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花醉满堂 > 第107章 同意(一更)

花醉满堂 第107章 同意(一更)

作者:西子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1-21 21:07:4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107章 同意(一更)

老护国公闻言看着周顾,又仔细打量了他两眼,想从他面上看出点儿什么来,可是他发现他这个孙子,去了江宁郡一趟,似乎成长了,竟然让他看不出内心想法来。

他挑眉,故意道:“别是那小丫头没看上你吧?”

“怎么可能?”周顾反驳。

“哦?怎么就不可能了?”老护国公反问。

周顾张嘴想说“她那日还想让我抱她呢。”,但看着老护国公的老脸,他才不会说出来,只道:“反正她就是不可能看不上我。”

老护国公笑骂,“你以为你是什么宝贝金疙瘩?还非得人家看上你,依我看,女孩子说不急,就是对你没那么喜欢,若是喜欢的话,应该都是恨嫁的。”

周顾绷起脸,“她与别的女子不同。”

“怎么不同法?”老护国公问。

“她不是一般的闺阁女子。”周顾自然不可能跟老护国公说苏容行事有多出格,想法也与寻常女子有多不同,至少京中的女儿家们,绝对不会在知道他与谢临抢女人时,会问他一个人打多少人,更关心的是他打架,还跟他说以后若是再有这样的事儿,她来帮他这样的话。

所以,她那样的性子,不急着嫁给他,不想早早被高门大院束缚住,也说得过去。毕竟,最开始时,他说他祖母和母亲规矩都很好,就让她打退堂鼓了。

后来虽然如常与他相处,但未必就有多想被护国公府的高墙束缚住。

老护国公坐直身子,对他道:“你仔细说说,让我也听听,她怎么就与一般的闺阁女子不同了?”

老护国公倒是没有想苏容有多离经叛道,行事有多出格,他想到的是难道是苏容遗传了珍敏郡主,珍敏郡主当年,柔柔弱弱的一个人,不声不响的,却是个做大事儿的人。

“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她的想法,异于那些人,不是恨嫁的那种人。”周顾隐晦地道。

老护国公听了个一知半解,见周顾不乐意细说,便也不逼问了,“不恨嫁倒也没关系,年纪的确还小些,她这才刚及笄,等二年也没关系,那你的想法呢?”

周顾道:“我也不急呗。”

老护国公点头,没听到周顾说不娶二字,心里明白了,周顾已不抗拒这门婚约了,他心里很欣慰,捋着胡须道:“你金秋就要下场了,既然如此,今年就以你科考为重,至于你的婚事儿,可以先让你母亲与苏家商议定下来,明年再说。”

周顾捏了捏手指,终于还是问:“祖父,若我不想今年下场呢?”

他本来还在纠结,但苏容既然说不急,他便也没什么可纠结的了,既然不必操持婚事儿,他便可以不急着下场,也不必留在京城,便可以去游历。反正她说不急。

老护国公皱眉,“你今年不想下场?那你想做什么?”

“我想外出游历,三年后再参加科考。”周顾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老护国公倒是意外地没有一口否决,而是皱着眉头问:“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周顾见有戏,立即坐正了身子,对老护国公道:“祖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还是想再科考入朝为官前,出去走走,体察民情,了解民生百态,才能知道百姓们需要什么,以便将来更好地为民做主。”

老护国公没说话。

周顾看着他,“您不是从小就教导我,说护国公府是战场上保家卫国没错,但到了我这里,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长在军中,护国公府的门庭有多着人支撑,用不到我将来也上战场。您就是因为我父亲和叔伯们都从军,全部战死沙场时,您才发现,有时候,保家卫国,不一定要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厮杀,逞匹夫之勇,反而遇到大魏强敌来犯境时,对方兵强马壮,国力强盛,真有战事,只能血洒沙场,反而不能救国。就像十六年前,大梁还不是靠珍敏郡主一己之力救了国?珍敏郡主只是一个柔弱女子,虽舍了自身毁了一生,但却以一人之力,让大魏签订了三十年不互犯和约。综合来说,还是大梁当年国力不行。一个国家若想国力强盛,岂能是区区武夫能改变?必须得是能文善武的辅政之臣,辅佐明主,兴百姓,利民生,让国富,才能兵强。将来有朝一日,大魏即使来犯,也奈何不了我泱泱大梁。”

