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桃花村种田记 > 第20章 第20章

桃花村种田记 第20章 第20章

作者:明月端绮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10-25 02:04:23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村长赶着牛车从溪水旁的小路去黄石岩。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路两旁的野花野草竞相开放,再往里面走是一片竹林,竹子脱掉了泛黄的旧叶,新叶萌发,新生的竹笋从里面钻出来露出了小尖尖。

瑶娘看到竹笋,想到了阿嬷每年冬天都会灌许多腊肉肠,挂在走廊下晾晒好以后,拿来炒竹笋最是鲜美,只是以后她再没机会吃到阿嬷亲手做的竹笋炒肉了。

村长哼着一个不成调的小曲,身体随牛车一起晃荡,时不时隔空甩一鞭子好警醒老牛好好走路,当然,鞭子是不舍得落在老牛身上的,它可是家里的宝贝。

村长说:“姑娘,看我们这的景色有多美,春夏有花看,秋冬有刚打下的新粮吃,还不用交赋税,你在昭平都不一定能过得比我们桃花村好。”

瑶娘看不见村长的神情,但她知道他一定是骄傲且自豪的。一个不被官府打扰的世外之地,村民能吃得上饱饭,穿的衣服没有补丁,自足自乐,任谁是村长都会这般骄傲自豪。

她莞尔一笑:“昭平大,居不易。住在里面的人都在为了生计奔波忙碌,的确没有桃花村来的悠闲自在。”

牛车绕过一个竹林旁的大石头,村长拿着牛鞭指了指前面的一片房屋,“到了,这里就是黄石岩了。”

瑶娘不自觉挺直了腰背,循着村长的指引看过去,一大片翠绿的竹林中,隐隐约约掩着房屋的踪迹,竹林前面是一大片空地,上面堆着陈腐的麦秸杆,几个小孩子欢快地跑着捉迷藏。

她一直看着,眼睛没有离开过片刻,这里就是黄石岩了,是阿嬷几十年前生活过的地方。

村长把牛车停在了空地上,瑶娘从牛车上下来。

小孩子们看见是村长来了,嘻嘻哈哈笑着躲进了麦秸堆后面,边跑边喊:“都快跑啊,村长来了。”

村长笑骂:“这群小兔崽子,见了我就跑,一看就知道功课没有认真完成。”

瑶娘这才想起,村长的另一份工作是给桃花村的小孩子们开蒙学。

村长边走边说道:“桃花村有一万多人,五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子每个月都要去乱石沟念书,光这些念书孩子就有二三百人,聚在一个学堂里面我的头都要炸了。也是我的年纪大了,要是年轻的时候,哪个敢不听我的话,只要不听话,跑的再快都会被抓回来揍一顿。”

村长叹气,他忙着田地的农耕,又要管小孩子们的事,偶尔还要抽出来时间处理一些突发的事情,整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瑶娘道:“如果实在忙不过来,可以请一个靠谱的先生,把蒙学的事情交给先生来管,这样您不就有时间忙其它的事了吗?”

村长摆手:“我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可桃花村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要下地干活,哪有多余的闲工夫来管蒙学。更何况他们的水平我是知道的,认个字说几句文绉绉的话还凑合,真要让他们教书,那是

要了他们的命。

“找了一个学识渊博又有耐心的夫子不容易啊,我也不想耽误了孩子们,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了。”

瑶娘点头认同,一个好老师对孩子们的影响是终身的,村长对此慎之又慎也是人之常情。

村长皱着眉,冥思苦想学堂的事,一不留心落后了瑶娘一步,视线自然而然落在瑶娘身上,顿时眼前一亮,这不就是现成的人选吗。

进退有度,端庄大方,自有一种书卷气,虽然嘴上说只认得几个字,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姑娘是在自谦。

他两步跟上了去,语气藏着一丝兴奋,“姑娘,你有兴趣去蒙学当夫子吗?”

“我?”瑶娘吃了一惊,“我没教过学生。”

村长劝道:“没教过学生也不碍事,人都有第一次,老朽当初也是赶鸭子上架现学的。给学生开蒙只需读完《三字经》和《千字文》即可,姑娘想必都学过吧?”

瑶娘点头,何止是《三字经》和《千字文》,四书五经她都背的滚瓜烂熟。

村长长叹一口气,“老朽也是没办法了,桃花村的人虽说都识字,可单拎出来肚子里都只有半桶水,让他们自己读书都跟要命一样,怎么能让他们耽误了学生。”

瑶娘想了想,“您让我先想想。”

她想的是,先往后拖一拖,看村长能不能找到更合适的人,实在没有她再顶上,毕竟给孩子开蒙是件大事,拖不得一时半刻。

村长心中一喜,“好,老朽等着姑娘的答复。”

走进了竹林,竹叶在微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房屋或是零散或是聚在一起,都是竹篱笆围成的普通小院,院子里挂着一些晒干的山货,大多是些木耳银耳竹笋之类的,除了这些最常见的山货,瑶娘还看到了一整张老虎皮。

村长笑道:“桃花村的密林深处有不少猛兽,一般不会进到村子里,只是偶尔会有那么一两只不长眼的会进村子袭击人,赶不走的话村民只能想法子除掉。”

村长和瑶娘来到了一个农家小院前,村长大声喊道:“宋老头在家吗?”

