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星火2003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完美受害者

星火2003 第一百七十九章 完美受害者

作者:九月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03 00:44:13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184章 玉井01 “什么玩意儿?载弹量10吨,速度1.9马赫的无人机?真的假的?”

611所的一间办公室里,杨伟拿着电话听筒,难以置信地问道。

“谁提的啊?脑子烧坏掉了啊?啊?陈念啊.那没事了。”

“他什么时候要?这项目急不来啊”

“那就好那就好,等J-20B通过工程验证,达到量产标准了,我们这边就开始做。”

“难度?难度应该不大反正从他手里过来的项目,难度都不会太大。”

“明白,明白,会尽快的。”

“J-20B?技术验证机现在可以飞,怎么,谁要用吗?”

“军区那边啊?那让他们联系我吧。”

“好,那我这边准备一下,但是性能上肯定达不到设计上限,变循环发动机都还没搞出来呢”

“多久?看606所吧,现在他们跟624在联合研发,问题不大”

挂断了电话,杨伟长长出了一口气。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重视陈念了,但没想到,自己对他的预期,居然还是不够的!

一连完成了国内两款四代机的设计工作之后,他现在居然又转向了无人机! 而且,从他对这款无人机参数设定的情况来看,这绝对不是类似于全球鹰那种烂大街的货色。

超高的机动性,超大的载弹量,再加上与歼二十相差无几的隐身性能 毫无疑问,它就是冲着有人/无人联合编组的目标去的! 有了这架无人机,四代机综合作战策略成为了可能。

只需要一个编队,就可以在单次飞航中完成对空扫荡、对地突防、重要目标清理等等一系列任务。

无论是在作战效率上,还是在杀伤力上,都能得到质的提升。

甚至于,这玩意儿在必要的时候还能充当自爆炸弹卡车使用,给后续编队撞开大门。

记得歼二十二刚诞生的时候,国内还有人讨论说这样的四代机除了踹门一无是处,在没有梯次编队支援的情况下,哪怕门踹开了,也没办法对门内的目标实施空袭。

我们缺少的,就是侧卫机。

所以,J-20项目其实饱受质疑,很多人认为,在已经有一款四代机的情况下,没必要专门再去搞舰载四代机,应该把精力投入到侧卫型号上。

现在呢?侧卫这不就来了? 而且,这架无人侧卫相比其他有人机来说,还要好用得多。

毕竟,它不需要担心突防过程中的伤亡问题,操作的空间要大得多. 想到这里,杨伟欣慰地笑了。

嘿嘿,这项目又落到了自己的手上,之前被601所甩开的距离,一下子又能拉回来了 不过,军区那边居然要提前接收J-20B,说是要做海上测试,这倒是让他没有想到的。

海面上的局势,已经紧迫到这种程度了吗? 听说前两天还派了一艘二手军舰过去,冒充渔政船。

看来,海军也是把压箱底的东西掏空了,没办法只能让空军上去顶一顶了。

不过,这也正是自己这样的科研人员存在的意义。

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形成单点突破,用自己的力量,去弥补整个国家的不足,帮助那些暂时落后的领域度过难。

这样的“英雄主义”,才真正符合自己对于英雄的幻想。

思索了片刻后,杨伟拿起了电话。

“喂,老杨吗?你们所的PL-17快测完了吧?”

“对,想测一测J-20B,你改天送过来吧”

另一边,西工大。

陈念跟王建成站在操场上,身边放着的,则是好几架从航模社那里借来的遥控航模。

今天是实际测试“玉井01”无人机AI系统的时间。

“玉井”这个名字是王建成起的,来源于讲解星象的《天官书》,在书里,星官将参宿代表的白虎左脚拘束玉井中,从而控制这头杀力强大的猛虎。

用在无人机AI飞控系统上,还是很贴切的。

不过,期望是期望,现实是现实。

此时此刻,无论是陈念还是王建成,心里都不可避免地有些紧张。

毕竟,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是一回事,但实际飞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飞机升到空中以后,每一道气流的扰动,都可能对输入的数据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突破AI的判定极限,导致系统失效,引发坠机的风险。

所以,他们能做的只是尽可能调试好所有数据,设置好所有应急程序,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让系统直接报警断开AI飞控,把控制权重新交给等在一边的飞手。

“怎么样,系统都调试好了吗?”

看着仍在不停忙碌的王建成,陈念开口问道。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对航模的遥控器进行了改造,用于控制航模的遥控器全部通过电路板与计算机连接,主机负责信号输入,经过AI程序处理之后,再把信号输出到僚机遥控器,经过信号中转,实现对空中航模的控制。

这样的控制方式毫无疑问会具有时延上的问题,如果真是军用无人机,一来一回的时延都足以引发重大的战术动作变形了。

但好在航模的飞行高度较低,信号传递的时间短,基本上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等到什么实际上军机的时候,把程序载体计算机搬到无人机上就好了。

反正,彩虹-8的机载计算机,运行这样的程序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注意到走近的陈念,王建成连忙停下手里的活回答道: “基本已经没问题了,我刚最后调试了一些‘玉井01’的参数,调高了容错范围,如果有跟随失败的情况,僚机会自动降低高度绕场飞行,等下达二次指令之后,再重新尝试跟随。”

“这样的话,摔机的风险就降低很多了.”

