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桃花村种田记 > 第16章 第16章

桃花村种田记 第16章 第16章

作者:明月端绮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10-25 01:57:5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牛车在不太平整的山路上咣咣当当,瑶娘和魏婆婆一路说着闲话,欣赏着春日山林的美景,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很快他们就来到了村长家所在的乱石沟。

如果说魏婆婆家的小河滩是一个小小的山谷,那么村长家所在的乱石沟就是一个大大的山谷。

从山路上往下看,最外围是平旷的土地,农人赶着牛在地里面耕种,插秧的插秧,育苗的育苗,而内围则是排列的紧密整齐的房屋,最中间是一个圆形的广场,上面立着一个祭台。

这里看着像是一个小镇,和桃花村外的城镇一般无二,瑶娘把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魏婆婆笑道:“你说的没错,乱石沟是桃花村人最多的地方,有几百户人家,我们买东西、送娃娃们上学都要来这里。”

“那这里生活岂不是很方便?”瑶娘不禁问了一句,如此一来,此地的生活要比其它地方富裕安康,难道居住在桃花村其它地方的村民不会有怨言?

魏婆婆点点头,认同了瑶娘的说法,“确实生活要便利些,不过并没有好很多。桃花村中大多是自给自足,吃穿用度一应都要自己动手,来集市上也只是卖掉自家用不完的东西,所以住不住这里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区别。”

瑶娘明白了,桃花源的经济还停留在最初的小农阶段,大家自给自足,彼此互利,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所以不至于产生阶级区分,也就没有什么嫉妒怨恨之心。

魏婆婆又道:“除了和村人住在一起,还有不少人图清静,自己另找地方盖房子住,不管怎么说,在桃花村中只要不是懒人,都饿不死肚子。”

说话间牛车下了山路,来到了平坦的土路上,路有两个牛车并驾那么宽,走过来时,魏大哥和魏婆婆不时与路过的农人打招呼。

“您吃饭了吗?”

“吃了吃了,这扛着锄头去地里面?”

“对,去锄草,再不锄草麦苗就长不大了。”

瑶娘被这熟悉而亲切的问候触动了,看着远去的农人,笑问魏婆婆:“婆婆,你和他们都认识吗?”

“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是乡里乡亲的,都要打个招呼。”

“这倒也是。”瑶娘认同地点点头,觉得魏婆婆朴素的话很有道理。

在昭平,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汇在一起,通过不同的社会分工联系在一起,不需要熟悉,也不需要打招呼,各自过好各自的生活不给周围人带来麻烦就行。而桃花村是一个熟人社会,需要维持着亲切而不熟稔的邻人关系,一家有难周围人都来帮忙,生活和睦而富足。

瑶娘呼吐出一口空气,要是有选择的话,十个人中至少有九个人都愿意生活在桃花村。

牛车中途没有停下来,一直沿着路往里面走,进了街以后,地上的路换成了青石板。

瑶娘看到,外面的房屋沿街的门都敞开着,里面摆放着一些货物。她惊喜地发现,这里有卖柴米油盐的,有卖布料的,甚至还有卖豆腐和烧饼的,看来桃花村的商业比她想象的要好。

不过想想也是,桃花村存在了几百年,方方面面都经过了无数次磨合,几百年下来,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们肯定会找出最舒服合适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不能仅用一个标签来概括。

牛车一直走到广场才停下来,魏大壮跳下去把绳子拴在一个桩子上,喂了老黄牛一把草料,摸着老黄牛的头像是最亲密的伙伴。

村长的房子正对着广场,比周围的房子都要高大气派,白墙朱门,墙高门厚,门梁饰以辉煌的色彩,飞檐高高翘起。

瑶娘咂舌,看来无论是什么社会,统治阶级都要比普通百姓过得滋润,连桃花源这个世外之地也不例外。

门是敞开的,跨过门槛,进去后瑶娘才发现里面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原以为能看到一个精致的私人花园,没想到迎面而来的是一个青面獠牙的神像。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魏大壮和魏婆婆已经虔诚地在神像前的蒲团上跪了下来,嘴里念念有词:“山神大人保佑,保佑我家人平平安安……”

拜完后,魏婆婆站起来发现瑶娘还傻站着,奇怪地问她:“你怎么不拜一拜山神大人?好让他也保佑保佑你。”

瑶娘想,她没有所求之事,何必拜山神,正打算找借口搪塞过去,后殿中走出来一个老人。

老人身量适中,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棉布衣,脚上是纳的千层底,虽然上了年纪,可步伐依旧稳健,眼睛锐利,像鹰隼一样。

魏婆婆上前,“村长,这是今日从桃花村外来的一个姑娘——”