又对瑶娘解释道:“这是你们宋家辈分最长的老太爷。”

小院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步履蹒跚满头白发的老头拄着拐杖走了出来,抬起枯皱的眼皮,颤巍巍问道:“在的在的,村长找我这个老不死的有什么事?”

拐杖被磨的油光水滑,可想而知老人的岁数。

村长伸手一指瑶娘,“我来送你曾曾孙女回家。”

宋老头的视线放在瑶娘身上,浑浊的眼睛打量着瑶娘,最后试着问道:“是秋雁回来了吗?”

瑶娘瞬间僵住了。

村长小声对瑶娘道:“他上了年纪,脑子有点不好使。”

又对宋老头道:“这不是秋雁,这是秋雁的孙女,你知道宋榆树的家住在哪里吗?”

宋老头一跺脚,有些懊恼:“我这是又认错人了,我明明记得秋雁就像她这样大。榆树家在西边,门口有棵大柿子树,你一直走就是了。”

村长谢过宋老头,和瑶娘离开了。

宋老头站在门口嘟囔着:“怎么就不是秋雁,秋雁的孙女都这么大了吗?”

顺着宋老头指的方向没走多远,便看到了一个粗壮的柿子树,柿子树的树干嵌在篱笆里面,一半的树叶落在院子里,另一半树叶伸展到外面。

小院的柴门紧闭,里面隐约有人说话,还没等村长和瑶娘走近,门口看家的大黄狗跳起来对两人狂吠,栓狗的绳子都快被它给扯断了。

“大黄,你叫什么叫,给你说过多少次了,来的都是村里面的人,不让你叫唤你偏叫唤。”

一个穿着粗布衣的老人从院子里出来,手里端着一个裂口的竹碗,碗里面是给狗吃的剩菜剩饭。

他把碗放在狗前面,摸着它的头,“别叫了,赶紧吃饭,吃完了陪我一起去地里干活。”

村长出声问:“你是宋榆树?”

老人抬头,看到站在自家院子门前的两人,他自然认得村长,目光随后移到瑶娘身上,脸上的表情先是疑惑,而后是不可思议。

他盯着瑶娘,手有些发抖,不可置信地问道:“你,秋雁,不,你不是秋雁,你是谁家的姑娘?”

瑶娘对上老人期待的目光,“我姓宋,宋玉瑶。我阿嬷叫宋秋雁。”

“是了,秋雁如果在外面成家了,孙女确实像你这样大了。”老人,也就是宋榆树一时感慨万千,他没有问为什么瑶娘回来了而秋雁没有回来,心中已然知道了答案。

又殷切看着瑶娘,“玉瑶,走,外面风大,和堂爷爷进屋去说话。”

瑶娘道:“您喊我瑶娘就好,我阿嬷都是这样叫我的。”

“好好,瑶娘,我是你阿嬷的堂哥,从小和她一起长大,她给你提起过我没有?”

瑶娘稍稍避开老人火热的目光,不敢实说阿嬷只简单提过一句,“说过,阿嬷在家经常和我说起你。”

宋榆树看着瑶娘的眼睛,心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旋即又笑了起来:“别光在这站着了,瑶娘吃过饭了吗?堂爷爷给你做糖包子吃。”

“堂爷爷不用了,我在村长家里已经吃过了。”更何况哪有让老人家为自己一个孙辈做饭的道理。

村长对宋榆树拱拱手:“我就不进去了,村子里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去忙,玉瑶姑娘既然找到了亲人,我这也就放心了。”

宋榆树挽留:“您帮了瑶娘这么大一个忙,怎么能说走就走,去我家喝口茶水歇歇脚再走也不迟。”

村长执意要走,人家是亲人之间团聚,他一个外人进去凑什么热闹。

宋榆树见村长一心一意要走,撂下一句话让村长先等一下,然后小跑回院子里,从厨房拎出来一个竹篮子,里面用宽厚的叶子包裹着什么东西。

“这是我是从山上打的野鸡,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您一定要收下,不然我这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村长犹豫片刻,接过了篮子,“好,东西我收下了,那我就先走了,你们爷孙俩好好说说话。”

又对瑶娘道:“玉瑶姑娘好好考虑考虑我和你说的事,如果愿意的话就去山神庙找我,如果不愿意就算了。”

瑶娘点点头,“我会认真考虑的。”

宋榆树喜不自禁,不停搓着宽厚长满老茧的大手,“走,进屋去尝尝堂爷爷家的茶水。”

大黄狗见有陌生人来了,刚从饭碗中抬头,弓起背想对瑶娘叫唤,宋榆树踢了它一脚,“吃你的饭去,这是咱家的娃娃,长点记性别咬错人了。”

大黄狗被他训得卧在门口不敢叫一句,趴在门口怏怏不乐地舔着竹碗里的饭,幽怨的眼神一直盯着

瑶娘,好似不明白为何这个人一来,主人就变心了。

瑶娘经过时,大黄狗呜咽了几声。

她笑得眉眼弯弯,“乖,真是个好狗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