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星火2003 > 第一百九十三章 无法拦截!

星火2003 第一百九十三章 无法拦截!

作者:九月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03 00:44:13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197章 想搞机械外骨骼

“所以VOSTA LMG从进场开始,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他们这段时间到底在干嘛?”

陈念疑惑地问道。

“大部分时间都在跟越南那边的陋规对抗。”

“据说,他们刚刚对一批**分子执行了处罚,甚至有人被当场枪毙——不过,这么做的效果很有限,因为问题的根子,就不在他们抓的底层执行者身上。”

“挖沙船这么大一个项目,经手的部门那么多,在他们的体制下,你觉得能保证没有人不伸手吗?”

“只要有人伸手,那就不是一个军区能搞得定的。”

“在我看来,他们的挖沙船项目其实已经废了——等下水的时候,别沉到水里就算好的了。”

听到陈果的话,陈念心有余悸地点了点头。

他不是为越南的失败庆幸,而是为己方在几年前做出的那个决定庆幸。

诚然,以目前国内的环境,实际上也根本做不到百分百风清气正,在很多领域都有提高的空间。

但是至少,我们建立了一个地基。

我们的军队没有被腐蚀,只要维持住这一点,后续逐步下手改革,很多事情就会被扭转过来。

这是他亲眼见过的事情。

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很多东西都会发生变化,有一些曾经肆无忌惮的人,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历史总是螺旋上升着发展的,现在己方需要的,只是更多的耐心而已。

想到这里,陈念开口说道: “那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用太过于关注VOSAT LMG那边的进展了吧?”

“之前我还考虑过要不要对他们采取一些行动的,现在看来,根本用不着我们动手啊-——他们自己就会把自己玩死。”

“确实是这样。”

陈果点头回答道。

“不过,我们该推动的还是要尽快去推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压力开始降低,很容易就会造成坍塌式崩溃的后果。”

“所以只能顶到底,要休息的话,也只能等项目结束之后了”

“一线人员很辛苦啊。”

陈念感慨地说道。

“没有你,他们会更辛苦。”

陈果神情严肃,语气郑重。

停顿了片刻之后,他继续开口说道: “别的不说,就说我们当初搞歼十的时候。”

“风洞一次接一次的吹,设计一次接一次地改。”

“那时候最痛苦的是什么?不是工作量大,也不是身体上的疲惫,反而是心累。”

“找不到方向啊.每天一睁眼,想到自己欠了一大堆的数据要跑,那种焦虑,真的没办法形容。”

“现在就好得多了,大家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有明确的目标。”

“而且,每天工作完下来,都有成果。”

“如果说以前是驴子眼前吊了个胡萝卜,无论怎么赶路都吃不上的话,至少现在,胡萝卜是摆在路边了,走上几步,就能吃的上。”

陈果嘿嘿一笑,略带调侃地说道: “不过现在,我们这头驴身上背的东西也更重了。”

“要不要稍微放缓一些节奏?”

陈念皱眉问道。

实际上,在这段时间,他也明显感觉到技术迭代发展的节奏有点太快了。

好几个重大项目并行,自己是不是还要加一些新的小项目进来,整个星火小组的所有人都忙得团团转。

很多时候,自己深夜突发奇想打电话给陈果的时候,他都还是秒接。

这证明,他的睡眠、休息时间是严重不足的。

从他脸上的黑眼圈就能看得出来了。

而他作为总体负责人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尤其是那些主要负责技术落地的一线工程师,说不定,有很多人已经被压榨到了极限。

—— 不只是人力,各方面的资源也已经逼近了均衡发展的上限,原本应该出现在2006年的钢材、煤炭等等基础资源过剩的情况压根没有一点征兆。

原因很简单,这些资源完全被星火小组的各个项目给榨干了。

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考虑到产业的内生潜力,考虑到后续不得不进行的产业升级换代,这又谈不上有多好了。

现在整个华夏的经济局面就好像一个暴发户,又好像是草创阶段野蛮生长的民间企业,如果“升级”的速度跟不上“赚钱”的速度,说不定在哪一天,就会出现一个崩溃性的节点。

到时候,任凭你技术多么先进,背景多么强大,也无法挽救雪崩一般的局面。

这样的事情是有前车之鉴的,陈念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发生。

陈果注意到了陈念担忧的神色,思索片刻之后,他开口回答道:

“目前暂时还不需要去谈‘放缓’。”

“但是,客观地来说,这样不顾一切的发展是存在重大隐患的,我们内部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基本上,大家的观点比较一致。”

“那就是,在度过这次的海上危机之后,我们需要尽快从军工转向民用,把基础产业的升级做起来。”

“我不知道伱有没有兴趣参与.当然,我们不强求,你如果想要专注军工的话,我们是完全没问题的。”

“只不过,之前在高铁的事情上你表现出来的专业度让大家都比较期待罢了.”

“我肯定要参与。”

陈念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不过,我们打算从哪些方面做起?”

“一招鲜吃遍天,没什么花里胡哨的,就是搞基建。”

“路、桥、港、电、资源、水利、房产。当然,还有一些相对更新的基建活动,比如通信,也要做起来。”

陈念惊讶地看着陈果,忍不住问道:

“通信的布局现在就提出了?”

在他的印象里,通信这项“新基建”正式纳入战略目标,还要过好多年来着。

“要不然呢?”

陈果有些奇怪地反问。

“未雨绸缪嘛,很多事情宜早不宜迟。”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的通信无人区太多了,这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分化,在某些时候,带来的后果甚至比交通差异带来的后果更严重.”

