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 第149章贾琏的运道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149章贾琏的运道

作者:白天会睡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9-21 19:11:1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锐士营大营里,王斌麾下的大同兵正端着饭碗围着瓦剌妇孺们窃窃私语,不时还有人冲她们吐唾沫,当日一战他们可是差点死在了瓦剌人的手中,如今恨不得将她们生撕活剥了。

瓦剌妇孺们低着头,个个忐忑不安,眼睛里更是流露出了恐惧之意。

大帐内,王斌吃得满头大汗,桌上饭菜十分丰盛,不仅有牛羊肉,更是有时鲜蔬菜,喝了一口酒,王斌大笑道:“他娘的,这几个月竟在山窝子里钻,一路上喝凉水吃肉干,嘴巴里都淡出鸟来了。还是你小子这日子过得滋润,哎,大营里哪来的酒?”

贾珝却换了话题,“你来之前,审问了一些俘虏,这些人原是淮安漕帮帮众,跟随他们副帮主前往的宣府,不知用了何种手段混进了军队。”

听了这话,王斌放下了筷子,眼中精光一闪,缓缓道:“张强死后,这宣府就张孝光一人说了算。”

贾珝严肃了面容,“张强的死,有些蹊跷。”

王斌:“没错,朝廷有议功一说,他张强就算被定下罪来,也不会是死罪,没必要冒着风险越狱,更不会连带着家中妇孺。”

贾珝叹了口气,张强这个人,贾珝曾十分看好,想着以后可以拉拢,没成想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宣府,还是死在自己人的刀下,一家老小三十余口没活下来一人。

自己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中旬了,兵部邸报中给张强定的是叛国投敌,而且是证据确凿,诛族之罪!

想到这,贾珝突然问道:“若是张孝光有问题,那他为什么没有动手?又会选择在什么时候动手?”

王斌一惊,突然猛烈地咳起嗽来。

贾珝:“怎么了?”

王斌:“前一阵伤了点风,不要紧的。”

说到这里,望了眼帐外,这才问道:“她们是如何落入漕帮手中?他们为何要千里迢迢护送她们前往杭爱山?要知道,这些人就是拿起刀枪的农民,他们没有能力消灭五百全副武装的锐士营精锐....”

说着,长长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道:“我不担心张孝光造反,因为他没有能力影响整个宣府驻军,我担心的是他会在御林军的军粮上做手脚.......”

贾珝一惊,猛地站起身,对着帐外大声喊道:“来人!来人!”

............

阿鲁浑河下游,一场战斗刚刚结束,双方各自退兵,这已经是瓦剌人第三次进攻了,尽管明军人数占优,但在大草原上作战,瓦剌骑兵来去如风,明军只能被动作战。这两日,双方交战了几场,各有胜负,一时处于胶着状态。

明军主力在两天前的夜间抵达了这里,此地距离和林不足四十里,然而就是这四十里地却如天堑一般将牛继宗部与王子腾部分开,并阻断了双方之间的联络,御林军的大营驻扎在一片地势较高的土丘之上,不远处是一片湖泊,不大,但却够大军饮用,为了防止瓦剌人在水中动手脚,牛继宗严令禁止从阿鲁浑河中取水。

在一座箭楼上,牛继宗正面无表情地凝视着远处的瓦剌人,自从得知朱厚泽领军南下和林之后,牛继宗便率领明军主力转道东进,可惜却遭到了瓦剌骑兵的袭扰,刚开始只有两三万瓦剌骑兵,牛继宗利用声东击西的手段一举将他们打残,可是,随着大军向和林进军,周边的瓦剌人越来越多,到现在已经有了七八万人,虽说这其中有许多手持弯刀的牧民,但依然给大军带来了压力。

牛继宗渐渐猜到了七八分,这一定是朱厚泽的计谋,为的是拖住自己,让他有足够多的时间处理鞑靼和朵颜,如果仅仅是为了对付和林的两万明军,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

