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星火2003 > 第一百二十六章 马达西奇

星火2003 第一百二十六章 马达西奇

作者:九月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03 00:44:13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129章 要做就做最好的 另一边,在陈念交出了舰载版歼二十设计图纸、奖励了自己一顿小酒的时候,611所的所有人却都收到了紧急会议的通知。

召集会议的毫无疑问是杨伟,而会议的主题,也毫无疑问是与歼二十的新设计有关。

会议室里,杨伟环视一圈,确认所有相关人员都已经到齐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效率还不错-——比他刚接手项目的时候要好得多了。

看来,目标导向的管理方式还是比这些科研机构以前所秉持的“规则导向”的管理方式要强得多。

下一步,可以考虑把它推广到601所去。

那些老东西,虽然在陈念主导的二十二号项目下受到了一些冲击,但骨子里还是有点问题,必须做出彻底的改进。

否则,再好的底子,也得让他们折腾废了。

杨伟轻轻摇头收回乱飘的思绪,随后,他开口说道: “各位辛苦了,大晚上的又让你们加班。”

“不过,你们也应该知道,如果是非必要的情况,我是绝对不会让大家开没意义的会的。”

“这一次的会也是一样,很重要。”

“因为,我刚刚收到了一份舰载版歼二十的最新设计图纸。”

“这份图纸对我们此前的设计做出了诸多改进,我已经看过了,水平很高——甚至可以说,不在我之下。”

“其中所涉及的很多设计理念、技术推演,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说到这里,杨伟顿了一顿,故意给在场人员留出时间,去看一看会务刚刚发下去的技术文档。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大家都已经初步看过设计图纸之后,他继续开口说道: “但是,这份设计图也并不是没有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它所提到的一些技术、工艺和材料,对我们来说存在相当大的实现难度。”

“我筛选出了一部分,但由于不是全才,识别得肯定不准确。”

“所以,现在我们的任务很简单:识别出这份图纸、以及后续会进一步追加的技术文档中的所有技术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的众人立刻炸开了锅。

当然这种炸锅并不是质疑,而是惊叹。

“卧槽.不愧是杨总,这么短的时间,居然直接把改进全做了.”

“哎,你看图了吗?边条翼和进气道都调整了,展弦比也变了,鸭翼也改了.改的好多,看不懂。”

“一时半会儿肯定看不懂的,拿回去慢慢研究吧。不过杨总说新技术新工艺是什么?”

“谁知道啊?目前还看不出来,等详细的技术文档到手再说,估计他还在搞吧。”

“不过从机翼设计上来看,机体材料肯定是要变的了,另外,圆形喷口变成矩形矢量喷口,这里也是个技术gap点.”

站在最中间的杨伟默默地听着他们的议论,等讨论得差不多了,才开口说道: “总之,我们短期内的任务是很明确的,大家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就好。”

“但是,在开始工作之前,我还是要明确一点。”

“这次的设计,不是由我主导的,而是”

杨伟微微皱起了眉头,他很想告诉在场的这些研究员,他们手里这份材料是一个如同太阳般灿烂的天才的杰作,想要告诉他们,那个年纪轻轻的少年人配得上这个国家能拿得出手的任何荣耀,告诉他们自己在那个人面前,其实也不过是一个经验丰富一些的“老人”而已。

但最终,他还是把这些话咽了下去。

“.而是最新的技术团队的研究成果,但具体是哪一支团队,暂时保密。”

“我只能告诉伱们,有些人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懈怠了。”

“现在,散会。”

“从明天开始,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像他像他们一样,竭尽全力!”

话音落下,众人纷纷散去。

杨伟不自觉地看向窗外,心里暗暗想着:

自己口中的“那个人”,此时此刻,应该也还没睡吧?

与此同时,大连,深蓝16项目启动工作小组。

一个白发苍苍,精神明显有些萎靡的老人坐在会议室最中间,他的面前是一叠厚厚的项目计划书、可行性报告、以及各类技术文档。

而在他的旁边,一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正在发言。

“.所以我说了,第一艘航母,我们不应该去追求‘有无’,而是要追求好坏,尤其是我们已经在事实上建立了四代机的先发优势的情况下。”

“虽然从整个空军体系来看,我们跟对手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但凭借着一两款足够先进的战机,我们足够在近海形成有效威慑。”

“这一次的演习,其实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基于这种情况,我的建议还是维持不变。”

“既然要搞,那就大搞,虽然瓦良格不能改成平甲板,也不可能上核动力,但是至少,我们要用上最先进的动力和电力系统。”

“要用,就用燃气轮机,燃气轮机加船舶综电!”

“这是常规动力航母的未来,也是我们舰船技术的未来!”

说话的正是马伟明,此时的他还名声不显,但实际上,在船舶综电系统的研发、设计和应用领域,他已经有了不低的造诣。

可以说,在这个领域,如果他提出来认为可行,那基本上是很少有人能够反驳的。

但今天却有点例外。

会议桌的一侧,一个寸头男人皱着眉头站起身,开口说道: “伟明,我知道你的想法,也非常清楚你所提的方案确实是对技术发展来说最优的方案。”

“但问题是,如果要实现你的方案,我们还要面临重大的技术难关。”

“且不说现在你设计的船舶综电系统还不成熟,光是燃气轮机,我们就搞不定。”

“UGT-25000的功率仅仅只有28兆瓦,根本不够驱动一艘7万吨级别的航母。”

“如果要上,那就得上4台。”

“按照设计方案评估,两台燃气轮机,为了保障进气,就得搞双舰岛,现在4台,难道要搞出四个舰岛来?”

男人名叫胡立党,是工作组内资深的舰船动力专家,而他所提出的顾虑,也是大多数人的顾虑。

“那就提高燃气轮机的功率嘛!把功率翻个倍,28兆瓦变成56兆瓦,不就只需要两台了?”

“你以为是斗地主呢?说翻倍就翻倍?”

“F119啊,航改燃,技术还不够你们吃的?”

听到马伟明的话,胡立党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这就纯粹是外行了,如果航改燃真有那么容易的话,我们当初仿制LM2500也不会失败了”

听到这话,马伟明叹了口气沉默下来。

实际上,他也知道自己提出来的方案实现难度有多大,但是,他就是忍不住想要争一把。

毕竟,一艘使用传统蒸汽轮机动力的航母,和使用燃气轮机 船舶综电系统的航母,在战斗力和改造潜力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一时间,会场里雅雀无声。

见众人不再发言,刘华清抬起了头。

他一边慢慢收拾着手里的文档,一边用沙哑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道:

“这个问题,我们还要讨论。”

“我的意见,是跟伟明一样的。”

“情况变了。”

“我们有四代机了,这个很重要。”

“航母,要搞,还要搞好的。”

“至于困难.想办法解决吧。”

“燃气轮机,我们两条路走一走。”

“第一条路,马达西奇那边,再去谈一谈,看看能不能买下来。”

“第二条路,F119发动机,606所那边去一趟,建立一个联合工作组,航改燃,试一试。”

好不容易说完,刘华清喘了口气,身旁的马伟明连忙给他递上一杯水。

他接过水杯浅浅地喝了一口,随后思索片刻,突然又开口说道: “另外,那个叫陈念的小孩子,你们要重视。”

“F119是他搞出来的,说不定在航改燃这一块,他会有想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