深以为然:“还是娘厉害!”

老太太拍了拍老闺女的手:“你大哥的事儿,你上点儿心,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要说他们兄妹几个,就数老闺女沾的光最多,以后外孙们长大了,也少不了舅舅的帮衬。

这个倒不是老太太偏心林小姑,主要是林家两兄弟没赶上好时候,他们大哥混出来的时候,他们都岁数一大把了,又不认识字,加上家里孩子又小,实在离不开人。

再说老母亲眼睛看不见了,身边没个亲儿子肯定不行,在乡下的总共就两儿子,就算老太太能逼着大儿子安排一个进城,那是安排老二好还是老三好给谁都不合适,别到时候为一个进城的名额,两兄弟闹起来就得不偿失了,最后这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后来小辈们长大了,老太太就给老大提了提,后者直接给大侄子在城里找了个临时工的工作,如今做了快三年,马上就要转正了,这不,家里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踩烂了。

至于林老三家,前面生的都是闺女,不管林老三自己还是老太太,都没提工作的事儿,笑话,人情哪里能用到几个丫头片子头上?老太太不提,林老大自然不会没事找事儿,

“瞧娘说的,我是忘恩负义的人嘛,大哥对我这么好,我回报一二不是应当应分的?”

林小姑心里跟明镜似的,哪里不懂其中的道道?这也是林小姑不愿意大哥过继二哥家孩子的原因,资源就那么点儿,给他多了,给别人就少了,二哥家儿子那么多,要是过继了二哥家的孩子,那以后还有她家孩子什么事儿?

老太太一脸欣慰:“只要你们兄妹几个好好的就行了,等我“老”了,去了地下,也算对得起林家的列祖列宗了!”

“娘,你又胡说,你身子结实呢,肯定能长命百岁!”林小姑挽着老太太的胳膊,脑袋靠在老太太的肩膀上,“等大哥治好了病,还得你拿主意给他娶个合心意的媳妇儿呢,你可一定要好好的。”

她心里明白的很,家里真正对她最好的是她老娘,她大哥对她好也是因为有老娘在,她大哥十几岁就当兵,那会儿她还没出生呢,能有多少感情?老太太真要去了,以后也就当个亲戚走了。

“对了,娘,要是等大哥治好了病,你要不要就在我们这里帮大哥相看个合心意的儿媳妇啊?”

林小姑有点担心大哥娶个城里姑娘,以后会看不起他们这帮乡下人,她可是太知道枕边风的厉害了,大哥是家里最出息的人,真要在当地娶了媳妇,等老太太一去世,两边的关系就等于是断了,那哪能行?

以后想找大哥帮个忙,说不定还得看嫂子的脸色,一想到那种情况,林小姑心里就不得劲,

“娘,你别怪我多嘴,大哥从小就离家,跟咱们几个的关系还没有他们战友之间亲近,现如今有娘在,大哥还知道每年回来,等以后指不定就跟咱们几个关系远了。”

“我们兄妹一场,一想到那种情况,心里就酸涨的难受!”林小姑唉声叹气,“娘你要是觉得大哥娶个乡下媳妇委屈,也可以往城里找啊,就在咱们县城找,以后就是家里遇到事儿了,还能找嫂子娘家搭把手,这不也很好吗?”

“省的大哥在当地找个不知根不知底儿的,一年也见不着几回,跟走亲戚似的,一点都不亲近!”

老太太觉得老闺女说的有道理,人一辈子图个啥,不就图儿女们有出息吗,老大是混出来了,可几个孙子还没着落呢,几个孙女想嫁个好人家,也得老大帮忙,这要是让老大在当地娶个媳妇,万一碰上个性子独的,指不定怎么拖后腿呢。

“等你大哥回来,我跟他说!”

林小姑勾起嘴角,再接再厉:“大哥年纪不小了,那事儿宜早不宜迟,我还是发电报,这样比较快,早点治好,娘也好早点抱孙子!”

钢铁厂

这几天,林一民一直隐隐觉得不安,上次给家里写的信,照理应该早就收到了,但是至今都没收到回信,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总不能打电话回去问,他怎么好意思。

想什么来什么,林一民正在发愁呢,就收到了老家发来的电报,一看电报内容,林主任的心一下就提了起来,他就说他娘怎么不给他回信呢,原来是病了。

麻利的请好假,孝顺的林主任当天就提着简单收拾的行李去了火车站

等萧圆知道的时候,已经过去两天了。

“听说是他娘生病了!”李姐一看到徒弟就跟徒弟分享了最新消息,“本来我一得到消息就想找你去的,后来有事耽搁了。”

李姐提徒弟捏了一把汗,“也不知道真病还是假病?这要是假的,那你?”早不生病晚不生病,偏偏这时候生病,李姐忍不住阴谋论了,只是看徒弟还是一脸不在意的样子,李姐又是一脸恨铁不成钢,“你说说你,怎么自己的事儿,一点不上心呢?”

