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三国:从抢二乔开始 > 第1058章 桑树中的奇迹,天命所归?

三国:从抢二乔开始 第1058章 桑树中的奇迹,天命所归?

作者:煮小酒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9-29 08:38:4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自我下令收购桑树开始,兖州之地,多弃其他果树而栽种桑树。”

“后因价高,幼苗我也照收不误,兖州境内的桑树有减无增,对也不对?”

周野问道,众人纷纷点头。

桑树价格高,但论起价值来说,比起粮食还是有所不如的。

不如粮食,但比起其他果树,还是更让兖州人热衷。

因此,兖州人保留粮食,废弃其他果树,纷纷选种桑树。

又因桑树能迅速从南阳换到钱财,往往刚栽下去不久,又让挖出来卖了。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的百姓而言,他们度日艰难,隔三差五就有困难,哪能等到桑树长成?

刚种下去的幼苗的卖了,又去山上挖野生的,亦或者去大户家偷些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桑树甚至具备了一定的‘钱币’属性。

因气候原因,兖州之地,本遍地都是桑树。

又因周野采购原因,导致现在的兖州,几乎看不到桑树。

“可这与生机何关?”陆逊还是不理解。

“你尝一个。”周野笑道。

陆逊疑惑,听话的捻起一颗放在嘴里。

酸酸甜甜,汁水丰富。

这种果品个头很大,且富含淀粉和各种营养物质。

当然,陆逊不明白这么多,其他人也各拿了一颗来尝,试图解开玄机。

王平抓了一把,先塞了一个小个,接着一口全包了进去,吃的满嘴汁水,两眼依旧呆滞。

“这……”

“这能吃么?”周野问道。

众人苦笑:“自然能吃?”

“能当饭吃么?”周野又问道。

陆逊当即摇头:“果怎能当饭吃?”

“果怎么不能当饭吃!?”

王平眼中终于有了灵光,第一个反驳他:“我们从益州走出来的时候,如果有人路上断了粮,人饿的就剩一口气了,若是能采到一堆野果,那气马上就顺了下来。”

“人饿的快死时,身上开始发肿,果子一下去,肿可见的消了,能挺好长一段时间!”

荀谌几人也是听的一愣一愣的。

陆逊惊讶:“你怎知道?”

“我饿过,也见过!”王平抬了抬下巴,终于在这群聪明人面前自信起来了。

周野看了士族出身的众人一眼,笑道:“你们还是没挨过饿,所以被局限了。”

“人到了要死的时候,泥都得往嘴里塞,何况果子呢?”

“主公的意思,灾民可以用桑椹充饥?”贾诩问道。

毕竟是聪明人,众人很快找回了方向。

但似乎……有些简单?

按照周野和王平的说法,任何果子都能让人充饥,为何偏偏选中桑椹呢?

“其一,兖州桑树众多。”

“其二,你们可知兖州近几年的灾荒,因何而起?”

“旱灾!”诸葛亮道。

周野捏起一颗桑葚:“那你们是否清楚,桑树的生长习性?”

见众人还在沉着眉头思考,周野也就不卖关子了,笑道:“桑树耐寒,耐干旱瘠薄,适应几乎所有类型土壤。”

“说白了,粮食干的长不出来,其他果子也难有收成。”

“但它,可以。”

众人恍然,有明悟之色:“所以,失去桑树之后,他们连最后的支撑也难了。”

“可问题是,单凭桑葚,能让他们扛过去吗?”

扛不去,结果还是一样的啊。

桑树结果在四六月,下半年怎么半……率先想到这的诸葛亮,突然猛地一抬头。

周野笑着丢出最后一个问题:“现在是几月?”

“快十月了……”刚说完的郭嘉,愣住了。

是啊,快十月了,怎么还会有新鲜的桑葚吃?

