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从岁月道果开始成圣 > 第82章 青山一剑饮浩然,文曲碑中见岁月 求

从岁月道果开始成圣 第82章 青山一剑饮浩然,文曲碑中见岁月 求

作者:李鸿天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0-24 01:30:1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82章 青山一剑饮浩然,文曲碑中见岁月【求月票】

通幽小径,直入茅屋。

星光与月华披洒,让茅屋顶上覆盖一层如素雪般的轻纱。

檐下二人,相对而坐,以碳炉煮茶。

初如清波露蟹眼,次若轻车转杨畅。

须臾腾波鼓浪不可遏,展开雀舌浮甘香。

碳炉之上, 沸水喧嚣,茶叶在炉内伴随着滚水而舒展浮沉。

两位老人围坐碳炉,炉中热意,驱散了料峭春寒,二人纸上所书写的时间,确是一致,认为安乐出问心林的时间,当是一刻钟。

然而,二人相同的答案换来了相同的结果, 皆是错误。

安乐从开始结束问心,再到穿林,却不过半刻而已,比他们预料的要更快。

“半刻出问心,行路畅通,路自为其开, 此子……是寻到了一条新路。”

大夫子朱火喜轻叹:“你我皆老了,竟是有看走眼之时。”

“一刻出林,那是咱们大**北千年岁月以来, 最快的速度,乃当初那位文采斐然引得一口浩然的苏瞻仙所创。”

“却不曾想,今日这个记录竟是被打破了。”

三夫子王半山捋着胡须,眼帘低垂,观着炉内上下浮沉的茶叶, 摇头轻笑。

“看来此子在问心林中收获颇丰,或许梳理了未来的路途,对自己未来的行路有了足够清晰的规划, 方能一路畅通无阻出问心林。”

朱火喜捋须轻笑:“此子当真适合我们文院啊, 半山夫子,你不再试试掰他回来?”

“文院留不住他,何必去自取其辱?”

王半山轻声道。

朱火喜闻言,不由沉默。

“读书人若是沾染了些不好的习性,便失去了纯粹,路上的迷雾便会愈发浓郁,像这等天才,如今的文院又如何挽留?这些年武庙群杰毕出,皆以收复故土为己任,叶龙升、种师极、狄藏、韩中原……文院又有谁?”

“李幼安?苏瞻仙?他们可根本未曾入文院。”

王半山轻声道,似在呢喃,略带无奈。

“不仅仅是文院,放眼偌大朝廷亦是如此,奢靡腐朽之气,如跗骨之蛆,若让我来,势必大刀阔斧的变革一切。”王半山似是含怒饮下一口茶。

朱火喜叹了一口气。

他不由扭头看向王半山,可以看到这位文院三夫子,眼眸中似乎带着一团火光,像是要卷起燎原之火。

王半山给朱火喜倒了一杯热茶, 二人捧着茶水,端坐屋檐下,仰头春夜星空长河漫漫。

许久,朱火喜轻笑:“想做什么便去做吧,天地有理,在理的范畴内,我俱是会助你。”

王半山轻笑,举起茶杯,与朱火喜轻轻一磕。

恍若此刻二人饮的非茶,而是美酒。

一瓯啜罢尘虑净,顿觉唇吻皆清凉。

胸中虽无文字五千卷,新诗亦足追晚唐。

书生本无富贵相,得意何必夸膏梁。

……

……

竹海之上,晚风徐徐。

数道元神身影呈现其上,宛如星光散发熠熠辉芒。

赵黄庭洒然大笑,元神心神洞悉了问心林的竹海,观得那灵动却有似真的墨竹,这一刻,赵黄庭知道,这是属于安乐的墨竹。

“不愧是文院传承了万年的问心林,尽管这些年文院尽是出一些如秦离士这般没心气之辈,但文院的底蕴无话可说。”

赵黄庭大笑不已,话语间却丝毫不忌讳文院。

李幼安、花夫人还有偷偷溜来的林四爷的元神俱是轻笑,亦是有几分感慨。

半刻出问心林,这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安乐的心境,得到了大洗礼,勘破了自己内心中的茫然。

未来必将一路坦途,任何乱花都无法迷乱其眼,乱其向道心。

像洛轻尘那样的豆腐道心,是绝无可能出现。

“好家伙,文院这次是下血本了,昨日那场文曲碑动,让他们竟是不惜将问心林都拿出来,这是打算卖个好,结个善缘。”