这一番话,周顾记得清楚,也正因为记得,所以,当年他才没死活反抗到底,听了祖父的,不再惦记从军,而是一心跟着太子和秦太傅学文。

当然,他这些年也没有疏忽兵法武功就是了,毕竟太子也要每日习武。

老护国公自然记得这句话,还是十多年前,他板着脸对小周顾说的,那时也是接到了珍敏郡主的来信,说她恐没多少日子可活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她的女儿,她将来会把女儿托付给谢远和苏旭照看,他们会护着她平安长大,但她的身世毕竟特殊,她思来想去,怕谢远和苏旭将来有一天护不住她,还是得给她找一个依靠,未来她的身世不被人发现的话,那她的女儿,顶多会被人说太守府门楣低,配不上护国公府的公子,但老国公您应该知道,她的身世辱没不了护国公府的公子,这就够了,她希望她的身世不被发现,一直安安稳稳的过完一生,但万一她的身世被人发现,那么,以护国公府的门楣,总能护她一二,让她没那么艰难。

老护国公自然二话不说,便同意了。

当时有两个孙子与苏容年岁相当,一个是三公子周澈,比苏容大三岁,一个是最小的四公子周顾,比苏容大一岁,但周澈是庶出,小时候身子骨又不好,他考虑之下,还是选了周顾。

因为他觉得,若是选周澈,不说身体好不好,庶出的身份,便委屈了苏容。珍敏郡主与南楚王的孩子,自然该是嫡出的周顾更配。

周顾见老护国公半天没说话,出声询问,“祖父?”

老护国公回过神,点头,心里很是欣慰,“难得你还记得你小时候我对你说的话,不错。”

周顾不想听表扬,只想知道他同不同意。

老护国公思索片刻,问:“此事你是早就有了想法?还是刚刚才有的想法?”

“早就有了,怕您不同意,一直没说。”周顾直接说。

老护国公胡子翘了翘,哼了一声,“我有哪桩事儿不是为了你好?你个毛孩子,吃的盐能有我走的路多?我告诉你,你爷爷我一辈子,就没错过眼。”

周顾应付地点头,“是是是,那您到底同不同意?”

老护国公觉得难得孙子心平气和乐意跟他商量,可见是长大了,他问:“既然你早有这个想法,可与太子和秦太傅说了?秦太傅对你金秋科考,可是给予厚望。”

毕竟秦太傅只两个学生,一个是太子,一个是他,太子自然是不用下场的。

“与太子说了,没与秦太傅说,怕他不同意。”周顾道。

老护国公颔首,思忖片刻,道:“秦太傅一定不会同意你不参加金秋的科考,毕竟,据说今年的考生,很是有些有才之士,皆卯着劲儿夺魁呢,太子不能下场,你便是秦太傅拿出去的心血,他早就想看看,与那些各地颇有才名的学子们一起过独木桥,你能排第几。”

周顾垮下脸。

老护国公看着他,话音一转,“我也想看看,你这些年在秦太傅手里学的水平如何。这样,你依旧参加金秋科考,待科考后,我上奏陛下,说你年岁尚轻,缺乏历练,到时候给你请奏,让你外出历练二年,待历练回来后,你再入朝。想必陛下会卖给我一个面子,在你科考后,给你留个挂职,等你历练回京后,再述职就是了。”

周顾眼睛一亮,“这样也行,多谢祖父。”

他真是没想到这一次老护国公这么好说话,竟然当真同意他外出游历,而且还把应对之策给他想好了。

老护国公哼了一声,看着他亮起的眼睛,不客气地提醒,“你可与那小丫头提过?你最好还是征得她的同意。否则,你外出游历,一走二年,每到一个地方都不会停留太久,书信来往不便,别等你二年后回来,人家已不记得你,不想嫁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