“诸位要么忙着打仗,要么忙着政事,哪知这农桑之事?”周野摇了摇头,道:“唤任峻,让他备好车马带路,去最近的桑田看看。”

“喏。”

南阳城外,桑田被保护的很好,临近之地已有军士把守,外人不得轻易靠近。

一块千亩桑田上,九月过半的季节,桑树上依旧结着丰硕的果实。

面对一群疑惑的聪明人,任峻道出了答案:“自兖州大旱那年起,桑树便一年双结果,直至今年。”

“竟有这等事!”

众人彻底被震住。

兖州大面积原生,又抗旱增长,一年双结果……这怎不是天赐之生机!?

可惜,这生机,已被周野提前抽空,握在手中!

众人想通了一点,却又震撼于下一点:未发生的离奇之事——“大王怎知桑葚双结果!?”

因为我知道历史……

《后汉书·献帝纪》载‘九月,桑复生椹,人得以食。’……

气候反常至灾荒持续,而这种异事,也随气候一直持续……

而且我知道后世桑葚产量惊人,亩产高达四五千斤……

可这些,我能告诉你们么?

周野背负双手,仰头看着桑树:“知天测地,以通晓人事之变,明世间之理。”

贾诩、诸葛亮、郭嘉、荀谌、戏志才、陆逊……这些当世最靠前的聪明人,一个个被震撼的无言以对,唯有拜服。

“大王真乃天命!”

这不是天命,那什么是天命?

天子的上天之子是吹出来的,大王这手段,倒像是真的跟老天有关系啊我擦……

许久,陆逊才从震撼中醒悟过来。

壮着胆子,道出最后一点疑问:“兖州人,就没有察觉么?”

“第一年收桑树时,桑树尚未二次生长,他们不知。”

“往后,大树几乎卖光,收的都是未长成的桑树,尚结不出果。”

“再则,我一直开放集市,让兖州人买粮。”

周野转过身来,笑看着他:“正如你一般,有饭吃,谁会去想着将这东西填肚子呢?”

再则,桑树不成片,偶有一两棵老桑树成了漏网之鱼,也会被人们认为只是这头桑树怪异。

谁能想到气候问题上来?

原来如此……众人心服口服。

只是,失去这天赐生机的兖州百姓,有些可怜了……有人动了恻隐之心。

“任峻。”

“在。”

“把新鲜的桑果采摘下来,让人送到市内,和粮食一起用来接济兖州之民。”

“告诉他们,只要愿来,不管来多少人,本王都养得起!”

周野挥了挥手。

任峻连忙抱拳,面露喜色:“喏!”

往日他屯田,作用多在军中。

而这一次,他的辛劳将用来挽救无数兖州生灵。

意义,自然不同。

周野摘下一颗果子放进嘴里,转身离去。

维生素、葡萄糖、苹果酸、微量元素……这玩意用来续命比树皮强一万倍~

咀嚼着口中的酸甜味道,周野也响起了曹操的一句诗,不由轻声念道: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在他走远后,一群人依旧弯着腰,心中敬仰无尽。

“大王口中所念,是忧心出现的画面么?”

“若无大王,这只怕不只是一句诗而已……”

众人叹息。

很快,接壤的赈灾点出现了新鲜的桑葚,搭配着稀饭来喝。

赶到这里的兖州百姓感恩戴德。

“这东西可以揣一些回去。”

商楼的人拿出一个小袋子,递给那些灾民。

袋子很小,里面装着的是桑葚干——往日留下的。

没多久,他们又赐了一些桑葚酒。

饥荒饮酒,这太奢侈了。

酒是需要耗费许多粮食才能酿出的,这在他们平日完全不敢想象。

酒味带着甘甜入喉,一路澎湃而下,似乎因为灾荒积压胸中的困闷,都被一扫而空。

虽一家只得一小竹筒,也足够让灾民们欢呼谢恩了。

粮食按量分配,给的比较紧张,但桑葚给的很大方。

两个搭配在一块,人们便能吃饱了。

“哪来这么多桑葚啊?”

“管那么多干嘛,大王给,咱们就收着。”

“周王真是好人啊,若非有他在,兖州这次只怕要死绝了。”

“有人咒他抬粮价,可粮食不也是他一直拿出来卖的吗?”

