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星火2003 > 第二百零七章 神灵下凡也开不了的路

星火2003 第二百零七章 神灵下凡也开不了的路

作者:九月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03 00:44:13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211章 填海移山,盾构机!

金银岛落成,机场建造计划提上日程,远在国内的陈念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海上的事情终于彻底平息,在这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应该是掀不起风浪了。

原因很简单。

J-20B 造岛这一套组合拳,实在是太强了。

天鲸号提前接近10年出世,且性能几乎翻了一倍,那就意味着,在如今,美方深陷反恐战争泥潭、暂时无力触及南海的情况下,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更充裕的空间去对海上进行经营。

造岛的成本大幅降低,在极短的时间内,我们就可以在西沙海域建造起一个又一个“蛙跳式”的岛屿。

当然,哪怕经费再充足,这些岛屿也不可能每一个都像永夏岛那样,在后世建成拥有机场、各类基础设施、甚至有生活区的大型岛屿。

最大的可能是,这些岛屿具备直升机起降能力,部分岛屿拥有可停泊小型船只的港口,能具备基本的自持能力。

本来,按照这样的设计,实际上这些岛屿的威慑能力是不足的。

但问题是,当J-20B开始部署到西沙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空军的活动范围,从一座岛,扩展到了一片岛群。

而敌方的打击手段,在效果上也被极大弱化。

是的,如果只有一个永夏岛,那你可以依托饱和攻击轻松将其摧毁,在这颗钉子被拔掉之后,我们对南海的掌控力就会应声下跌。

但是,现在我们不仅有永夏岛、不仅有金银岛,还有一系列的小型岛屿。

怎么,你们要一个个炸过去吗?

只要在第一波攻击中炸不完,那我们的制空权,就不会完全丢失。

因为,我们的J-20B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从任何一个岛屿上起飞!

这就是,一艘航母,和一套“航母体系”之间的差异。

要不然为什么美方每次动真格的时候,都要搞双航母战斗群呢?

数量,在某些时候,也会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啊 数量,质量. 陈念突然想到,现在部署到金银岛的J-20B还不是完全体,它的航程还是过短。

但是,611所那边的变循环发动机一旦出世,它的战斗力,就能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接近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差不多能把整个东南亚半岛都覆盖住了。

到时候,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碰瓷印度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他满意地笑了。

其实在最开始设想STOVL战机的时候,他就做过这个打算。

到了现在,足足过去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这个目标终于算是实现了。

而综合来看,这一整套的科技进步,也带给了他不小的回报。

现在,他日均增长的源点数量,已经第一次突破了0.3的大关,连续一周都维持住了这个数字。

虽然之后肯定还会有波动,但这也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而他手里持有的源点总数,也达到了惊人的16点。

是时候启动下一步的计划了。

他需要一个规模庞大、但又能够模块化分解的项目来消耗掉这些源点。

陈念皱了皱眉头,他看了一眼日程表。

明天就是星火小组的例行工作会议了,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了解了解各个项目的进展。

包括进行中的深蓝16项目,包括彩虹-8无人机项目,包括已经与俄国合作,启动预研的H-20项目,也包括已经完成了第一列车组建造,准备开始测试的高铁项目 这段时间,自己其实也没少在这些项目上投入源点,但基本都是零散投入。

这说明,这几个项目确实还没有遇到关键性的技术难题,暂时还不需要自己出手。

或者说,也许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项目的负责人们认为,让自己介入的性价比太低。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自己就要重新好好分析分析了。

按照“任务管理器”的提示,也许可以在某些关键点上多投入一些资源,加快技术开发的进度 陈念收起了飘的有些过散的思绪,回头看了一眼时间。

又到了该外出放风的时刻了。

这时候西工大已经放了暑假,大部分的学生都已经回家,但食堂倒是还一直开着。

——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本来压力就极大的学校里,总还是会有那么一些像陈念啦、王建成啦、乔麦啦这样的卷王留校的。

不过,今天正好是陈念跟其他三人约好了一起聚餐的时间,所以他也没有去食堂,而是直接去往了西大门外的火锅店。

在火锅店里,陈念见到了已经点好菜、等候多时的其他三人。

“就等你了,今天怎么那么晚?”

乔麦一边张罗着给陈念递筷子,一边开口问道。

“害不好意思了,有点事情耽误了。”

陈念没明说,乔麦也没继续追问。

在这一方面,她实际上也并不傻。

哪怕不是像李想那样已经加入星火,她也能猜得出来,陈念手里应该是有一些不方便对外说的保密项目的。

—— 这倒也不奇怪,这样的项目她自己也有。

只不过规模比较小,自己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比较边缘罢了。

互相寒暄了几句,几人热火朝天地涮起了火锅,各自聊着自己最近的事情。

李想和陈念互相心知肚明,掩护打得也很好。

王建成在折腾他的外骨骼,现在手里的经费多了,玩心也起来了,甚至开始琢磨要不要先搞定大容量电池 而乔麦相对来说就要普通得多,上课,做项目,准备复习考研。

算是一个“普通学霸”的基本路径。

聊了半天,锅也热了,菜也熟了,但几人却没有急着动筷子。

不是因为聊的太过入迷,而是因为,所有人都被电视上的一条突发新闻吸引了视线。

“8月19日,湖北某地发生重大工程事故,某铁路段辅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1人被困,目前暂未获救。”

“幸运的是,隧道通风管道未被堵塞,12名受困工人能够获取到生活所必需的氧气,受困的12名工人安然无恙。”

“目前,营救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

看着新闻上的报道,四人的神情统一地凝重起来。

“十堰.那地方的地质条件不差啊,隧道坍塌?这玩意儿是工程设计问题吧?”