“明白了。”

陈念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不过,在他的心里,却已经隐约生出了些敬佩。

看来,这个国家对于自己的命运,其实始终是极为清醒的。

虽然年年都说什么“五年计划”,但实际上,计划起码已经做到了二十年、甚至有可能是三十年以后 在这样长远的视角下,他也感到了一种踏实。

领路人,不止是自己一个。

至少现在,他可以坦然地说一句“吾道不孤”了 跟陈果聊完之后,陈念看了自己的日程,发现这一天的下午并没有太多安排,于是便坦然地划了小半天的水。

—— 当然,他所谓的划水,其实指的是自学材料界面科学的课程内容。

相比起繁重的科研任务,现在学习对他来说倒是成了一种放松了。

半天4个小时的学习,他的源点数量增加了0.11个点,到现在,他的源点数量又来到了8个点的“高峰期”。

从他的“任务管理器”上看,目前他日均源点增量已经突破到了0.25点,效率进一步提升。

解决一些相对基础的技术问题,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难度了。

但是,这样的源点增幅,想要去碰一碰“近未来”的科技,还是差得很远。

要知道,哪怕是在十几年后已经实现了的量子计算机,现在他想要解析,都还需要整整300点的源点数量。

虽然说他完全可以攒个两年的时间去点出这个科技树,但无论是在效率上,还是在性价比上,其实都是很低的。

所以,还是不能过于急躁。

稳扎稳打,把基础技术铺开了,等裂变效应带来的源点收益进一步提升了,再慢慢向前摸索,才是最切实有效的路径. 陈念收起了系统界面,转身出门走向食堂,准备去给自己解决解决晚饭。

这是他的例行操作——主要是为了感受感受大学生的快乐。

在食堂里,他意外地发现,居然又遇上熟人了。

王建成。

这小子自从进了玉井项目组以后就极少出现了,从陈果那边的反馈来看,他也是忙得飞起。

不过看他现在悠闲的样子.大概是项目已经告一段落了? 陈念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王建成疑惑回头,随后神情立刻变成了惊喜。

“学长!我正想找你呢!”

陈念笑了笑,问道:

“找我干啥?项目不忙了?”

“不忙了不忙了,已经有阶段性成果了,后续的东西都是急不来的,611那边在做,我负责打打下手。”

“没有打打下手那么简单吧?”

陈念调侃地说道。

实际上,他比王建成自己都还要更了解情况。

现在在玉井项目组里,王建成虽然不能算是1号人物,但也是绝对的核心。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基础原理,在系统优化上,他占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听到陈念的话,王建成嘿嘿一笑,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学长,之前我进组的时候他们说你也会来的,但我都干了那么久了,一次也没见过你。”

“你真去了吗?他们不会是诓我的吧?”

陈念赶紧摇头,回答道:

“没有,我跟你负责的模块不一样,没遇上罢了。”

“实际上你做的成果都会给到我这里看的——你们不是搞蜂群吗?测试是我们组那边出的。”

听到这话,王建成终于放下心来。

蜂群设计是玉井项目的核心,不在组里的人是不可能知道的,这也证明了陈念确实是在组里。

两人没遇到,就是分工不同罢了。

“那我就放心了.要是他们要了我没要你,我真的过意不去。”

看着王建成真诚的表情,陈念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

坐下之后,陈念继续开口道:

“现在玉井项目基本上告一段落了,后续你计划怎么办?申请特别班?**文?”

“嗯!这些肯定是要做的!”

王建成点了点头说道: “不过,我还有点别的想法。”

“啥想法?”

陈念好奇地看着他,心里隐约冒出来一个念头: 这小子的脑子里成天装的都是些天马行空的东西,这次的玉井01,就可以说是他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现在,他已经尝到甜头了,接下来不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吧. 这念头还没来得及在他的脑子里转一个圈,果然,王建成的下一句话,就直接坐实了陈念的猜测。

“我想搞机器人!”

“.机器人?”

“准确地说,是军用无人机甲。”

“学长你看,现在我们已经有玉井01了,这算是一个初级人工智能,如果能在初级人工智能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总有一天,我们可以造出具有自主作战能力的机器人的!”

“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士兵甚至不用亲自上战场,更不用拿人命去填装备的差距。”

“直接派一批机械士兵上前线,我们就在后方坐镇指挥就好了!”

听到他的话,陈念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你不觉得你这想法脱离现实太远了吗?”

“对啊!”

王建成丝毫没有感到不妥,而是回答道: “就是因为脱离现实太远了,所以我们得一步一步来。”

“我觉得,要搞机器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无非是机械结构、动力系统、能源系统的问题。”

“机械结构是最好解决的,动力系统需要依赖电机的发展,能源系统就更不用说了,在电池没有进展的前提下,想都不用想。”

“所以,我的目标很简单。”

“先搞个无源机械外骨骼!”

“然后,在外骨骼的基础上,再一步一步往上爬科技树。”

“总有一天,真正的T-50会出现的!”

王建成满脸认真地说道。

陈念不由得扶了一把额头。

实际上,机械外骨骼这个想法自己也曾经有过,但现在,基础科技实在是太弱了,而外骨骼本身的战斗力其实又是有限的,远远比不上一款战略轰炸机来得实在。

所以,这个方向最终被陈念抛弃了。

但现在.王建成提起来,陈念倒是觉得,也许,也不是不行? 毕竟,总是要有人去探索技术的边界的。

自己不愿意去做,官方没有资源去做,那他既然想做,就让他试试? 万一真搞出来了,那也算一件大好事。

想到这里,陈念点了点头。

“想做就做吧,反正你事情也不多。”

“不过,你还是要沉着一点,不要把基础的东西丢掉了。”

“放心吧学长,我心里有数!”

看着王建成的表情,陈念突然心里一动。

他暗暗想道: 也许,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个少年的手中,会诞生出许多神奇的“黑科技”也不一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