村长的目光自后殿出来后就一直放在瑶娘身上,看着瑶娘和蔼一笑,对魏婆婆道:“山神大人已经把事情都告诉我了。”

又对瑶娘道:“姑娘你随我到后殿去,我已经把记录桃花村人生平的书册找出来了,看看上面有没有你的亲人。”

瑶娘心中疑惑,难道桃花村真的有什么山神吗?不然村长为何会知道她是来寻亲的?她看向魏婆婆,魏婆婆对她点点头:“去吧,我在外面等着你。”

瑶娘放下了心,跟在村长后面去了后殿。

进来时,村长不知是不是忘记了,没有把后殿的门给关上。

瑶娘松了口气,先四下打量了一下,这里并没有什么神像和香火,更像一个书房。四周摆满了书架,书架上堆着一卷一卷的书册,东面开了一个窗,阳光从窗户里照进来,不至于使这里过于阴暗。

中间摆放着一张竹席,竹席上是一张矮桌,矮桌四周放着四个蒲团,东边的蒲团上坐着一个人。

一个人?瑶娘有些惊讶,此时太阳不那么浓烈,阳光照进屋内只亮了半个屋子,难怪她进来后没有第一时间发现里面还有一个人。

此人一只腿支起,一只腿屈着,左肘以腿为支撑托着下巴,另一只手在随意翻看矮桌上的书。

仿佛察觉到有人在看他,他抬起了头,目光不经意和瑶娘对上了。

“这么暗也不知道点个蜡烛。”

村长的话打断了两人的对视,拿出火折子点上了蜡烛,狭小的空间瞬间亮堂起来了。

瑶娘这才看清此人的长相,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长相极为出众的人。

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薄唇轻抿,修长的手指捻着一页书,显得随意而慵懒,若不是身上穿着短褂,倒更像是昭平城中的公子哥。

村长一拍脑袋,对瑶娘歉意道:“忘了和你说了,我侄子也在这里。你不会介意吧?”

“不介意。”

空间逼仄狭小,瑶娘觉得呼吸有些不自在,但最终没有说什么。

“姑娘你先坐。”

村长指着北侧的蒲团让瑶娘坐下。

瑶娘看了一眼那个人,见他依旧在看书,心中的不自在去了几分,拎起裙角端坐了下来。

村长搬来一摞书,在西侧的蒲团上坐下,看向瑶娘道:“山神昨日于我托梦,言及今日会有人寻亲进桃花村。我今日一直在殿内等候,可算是把姑娘你给等来了。不知姑娘是来找什么亲人,说出名字也好让老朽我帮忙找一找。”

瑶娘如实道:“我有一个曾叔祖叫宋田地,不知道还在不在人世。他的儿子叫宋榆树,年纪应该在六十岁上下。”

村长沉思片刻,问道:“姑娘可识字?”

瑶娘:“识得几个字。”

事实上,阿爹在世的时候从不因她是个女孩而失望,他读什么书就让瑶娘读什么书,十几年熏陶下来,她读的书又多又杂,还练就了一手好字。只是她暂时不知桃花村是个什么情况,对女娃读书是喜是厌,所以对村长的问话回答的很是谦虚。

村长捋着胡须,爽朗一笑:“好,能识字就好,我们桃花村的男女老少都识字,小娃娃们开蒙都是我教的。桃花村中有上万人,记载族谱的书也多,你帮我一起找,好快一些。”

说到这些,村长的声音不由得洪亮了不少,看起来对此颇为自豪。

瑶娘有些诧异,不过转念一想,难怪她总觉得魏婆婆说话有些文绉绉的,原来是识字啊。

村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簿册递给瑶娘,“来,你找找看里面有没有宋榆树这个人的名字,这一本中记载的村民大多都姓宋。”

瑶娘接过簿册,低头开始翻找。

村长又抽出一本簿册递给矮桌对面的侄子,“你也别闲着,帮我一起找。”

瑶娘闻言看了他一眼,只见他放下了手中的书,腿也放下了,坐的端庄了几分,把簿册放在矮桌上翻开,垂眸认真地翻看起来。

簿册比一般的书要宽大,矮桌又太小,这样一来瑶娘手中的簿册和他手中的簿册便挨在了一起,一人翻开,也会影响到另一个人。

瑶娘见他似乎没有觉察,于是收回目光,仔细地翻找,不再在意这点小事。

村长捋着胡须,目光一会儿落在瑶娘身上,一会儿落在自己的侄子身上,微微眯起了眼,像是一个狡猾的老狐狸,不知在算计着什么。

瑶娘找起来聚精会神,没注意到自己的一缕长发散在了肩膀上,发梢不经意碰到了别人的衣服上。

村长的侄子翻书的动作顿了一下,沉默一瞬,把簿册往矮桌中一推,“我找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