“可以的。不过测试完之后,你要把这个容错程序删掉,毕竟如果是实战的话,绕飞跟自杀都没什么区别了”

“明白明白。”

王建成连连点头,他最后检查了一遍参数,随即退出控制后台,回到玉井01的主界面,开口对陈念说道:

“没问题了,可以准备开始放飞。”

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陈念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转头对早已等待在一旁的飞手说道:

“开始放飞!”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所有飞手兴奋地跑向了自己的航模,一个接一个地把航模投向了空中。

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期待的神色,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飞航模。

不需要自己控制,飞机就能自动跟随某一架作为“旗手”长机? 这种故事,如果不是现实中看到的话,他们只会以为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

退一步说,哪怕真的能实现,过程中的风险也是不可控的。

万一摔了一架怎么办? 要知道,每一架航模都凝聚着他们无数的心血,别说直接摔机了,平时就算有点磕磕碰碰,都心疼的不行。

所以,最初王建成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很统一,就是拒绝。

最后,还是陈念卖了个面子。

上一次,他给航模社许多成员调整了航模的气动布局,算是留下了一个人情,也为今天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再加上陈念承诺如果过程中摔机,就按照组装成本赔偿,他们才终于同意了试飞。

—— 当然,心里还是有点不情愿的。

可这种不情愿,在他们来到现场之后就消失无踪。

好家伙,真搞航空的,谁不爱这玩意儿? 摔机?摔就摔吧,先玩够了再说!

于是,抱着这样的心思,他们一边目光灼灼地看着航模起飞,一边激动地相互讨论着飞机的状态。

“卧槽,我的遥控断开了,AI开始接管了!”

“我的也是我的也是!快看飞机,已经开始编队了!”

“我的也接管了,五机编队哎-——等等,为啥是这么飞的,飞得那么散不应该是箭头编队吗?”

“箭头编队大多数是表演的时候才会用的,伱看他们的设计,明显是指向实际作战的。”

“最前面的那架应该是电子干扰机,侧后的是长机,长机右前的上空的是预警机。”

“然后后面两架,一架应该是用做空中支援的空优僚机,一架是对地攻击机。”

“你看他们的飞行速度就能看出来了,都是经过设计的,有说法的.”

听着旁人的解释,众人不由得再次惊叹起来。

“牛啊.航院果然是卧虎藏龙。”

“那你以为呢,陈学长不用说了,那个王建成也是种子选手,特招进来的快看,队形开始变化了。”

众人抬头看去,只见预警机的高度开始继续爬升,而电子干扰机也向左侧转向,让出了中部长机的攻击位置。

短暂的停顿之后,长机开始拉升减速,空优僚机跟随,而原本位于后方的对地攻击机则加速推进到靠前位置。

紧接着,飞行编队开始降低高度,对地攻击机加速俯冲。

在俯冲到临界高度后,它又迅速拉起,重新回归到编队中。

大角度转向开始,飞行编队划出了一个惊人的弧线,开始从场地边缘向中心区域飞行。

飞行战位再次调整,电子干扰机和预警机落到了后方,已经“打空弹药”的对地攻击机则快速返航,迅速降低高度降落。

最终,所有航模全部落地! 当然,降落的过程仍然是手工控制的,毕竟这玩意儿并不属于玉井的工作范围。

但即使是这样,地面上的围观群众已然是一片惊叹。

“卧槽.这居然真能行?这战术动作是AI自己判定的吗?还是预设的程序?”

“预设的程序啦,AI负责的只是程序执行而已。”

“不过,虽然说是预设,但是战术的核心是长机,所有的飞行都是以长机的位置为基础的,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牛逼了”

“你看看刚才那几个拉升俯冲和大角度转向,哪怕是我们亲自上手控制,也绝对做不到那么丝滑.”

“整个编队就好像一个整体一样,这已经不是一架飞机了,这是真正的空中复合战斗群.”

听着众人的感叹,看着安全返回地面的航模,陈念跟王建成对视一眼,心里同时闪过了一个念头: 这次,真的成了! 第一次实测的效果远远超过他们的预期,虽然只是航模,但玉井01所表现出来的智能化决策水平,已经非常接近一款真正可用的军用AI的水平! 有好几次,长机在进行无预见性机动的时候,僚机都已经完全脱离了编队,但仅仅不过几秒钟的时间,经过玉井01的控制,它们便重新找到了最合适的归位方式。

它们并不是依靠自己的速度优势去追,而是综合各方面的数据之后,做出了或是被动等待、或是主动汇入的决策。

而做到这一步,也正是玉井01从“能跑”到“可用”的临界点。

王建成激动地在场地里跑来跑去,他一会儿去看看刚落地的飞机,一会儿又回到计算机前看刚下载的数据。

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他才终于跑到陈念面前,开口说道: “学长!咱们真的做成了!”

王建成的眼睛里有隐约的泪光,陈念完全能理解他此刻的表现。

三个月不分昼夜的努力,高歌猛进过,也停滞不前过,甚至在最后的关头,还遇到了一个极难跨越的挫折。

到今天,自己的这个“孩子”,终于顺利降生,他能不高兴吗? 于是,陈念也笑着说道:

“成了!牛逼!”

实际上,相比王建成,他更清楚这个模型的极限。

他也知道,玉井01想要真正上到军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开头。

在这种时候,就不要说什么诸如“还有很大差距”、“还要继续努力”这种煞风景的话了。

既然是胜利,就应该举杯相庆! 至于后续的计划嘛 也许,是时候把这个项目,从一个普通大学生的兴趣项目,正式转为一个研究所的科研项目了。

他心里暗暗做了决定: 等王建成把收尾的工作做完,成果汇报的论文写完,再对玉井01做好最后的完善之后,就把这个模型交给611所。

到时候,王建成也许会成为第一个,以大学生身份进入611所的研究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