赵黄庭一眼便看穿了文院三位夫子的目的。

“安乐也确实在问心林中得到了帮助,巩固了道心,洗涤了心境,结个善缘的目的算是做到了。”

花夫人的元神飘忽如九天神女,眸光熠熠,亦是开口。

“此子画墨竹的风格有变,以前虽是开创了墨竹流派,但总感觉他的竹……在模仿前人,如今,却是有了自己的灵性。”

李幼安点了点头,他更关注安乐墨竹上的蜕变。

“这便是问心林的用处,传承万年的文院,终究是底蕴深厚。”

赵黄庭慨然,心头是高兴的。

“是不错。”

李幼安的元神负手,视线越过了竹海,看到了那庐亭中映照星光的文曲碑。

目光闪烁,却是不知在想些什么。

众人的元神未曾散去,难得出现于此,自是要观一观安乐能否于文曲碑前有所获。

过问心林是一种机缘,但文曲碑前,安乐能否得更大的机缘却便不得知。

故而,他们都有些好奇。

文曲碑可聚文胆,亦可凝浩然,若能做到此二者,未来不可限量!

……

……

安乐出了问心林,白衣胜雪,腰间青山与墨池轻颤,似有剑吟高昂,荡在四周,惹来竹叶为之锋锐。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安乐白衣沐星光,似有隐辉灿烂,手掌落剑柄,压住了躁动的青山与墨池。

庐亭静立,落于漫天星斗之下,于竹海深处现影踪。

文曲碑上映照星光,似引来天上文曲星。

此碑甚高,表面却是光滑如镜,以星辉为字,聚学问于其中,充满了历史沉淀的气息。

观碑如观古,在安乐眼中更是奇异。

文曲碑上,恍然有一缕又一缕的岁月气在缠绕、在弥漫、在如海草飘摇……

安乐眼眸微微一凝。

他心头震动,再三确认,这文曲碑上飘摇的是否真的是岁月气,毕竟,除却修行者之外,安乐还是第一次在其他事物上观得岁月气。

除却真人,亦可聚岁月气?

