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三国:从抢二乔开始 > 第863章 谁说无人可证,无物可证?

三国:从抢二乔开始 第863章 谁说无人可证,无物可证?

作者:煮小酒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9-29 08:38:4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别冲动!”张飞连忙道。

赵岐张俭邓渊,则松了一口气,同时浮现笑意。

王绛时机抓的很准,而且扯了一面大义之旗护身。

这个时代是讲究炒作的,王绛今天来这么一出,百姓和士人只会夸他不畏强权,对大汉忠心坚定。

周野要是直接搞他,那少不得要背上骂名。

同时,借此提出质疑,而后扳倒周野政治大旗——那就大获全胜!

周野没有生气,而是略侧头,轻笑道:“河南尹。”

秦宓站了起来。

洛阳属河南尹,河南尹就相当于首都市长。

像这种掌管一方的官员任命,周野并没有进行公示,如:许攸担任扬州刺史。

他要树立的是朝廷的权威,也就是中央系统,地方并不在此列。

看着秦宓大步走出,周野嘴角浮起笑意,默默道:“干掉他,太常这个位置,我给你留着。”

毕竟是体面场合,还是秦宓出手比较合适。

祢衡也在,问题是祢衡不太能掌握自己情绪,说到激动处就开始问候人脱衣服,实在有辱斯文。

“王太常何出此言?”秦宓出场即问。

王绛正热抒胸臆,突然被打断,恼怒侧头:“你是何人?”

“在下河南尹秦宓秦子敕。”秦宓一拱手。

“听过。”王绛点头,道:“我所言,难道不对吗?”

“太常言,三公九卿,本当天子册封,是也不是?”

“这是礼法所在,有错吗?”

“无错。”秦宓笑着点头,道:“那昔日王太常在渤海时,为何要接受袁绍册封?”

王绛一时被怼,短时间忘了词。

见此,下方邓渊连忙起身救场:“帝在渤海,我等受陛下册封,与袁绍何关?”

“陛下年幼,被袁绍劫持,岂能自主?君等之官,与其说是陛下所封,不如说是伙同袁绍,逼帝自封。”秦宓道。

“胡言乱语!”王绛大怒,道:“我等一片忠汉赤臣之心,你怎敢随意诋毁?”

“秦子敕!”

赵岐发话,面有不悦色:“读书人可不能信口开河。”

“请问赵师,为何说我信口开河?”秦宓问道。

赵岐年纪大,辈分也确实高,秦宓虽然擅长舌辩,但也是规矩人。

“逼帝之言,皆是臆造之语,怎不算信口开河?”赵岐反问道。

凑巧了,赵岐除了对孟子研究很深之外,也深通诡辩之道。

他还靠嘴皮子活过命。

“陛下受制于袁绍,此天下人所共知也。秦宓之言,合情推理,谈何信口开河?”

“遗诏有言,大汉蒙难,命周王以王位暂行天子事,抚百姓、平神州。”

“旨意灼灼,岂能有假?王太常与诸位既无凭据,却在此大典之日口出蔑言,是为求再扬名,还是另有目的?”

“又请赵师教我,信口开河之人,到底是诸位,还是我秦宓?”

赵岐白眉一抖,笑声颇冷,讽刺道:“读得圣贤书,却练了一副好嘴!”

秦宓并不生气,道:“赵师研孟子,有《孟子注疏》一文,名扬天下。”

“赵师既深通孟子,必知‘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赵师之言行,实在有背圣人之言!”

赵岐冷哼一声,道:“我何事侮过你?”

“莫非方才是在夸我?”

“你认为,便是了!”赵岐道。

“好好好。”秦宓点头,手指赵岐:“赵师年岁活了许多,这嘴也算不差,只是人已老,比及巅峰,这嘴还是差了些。”

“你!”

年纪毕竟大了,赵岐气的差点背过去,张俭连忙挺身而出:“先帝之旨,乃天下大事,我等为大汉臣民,心有疑问,替天下问、替周王再证,可算过分?”

“这自然不过分。”秦宓笑道:“要求证,可以。可求证有求证的姿态,真伪未辩,怎敢乱言?”

“诸位到底是想验真伪,还是要乱人心呢?”

“自是求真伪!”张俭说完,又补充道:“是为周王再证,打消天下人疑虑!”

“你方才之言行?”秦宓再问。

张俭急忙看向王绛、邓渊二人。

王绛邓渊面色通红,同时弯腰拱手:“我等一时口快,得罪周王与诸公,望恕罪!”

“拱手哪里够,给我磕个头来!”马超大声喊道。

“好了。”

周野手端茶水,轻笑一声:“几位亦是为国为民忧虑,情有可原,无罪。”

四人很意外,却也松了一口气。

而围观者则交相赞叹:“人言周王有英雄气,能容人之量,今日一看,果然不假!”

“所谓名士,与他对比,何等不堪啊!”

“笑话,虚名之士,也敢妄比周王?”

“说得对,他们也配!?”

赵岐平复内心,再道:“我等欲一观先帝遗诏!”

“诸葛郎中。”周野目视诸葛亮。

诸葛亮颔首,道:“遗诏在我这。”

王绛邓渊大步而去,伸出手来:“愿请一观。”

诸葛亮摇头,眼神颇冷:“立身伸手索要遗诏,两位是要等先帝向你们行礼吗?”

扑通!

两人冷汗刹那滚落,即时跪下,高举双手:“臣请先帝遗诏!”

诸葛亮一抖袖,取出遗诏来:“遗诏在此!”

包括周野在内,在场文武、兵马、百姓皆行礼。

礼毕,四人才算接过遗诏。

请出识先帝字迹者——字迹为真。

几人自己辨识古物——判断时间为真。

宝印时间也对的上——同样为真。

“他麾下能人极多,要做出旧痕亦非难事。”

最终,赵岐摇头,道:“要鉴真假,岂是一眼能辨?”

“此物他怎会让我们带走?”张俭叹气。

“王太常如何看?”邓渊问道。

“此物必假!”

王绛低哼一声,举起旨来,朗声道:“先帝作此旨,可有旁人为证?”

“没有。”

“颁如此重旨,当先召大臣秘议,可有大臣可为证?”

“没有。”

王绛松了一口气,道:“此旨先前天下皆不知,也未布告在先。”

“如此重旨,却无人、无物可证。”

“真假之说,还需两说!”

王绛声音渐高。

士兵冷如铁,一言不发。

诸将目含杀气,只想把他给弄死。

“这家伙就是挑刺!”

“找麻烦,才是他目的所在。”

“跟他费什么话,直接弄死他!”马超咬牙切齿。

“虽然是挑刺,但确实有几分理……所以,他才敢如此放肆。”赵云皱眉。

王绛向下扫了一眼,心中冷笑,向周野迈出一步:

“敢问周王,既圣旨之真假尚未辨,您又怎能急着登位呢?”

“谁说无人可证,无物可证?”

这时,一道清冷之声飘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