王建成疑惑地开口问道。

“不一定,有可能是工程设计问题,也有可能是不可抗力。”

“湖北那地方,总体来说虽然不像南方的喀斯特地貌那么复杂危险,但地下水系丰富,岩层侵蚀严重,施工难度还是很大的。”

“再加上,我们现在施工的设备比较落后,出问题也很正常。”

“-——不能说很正常吧,总之,可能性不低。”

乔麦说完,又继续感叹道: “这两年,我们军工领域的突破确实不小,但在民用领域、尤其是民用大型机械领域,其实真的还是不够的。”

“伱看,我们现在在搞高铁了,但实际上,就算高铁搞出来了又能怎么样呢?”

“有车无路是不行的,动车组再快,那也得是在铁路上跑。”

“我们国家地形那么复杂,想要让高铁能最大程度覆盖到需要的地方,就得架桥修路。”

“架桥机、盾构机,这都是我们极度落后的领域.”

“极度落后?!”

陈念大惊。

在他的印象里,这两个玩意儿都是国内重型机械反向出口的典型案例,别说国内了,甚至在他穿回来的那个年代,盾构机都打得西方厂家直接没饭吃了。

就这种实力,居然还有“极度落后”的时候? 看着陈念难以置信的表情,乔麦微微点了点头,回答道:

“是啊,要不然你以为呢?”

“我本来是搞机械的,对这一块比较关心,上次我看到的报告,现在国内的盾构机,80%以上都依赖进口。”

“而且,根据市场预测,在未来几年里这个数字还会继续上涨,可能要在09年达到峰值,也就是98%以上。”

“要真是那样的话,我们再想要翻盘,真的就很难了.”

好家伙,98% 那实质上,就是整个国家的盾构机市场都控制在别人的手里了。

陈念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按照历史的经验,他知道这样的处境是暂时的。

就好像稀土被西方掌控的窘境也是暂时的,上层总是有各种办法,能够调动各种资源,在这些关键领域打一场翻身仗。

但不可否认,这毕竟是“翻身”。

是翻身,就意味着,我们确实被压在下面过,也确实因为对方的压制,而损失过重大的利益. 这样的损失,如果能节省下来,那得是多少钱?

陈念开口问道: “我们现在的盾构机使用规模,大概有多少?”

乔麦摇了摇头,回答道:

“在用规模不知道,不过根据预测,到明年,我们至少会产生200台的使用需求。”

“如果还要考虑高铁项目的话,估计300台都打不住。”

“现在平均的进口价格,一台盾构机至少也需要1亿人民币以上,这么算起来,每年就是300亿左右的销售额吧。”

300亿! 这看上去不是一个大的数字,但陈念却知道,这个数字,是基于现有的情况去做出的保守推测。

毕竟,无论是乔麦还是那些经济学者,都不可能预料到未来华夏的真正发展速度。

到2008年前后时,因为奥运会及其他因素的连锁影响,大量发达城市开始兴建地铁,高速铁路全面铺开,再加上某些高速公路、海底隧道项目的开展,这玩意儿的需求量,可绝对不会只是300台。

他记得一个数据,在2020年的时候,国内盾构机的需求数量是650台。

并且,这个数字还是有所下降的。

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盾构机的需求量始终居高不下,10年的时间,光是内部消化掉的产量,都应该是5000以上这个级别 “好多钱啊.”

陈念不由得感叹道。

“是啊,这东西可费钱了.哎,建成,你不是想搞机械外骨骼吗?这盾构机就是大型机械外骨骼,要不你干脆搞这个算了?”

王建成翻了个白眼,回答道:

“根本不是一回事好吗?”

“真要搞盾构机,还不如让造天鲸号那帮人来搞。”

“天鲸号的绞吸刀组设计其实跟盾构机是有很大关联的,估计在技术上不会有太大的代沟。”

“再加上之前不是宣传天鲸号用了船舶综电系统吗?直接移植到盾构机上也是一样的啊。”

听到这话,陈念眼前一亮。

对啊!

天鲸号的设计,和大型盾构机的设计,还真就是有相似之处的。

不,不应该说相似,应该说,它们所涉及的基础技术,其实本来就是互通的。

既然这样,那如果要搞盾构机,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吧?

想到这里,他立刻在脑海中点开了系统页面。

随后,他在系统中输入了一个解析词条。

“振兴号超大型盾构机。”

结果很快从系统中反馈了出来。

【振兴号超大型盾构机】

【解析需求:4源点】

果然!

陈念精神大振。

这玩意儿还真便宜的很啊。

4个源点,相比起自己手头的16个源点来说,还真就是洒洒水啦—— 不过,陈念当然也不会那么冲动的立刻就对其进行解析。

他必须要对整个星火小组、对整个国家负责。

星火小组的例会就在明天了,在明天的会上,他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然后让其他更专业的人来判断是否可行。

想到这里,他重新拿起了筷子,给自己的碗里夹了一块羊肉。

其他人也纷纷回过神来,视线从电视上、移到了锅里。

“希望人没事啊.”

李想叹了口气说道。

“肯定会没事的。”

陈念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刚刚想起来,这次的事故其实在他那个时代还算出名。

这是一次极端条件下大获成功的救援,在世界矿井、隧道救援案例中,也算得上是少有的先进案例。

依托于这次救援的经验,其实在之后的多次事故中,我们都做得比其他的国家更好。

—— 但是,即便是这样,陈念心里还是有一种期望: 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故,再也不要发生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