故而安乐才震撼。

白衣飘然,安乐佩剑而行,徒步行路,登上了碑庐。

碑庐空寂立于此地,周遭铺就了层层叠叠的竹叶,春去秋来,变换不休。

安乐可以感觉到碑庐中似乎有一股股磅礴的意志,这股意志像是一双双眼眸,透过重重岁月,落在他的身上。

略微沉重,但尚可承受。

仿佛一位位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痕迹的文人先辈意志,正在注视着他。

安乐一步一步临近碑庐,近在咫尺。

望着光滑的文曲碑,其上仿佛映照着星图,宛如一片星空。

观那文曲碑许久,安乐感觉心思沉静,刚刚突破至圆满的脱俗心神,亦是如一汪清泉般静淌。

近距离的观摩,安乐发现了岁月气的不同,文曲碑上的岁月气,蒙着一层朦胧,更显得虚无缥缈。

安乐深吸一口气,面色流露出几许恭敬。

心神一动,开始汲取一缕岁月气。

遂又一缕,再复一缕。

一阵清风徐来,裹挟着几片飘忽而过的竹叶,竹叶翻卷间似翻开了画面。

画面中,有枯瘦老朽手执竹杖,立于星空下吟诵诗文。

有一身红妆的女子,执笔写春秋。

有执剑戴斗笠的剑客,一边念诗一边杀人。

饮酒的书生、泼墨的狂士、舞枪的将军……

一道又一道曾与文曲碑前风流前辈的岁月画面,如白驹过隙,在他的眼前飞速的掠过,一位又一位已然被岁月拍打浮沉的身影,再现于人间。

每一次画面的流淌而过,俱是有白色的清气在文曲碑中翻涌。

文院内。

大夫子,二夫子还有三夫子俱是在盯着这一刻。

赵黄庭,花夫人和李幼安等人亦是仔细观摩。

礼部负责记录的官员,早已激动不已。

星辉漫漫自文曲碑中溢散,弥漫在白衣少年的周身,隐约间,少年周身似有一道道模糊的身影,以星光汇聚而漂浮。

安乐的面色渐渐的开始变得发白,心神力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

可是他犹自不知一般,不断的观摩着岁月气,尽管未曾出现任何一缕流金岁月,不曾凝聚岁月道果。

但是,安乐的岁月气在增加,他仿佛与过去万年以来的文曲碑前的豪杰文士而促膝长谈。

这一夜是美妙亦是痛楚的。

文曲碑上,安乐汲取了十八缕岁月气,他的心神耗尽,再也无法观摩到画面,再也无法问道于古人,畅游于岁月长河。

像是遨游的扁舟被凿开了一个洞,水流漫入,舟亦难驰,渐渐沉没。

一阵夜风吹来,白衣翩然,安乐睁眼,心神耗尽的他,不得不取青山抵地,稳住身形而不跌倒。

他观得文曲碑上,有磅礴的白色清气涌动而出,似晨曦间山间薄雾。

隐约间,他似乎见得了那一位位自岁月气中观摩的前辈们朦胧在清气之中,对他微笑颔首。

在白色清气出现的刹那。

诸多观摩着的强者元神,顿时激动不已。

俱是心神震动,发出呢喃。

“浩然!”

星光烂漫处,得见浩然出!

可下一刻,诸多激动的强者元神,像是被泼了冷水似的,一个个错愕且叹息。

却见那文曲碑中漫出的白色清气,未曾被汲取,未曾融入少年体内,反而是鱼贯般涌入了少年拄着的那柄破竹剑上。

青山一剑饮浩然。

竹剑的光芒微微闪烁,似乎又恢复了沉寂,再无半点动静。

星空下,诸多强者愕然之后,便是叹息。

“浩然引出,可却未曾加诸少年之身,这……着实可惜了。”

问心林外,二夫子庞纪喟然叹息。

“那青山……怎的就能连浩然都汲取?”

茅屋中,大夫子朱火喜亦是愕然,遂有几分疑惑不解。

三夫子王半山摸着长须,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少年的确是引出了浩然,可浩然却被一把剑给汲取了,就像是惹来肉包子,结果喂了狗的感觉……

尽管青山很非凡,不能以狗来比喻,但此刻文院夫子们心头就是有这种感觉啊。

文曲碑前,第一次引动浩然是最为简单,越往后就越难,难如上青天。

安乐想再得浩然,也许便无可能。

问心林消失无踪,诸多迷失在其中的参考儒生,俱是恢复了清明,不再如无头苍蝇般乱撞。

他们亦是看到了那伫立在碑庐前,引动浩然的少年。

文曲榜上的诸多儒生,一个个如遭雷击,心头的骄傲有种被彻底击碎的感觉。

但是,随着文曲碑中涌动的浩然被破竹剑所汲取,儒生们心头又有一种幸灾乐祸的舒爽感。

见安乐未得浩然加身,心头还真有些小窃喜。

心头会觉得,这位安大家也如他们一般未曾浩然加身,却也就非是那般高不可攀,不可比拟。

夜空之下,微风吹拂,寂静沉默。

花夫人的元神一脸疑惑的看向了赵黄庭,哪怕是李幼安也不忍瞥来一眼。

二人仿佛在问,你赠的青山什么情况?!

眼见着将要浩然加身,结果青山出来横插一脚……

这青山是你赵黄庭安插的间谍吗?

赵黄庭亦是很无言:“莫要看老夫,老夫特娘哪里知道这是啥情况啊?”

“当年老夫观这文曲碑,又未曾引得浩然,若知青山爱饮浩然,现在想来特后悔,当时就该挥剑砍文曲碑。”

赵黄庭砸吧着嘴道。

若得浩然加身,安乐便可得一身正气,修行之路可破迷惘,邪魅魍魉不敢近其身,修行将一路坦途,踏足九境便不算什么问题。

可问题是,如今浩然被青山截胡了,众人便觉得有些难受与惋惜。

“不过,青山颇为神秘,我这些年对其探究,只是皮毛,兴许饮尽浩然后的青山,能有老夫所不知的蜕变,反哺安乐。”赵黄庭想了想,道。

“其实青山为安乐佩剑,内蕴浩然,亦等同于安乐有浩然,相差无几吧。”

李幼安说道。

但是,大家都知道,这只是安慰话语罢了,浩然于剑于人自是大有不同。

“安乐刚才似乎心神消耗巨大,兴许是青山为其留浩然?”