“现在用桑葚赈灾了,或许粮食真的有缺啊……”

各种各样的声音和猜测都冒起。

很快,没读过书但具备农学常识的灾民们发现了问题所在:这个季节怎有新鲜桑葚?

“我早先听梁国的人说,去年他们那就有一头桑树,九月还长果哩!”

“那不是吹牛的谣言吗?”

古人娱乐活动少,再加上大部分人都是文盲,乐趣主要来自于吹牛逼。

吹的人过瘾,听得人也跟着瞎传,各种离奇的事都有。

就这么点破事,谁会放在心上?

再加上,之前南阳一直出售粮草,他们有的吃,更不会去关注了。

“现在看,哪还会是谣言呢?”

没几日,周野开放了沿边的几处桑田。

他收了许多桑树,不可能当柴火烧了,只能找地方种植。

百姓被允许采摘,但有一点:进入周野境内采摘桑果后,不准回去。

兖州什么吃的都没了,人们已经顾不上了,越来越多的人拥向双方交界处,进入周野境内。

兖州各郡内风声四起。

“爹,快别撑了,再撑着命都没了!”

一个小伙拽着守着祖坟的老父。

饿了多日,老父只剩下一个皮包骨。

两只眼睛发绿,盯着祖坟上长出的一根野藤,喉咙不时滚动着。

不吃吧,顶不住了。

吃吧,这毕竟是祖宗养分滋养出来的……

“离了家也是死啊。”老人说话有气无力。

“哪里会死,周王在沿边赈灾,只要走过去就有饭吃呢!”

“粮价飞涨,肯定是缺粮了,他能赈十天半月,还能养兖州人半年不成?”

饿的不愿动了,实在不行,就死在这吧。

反正出去,也是没有希望的。

“您可别糊涂了。”

“周王那可不是一般人,您看这是啥!”

小伙摸出几个讨来的新鲜桑葚,递到老父面前。

老人眼睛终于出现了些许光,手像筷子似得连忙捻起,塞到嘴里:“哪……哪还有桑葚!?”

“周王给的!”

“他们说兖州灾荒之后,桑葚便开始生两季。”

“起先周王有粮,就让我们用桑树换钱,再用钱买了粮草来吃。”

“他自己拿桑树去种了,产的桑葚比咱们多多了。”

“如今粮食有缺,不得已抬粮价,又将种好的桑葚一同拿出,送我们吃!”

人们除了吹牛这个天赋外,还有瞎编。

瞎编的好坏取决于他们对此人的看法。

大众认定你现在是坏的,那就变着法的泼脏水。

如果你确实赐下恩泽,那他们就用嘴给你镀上一层金。

很现实,很纯粹。

老父被惊地坐在坟头上:“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人!?”

“外头都在说,周王是天生圣人!”

儿子用手遮唇:“隔壁乡的读书人说,汉室已衰,天降周王,就是来救咱们的!”

老头伸出了手,拔掉了坟上的藤,塞进了嘴里嘎吱嘎吱的吃下去一截。

可能是祖先赋予了他力气,马上蹭的站了起来:“走,去投靠周王!”

不同的一幕,处处上演,方向却十分一致:

人口,从曹操地盘,流向周野地盘。

而且这种流动规模,有郡县走空的架势。

各郡县官员和守将受惊,仓促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尽力阻拦。

同时,上报曹操。

郯城。

曹操手里正拿着一截桑树枝。

枝条上,结着桑葚。

他摘下了一颗,放在嘴里嚼着。

“这是好消息,桑复生椹。”第一个拿到桑葚,并送来的曹洪道。

“坏消息?”曹操还在嚼。

“咱们的桑树,早卖空了。”曹洪叹息:“周野用收的咱们的桑树赈灾,兖州之民倾巢而出,去投他了。”

嚼着嚼着,曹操嚼出了眼泪。

曹洪关心道:“是太酸了吗?”

曹操深吸了一口气,伸手指了指门外。

“再去给您拿点?”曹洪脑袋往前一探。

曹操嘴唇上下一碰。

“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