“万一人老太太对你不满意,借着生病的由头把林主任骗回去生米煮成熟饭,还有你什么事儿?”

萧圆心中凛然一惊,她倒是没想到这个可能,不过转念一想,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就算是真的,又能怎么样,强扭的瓜不甜,要是他家里存心搅和,他们也成不了,还不如现在这样,早早死了心。

看徒弟不说话,李姐又是心疼又是生气,她没好气的推了徒弟一把:“你说说你,明明心里也是有他的,怎么就嘴巴这么硬气,一点软乎话都不说呢!”

“这要是让他家里老娘算计成了,我看你后悔不后悔?”

萧圆扯了扯嘴角:“这样也好,矛盾提前爆出来,总比以后鸡飞狗跳强,你说是不是?”

李姐哼了一声,勉强接受了她的说话,不接受又能怎么样呢,人走都走了,再说那些,不是戳徒弟肺管子吗。

“我看林主任不是个糊涂的,他老娘真要想糊弄他,估计也不能成!”

萧圆挽起师傅的胳膊:“反正我想的开,该我的就是我的,不该我的,我惦记也是白惦记!”

“哼,你倒是想的真开!”李姐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随即又好奇的跟她打听她前两天听来的事儿,“怎么回事儿?我听说你搬家那天,他上你家去了?”

“没什么,人就好心给我暖个锅。”萧圆有些心不在焉,怕师傅不信,她又耐着性子解释,“听说他们老家那边有个说法,说是搬家没人暖锅会不吉利,所以才好心”

李姐看徒弟说的认真,识趣的点了点头:“好多地方都有这种说法!”

“你这丫头也是,早知道我就帮你暖锅了!”要不是那天徒弟说是要跟几个孩子一起齐齐整整的吃个团圆饭,她早就去帮徒弟暖锅去了,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谁知道王家人半道会去堵人呢,

“你不是帮我暖过锅了吗?你还帮我搬家了呢!”

李姐想想也是,中午她们在一起吃的饭,也算是暖锅饭了。

萧圆不想再提林主任的事,就转移了话题:“对了,师傅,怎么好久没见杨主席?他是调走了吗?”萧圆有阵子没见过他了,上次住院的时候见过一次,后来再没见过,萧圆觉得有点儿奇怪。

“你怎么想起来问他?”李姐有些诧异,“你们俩?”

“师傅你想哪里去了,我跟杨主席一点关系没有!”萧圆都无语了,她师傅到底怎么想的,难不成是个男人就得跟她扯上点关系?

“我就是好久没见着人,多嘴问一句。”

李姐见徒弟说的认真,勉强相信了她的话:“调走啥啊,他去上海学习去了,去了快半个多月了,估计快回来了。”一想到这些大领导可以去上海出差,就忍不住的羡慕,“上海呢,那可是大城市,听说老多好东西了还不要票。”

然后想到什么,又跟徒弟分享,“听说好多人托他买东西呢,光本子就记了厚厚一本,哎哟喂,那阵势,估计回来得用卡车拉!”

“你别不信,人上海那什么旧,就淮什么旧,哦,淮国旧,对,就是这个名儿,在那地方买东西不要票,什么手表啦,收音机啦,都不要票,还有人家那儿的衣裳就是好看,反正你瞧好,这次杨主席出去,回来肯定得买不少东西。”

“不至于,人杨主席才来多久啊,谁好意思找他带东西?”萧圆觉得不可思议,不说杨主席一个大老爷们,就是他一个才入职没多久的新人,大家都不熟,得是多厚的脸皮让人代买东西啊。

李姐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这有什么,都一个厂的,帮忙带点东西而已。”

“那师傅你怎么不找他带东西?”

李姐没好气的瞪了徒弟一眼:“带东西就不要花钱了?真是败家娘们!”

萧圆听着发笑:“师傅,你也太抠了!”

“哼,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李姐才不会说自己知道晚了,人家已经走了。

看师傅不高兴,萧圆就没再提买东西的事儿:“这次就杨主席一个人去学习吗?”萧圆觉得有点奇怪,一般去大城市学习的机会,都是抢的打破头的,怎么会轮到一个刚来的新人呢?

“不然呢!”真当出公差不要花钱么?

说起出差,李姐忍不住又说起了林主任:“林主任也是经常出差的,回头你可以找他帮你带东西。”

李姐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开了就收不住,“我跟你说,林主任认识的人多,跟市里好多厂的主事人都认识,回头你想淘点东西就方便了。”

对有本事的人,李姐还是很佩服的,随即想到徒弟的事儿,她又有点儿惋惜:“你啊你啊,要是机灵点儿,你就主动跟过去,这次多好的机会!”李姐越说越来劲,

“你就应该跟他一起回去的,要是老太太真生了重病,你也好展示一下孝心,落个好名声,要是感冒咳嗽啥的,就相当于是提前见婆婆了,你怎么就没跟过去呢?”

她是真觉得林主任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摸样品行都是一等一,有本事还有责任心,对徒弟也上心,这要是成了,肯定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