花夫人沉吟,只能做这般解释。

但不得不说,大家心头还是颇为遗憾,未能得见一代浩然文士的诞生。

众人不再观摩,心神纷纷散去。

……

……

庐亭中。

安乐举起青山,手掌轻轻摩挲,可以感觉到汲取了白色清气的青山,隐约间似乎有了不同的变化。

青山似乎颇为享受安乐的抚摸,有剑光流动。

腰间的另一柄墨池,在浩然前动都不敢动,更逞论汲取了。

虽然未曾得浩然,但安乐并非没有收获,眉心心神消耗一空,但恢复之后必然壮大些,除此之外,自文曲碑上得十八缕岁月气,今日本来是已经没了汲取份额的,可却能额外汲取,等于是研发出了光幕的另一个作用,安乐亦是心中欢喜。

观那些亘古风流的前辈们的岁月画面,安乐在修行上,在学问上俱是有了不小的提升。

虽未曾浩然加身,可安乐倒是并无太多的失落,甚至心有期待。

握着青山,隐约可感受文曲碑中的浩然正与青山剑气发生某种变化乃至交融,待的变化完毕,亦会反馈其身。

青山佩腰,安乐面色残留着心神耗尽的煞白,后撤一步,朝着文曲碑作长揖。

遂不再留恋观碑,转身出碑庐。

沐浴星光,潇洒离去。

文曲碑上,星光消弭无踪,恢复了沉寂万年的古朴无奇。

二夫子庞纪捋须轻叹,望着那未得浩然,却依旧洒脱的少年,目光中却带着欣赏。

“修行成绩已然出炉,诸位可否记好?”

二夫子看向了一位位礼部官员。

礼部官员收起了册子,朝着夫子作揖。

在问心林消失的时候,便纷纷以心神测量,对每位考生的成绩做出了判断。

第一自然毫无悬念是踏足碑庐的安乐,再往后便分别按距离来评定。

沧州军队所推举来的韩狮排第五,压过了不少文曲榜上的儒生,倒是颇为令人惊奇。

二夫子对于文曲榜儒生们的成绩很是失望,大夫子常年闭关研究“至理”,欲要破开十境之路。

三夫子王半山对于文院一直不满,欲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只不过被朝廷一直压着。

所以,真正对文院倾尽心血培养儒生,教导他们学识的还得是他二夫子庞纪。

可惜,这一次的成绩,着实让他心寒。

“夫子,我等便先离去了,修为成绩出炉,再配合上春闱文试成绩,甲榜进士列的名单大抵便可确定,另外,殿前会试的名额也基本可以确定。”

礼部官员抱拳作揖,朝着二夫子恭敬道。

二夫子亦是致礼送别了礼部官员。

安乐离开了文曲碑,背刀的边戍青年韩狮则是无比的兴奋,满面通红的凑过来。

“安大家,你着实厉害啊,居然登临文曲碑,更是引动浩然,虽未浩然加身,但足以再度名震临安!”

“今日得高兴,咱们喝一杯去啊?”

韩狮非常兴奋,这一次他力压诸多文曲榜儒生,位列第五,心头更是畅快。

安乐则是笑道:“行啊,带你去喝酒。”

二人遂与二夫子告别,在诸多文曲榜儒生复杂的目光中,韩狮忍不住畅意大小笑,扬长而去。

安乐与韩狮出了文院,直往临安府热闹长街行去。

星光月冷,挥洒长街。

礼部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春闱文试与武试成绩的核算,进行甲乙榜进士的名单布列。

另一边。

春闱落下帷幕,临安府憋闷了许多日的奢靡与繁华,再度展现风光,长夜似乎都变得烂漫了许多,华灯初上,彻夜通明。

西湖上的花船,灯花锦簇,夜夜笙歌。

临花阁爆满,一座难求,莺莺燕燕,歌舞几时休。

心情畅快的安乐带着被临安夜景给迷蒙双眼的韩狮,来到了偏僻小巷燕春里中的一家小酒馆中。

奢靡不沾,繁华远去。

两袖清风还故里,依然犹是布衣巾。

“老板娘,上酒。”

求月票,求推荐票,求订阅支持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