牛继宗已经有些后悔了,他完全低估了瓦剌人的实力,没想到他们还有这么多人马,原以为最多四五万,这就让他有点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出动骑兵攻击瓦剌人,他担心大营会突然遭到朱厚泽的主力袭击。

牛继宗左右为难,他不可能坐视着王子腾部明军被朱厚泽消灭在眼皮底下,而且,他心里很清楚,必须要走,因为大军粮道出现了问题,他们已经与宣府断了联系,接下来只能靠着存粮和劫掠来的牛羊充饥,另外,天已经降温了,大军并没有准备棉衣。

牛继宗久久眺望着阿鲁浑河方向,终于,他下定了决心,下令道:“传我的命令,一个时辰后,大军开拔!”

............

乾清宫,司礼监少监黄锦拿着一份六百里加急的密信,忧心忡忡地走了进来,却见乾清宫的侍卫一字排开,站在大殿门口,黄锦心中一愣,脚步一顿。

乾清宫副总管太监王安迎了过来,“黄总管,陛下口谕,任何人不见。”

黄锦用询问的目光直望着他,半个月前,黄锦以不太光彩的手段取得了天佑帝的信任,从大太监戴权的手中分润了部分东厂权利,因此,他可以随时觐见皇帝,不用禀报通传。

王安没有回答。

黄锦的脸阴了一下,想了想,从袖中掏出一枚玉佩,递了过去,低声道:“陛下在接见谁?”

王安一怔,知道这块玉佩是中秋之时太子赏赐,更清楚这是太子对黄锦的笼络,哪里还敢拿乔,忙摆手,“总管这是要小的的命,可不敢,您请收起来!”

接着,上前一步小声说道:“是贾府丞领来的,不认识。”

“贾府丞?”

王安怔住了,难道是灭村案有了进展,只是,为何要觐见皇帝?

又想到太子的嘱咐,瞟了眼手中的密信,犹豫了一下,方对王安说道:“烦请通传一下,就说杂家有急事禀报,宣府的六百里加急。”

王安一惊,瞥了眼他手中的信,好久才答道:“杂家去瞧瞧,不过不敢扰了陛下的大事.....急也不急这一刻。”

黄锦眼中掠过一丝不快,却不得不还站在殿外。

...........

“啪”的一声,一只茶碗在地上砸得粉碎!把站在边上的贾琏吓得一激灵。

宣府副将三等伯张强次子张昭跪在地上泣不成声,“草民侥幸逃得性命,但家父和张家三十余口都死在了张孝光的刀下,陛下,家父死的好惨啊,张家老小死的冤啊!”

“朕知道!”

天佑帝无力地坐在龙椅上,眼睛通红的格外吓人,“朕会命兵部彻查此事,一定给张家一个交代。”

说到这里,又对贾琏问道:“抓住了几人?问了没有?”

“回陛下,一共三十七人,抓住了两人,其余全部斩杀。问了,都是逃到宣府的淮安漕帮余孽。”

这时,站在一旁的戴权上前低声道:“陛下,既然张伯爷是冤枉的,那宣府肯定是出了大问题,还是抓紧派人前去,毕竟那边如今掌握着数十万大军的粮草,如果出了问题,那可就是大事了。”

这就话提醒了天佑帝,如果张孝光真的有问题,那前线的大军就危险了,他并不担心张孝光造反,因为宣府驻军不会听命与他,想到这,立刻说道:“快将首辅和齐国公请来,嗯,让太子也过来。”

天佑帝轻轻叹了口气道:“张昭,你冒死前来为父伸冤,是个大孝子,无论调查结果如何,朕都会好好褒奖你,现在你先下去休息,等待朝廷的消息。”

“草民叩谢陛下。”

天佑帝笑着对贾琏道:“贾爱卿,你不仅破了屠村一案,更是给朕带来了重要消息,朕会让内阁给你记功,待事情水落石出,朕会重重嘉奖你,张昭交给别人,朕不放心,你要安排好他,朕随时会召见他。”

“臣遵旨!”

“下去休息吧!”

这时,王安轻轻地走到了门边,“陛下,黄少监来了,说是有急事禀报,宣府的六百里加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